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大学中文系百年图史 1910-2010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北京大学中文系百年图史 1910-2010
  • 温儒敏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7849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北京大学-校史-研究-1910~201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北京大学中文系百年图史 1910-201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史事述要3

第一章 中文系的组建与五四时期3

第一节 京师大学堂中国文学门4

第二节 桐城派与章门学派7

第三节 陈独秀、胡适与北大文科10

第四节《新青年》与五四运动13

第五节 新潮社和《新潮》杂志15

第六节 国文门研究所17

第七节 歌谣蒐集研究与方言调查19

第八节 学术史上不可绕过的刘师培21

第九节 黄侃:乾嘉以来“小学”集大成者23

第十节 废门改系与选科制25

第二章 二三十年代27

第十一节 周作人与民俗学研究28

第十二节 钱玄同的古代音韵研究及其他31

第十三节 吴梅与曲学研究34

第十四节 刘复与语音乐律实验室37

第十五节《国学季刊》40

第十六节 研究所国学门和研究院文史部42

第十七节 鲁迅讲中国小说史45

第十八节 沈兼士树立文字学的新基础48

第十九节1925年的课程调整50

第二十节 唐兰的古文字研究52

第三章 西南联大时期55

第二十一节 长沙临大文学院56

第二十二节 西南联大文学院58

第二十三节 联大中文系教授会主席朱自清61

第二十四节 刘文典的“温李诗”课63

第二十五节 闻一多与古代神话研究65

第二十六节 罗常培与汉藏系语言调查68

第二十七节《国文月刊》70

第二十八节 杨振声的现代文学研究72

第二十九节 沈从文的新文学研究74

第三十节 西南联大学习生活76

第三十一节 罗庸和西南联大校歌78

第四章 四十年代后期81

第三十二节 复员回红楼沙滩82

第三十三节 系主任胡适84

第三十四节 图书馆学专修科86

第三十五节 游国恩的楚辞研究88

第三十六节 民主学生运动91

第五章 五六十年代及院系调整时期93

第三十七节 时代变迁与新教学目标出台94

第三十八节 院系调整96

第三十九节 系主任杨晦98

第四十节 向苏联学习100

第四十一节 王力与汉语语言学专业103

第四十二节 王瑶与现代文学学科确立106

第四十三节 袁家骅与汉藏语研究108

第四十四节 魏建功的古音系研究110

第四十五节 高名凯的语言学研究112

第四十六节 批判胡风、俞平伯《红楼梦》研究观点等几次运动114

第四十七节 反右斗争116

第四十八节 科研大跃进118

第四十九节 王力的《古代汉语》121

第五十节 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123

第五十一节 古典文献专业的建立126

第六章 “文革”时期129

第五十二节“四清”运动130

第五十三节“文革大批判”133

第五十四节 半工半读与文科教育革命136

第五十五节 鲤鱼洲“五七干校”139

第五十六节 三结合与大会战142

第五十七节 工农兵学员144

第五十八节“梁效”147

第七章 恢复高考及八十年代149

第五十九节 恢复高考与七七、七八级150

第六十节 学术重建153

第六十一节 林庚的楚辞研究156

第六十二节 吴组缃的小说研究159

第六十三节 朱德熙的汉语语法研究162

第六十四节 乐黛云与比较文学研究所164

第六十五节 严家炎的现代文学研究166

第六十六节 袁行霈的中国诗歌艺术课168

第六十七节 谢冕的新诗研究170

第六十八节 徐通锵的历史语言学研究172

第六十九节 裘锡圭的古文字研究174

第七十节 新闻专业的源流变迁176

第七十一节 七八十年代之交的校园生活178

第七十二节 作家班181

第八章 九十年代以来185

第七十三节 学分制和选课制186

第七十四节 系统的教学计划的制订188

第七十五节《全宋诗》的编撰出版190

第七十六节 国内外学术交流192

第七十七节 学生方言调查194

第七十八节 九十年代以来的学生生活196

第七十九节 学生社团、刊物198

第九章 百年概览201

第八十节 六十年来的几代学人202

第八十一节 部分名家传略(文学16家)204

第八十二节 部分名家传略之语言、文献(13家)212

第八十三节 十一个教研室(研究所)218

第八十四节 从教授会到办公会225

第八十五节 研究所、基地与虚体机构228

第八十六节 研究生培养的变迁230

第八十七节 旁听族、访问学者与进修教师234

第八十八节 留学生、外国访问学者与进修生237

第八十九节 学术论坛240

第九十节 行政管理人员243

第九十一节 从马神庙、沙滩红楼到五院245

第九十二节 历任系主任248

第九十三节100位知名校友252

下篇:编年叙录260

北京大学中文系100年纪事(1910——2010)260

主要参考文献3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