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医学知识整合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生物医学知识整合论
  • 包含飞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08071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42页
  • 主题词:生物医学工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物医学知识整合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从信息的定义说起1

1.2 医学信息学只是计算机在医学中的应用吗2

1.3 何以医学信息学缺乏固有的研究对象3

1.4 盲人摸象谚语新编4

1.5 机体是物理整合大师5

1.6 心脏搏动泵血的物理语义整合7

1.7 物理整合与背景空间9

2 关于知识本性的讨论13

2.1 知识二元论13

2.1.1 从知识二元到知识四质13

2.1.2 内省性知识实例14

2.1.3 外省性知识及其实例15

2.1.3.1 外省性知识判断或推理的有效性15

2.1.3.2 外省性成分举例15

2.1.4 内省性与外省性成分的交互15

2.1.5 内省性知识的先天不足16

2.1.6 元知识底下元知识17

2.1.7 概念前认知机制研究18

2.1.8 BMKI涉及概念后认知机制研究19

2.2 物理性和意识性19

2.2.1 物理性和意识性认知对象19

2.2.1.1 物理性对象19

2.2.1.2 意识性对象20

2.2.2 举例说明意识力的参与程度21

2.2.3 意性和物性的冲突:理发师悖论22

2.2.4 意性和物性的冲突:芝诺悖论24

2.2.5 活跃在意性和物性世界之间的“无穷性之妖”25

2.2.6 关于数学的物性和意性之争25

2.3 形式系统与物理系统26

2.3.1 何为形式系统26

2.3.2 基石移动大厦倾——非欧几何的故事27

2.3.3 人工智能的形式系统和物理应用28

2.3.4 不能把形式系统与物理系统混为一谈29

2.3.5 形式系统真有确定性吗29

2.4 人工智能的难题30

2.4.1 教士和食人者的故事30

2.4.2 人工智能的Ⅰ型问题与Ⅱ型问题32

2.4.3 物理世界的永恒意外性公理获得引证34

2.5 知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35

2.5.1 概念定义属性的确定性35

2.5.2 估计逻辑命题确定性的一般原理37

2.5.3 命题谓词的确定性与命题的确定性38

2.5.4 is a命题的认知负荷及其确定性39

2.5.5 知识的不确定性的由来40

2.5.5.1 随机性40

2.5.5.2 随机-决定性:混沌性40

2.5.5.3 物理指定的不确定性40

2.5.5.4 抽象到具体的不确定性41

2.5.5.5 连续性和不确定性41

2.5.6 系统转换:从不可推导到可推导的转化42

2.5.7 系统转换:从不确定到确定43

2.5.8 再论领域目标与医学确定性44

2.6 知识的粒度45

2.6.1 知识粒度的类型45

2.6.2 概念粒度的选择46

2.6.3 适度认知粒度的判断原则47

2.7 知识的背景空间48

2.7.1 从图林试验看智能与背景空间48

2.7.2 知识的背景空间类型49

2.7.3 常识的知识背景50

2.7.4 背景空间相减法51

3 认知与逻辑53

3.1 认知驱动力:知识的物性和诗性之美53

3.2 认知活动:奋展思维三翼54

3.2.1 因果之翼54

3.2.2 抽象之翼54

3.2.3 联想之翼54

3.3 认知目标55

3.3.1 认知目标浅说55

3.3.2 认知目标的决定意义56

3.4 认知负荷和认知贡献57

3.4.1 何为认知负荷57

3.4.2 直言三段式与认知负荷57

3.4.3 直言三段式与认知贡献58

3.4.3.1 与大项大小的关系58

3.4.3.2 与小项大小的关系59

3.4.3.3 谓词大小不同59

3.4.4 认知负荷与认知贡献的关系59

3.4.5 认知环境和认知目标对认知负荷的影响59

3.5 公理的转化60

3.5.1 维度的宏微尺度导致公理转化60

3.5.2 维度的意义决定于信/噪比61

3.5.3 测量方法与维度转换62

3.6 认知的不完备性原理63

3.7 自然与认知的摩擦——认知相左原理65

3.8 认知本能发育的生物原则和物理原则67

3.9 人类思维的基本轨道——逻辑学新探69

3.9.1 思维的基本元素和机制的形成轨迹69

3.9.2 直言三段论简述71

3.9.3 物理级推理和概念级推理72

3.9.4 有效性推理研究:原义律和原性律73

3.9.5 有效性推理研究:全域-排中律74

3.9.6 有效性推理研究:全义俱真律75

3.9.7 有效性推理研究:原指律76

3.9.8 有效性推理研究:原谬律77

3.9.9 有效性推理研究:原境律78

3.9.10 逻辑自身的悖论79

3.10 物理世界对逻辑学的挑战——理性推理是如何消失的80

3.10.1 如果系统对初始状态非常敏感80

3.10.2 三体问题80

3.10.3 机制复合的指数式爆炸81

3.10.4 旅行商问题与理性自亡81

3.11 机体挑战逻辑学82

3.11.1 挑战同一律82

3.11.2 挑战矛盾律83

3.11.3 挑战排中律84

3.12 机体容错性意义下的柔性逻辑84

3.13 抽象和联想思维86

3.13.1 从具体到抽象86

3.13.2 何为概念具体-抽象运动的“驱动力”86

3.13.3 分类属性的选择原则88

3.13.4 定义属性的可观测性和可确定性89

3.13.5 概念的抽象程度与语境影响的关系90

3.13.6 概念的抽象程度及其关联性的关系90

3.13.7 联想的信息学特性93

4 解读机体复杂系统95

4.1 四类基本运动95

4.2 物质世界的基本力和结构97

4.2.1 物质世界的基本力97

4.2.2 原子和分子的电磁效应98

4.2.3 丰富多彩的电磁力98

4.2.4 蛋白质的空间构型100

4.2.5 蛋白质分子构象的原理101

4.2.6 分子病和构型病101

4.2.7 蛋白质“社会”的大分工描述102

4.3 机体的“社会力”何在102

4.3.1 信息学的失望102

4.3.2 神奇的太空链和魔城103

4.3.3 大分子的构型与环境可分吗103

4.3.4 蛋白质大分子构型的对象-环境统一场假设104

4.4 有效状态差与能量转移105

4.4.1 从热力学内能说起105

4.4.2 广义的内能105

4.4.3 自由能的热力学定义106

4.4.4 自由能的密度差与“有效状态差”106

4.4.5 简单能与复杂能的转移107

4.5 从不同的维度和空间中观察世界108

4.5.1 理想空间108

4.5.1.1 欧几里得空间108

4.5.1.2 拓扑空间浅说109

4.5.1.3 希尔伯特空间111

4.5.2 物理空间的本质111

4.5.3 空间的独立性112

4.5.3.1 形式空间的独立性112

4.5.3.2 物质空间的独立性113

4.5.4 维度与空间114

4.5.5 物理维度的物质性和驱动力116

4.5.6 从导数和微分看维度均匀性116

4.5.7 维度与自由度117

4.5.8 维度的量度:维数118

4.5.9 时间维的宏微尺度与关联维数120

4.5.10 两个空间的知识转换121

4.6 维度新解122

4.6.1 维度-机制的统一论122

4.6.2 循环动态零维空间124

4.6.3 循环的类型124

4.6.4 何谓循环常体125

4.6.5 生命系统依赖循环常体126

4.6.6 机体世界星转斗移127

4.6.7 循环机制的时间同步整合127

4.6.8 空间的维度变化及其整体空间作用律128

4.6.9 维度冲突与新质的诞生129

4.6.9.1 温度的产生130

4.6.9.2 动作电位的形成130

4.6.9.3 受扰维度的一般形态131

4.7 机体的维度和空间132

4.7.1 机体维度论132

4.7.1.1 维度-维度复合-包含关系132

4.7.1.2 从医学认知和功利看人类机体的元维度133

4.7.1.3 维度复合举例133

4.7.1.4 难以分析的生物医学维度134

4.7.2 影响维度均匀性的基本物理机制135

4.7.3 惯性与空间135

4.7.4 机体的基本空间框架136

4.7.4.1 类欧氏空间框架136

4.7.4.2 分割空间框架137

4.7.4.3 联接空间框架137

4.7.4.4 物质序空间框架138

4.7.4.5 基本空间框架的整合139

4.8 一般物理学公理:浅说哈密顿原理140

4.8.1 函数的变分140

4.8.2 泛函和泛函变分141

4.8.3 动力系的分析要素和拉格朗日方程141

4.8.4 哈密顿原理145

4.9 生物学公理147

4.9.1 共时与历时律147

4.9.2 重演律147

4.9.3 分子进化论与尺度效应148

4.10 物理准无穷性149

4.10.1 物理准无穷性受认知能力约束150

4.10.2 准无穷性的创造性150

4.10.3 BMKI关于自然创造的原则151

4.11 数学-信息学-物理世界151

4.11.1 从矩阵乘法看变量背景的复合151

4.11.1.1 自变量的系数是一种广义的背景151

4.11.1.2 矩阵乘法涉及背景运算152

4.11.1.3 背景复合运算的方法学原则153

4.11.2 信息学:具有物理品格的数学154

4.11.3 映射的神圣性155

5 面对机体复杂系统159

5.1 机体的映射模拟159

5.1.1 智者火鸡的物理函数159

5.1.2 系统论-还原论-知识黑洞-映射整合160

5.1.3 局整关系语义网络162

5.1.4 低维空间机体投影与数字虚拟人体163

5.2 本体新解——添上现象学本体翅膀164

5.2.1 概念性本体、实验性本体和罗盘-灯塔式策略164

5.2.1.1 何为本体164

5.2.1.2 何为实验性本体164

5.2.1.3 罗盘-灯塔式策略165

5.2.1.4 BMKI的关于医学第二智能的构想166

5.2.2 概念关系与物理关系的复合:解剖学本体168

5.3 物数学——从物理原物中提取操作数169

5.3.1 傅立叶变换:哲学的突破169

5.3.2 小波分析的原理和操作171

5.3.3 小波分析的直观解释174

5.3.4 关于矩阵的故事175

5.3.5 波和矩阵的互通性176

5.3.6 生物单元与生物学类矩阵178

5.3.7 本形波性质的小波的假想180

5.4 物数学——从物理原物中提取算法182

5.4.1 认知维度的物理回归182

5.4.2 一致性平均为一种形态算法183

5.4.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一种形态数减法184

5.4.4 遗传算法的物数学本质185

5.4.4.1 遗传算法简介185

5.4.4.2 遗传算法的物数学本质188

5.4.5 符号数据的物理回归:认知片段188

5.4.6 图像化认知片断的直接物理差189

5.4.7 物理交和物理商191

5.4.7.1 物理交191

5.4.7.2 物理商192

5.4.8 物理结构形态求均193

5.4.9 认知片断的直接物理差和临床语义差194

5.5 物数学的基础——万有振荡哲学195

5.5.1 再复杂的决定系统也没有创造性195

5.5.2 机体的物质成分振荡体196

5.5.3 血液循环系统的振荡和疾病振源论197

5.5.4 机体的普遍随机论198

5.6 从能量函数看物数学的振荡本质199

5.6.1 系统的能量振荡及演化199

5.6.2 能量函数与广义退火法201

5.6.2.1 能量函数浅说201

5.6.2.2 广义退火法201

5.6.3 能量函数举例201

5.6.4 旅行商问题和能量函数202

5.7 新医学在召唤204

5.7.1 状态医学和结构医学204

5.7.2 何谓生物医学势态205

6 医学数据信息学新探208

6.1 广义的数据生成器分析208

6.1.1 病历的陈述性数据的认知分析208

6.1.2 广义的数据生成器209

6.1.3 病史数据的广义生成器类型210

6.1.4 一个信息三元四联体的生成过程211

6.2 对信息体的分析和研究211

6.2.1 从W3C的资源描述框架RDF说起211

6.2.2 信息体的基本结构213

6.2.3 个体知识与群体知识之间的转化213

6.2.4 变量的类型分析214

6.2.5 信息单元的操作和运算216

6.3 原始数据的准物理性216

6.4 病历数据的时间属性及其信息学218

6.4.1 宇宙时间、一般时间和事件时间218

6.4.2 时间的一般属性220

6.4.2.1 时间的认知属性:确定性220

6.4.2.2 时间的延续量220

6.4.2.3 时间的序性221

6.4.2.4 事件时间的模式221

6.4.3 时间的表达属性222

6.4.3.1 参考时间的类型222

6.4.3.2 时间的正补性222

6.4.3.3 时间表达的精确性222

6.4.4 时间的语义属性223

6.4.4.1 时间概念的文字性语义223

6.4.4.2 医学概念的直接时间性语义223

6.4.4.3 时间参考事件的语义学223

6.4.5 时间的信息学操作223

6.4.5.1 一个医学记录涉及三大基本事件223

6.4.5.2 单个对象事件时间计算实例224

6.4.5.3 多个对象事件时间计算实例225

6.4.5.4 计算相对参考时间实例226

6.4.5.5 序列事件时间运算实例226

6.4.5.6 数据时间模式的初步研究227

6.5 数据的认知倾向分析228

6.5.1 什么是数据的认知倾向228

6.5.1.1 显性倾向性数据228

6.5.1.2 非显性倾向性数据229

6.5.2 认知倾向与背景空间的关系229

6.5.3 逆向性数据的语义运算231

6.6 临床数据的表达类型231

6.6.1 Ⅰ型数据231

6.6.2 Ⅱ型数据232

6.6.3 Ⅲ型数据232

6.7 肯定陈述与否定陈述232

6.7.1 肯定陈述与否定陈述的认知学差异232

6.7.2 肯定陈述与否定陈述的语义学差异233

6.8 关于数据挖掘的若干认识234

6.8.1 数据库的一些信息学特点234

6.8.2 关系挖掘与模式挖掘236

6.8.3 统计学方法在医学数据挖掘中的有限性236

6.8.4 什么是感兴趣的模式237

6.8.5 分类和预测238

6.8.6 离群点与开放的世界239

6.8.7 机体数据层次差异239

6.8.8 单属性的合理性和多属性的不合理性240

6.8.9 数据之间的协同性、冲突性和陌路性240

6.8.10 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241

6.8.11 数据分布的人为影响241

7 模式医学和医学知识数据工程243

7.1 模式与医学243

7.1.1 什么是模式243

7.1.2 传统的朴素模式和信息学意义下的新模式243

7.1.3 常观模式和非常观模式244

7.1.4 模式的形式化类型245

7.1.5 模型的自然属性246

7.1.5.1 自然三轴:物-空-时246

7.1.5.2 非序模式246

7.1.5.3 有序模式247

7.1.6 人与自然对话模式248

7.1.7 自然模式的整合与现象学关系优先原则248

7.2 医学知识工程开发249

7.2.1 医学知识和数据工程拓扑框架249

7.2.2 本体研究和知识工程250

7.2.2.1 再论本体250

7.2.2.2 本体的抽象程度251

7.2.2.3 本体的复合与强化251

7.2.3 高血压实验性本体252

7.2.3.1 高血压总本体252

7.2.3.2 高血压机理本体253

7.2.3.3 高血压疗法本体254

7.2.3.4 高血压计算方法学本体255

7.2.4 医学语境本体研究和开发255

7.2.4.1 语境悖论255

7.2.4.2 认知和物质结构二质性整合性语境本体256

7.2.4.3 物质结构层次子本体257

7.2.4.4 人类认知子本体262

7.2.4.5 修饰性概念的语境变量框架265

7.3 临床数据的信息学开发:一个美丽的梦想266

7.3.1 “梦之参量”——异常值相对作用量266

7.3.2 “梦之参量”计算程序原型269

7.3.3 关于自然语言处理:谓词标界解析陈述句程序原型271

7.3.4 谓词运算框架语境分析272

7.3.5 疗法错误检查程序原型273

7.3.6 异常症状模式的显示和操作274

7.3.6.1 疾病的异常独立症状模式的定义和生成274

7.3.6.2 异常独立症状模式的线性差276

7.3.6.3 异常症状模式的一种结构差276

词汇表278

参考文献2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