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湍流传热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湍流传热导论
  • 顾毓珍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5119·676
  • 出版时间:1964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2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湍流传热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湍流流动1

1-1 引言1

第一节 流动边界层1

1-2 流动边界层与其发展1

1-3 平板上的边界层厚度4

1-4 湍流时平板上的滞流内层6

第二节 管内流动边界层与传热边界层8

1-5 管内流动边界层8

1-6 湍流时圆管中的滞流内层9

1-7 传热边界层11

第三节 流体在圆管中的速度分布13

1-8 在圆管中滞流时的速度分布13

1-9 在圆管中湍流时的速度分布14

1-10 用混合长概念的速度分布18

1-11 平均速度与平均速度点20

第四节 一般速度分布线25

1-12 一般速度分布线的推导25

1-13 一般速度分布线的讨论28

1-14 传热时的一般速度分布线32

第二章 湍流时的传热39

2-1 引言39

第一节 动量与热量传递的类似39

2-2 雷诺类似律39

2-3 雷诺类似律的应用42

2-4 滞流层对传热的影响44

2-5 普兰德与戴劳的修正46

2-6 普兰德-戴劳类似律的应用48

2-7 剪应力与热流率的类似50

第二节 类似律的进展50

2-8 卡门传热公式的推演53

2-9 布叶尔脱与麦丁耐利等的传热公式58

2-10 类似律传热公式的讨论60

2-11 定性温度与其确定62

第三节 一般温度分布线65

2-12 一般温度分布线的推演65

2-13 在扩散度比不等于1的温度分布线71

2-14 平均温度与平均温度点74

第四节 湍流扩散度的计算76

2-15 εm与εH值的计算76

2-16 扩散度比的实验数据79

2-17 扩散度比与Pr的关系81

2-18 εm/v与εH/α比值的求解82

3-1 液态金属的物性90

第三章 液态金属传热90

第一节 液态金属的特性90

第二节 液态金属传热的理论与实际92

3-2 麦丁耐利的理论公式93

3-3 赖依翁的研究98

3-4 赛朋与希曼次寇的研究100

3-5 米海耶夫等的研究102

3-6 列柯迪斯与托洛金的研究103

3-7 液态金属传热理论与实验数据的分歧105

第三节 液态金属传热的扩散度106

3-8 液态金属传热时的温度分布与速度分布106

3-9 液态金属传热的扩散度比109

第四章 非牛顿型流体力学与传热114

4-1 牛顿型与非牛顿型流体115

第一节 非牛顿型流体的特性115

4-2 非牛顿型流体的特性117

4-3 均匀系数与流态特性系数118

第二节 非牛顿型液体的流体力学121

4-4 非牛顿型液体的雷诺准数和摩擦系数121

4-5 一般雷诺准数122

4-6 拟塑性液体的速度分布124

4-7 非牛顿型液体的一般速度分布线126

第三节 非牛顿型液体的传热131

4-8 非牛顿型液体的传热131

4-9 动量与热量传递的类似132

4-10 动量与热量传递类似律的进展136

第五章 换热器的计算143

5-1 管内St准数与摩擦系数的关系144

第一节 换热器的压强降与传热144

5-2 管内湍流时的传热公式146

5-3 管壁间压强降与摩擦系数的确定149

5-4 管壁间或壳方给热系数的计算151

第二节 传热总系数与平均温度差154

5-5 传热总系数与给热系数154

5-6 平均温度差158

5-7 折流或错流时平均温度差的图解166

第三节 传热单元数与换热器效率170

5-8 传热单元数,NTU170

5-9 换热器效率,ε172

5-10 换热器效率与传热单元数的关系174

5-11 换热器效率与传热单元数的应用176

6-1 几种强化传热过程的途徑183

第一节 强化传热过程与增加传热系数183

第六章 传热过程的强化183

6-2 增加传热系数的方法185

第二节 增加管外流体给热系数186

6-3 管外流体给热系数的如何增加186

6-4 增加蒸气冷凝时的给热系数187

第三节 增加管内流体给热系数188

6-5 增加管内流体给热系数的方法188

6-6 添加物(强化圈)对传热的作用191

6-7 用旋转流促进湍流程度196

第四节 流体中加入固体颗粒对传热的作用198

6-8 气流中加入少量固体颗粒的影响198

6-9 液体中加入少量固体颗粒的影响204

附图1 摩擦系数ξ与Re的关系209

附录209

附录Ⅰ 水的物理参数210

附录Ⅱ 干空气的物理参数211

附录Ⅲ 某些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212

附录Ⅳ 某些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213

附录Ⅴ 某些液体在0~100[℃]时的平均比热213

附录Ⅵ 某些固体在0~100[℃]时的平均比热213

附录Ⅶ 饱和水蒸气的性质214

附录Ⅷ ex与e-x值表216

附录Ⅸ 并流换热器中ε与NTU的关系216

附录Ⅹ 逆流换热器中ε与NTU的关系217

附录Ⅺ 折流换热器中ε与NTU的关系217

附录Ⅻ 错流(两边不混和)换热器中ε与NTU的关系218

本书引用作者译名对照表219

索引2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