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血液病的临床检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鸿利,支立民,叶裕春等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蚌埠医学院
- ISBN: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423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血液病的临床检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血液病一般检验 邵朝铭 钱浣青1
第一节 红细胞计数1
一、试管法1
二、光电比浊法2
第二节 血红蛋白测定4
一、沙利氏比色法4
二、光电比色法5
第三节白细胞计数7
第四节白细胞分类计数8
第五节 红细胞压积容量测定14
第六节 血液指数15
一、相对指数15
二、绝对指数16
第七节 网织红细胞计数17
第八节 红细胞平均直径测定18
第九节 红细胞平均厚度测定20
第二章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王鸿利 夏宪章 向为民22
第一节 血细胞的生成22
一、干细胞的来源22
二、干细胞的种类22
三、多能干细胞23
四、定向干细胞24
五、干细胞的形态和特征26
六、干细胞的临床意义26
第二节 血细胞的形态学28
一、红细胞系统28
二、粒细胞系统29
三、单核细胞系统30
四、淋巴细胞系统31
五、浆细胞系统31
六、巨核细胞系统31
七、其他细胞31
第三节 骨髓象分析32
一、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32
二、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比例34
三、粒系细胞改变34
四、红系细胞改变35
五、巨核系细胞的改变36
六、淋巴系细胞增多37
七、单核系细胞增多37
八、浆细胞系增多37
九、组织细胞增多38
十、海蓝色组织细胞增多38
第四节 细胞染色技术及临床应用38
一、染色技术38
二、临床应用68
第五节 血细胞形态学的应用73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73
二、巨幼细胞性贫血74
三、脾功能亢进综合征75
四、真性红细胞增多症75
五、白血病77
六、白血病前期综合征77
七、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88
八、何杰金氏病90
九、非何杰金氏淋巴瘤91
十、多发性骨髓瘤92
十一、良性单株丙种球蛋白血症93
十二、Waldensfrom’s巨球蛋白血症94
十三、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95
十四、海蓝色组织细胞增生症96
十五、高雪氏病97
十六、尼曼一匹克氏病98
第三章 造血干细胞培养&孙关林100
第一节 造血干细胞培养的设备与仪器100
一、无菌操作室100
二、无菌操作箱101
三、超净工作台101
四、二氧化碳恒温培养箱101
五、其他103
第二节 培养器具的清洗103
一、玻璃器皿的清洗103
二、耐酸过滤漏斗的清洗104
三、胶塞的清洗104
四、金属器械的清洗104
第三节 培养器具的消毒104
第四节 培养用液及试剂104
第五节 造血干细胞培养操作步骤105
一、粒一单核细胞系定向造血干细胞培养105
二、人红细胞系定向造血干细胞培养107
三、人体集落刺激因子活性测定108
第四章 血细胞的超微结构&汤雪明 诸少游110
第一节 血细胞的一般超微结构110
第二节 红细胞的超微结构118
第三节 粒细胞的超微结构121
第四节 单核细胞的超微结构126
第五节 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128
第六节 血小板的超微结构129
第五章 铁动力学检验&王鸿利133
第一节 铁的代谢133
一、铁的来源133
二、铁的吸收134
三、铁的转运135
四、铁的储存136
五、铁的分布137
六、铁的排泄138
第二节 检验技术138
一、铁的染色138
二、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测定140
三、转铁蛋白测定145
四、血清铁蛋白放射免疫测定146
五、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测定148
六、铁动力学测定151
第三节 铁代谢失常性贫血154
一、对实验室参数的评价154
二、缺铁的临床类型155
第六章 溶血性贫血检验&叶裕春159
第一节 发病机理159
一、红细胞内在性先天异常159
二、红细胞外在性后天异常162
三、红细胞的破坏场所163
第二节 一般检验163
一、红细胞受损,骨髓出现代偿性增生的检查163
二、红细胞破坏增加,寿命缩短的检查164
三、血管内溶血的检查166
四、红细胞外在性异常所致溶血的检查167
第三节 病因检验168
一、红细胞寿命测定168
二、红细胞脆性试验170
三、红细胞自溶试验174
四、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检查175
五、红细胞膜的检查180
六、红细胞内酶的检查181
七、葡萄糖6一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检查192
八、还原型谷胱甘肽定量及谷胱甘肽稳定试验194
九、红细胞内异常血红蛋白的检查195
第七章免疫血液学的检验&顾荣泉203
第一节 红细胞免疫学203
一、红细胞抗体203
二、红细胞抗体的检验204
三、红细胞免疫性疾病217
第二节 白细胞免疫学224
一、白细胞血型224
二、白细胞抗体225
三、白细胞抗体的检验226
四、粒细胞免疫性疾病237
第三节血小板免疫学239
一、血小板血型239
二、血小板抗体239
三、血小板抗体的检验240
四、血小板免疫性疾病256
第四节 凝血因子的免疫学260
一、凝血因子免疫学检查的临床应用261
二、凝血因子免疫学检查的方法262
三、免疫性血液凝固障碍271
四、凝血因子分子异常273
第八章血栓与止血的检验&王鸿利276
第一节 血栓与止血机理276
一、血管的止血作用276
二、血小板的止血作用278
三、血液凝固机理281
四、抗凝血机理284
五、血栓形成机理288
第二节 检验技术291
一、检查血管壁机能的试验291
二、检查血小板数量和形态的试验292
三、检查血小板机能的试验296
四、检查凝血机能的试验305
五、检查纤维蛋白溶解的试验325
六、检查抗血液凝固的试验335
七、检查血液流变学的试验340
第三节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方法和诊断标准345
一、毛细血管一血小板异常型345
二、凝血因子一抗凝物质异常型348
第四节 高凝状态实验指标的评价350
一、对检测血管壁损伤试验的评价351
二、对检测血小板功能试验的评价352
三、对检查凝血机制试验的评价354
、对检查FOP试验的评价355
五、对抗凝系统试验的评价355
第九章 染色体培养技术与在血液病中的应用&钱浣青356
第一节 临床细胞遗传学实验室基本器材和药品的设备356
一、仪器356
二、玻璃仪器356
三、金属用具357
四、其他用品357
五、化学试基和培养基357
第二节 器材清洗和灭菌358
一、清洗液的配制358
二、玻璃器皿358
三、橡胶类359
四、金属器材359
第三节 各种溶液和细胞培养液的配制359
一、各种溶液的配制359
二、细胞培养液的配制362
第四节 人体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标本的制备363
一、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血体标本的制备363
二、人体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364
三、血液及骨髓培养终止后的制片364
第五节 人体染色体G式和C式显带技术和带型特征365
一、显带技术365
二、带型特征366
第六节 人体细胞染色体核型特征和检查371
一、人体染色体的核型特征371
二、人体染色体的核型检查375
第七节 血液病的染色体异常377
一、血液病的染色体异常特征377
二、常见血液病的染色体变化377
第十章 血型与输血&徐家善383
第一节 红细胞血型383
一、A BO血型系统383
二、Lewis血型系统390
三、Ii血型系统393
四、P血型系统394
五、Rh血型血系统395
六、MNSs血型系统398
七、Kell, Duffy及Kidd系统399
八、Diego系统400
九、Lutheran系统400
十、xg系统400
第二节 白细胞与血小板抗原系统401
一、白细胞与血小板特有抗原401
二、HLA系统402
第三节 血浆蛋白型403
一、免疫球蛋白型403
二、β-脂蛋白型404
三、结合株蛋白型405
四、运铁蛋白型405
五、GC球蛋白型405
六、拟胆硷脂酶型405
七、其他血浆蛋白型405
第四节 血型学技术405
一、基本试验原理简介405
二、血型抗原检查408
三、血型抗体检查408
四、配合输血的选择409
五、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血清学检查410
六、新生儿溶血症的免疫学检查410
七、试验方法411
八、常见鉴定错误的原因412
第十一章 淋巴结穿刺涂片检查&刘静华414
第一节 淋巴结的结构与功能414
一、淋巴结的结构414
二、淋巴结的功能414
第二节 淋巴结穿刺技术415
一、选择部位415
二、器械准备415
三、操作415
四、制片415
第三节 淋巴结的染色法415
一、瑞氏染色法415
二、苏木素钾红染色法415
三、过氧化酶染色法415
四、糖原染色法415
第四节 淋巴结穿刺液性状的诊断意义415
一、非特异性炎症415
二、结核病415
三、恶性淋巴瘤415
四、淋巴结转移癌416
第五节 淋巴结涂片形态学及应用416
一、正常淋巴结象416
二、各种病理性淋巴结象417
第六节 淋巴结穿刺涂片与印片的关系422
一、优点422
二、缺点423
热门推荐
- 2109173.html
- 1784674.html
- 87026.html
- 2281140.html
- 1425831.html
- 1464314.html
- 245703.html
- 2327684.html
- 2240219.html
- 32924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78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3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7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8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73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37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09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86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43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