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本论》原理教程 第2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郑贵廷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12636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资本论》原理教程 第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二卷 资本的流通过程3
恩格斯的序言3
一、对《资本论》第二卷遗稿的整理过程3
二、对洛贝尔图斯的批判3
三、李嘉图学派破产的原因5
四、第二卷的研究对象和地位6
第一篇 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9
第一章 货币资本的循环9
Ⅰ.第一阶段G—W9
一、G—W的内容9
二、货币资本的职能10
Ⅱ.第二阶段生产资本的职能12
一、生产资本执行职能的先行阶段12
二、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前提12
三、生产资本的职能和构成13
Ⅲ.第三阶段W′—G′15
一、商品资本的特点和职能15
二、W′—G′的内容和意义16
三、循环终点的货币形式G′的特点和职能17
Ⅳ.总循环18
一、货币资本循环的特点和条件18
二、交通运输业和邮电业资本循环的特点20
三、产业资本的含义及其历史作用21
四、产业资本循环与一般商品流通之间的联系21
五、货币资本循环作为产业资本循环特殊形式的特征22
六、结论23
第二章 生产资本的循环25
前言25
一、生产资本循环总公式25
二、生产资本循环的特点25
Ⅰ.简单再生产26
一、研究生产资本循环的着力点是考察流通过程26
二、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资本流通和剩余价值流通之间的联系28
三、在生产资本循环的流通过程中,货币资本G的数量、职能和特点29
四、流通过程对生产资本循环的作用30
五、生产资本循环的流通过程的中断和经济危机31
六、生产资本循环流通过程中的货币资本可以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32
Ⅱ.积累和规模扩大的再生产33
一、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本循环过程中的资本积累33
二、扩大再生产的生产资本循环的特点34
Ⅲ.资本积累36
一、资本积累的数量36
二、货币积累的性质和形式36
Ⅳ.准备金37
一、货币积累基金转化为准备金的必要性37
二、准备金与购买手段基金和支付手段基金的区别37
第三章 商品资本的循环39
一、商品资本的循环与其它两个循环的联系39
二、商品资本循环的特点39
三、商品资本循环的条件41
四、商品资本循环表现了社会总资本的运动42
第四章 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45
一、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现实的统一45
二、产业资本循环的条件47
三、影响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的各种因素以及在价值革命上反映出来的个别产业资本循环的矛盾49
四、产业资本循环和一般商品流通的关系52
五、产业资本循环中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55
第五章 流通时间58
一、资本生产时间的构成58
二、资本生产时间的不同组成部分对价值形成和增殖所起的作用58
三、资本流通时间的构成59
第六章 流通费用59
Ⅰ.纯粹的流通费用63
一、买卖时间63
二、簿记65
三、货币66
Ⅱ.保管费用66
一、一般储备的形成67
二、真正的商品储备69
Ⅲ.运输费用71
一、运输费用的性质71
二、决定运输费用数量的因素71
第二篇 资本周转74
第七章 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74
一、资本周转的形式74
二、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75
第八章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78
Ⅰ.形式区别78
一、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特点81
二、固定资本的周转方式及其特点82
三、流动资本的周转方式及其特点83
四、结论84
Ⅱ.固定资本的组成部分、补偿、修理和积累85
一、固定资本的磨损85
二、固定资本的维持费、修理费和保险费87
三、固定资本的折旧基金90
第九章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周转的周期91
一、预付资本的总周转91
二、资本的周转周期93
三、流动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周转上的差别94
第十章 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重农学派和亚当·斯密95
一、对重农学派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理论的评述95
二、对亚当·斯密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理论的批判95
第十一章 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李嘉图103
一、李嘉图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混同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103
二、李嘉图把流动资本混同于可变资本104
三、李嘉图把物的耐用程度作为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标准105
第十二章 劳动期间110
一、劳动期间的差别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110
二、劳动期间的差别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111
三、缩短劳动期间的方法和自然条件113
第十三章 生产时间115
一、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资本周转速度和预付资本量的影响115
二、生产资料储备时间对资本周转时间和预付资本量的影响117
第十四章 流通时间119
一、资本流通时间中的出售时间对资本周转时间的影响119
二、资本流通时间中的购买时间对资本周转时间的影响121
第十五章 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123
引言123
一、在资本周转时间的影响下,生产要连续进行,如果不缩小企业的生产规模,就必须追加预付资本123
二、资本Ⅰ和资本Ⅱ的周转特点125
Ⅰ.劳动期间等于流通期间127
Ⅱ.劳动期间大于流动期间128
Ⅲ.劳动期间小于流通期间129
Ⅳ.结论131
Ⅴ.价格变动的影响133
一、周转期间不变,生产规模不变,原料、辅助材料和劳动力的价格变动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133
二、周转期间、生产材料的价格以及产品的价格变动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135
第十六章 可变资本的周转138
Ⅰ.年剩余价值率138
一、年剩余价值率及其带来的假象138
二、年剩余价值率不是对剩余价值生产规律的否定,而是对这个规律的证明140
三、年剩余价值率是资本现实运动的表现142
Ⅱ.单个可变资本的周转144
一、可变资本周转的特点144
二、单个资本年剩余价值率的差别145
Ⅲ.从社会的角度考察的可变资本的周转146
一、从社会的角度考察不同企业可变资本周转的共同点146
二、不同企业可变资本周转的区别及其影响147
第十七章 剩余价值的流通150
引言150
Ⅰ.简单再生产152
一、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及其来源152
二、剩余价值流通所需要的货币的来源155
三、工资和剩余价值比例的变动不会影响货币流通量157
四、资本周转对货币流通的影响157
Ⅱ.积累和扩大再生产158
一、实现追加剩余价值的追加货币的来源158
二、用于扩大再生产准备金的货币的来源159
第三篇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161
第十八章 导言161
Ⅰ.研究的对象161
一、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和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的关系161
二、社会资本的运动162
三、第三篇的研究对象162
Ⅱ.货币资本的作用163
一、考察货币资本作用的意义163
二、货币资本的作用163
第十九章 前人对这个问题的阐述167
Ⅰ.重农学派167
一、魁奈的《经济表》167
二、斯密在再生产问题上的退步169
Ⅱ.亚当·斯密170
一、斯密的一般观点170
二、斯密把交换价值分解为v+m173
三、不变资本部分174
四、亚当·斯密所说的资本和收入175
五、总结178
Ⅲ.斯密以后的经济学家180
第二十章 简单再生产183
Ⅰ.问题的提出183
一、对社会总产品的考察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出发点184
二、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适合表现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运动形式185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185
四、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假设条件187
五、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必须首先考察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187
Ⅱ.社会生产的两个部类188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所依据的两个原理188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图式189
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三大要点189
Ⅲ.两个部类之间的交换:Ⅰ(V+m)和Ⅱc的交换190
一、Ⅰ(v+m)和Ⅱc相交换的意义190
二、Ⅰ(v+m)和Ⅱc交换的过程191
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93
Ⅳ.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194
一、本节的研究对象194
二、第Ⅱ部类内部分为两个分部类195
三、Ⅱ部类两个分部类产品的实现过程195
四、第Ⅱ部类两个分部类同第Ⅰ部类两个分部类之间的交换197
五、对资产阶级经济学有关观点的批判198
Ⅴ.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201
一、对社会生产各部类的交换的总结201
二、在社会资本各部分的交换中货币流通的媒介作用202
三、在社会资本各部分的交换中货币流通的特点及货币流通量的确定203
四、实现剩余价值的货币的来源205
Ⅵ.第Ⅰ部类的不变资本206
一、第工部类的不变资本必须在本部类内部实现206
二、第工部类不变资本的实现途径206
Ⅶ.两个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207
一、两个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等于第Ⅱ部类产品的总价值207
二、第Ⅰ部类(v+m)和第Ⅱ部类c交换的实质208
Ⅷ.两个部类的不变资本210
一、两个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等于第工部类产品的总价值210
二、对蒲鲁东的批判211
Ⅸ.对亚当·斯密、施托尔和拉姆赛的回顾212
Ⅹ.资本和收入:可变资本和工资214
一、资本和收入的区别214
二、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资本和收入关系上的错误观点215
Ⅺ.固定资本的补偿216
一、损耗的价值部分在货币形式上的补偿218
二、固定资本的实物补偿221
三、结论225
Ⅻ.货币材料的再生产226
一、作为货币材料的金的再生产和流通226
二、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227
ⅩⅢ.德斯杜特·德·特拉西的再生产理论229
第二十一章 积累和扩大再生产231
引言231
一、资本积累的条件231
二、资本积累的货币来源232
Ⅰ.第Ⅰ部类的积累232
一、货币贮藏233
二、追加的不变资本234
三、追加的可变资本237
Ⅱ.第Ⅱ部类的积累237
一、第Ⅰ部类的积累对第Ⅱ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影响237
二、第Ⅱ部类积累遇到的困难238
Ⅲ.用公式来说明积累239
引言239
一、第一例241
二、第二例244
三、积累时Ⅱc的交换245
Ⅳ.补充说明248
热门推荐
- 1149488.html
- 3804042.html
- 363966.html
- 3265544.html
- 3354679.html
- 101076.html
- 1659497.html
- 3099504.html
- 3063532.html
- 17370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54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9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40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51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62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70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40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36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56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5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