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藏族文化通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罗桑开珠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 ISBN:978780253842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608页
- 文件大小:170MB
- 文件页数:634页
- 主题词:藏族-民族文化-中国-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藏族文化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编 文化学的基本理论3
第一章 文化学的理论与特征3
第一节 文化的概念定义3
第二节 文化的基本结构4
一、文化结构的构成及其涵义4
二、文化的基本结构5
第三节 文化的表现特征7
一、文化的超自然性7
二、文化的超个体性8
三、文化的继承性8
四、文化的变异性9
五、文化的时代性10
六、文化的民族性10
七、文化的区域性11
八、文化的世界性11
第四节 文化的功能11
一、满足需要的功能11
二、认知的功能12
三、规范的功能12
四、凝聚的功能12
第二章 文化的社会与学科属性14
第一节 文化与人的关系14
一、文化与人的关系14
二、人与文化的关系14
三、人类创造文化的原因15
第二节 文化与社会的关系15
第三节 文化与民族的关系15
一、文化的民族属性形成15
二、文化与民族的关系16
三、文化的民族特征16
第四节 文化与艺术的关系16
一、艺术的文化特性16
二、艺术的文化属性16
三、艺术符号和其他文化符号的区别17
四、文化对艺术的影响17
第五节 文化与宗教的关系19
一、宗教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关系20
二、宗教对文化发展的影响22
三、文化对宗教品位的规范22
第二编 藏族物质文化27
第一章 藏族经济文化27
第一节 藏族牧业生产27
一、藏族牧业生产形成的原因27
二、藏族牧业生产形成与发展29
三、牧业生产资料33
四、牧业生产形式41
五、牧业生产工具50
六、牧业生产产品51
第二节 藏族农业生产53
一、藏族农业生产形成与发展53
二、农业生产资料62
三、农业生产形式63
四、农业生产工具66
五、农业生产产品71
第三节 藏族手工业生产74
一、藏族传统手工业定义74
二、藏族手工业生产形成与发展74
三、藏族传统手工业生产的工序86
四、藏族传统手工业生产产品87
五、藏族传统手工业生产工具91
第二章 藏族服饰文化100
第一节 藏族服饰的形成与发展100
一、史前时期藏族先民服饰100
二、吐蕃王朝时期藏族服饰104
三、藏区割据、萨迦及帕竹时期的藏族服饰109
四、清前期及噶厦政府时期藏族服饰(17世纪—1959年)112
五、当代藏族服饰(1959年至今)118
第二节 藏族服饰的结构组合119
一、藏族服装119
二、藏族佩饰类124
第三节 藏族服饰的类型127
一、藏族服饰的类型划分127
二、藏族服饰的类型127
第四节 藏族服饰特点143
一、藏族服饰发展历程中始终能够保持本土服饰主体地位的特点144
二、藏族服饰具有类型多样与风格各异特点145
三、藏族服饰具有素雅性和华丽性反差较大的特点147
四、藏族服饰装饰性的文化寓意148
第五节 藏族服饰制作工序技艺149
一、生产工艺149
二、典型装饰图案152
第三章 藏式建筑文化154
第一节 建筑的文化属性154
一、建筑的文化属性154
二、建筑的民族属性155
第二节 藏族建筑的形成与发展155
一、史前时期藏族建筑156
二、吐蕃王朝及分裂时期的藏族建筑163
三、政教合一时期的藏族建筑168
四、现代藏式建筑177
第三节 藏式建筑的基本类型181
一、宫殿建筑181
二、寺庙建筑183
三、民居建筑186
四、宗堡建筑189
五、园林建筑189
六、石窟建筑190
七、桥梁建筑191
第四节 藏式建筑的文化特点192
第四章 藏族饮食文化196
第一节 藏族食品文化196
一、藏族面食文化196
二、藏族肉食文化197
三、藏族乳食文化198
第二节 藏族饮食文化198
一、藏族茶文化198
二、藏族酒文化207
第五章 藏族器物文化210
第一节 藏族器物的发展历史210
一、旧石器时代藏族器物211
二、新石器时代藏族器物212
三、青铜时代藏族器物215
四、金属器时代藏族器物217
第二节 藏族器物类型220
一、藏族宗教器物220
二、藏族世俗器物221
第三节 藏族器物造型的艺术特点222
一、器物造型的艺术特点222
二、器物的类型构件224
第六章 藏族科技文化234
第一节 医药234
一、医药学的产生与发展234
二、医学理论与实践238
第二节 天文历算240
一、天文历算学的形成与发展240
二、天文历算学的原理与实际243
第三编 藏族制度文化249
第一章 部落组织制度249
第一节 部落的形成与发展演变249
第二节 部落组织形式及社会功能250
一、氏族部落250
二、部落251
三、部落联盟251
四、区域部落251
第三节 部落组织制度的特点252
一、军政一体化252
二、政教合一性252
三、血缘关系亲疏不一252
四、组织结构繁简不一253
第二章 政教合一制度254
第一节 政教合一制度的形成、发展与废除254
一、关于政教合一制度形成说254
二、关于政教合一制度发展说255
三、政教合一制度被废除256
第二节 政教合一制度形成并长期依存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256
第三节 政教合一内部组织结构257
一、卫藏地区的政教合一统治257
二、安多地区的政教合一统治258
三、康区的政教合一统治259
第四节 政教合一统治的经济制度260
一、封建农奴制的土地关系260
二、封建农奴的租地制度261
第五节 政教合一制度的特点262
一、历史发展的产物262
二、具有深刻的社会影响262
三、具有区域性差异263
第三章 活佛转世制度264
第一节 活佛转世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64
第二节 活佛转世的社会基础和理论依据265
第三节 转世灵童的认定方式266
一、预示法266
二、天断法266
三、指定法266
四、金瓶掣签267
第四节 活佛转世的程序267
一、准备阶段268
二、寻访阶段268
三、认定阶段269
第五节 活佛转世制度的特点270
一、活佛转世具有很强的政治性270
二、活佛转世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与制约270
三、活佛转世充满着利益争斗270
四、活佛转世制度随着教派的发展而发展271
第四章 藏族司法制度272
第一节 藏族司法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72
第二节 藏族司法制度的程序273
一、起诉273
二、调解273
三、审判274
第三节 司法制度的特点276
一、领主、头人等垄断司法大权276
二、“神判”的伪科学性276
三、等级差异十分明显277
四、头人对当事人的经济盘剥极为沉重277
第四节 惩罚形式及范畴277
一、惩罚的形式277
二、惩罚的内涵分类278
第五节 惩罚制度的特点281
一、等级性281
二、广泛性282
三、严厉性282
四、随意性282
五、封建性282
第五章 藏族婚姻制度283
第一节 通婚范围与禁例283
一、阶级内婚284
二、血缘外婚284
三、等级内婚285
四、部落内婚285
五、民族内婚285
第二节 婚姻形式285
一、一夫一妻制286
二、一妻多夫制286
三、一夫多妻制287
四、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形成并长期存在的原因287
第三节 婚姻程序288
一、提亲288
二、定婚288
三、婚礼289
四、答谢289
第四节 婚姻制度的特点289
一、婚姻习俗具有阶级性差异289
二、婚姻习俗具有地域性差异289
三、婚姻程序及规模290
第五节 藏族姓氏命名制度290
一、藏族姓氏起源290
二、藏族取名的方式291
三、藏族名称的文化内涵291
第六章 丧葬制度292
第一节 丧葬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92
第二节 丧葬的程序及仪轨293
一、报丧293
二、出殡294
三、服孝294
四、追荐294
第三节 丧葬方式294
一、天葬295
二、土葬295
三、火葬296
四、塔葬296
五、水葬296
第四节 丧葬制度的特点297
一、葬式的差异与一定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297
二、丧葬仪礼受经济条件的限制297
三、丧葬被烙上明显的等级印迹297
四、宗教对藏族丧葬的影响十分深刻297
第七章 藏族节日制度299
第一节 藏族节日的来源299
一、宗教活动299
二、生产活动300
三、纪念活动301
四、娱乐活动301
第二节 藏族节日的分类301
一、宗教节日301
二、农事节日301
三、牧事节日302
四、纪念性节日302
五、文体游乐节日302
六、庆贺性节日302
七、岁时节日302
第三节 藏族节日的特点302
一、宗教性303
二、娱乐性303
三、周期性303
四、民族性303
五、群众性303
六、地域性304
七、综合性304
八、变异性304
第四节 藏族节日的文化功能304
一、满足与需要的功能305
二、继承与弘扬的功能305
三、凝聚与教育的功能305
四、经济繁荣与文化发展的功能305
第五节 藏族主要节日306
一、藏历新年306
二、酥油灯节307
三、萨噶达瓦节307
四、煨桑节308
五、转山节308
六、赏花节308
七、香浪节309
八、望果节309
九、雪顿节309
十、沐浴节309
十一、吉祥天女节310
十二、燃灯节310
十三、其他主要节日311
第四编 藏族行为文化315
第一章 藏族礼仪文化315
第一节 藏族礼仪的起源315
第二节 藏族礼仪的种类316
一、藏族宗教礼仪317
二、藏族生活礼仪320
三、藏族生产礼仪328
四、藏族自然礼仪329
第三节 藏族礼仪的特点331
一、藏族礼仪共性特征331
二、藏族礼仪的个性特征332
第二章 藏族禁忌文化334
第一节 禁忌的界定与起源334
一、禁忌的界定334
二、藏族禁忌的起源335
第二节 禁忌的对象与内容335
一、禁忌的对象335
二、禁忌的内容337
第三节 禁忌的特征338
一、禁忌的内在特征338
二、禁忌的外在特征339
第四节 禁忌的功能340
一、调整与规范功能340
二、合理的传播功能340
三、消极的阻滞功能340
第五节 藏族禁忌的种类341
第三章 藏族道德文化349
第一节 藏族道德起源349
一、道德的定义349
二、藏族道德起源349
三、藏族道德发展350
第二节 藏族道德类型351
一、藏族宗教道德351
二、藏族社会的道德353
三、藏族伦理道德355
第三节 藏族道德的特点358
一、道德的宗教性358
二、道德的政治性359
三、道德的利益性360
四、道德的法律性360
五、道德的民族性360
第五编 藏族精神文化363
第一章 藏族语言文学363
第一节 语言363
第二节 文字364
第三节 文献366
第四节 文学369
一、民间诗歌370
二、神话371
三、传说372
四、故事373
五、英雄史诗《格萨尔》373
六、作家诗374
七、历史散文375
八、传记375
九、小说376
第二章 藏族造像艺术378
第一节 藏族造像艺术的形成与发展378
一、新石器时代为藏族造像艺术萌芽时期379
二、小邦部落时期为藏族造像艺术雏形时期381
三、吐蕃王朝时期为藏族造像艺术形成时期381
四、分裂割据时期为藏族造像艺术发展时期382
五、萨迦政权时期为藏族造像艺术转型时期383
六、帕竹政权时期为藏族造像艺术成熟时期383
七、甘丹颇章政权时期为藏族造像艺术定型时期385
第二节 藏族造像艺术的风格流派385
一、尼泊尔绘画流派386
二、汉式绘画流派386
三、藏族传统绘画流派386
第三节 藏族造像艺术的类型389
一、绘画389
二、雕塑390
三、雕刻391
四、彩沙图案391
第四节 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题材分类391
第五节 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象征意义392
一、佛像的象征意义393
二、菩萨像的象征意义397
三、五大金刚造像的象征意义400
四、明王造像的象征意义403
五、度母造像的象征意义406
六、上师类造像的象征意义409
七、护法神造像的象征意义413
八、空行母造像的象征意义416
九、五姓财神造像的象征意义418
第六节 藏族绘画艺术的特点419
一、藏族绘画艺术的色彩特点419
二、藏族绘画艺术的风格特点421
第三章 藏族音乐424
第一节 藏族歌舞的形成与发展424
一、藏族歌舞的起源424
二、象雄文明时期藏族歌舞425
三、吐蕃王朝时期歌舞426
四、政教合一时期藏族歌舞429
第二节 藏族音乐的种类433
一、民间音乐433
二、宫廷音乐439
三、宗教音乐440
四、藏戏音乐443
五、《格萨尔》音乐444
第三节 藏族乐器445
一、藏族乐器形成与发展445
二、藏族传统乐器的种类446
第四节 藏族传统音乐的特点453
第四章 藏族舞蹈455
第一节 藏族舞蹈的形成与发展455
第二节 藏族舞蹈的种类457
一、藏族民间舞457
二、藏族宫廷舞464
三、藏族宗教舞465
第三节 藏族舞蹈艺术特点465
一、藏族舞蹈具有源于生活的特点466
二、男子舞姿奔放大气雄姿英发,女子舞姿优雅文静柔美466
三、歌伴舞、歌舞并重467
四、种类繁多、风格有别467
五、群体性与娱乐性467
六、交流情感,快乐生活467
七、区域性与民间性468
第五章 戏剧469
第一节 藏戏469
一、藏戏的起源469
二、藏戏的主要传统剧目470
三、藏戏剧种流派472
四、藏戏的艺术特色476
第二节 藏传佛教法舞“羌姆”478
一、羌姆的形成发展478
二、羌姆的流派与分布480
三、羌姆表演的空间与时间484
四、羌姆的基本程序484
五、宗教法舞“羌姆”的艺术特点490
第三节 藏族面具490
一、藏族面具的起源491
二、藏族面具的种类491
三、藏族面具的艺术特色493
第六章 藏族说唱艺术497
第一节 仲谐497
第二节 古尔鲁498
第三节 堆巴谐巴499
第四节 百500
第五节 喇嘛嘛呢500
第六节 折嘎502
第七节 扎年弹唱503
第八节 夏(对诵对唱)503
第九节 藏语相声504
第七章 藏族传统体育505
第一节 藏族传统体育的起源与发展505
一、史前时期藏族体育505
二、吐蕃时期的藏族体育508
三、政教合一时期的藏族体育509
四、社会主义时期藏族体育511
第二节 藏族传统体育的项目种类512
一、骑射类运动项目512
二、射击类运动项目514
三、力量性运动项目517
四、田径类运动项目518
五、棋牌类运动项目519
六、藏族其他体育项目522
第三节 藏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点523
一、原始性与传统性523
二、区域性与多样性524
三、竞技性与审美性524
四、生产性与节日性524
五、健身性与娱乐性524
第八章 藏族宗教526
第一节 藏族原始宗教526
一、藏族原始宗教的起源526
二、藏族原始宗教的信仰对象526
三、藏族原始宗教信仰方式536
第二节 苯教543
一、苯教的起源543
二、苯教的发展546
三、苯教的信仰形式547
四、苯教神灵体系550
五、苯教仪式活动551
第三节 藏传佛教551
一、藏传佛教的形成与发展551
二、藏传佛教的基本理论570
三、藏传佛教的修行方式572
四、藏传佛教的仪轨制度574
五、藏传佛教神祇体系576
第九章 藏族象征符号581
第一节 藏族吉祥象征符号的来源及构成581
一、藏族吉祥符号构成的形式581
二、藏族吉祥符号构成的元素582
第二节 藏族吉祥符号的形成、种类及象征意义583
一、吉祥八宝583
二、藏族八瑞物588
三、七政宝590
四、六长寿593
五、和睦四瑞594
第三节 藏族象征符号的形成及其寓意596
一、圣僧图596
二、风马图597
三、具六饰法座598
四、祥麟法轮598
五、金翅鸟的符号特征及源流599
六、生死轮回图600
七、十相自在图600
八、雍仲符号(卍、卐)601
九、日月符602
十、十字符602
十一、佛教旌旗602
第四节 藏族象征符号的文化特点603
一、借物象征性604
二、复合象征性604
三、符号象征性604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606
后记608
热门推荐
- 3589813.html
- 3105720.html
- 500356.html
- 999920.html
- 2941454.html
- 1727617.html
- 169042.html
- 3759651.html
- 3004802.html
- 27246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64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81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79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00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59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32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28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97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43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4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