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学思想史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敏泽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ISBN:753554167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94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7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文学思想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册1
第四编 宋金元时期1
绪论1
第十四章 对立互补的二元化文学思想格局12
第一节 多极矛盾与双重文化人格12
一、错综复杂的多极矛盾12
二、春江冷暖鸭先知:多变命运与双重文化人格17
三、政教功利与艺术审美并存22
第二节 对立并存的文学审美现象32
一、融通气象:情理并存道技互补以文为诗32
二、士人心态:向内收敛与向外辐射41
三、婉约、豪放现象并存50
第三节 二元互补的理论思维范畴58
一、学问功力与兴趣妙悟58
二、定法与活法63
三、忌俗为雅与以俗为雅71
第十五章 宋代文学思想:成熟型智慧81
第一节 内省的智慧82
一、内在心性的体认反省82
二、向内收敛的创作态势86
三、内倾观照的思维方式92
一、老成之美97
第二节 审美的智慧97
二、平淡之美103
三、清旷与清空108
第三节 创新的智慧115
一、以师古为革新115
二、于模仿求创新119
三、重技法以纳新124
第十六章 哲理·禅悟·文思129
第一节 理学与文学思想129
一、理学与文学的交融129
二、理学家的文学思想132
三、理学对文学思想的影响140
第二节 禅宗与文学思想150
一、僧俗杂糅150
二、诗禅交融:从人生到审美153
三、禅学对文学思想的影响155
第十七章 崇苏的文学思潮与慷慨豪放诗风的形成160
第一节 崇苏思潮的形成、发展与反思161
一、崇苏思潮的形成161
二、崇苏思潮的发展165
三、崇苏思潮的反思170
第二节 由闲适自然到慷慨豪放173
一、闲适自然观念的形成174
二、闲适自然与刚健雄豪的纠葛177
三、对慷慨豪迈的大力提倡182
第十八章 金末文学观念的纷争与出宋入唐的文学思潮186
第一节 金末文坛与文学观念之争186
一、金末的谈辩之风与文坛的两大阵营186
二、继承与创新之争189
三、平易中和与峭健奇险之争196
第二节 出宋入唐的文学思潮200
一、出宗入唐思潮溯源200
二、金末宗唐思潮202
三、元初宗唐思潮207
第十九章 元代文学思想的总体特征210
一、重“统”的思想212
第一节 重“统”的思想与理气二元论对文学思想的影响212
二、理气二元论与文学思想218
三、文道并重的思想取向227
第二节 文体的正变思想232
一、文体正变与一代文学232
二、一种文体在不同时代的正变观念235
第二十章 元入各体文学中的文学思想242
第一节 元人的曲学思想243
一、从理论角度看元人的曲学思想243
二、从创作角度看元人的曲学思想249
第二节 诗学思想及唐宋之争等259
一、诗学思想259
二、元代的唐宋之争268
第五编 明清时期279
绪论279
第二十一章 古典艺术精神的形成285
第一节 从道统到文统285
一、传统文学史观的演变285
二、明清时期的文学典范意识294
第二节 汉唐雄风的呼唤311
一、复古派的精神追求311
二、从唐宋派到晚明的古典理想316
三、清代文学观念中的古典精神324
一、古典艺术观念中的“文法”330
第三节 艺术观念:从有法到无法330
二、从有法之法到无法之法338
第二十二章 童心与性灵350
第一节 心学与士人精神350
一、王阳明的心学及其良知与个性350
二、心学与清代士气的凋落357
第二节 狂狷的时代363
一、精神分裂的狂人363
二、盛世的悲观主义372
三、末世的剑气箫声375
第三节 性灵:一种新的艺术境界377
一、解脱传统的枷锁377
二、机趣与性情385
三、从激情到自由391
第二十三章 士人精神与市民趣味397
第一节 通俗叙事艺术与市民文化的新地位397
一、叙事艺术中世界的变迁398
二、市民文学中的市民地位400
三、市民文学中市民形象的演变407
第二节 市民文学中的士人趣味413
一、明代士人的二重性413
二、从市民的兴趣到士人的兴趣416
三、士人气与市民气的交融421
四、士人道德与市民道德427
第三节 文人叙事中的士人梦430
一、传统社会关系中的士人431
二、进入市井社会的士人形象436
三、才子佳人与士人中心的幻想439
四、才子梦及其幻灭446
第四节 士人与市民地位的倒易451
一、士人的尴尬处境451
二、士人与市民的倒易459
三、士人在叙事艺术中的退席466
第六编 近代471
第二十四章 近代文学思想发生发展的特殊形态471
诱发472
第一节 社会转型期的政治文化背景对于近代文学思想的472
一、炮声中的“西学东渐”473
二、民族文化反省思潮的雏型和西洋文化参照系的确立478
三、文学改革的呼声483
第二节 中国近代文学思想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相应特点490
一、前近代阶段:传统文论的延续和终结492
二、完全意义上的近代阶段:近代文学思想的发展成熟498
第二十五章 几种主要文学思潮的交替涌现504
第一节 主张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的“政治文学”论505
一、梁启超的“政治文学”论505
二、“国粹派”的“文学助排满革命”论510
第二节 超功利和反功利的“文学独立”论514
一、王国维和“文学独立”论515
二、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在表现和影响方面的特殊性518
第三节 着眼于文学消费的“游戏和消闲”论520
一、“游戏和消闲”论形成的深刻背景521
二、“游戏和消闲”论的要旨和理论支撑点524
三、“游戏和消闲”论的两重意义和深远影响527
第四节 “五四”文学革命论的酝酿529
一、“国民文学”论的思想火花529
二、开展新的文学革命的预言532
三、胡适怎样寻找“五四”文学革命的突破口535
第二十六章 基本文学观念由传统向近代的演变539
一、修正意见的提出540
第一节 功用论:从两个极端趋向合理性540
二、合理性意见的汇合542
第二节 本体论:从“杂文学”观到“纯文学”观545
一、传统的“杂文学”观在近代的承袭545
二、“纯文学”观的进一步形成548
第三节 语言工具论:从“维新之本”到“唯一工具”553
一、“维新之本”论的意义和局限554
二、向“惟一工具”论的过渡558
第二十七章 各体文学革新主张和相关的理论探讨563
第一节 小说论:近代小说理论的成熟564
一、关于小说的文学地位564
二、关于小说革新的思考569
三、关于小说的分类572
第二节 戏剧论:近代戏剧观念的萌芽579
一、关于中国传统戏剧的改革与发展580
二、关于戏剧艺术的理论探讨585
三、关于剧本创作的原理和方法588
第三节 散文论:“新文体”理论及其对立面意见591
一、“新文体”理论的形成和发展592
二、围绕“新文体”的争论599
第四节 诗歌论:几种不同的诗学理论体系604
一、传统的诗学理论体系的终结性604
二、折中新旧的“诗界革命”论及其他609
三、中西诗学理论的初步融合615
第二十八章 创作思想和方法中确立的西方美学理论621
第一节 文学思想方面近代美学思想的初步形成622
一、中国传统的美学理论向近代的过渡622
二、文学方面近代美学理论的初步形成625
第二节 现实主义:对传统理论的改造、突破和深化628
一、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区分和理解628
二、关于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的理解631
第三节 典型化原理:艺术创造规律的新识637
一、对典型化原理的理解637
二、对艺术典型的创造过程和具体方法的把握640
第四节 悲剧论:对于传统审美观念的突破643
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理解和把握644
二、近代悲剧论对传统审美观念的突破647
第二十九章 文学批评研究中凸现的新视野和新方法653
第一节 文学史学:新时代的学术眼光654
一、文学史专著的问世和文学史学的形成654
二、文学史观念的深浅得失664
第二节 比较文学研究:审己与知人的初步结合669
一、从翻译文学论到中西文学观670
二、比较文学研究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取得的成绩674
〔附录〕680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主要引用、参考书目680
主要人名索引690
热门推荐
- 2544539.html
- 808630.html
- 3325395.html
- 3195367.html
- 257276.html
- 3610481.html
- 1403367.html
- 3649718.html
- 1687685.html
- 20658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6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33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46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37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49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78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38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80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46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1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