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期中国立法反思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时期中国立法反思
  • 徐向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学林出版社
  • ISBN:780668829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51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572页
  • 主题词:立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时期中国立法反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1

序(二)5

自序&徐向华7

立法理论3

代议机制与立法质量研究&孙潮3

一、代议理论的新要素3

(一)经济学“基因”:决策成本与外部成本的均衡6

(二)政治学“基石”:代议制与代表责任制9

(三)组织管理学要素:议决的有效组织形式和空间12

(四)代议的核心内容:利益表达与博弈15

(五)代议的活动原则:多数决17

(六)代议的技术形式:代表的职业化、专业化18

二、我国代议实践的误区及对立法质量的危害20

(一)代议规模不当20

(二)表达利益缺位27

(三)代表责任失却30

(四)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低下32

三、代议制的宪政回归36

(一)代议观念的重塑37

(二)代表责任制的建立40

(三)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性改革49

我国地方立法决策研究&章润华58

一、立法实例:《上海市房地产登记条例》的修订60

(一)地方性法规议案的提出60

(二)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立法经过62

二、立法决策理论研究65

(一)立法决策的概念65

(二)立法决策的主体72

(三)立法决策的程序75

(四)立法决策的系统81

三、立法实例分析84

(一)信息系统的信息输入84

(二)决策系统的立法决策90

(三)决策系统的法规输出100

四、我国地方立法决策的完善107

(一)信息系统的完善108

(二)决策系统的完善114

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姚岳绒129

一、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基本理论131

(一)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涵义131

(二)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动机与行为取向136

(三)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141

二、当代中国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实践及实证分析149

(一)当代中国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兴起149

(二)当代中国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现状161

(三)当代中国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现状的原因分析168

(四)当代中国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实践的效应分析175

三、我国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对策与思路184

(一)我国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所需解决的问题184

(二)我国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对策与思路185

美国国会的立法游说及其规制研究&徐向华 訾莉娜204

一、游说的种类及其概况205

二、游说制度的理论基础209

三、规制游说的法律及其评述213

(一)1946年的《联邦游说规制法》214

(二)1995年的《联邦游说公开法》221

立法制度245

我国省级人大立法审议的组织结构研究&白平245

一、立法审议组织与结构248

(一)立法审议组织248

(二)立法审议的组织结构252

(三)立法审议组织结构的变迁256

二、省级人大立法审议组织结构的变迁259

(一)立法审议组织结构的起步和探索阶段260

(二)立法审议组织结构的发展阶段264

(三)立法审议组织结构的完善阶段270

三、立法审议组织结构变迁的原因274

(一)外部环境的原因275

(二)内部环境的原因285

四、立法审议组织结构的问题及完善途径296

(一)立法审议组织结构的问题296

(二)立法审议组织结构的完善途径302

全国人大常委会基本法律修改权实践分析&林彦312

一、基本法律修改权概述314

(一)“基本法律”的界定315

(二)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325

(三)基本法律修改权的由来326

二、基本法律修改权的行使情况332

(一)基本法律修改概况332

(二)基本法律修改权的积极作用338

三、基本法律修改中的问题及其弊端341

(一)修改中存在的问题341

(二)弊端351

四、问题背后的原因探究357

(一)浅层原因357

(二)深层原因362

五、解决方案370

(一)规范的视角—治标之策370

(二)功能的视角—治本之策372

我国立法表决制度研究&郭清梅391

一、立法表决制度概述及其历史发展393

(一)立法表决制度概述393

(二)立法表决制度的历史发展400

二、我国立法表决制度的价值取向411

(一)立法表决制度的价值取向概论411

(二)我国立法表决制度的价值取向之一—民主416

(三)我国立法表决制度的价值取向之二—效率420

三、我国的立法表决方式制度422

(一)立法表决方式制度概述424

(二)我国立法公开表决制度及其完善436

(三)确立我国立法委托表决制度447

(四)我国立法逐步表决制度及其完善455

四、我国的立法多数决制度457

(一)多数决原理和规则457

(二)我国的立法多数决制度及其完善472

五、我国其他的立法表决制度477

(一)表决时机制度477

(二)与统计表决结果相关的规则480

立法技术489

法之生效的研究&刘保华489

一、法的效力与法的运动490

(一)法的效力490

(二)法的时间效力497

二、法的生效和法的通过、公布和实施506

(一)法的生效506

(二)法的生效和法的通过、公布和实施之间的关系509

三、法的生效日及我国法的生效日形式514

(一)法的生效日514

(二)我国法的生效日的规定形式515

四、我国法之生效规定中的问题及其完善533

(一)我国法之生效规定中的问题533

(二)我国法之生效规定的完善539

后记5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