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比较法学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利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群众出版社
- ISBN:750144598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25页
- 文件大小:161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比较法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比较法学的学理性与实践性功能1
第一章 比较法学的产生与比较法的概念10
第一节 比较法学的源流10
一 欧美比较法学的源流10
二 中国比较法学的源流16
第二节 比较法学的发展阶段与基本定位19
一 比较法学的发展阶段19
二 比较法学的定位22
第二章 比较法学方法论24
第一节 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导论24
第二节 规范比较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策略27
一 规范比较的研究目的27
二 规范比较的研究对象28
三 规范比较的研究策略29
第三节 功能比较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策略32
一 功能比较的研究目的32
二 功能比较的研究对象34
三 功能比较的研究策略36
第四节 文化比较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策略44
一 文化比较的研究目的44
二 文化比较的研究对象45
三 文化比较的研究策略48
第五节 比较法学方法上的争议54
一 对规范比较的批评54
二 对功能比较的批评55
三 对文化比较的批评57
四 小结58
第三章 世界主要法律体系60
第一节 法系论的形成60
一 法系论的历史发展60
二 法系的用语与法系的构成要素63
第二节 不同法律体系的分类标准与主要观点65
一 分类标准问题65
二 法系划分的主要观点72
第四章 法的形成比较研究——不同的法律部门76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关于公法与私法的划分77
一 大陆法系概论77
二 公法与私法分类的历史82
三 公私法的划分标准及其面临的难题91
四 公私法的分类与我国的法制建设98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关于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区分101
一 英美法系概论102
二 普通法的形成历史103
三 衡平法的形成以及衡平法与普通法的抗衡113
四 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关系117
五 制定法时代的普通法120
六 普通法的特征:救济/程序先于权利122
七 普通法、衡平法的划分与我国的法制建设126
第三节 美国法中的联邦法与州法127
一 联邦与州之间的关系:历史考察127
二 联邦普通法与州普通法的关系136
三 美国各州法之间的冲突与统一139
四 大国中的复杂法律体系:美国法律体系与我国法律体系的比较140
第五章 法的形成比较研究——不同法的渊源143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制定法——以民法典为视角145
一《法国民法典》的编纂及特点145
二《德国民法典》的编纂及特点155
三 法典形式受到的质疑164
第二节 民法法系国家的判例165
一 概论165
二 法国法院的判决书与判例研究167
三 德国的判决书与判例研究171
第三节 普通法法系的判例法177
一 概论177
二 普通法法系的“遵循先例”原则的形成178
三 普通法法系的“遵循先例”原则的实际操作183
四 普通法系的区别技术(distinguishing technique)190
五 普通法系国家判例法的特征195
六 对判例法的质疑196
第四节 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典199
一 英国法典编纂的历史与现状199
二 美国法典编纂的历史与现状204
三 小结214
第六章 法的适用比较研究216
第一节 司法体制比较研究——以美国、德国为例216
一 导论216
二 德国法院系统217
三 美国的司法系统224
四 小结228
第二节 法的适用过程比较研究——以美国与德国的民事诉讼为例229
一 美国的民事诉讼程序229
二 德国的民事诉讼程序239
三 小结246
第三节 法的适用发展趋势248
一 法官造法的扩张248
二 司法、行政的混合251
三 司法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的结合252
四 司法职业主义与非职业主义的混合252
五 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兴起254
六 补充说明256
第七章 法律职业与法律教育比较研究259
第一节 法官职业比较研究260
一 法官的产生260
二 法官的独立性与政治性265
三 法官的保障269
四 法官问责制度270
五 法官的职业化及其局限274
第二节 法律教育比较研究280
一 西方的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历史变迁280
二 当代西方法律教育的主要模式291
三 小结300
第八章 法律全球化问题研究307
一“法律全球化”的迹象307
二“法律全球化”的种种争议309
三 小结322
尾论 比较法学的力量与弱点324
热门推荐
- 1409942.html
- 2623146.html
- 2626255.html
- 2160220.html
- 1296811.html
- 1993048.html
- 3317050.html
- 2172278.html
- 2806243.html
- 35252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9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66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54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5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96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12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37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67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93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5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