图书介绍

清代通鉴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清代通鉴学研究
  • 王彦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ISBN:780208465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93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05页
  • 主题词:人文科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清代通鉴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本课题的研究范围及意义1

二、清代通鉴学研究的概况4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方法6

四、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7

第一章 清代通鉴学的产生和发展10

一、清代通鉴学的产生背景10

(一)明清社会鼎革与历史资鉴10

(二)“刚柔相济,宽猛并用”的文化政策14

(三)清代通鉴学产生的学术背景17

二、清代通鉴学的发展轨迹22

(一)清初通鉴学:反思与开拓的气象22

(二)乾嘉时期的通鉴学:规模与影响不断扩大25

(三)道咸以后的通鉴学:多元化的发展26

第二章 清代的通鉴学续作30

一、清代通鉴学续作的特点30

(一)著作卷帙浩繁、内容丰富30

(二)体例更严谨、叙事更灵活32

二、宏编巨帙——《续资治通鉴》37

(一)《续资治通鉴》的编撰与流传37

(二)后来居上的通鉴学续作41

三、明史专著——《明通鉴》54

(一)夏燮与《明通鉴》的编撰54

(二)《明通鉴》的史学价值56

第三章 清代的通鉴学改作70

一、清代通鉴学改作的重要支脉——“纲鉴”类史书72

(一)明代通俗史学的余波72

(二)清代“纲鉴”类史书的特征74

二、清高宗和《御批历代通鉴辑览》78

(一)《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的修撰79

(二)《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的编撰目的81

(三)《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的史学特点84

三、通俗史学的典范——《纲鉴易知录》88

(一)吴乘权主编《纲鉴易知录》88

(二)《纲鉴易知录》的编撰特点和影响91

第四章 清代通鉴学的注释与考辨99

一、清代通鉴学注释考辨的总成就99

(一)重训释考实的清代通鉴学注释工作100

(二)求真求实的清代通鉴学考辨工作102

(三)清代通鉴学注释考辨工作的特点108

二、集各家注释之大成——王应鲸《朱子通鉴纲目注义》113

(一)王应鲸及《朱子通鉴纲目注义》的编撰113

(二)《朱子通鉴纲目注义》的注释内容和方法115

(三)《朱子通鉴纲目注义》的注释特点与价值122

三、通鉴学之乾嘉考据——钱大昕《通鉴注辨正》125

(一)钱大昕与《通鉴注辨正》125

(二)《通鉴注辨正》的考辨内容与方法126

(三)《通鉴注辨正》之乾嘉考据特点136

第五章 清代通鉴学的史论142

一、绚丽丰富的史论著作142

(一)清代通鉴学史论的著述体例142

(二)清代通鉴学史论著作的总成就143

(三)清代通鉴学史论的特点与贡献146

二、中国古代史论的高峰——王夫之《读通鉴论》159

(一)王夫之与《读通鉴论》160

(二)《读通鉴论》——王夫之理想的封建社会构图161

(三)《读通鉴论》的学术价值和思想影响169

结语:清代通鉴学的史学贡献180

主要参考文献185

后记1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