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艺矿物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工艺矿物学
  • 东北大学,周乐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44110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工艺矿物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艺矿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总论1

1.1 工艺矿物学的发展概况及其地位与作用1

1.2 工艺矿物学研究内容与教材使用说明3

1.2.1 工艺矿物学研究内容3

1.2.2 教材使用说明7

1.3 取样8

1.4 误差控制11

1.4.1 参数标志量的分布函数11

1.4.2 方案设计的理论基础13

1.4.3 方案设计14

1.4.4 镜下观测的最佳颗粒数15

1.4.5 抽样方案实际应用举例15

参考文献17

思考题17

小结17

2 矿物的偏光显微镜鉴定19

2.1 晶体光学基本知识19

2.1.1 自然光与偏振光19

2.1.2 光在均质体与非均质体中的传播20

2.1.3 光率体20

2.1.4 光性方位26

2.2 偏光显微镜26

2.2.1 偏光显微镜的构造26

2.2.2 偏光显微镜的调节与校正28

2.2.3 偏光显微镜的保养30

2.3 透明矿物在单偏光镜下的光学性质31

2.3.1 矿物晶体的形态31

2.3.2 解理及其夹角的测定32

2.3.4 薄片中矿物的边缘、贝克线、糙面及突起33

2.3.3 颜色和多色性、吸收性33

2.4 透明矿物在正交偏光镜下的光学性质35

2.4.1 正交偏光镜间矿片的消光现象及消光位35

2.4.2 正交偏光镜间矿片的干涉现象36

2.4.3 干涉色和干涉色色谱表39

2.4.4 补色法则和补色器41

2.4.5 正交偏光镜间主要光学性质的测定和观察42

2.5 透明矿物在锥光镜下的光学性质45

2.5.1 一轴晶干涉图的形象特征和光性正负46

2.5.2 二轴晶干涉图的形象特征和光性正负50

2.6 油浸法测定折射率53

2.6.1 浸油的配制及其折射率值测定方法54

2.6.2 浸油薄片的制备55

2.6.3 在碎屑油浸薄片中,比较矿物与浸油折射率值大小的方法56

2.6.4 油浸法测定矿物折射率值的步骤57

2.7 常见透明矿物鉴定表58

小结76

思考题76

参考文献76

3 反光显微镜下的矿物鉴定77

3.1 光片与反光显微镜77

3.1.1 光片77

3.1.2 反光显微镜77

3.1.3 光片的安装80

3.2 矿物的反射率与双反射81

3.2.1 反射率与双反射的概念81

3.2.2 反射率与双反射的测定82

3.2.3 影响反射率和双反射的因素83

3.3 矿物的反射色与反射多色性83

3.3.1 反射色与反射多色性的概念83

3.3.2 反射色与反射多色性的测定83

3.3.3 影响反射色和反射多色性的因素84

3.4 矿物的内反射85

3.4.1 内反射的概念85

3.4.2 内反射的测定85

3.4.3 影响内反射测定的因素86

3.5 矿物的均质性与非均质性86

3.5.1 均质性与非均质性的概念86

3.5.2 均质性与非均质性的测定87

3.5.3 影响均质性与非均质性的因素87

3.6 矿物的偏光图87

3.6.1 概述87

3.6.2 均质矿物的偏光图88

3.6.3 非均质矿物的偏光图88

3.7.2 抗磨硬度89

3.7.1 刻划硬度89

3.7 矿物的硬度89

3.7.3 抗压硬度90

3.8 矿物的结构91

3.8.1 晶形91

3.8.2 解理91

3.8.3 双晶91

3.8.4 环带92

3.9 矿物的浸蚀鉴定92

3.9.1 浸蚀鉴定的概念92

3.9.2 浸蚀鉴定的试剂、用具及操作92

3.9.3 影响浸蚀鉴定的因素93

3.10 矿物的其他鉴定特征93

3.10.1 磁性93

3.10.2 导电性93

3.11 矿物鉴定表94

3.10.3 脆性和塑性94

小结102

思考题103

参考文献103

4 矿物研究的其他常用测试技术104

4.1 电子与固体物质的相互作用104

4.1.1 电子与物质的作用过程104

4.1.2 产生的各种物理信号及其作用106

4.2 X射线衍射分析110

4.2.1 X射线的产生和性质110

4.2.2 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113

4.2.3 粉晶和多晶体的研究方法116

4.2.4 X射线衍射定性物相分析119

4.3 透射电子显微镜123

4.3.1 电子光学基础123

4.3.2 透射电镜的工作原理与结构127

4.3.3 试样的制备128

4.3.4 透射电镜电子显微像的形成129

4.3.5 电子衍射花样的特点与分析130

4.4 扫描电子显微镜134

4.4.1 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及构造134

4.4.2 扫描电镜的主要性能135

4.4.3 样品的制备及图像分析136

4.5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137

4.5.1 原理及构造137

4.5.2 波谱仪及能谱仪使用范围的比较139

4.5.3 试样制备139

4.5.4 电子探针的分析应用139

4.6 俄歇电子能谱表面微区分析140

4.6.1 基本分析原理141

4.6.2 俄歇电子能谱仪的组成及俄歇电子能谱图141

4.6.3 应用实例142

4.7 热分析方法143

4.7.1 差热分析法144

4.7.2 热重分析法146

小结147

思考题149

参考文献150

5 工业固体原料与产物中组成矿物的定量151

5.1 分离矿物定量151

5.1.1 重力分离152

5.1.2 磁力分离154

5.1.3 介电分离155

5.1.4 选择性溶解156

5.2 目估定量157

5.2.1 提纯目估法157

5.2.2 测距目估法158

5.3 镜下矿物定量160

5.3.1 面积法161

5.3.2 直线法162

5.3.3 计点法163

5.4 化学多元素分析矿物定量164

5.4.1 硫化矿物的计算165

5.4.2 碳酸盐、含H2O和[OH]?矿物的计算166

5.4.3 不含H2O和[OH]?的硅酸盐矿物的计算168

5.5 仪器定量169

5.5.1 激光显微光谱矿物定量169

5.5.2 自动图像分析仪矿物定量170

5.6 某些特殊矿石类型的矿物定量171

5.6.1 稀有矿物定量171

5.6.2 细微矿物的定量173

小结174

5.7 矿物定量结果校核174

思考题175

参考文献175

6 工业固体原料与产物中元素的赋存状态176

6.1 元素在原料与产物中的存在形式177

6.1.1 独立矿物177

6.1.2 类质同象178

6.1.3 离子吸附178

6.2 元素赋存状态研究方法179

6.2.1 重砂法179

6.2.2 选择性溶解法180

6.2.3 电渗析法182

6.2.4 电子探针法183

6.2.5 激光显微光谱法184

6.2.6 数理统计法185

6.3.1 元素配分计算的方法及步骤189

6.3 元素的配分计算189

6.3.2 配分计算190

6.4 研究实例193

6.4.1 某含金铁锰土矿金赋存状态研究193

6.4.2 某铂矿床铂族元素赋存状态的考查197

小结200

思考题201

参考文献201

7 矿物颗粒的粒度测量202

7.1 矿物嵌布特征与颗粒粒度203

7.1.1 有用矿物嵌布特征203

7.1.2 矿物颗粒粒度204

7.1.3 颗粒的视粒度与平均粒度205

7.1.4 粒度测量用样品和颗粒粒级划分208

7.2.1 基本符号210

7.2 粒度测量基础210

7.2.2 基本公式211

7.2.3 基本量的测量212

7.2.4 目镜测微尺的格值标定213

7.3 矿物粒度测量213

7.3.1 概述213

7.3.2 基本关系式——(Nv)j的计算公式214

7.3.3 测量和计算方法215

7.4 测量误差与粒度分布图示226

7.4.1 测量误差226

7.4.2 粒度分布图示228

7.5 嵌布特征在矿物分选中的意义229

7.5.1 矿物嵌布特征分选类型230

7.5.2 嵌布特征工艺性分析举例231

思考题232

小结232

参考文献233

8 矿物的单体解离234

8.1 矿物的解离与连生236

8.1.1 矿物的解离方式与连生体类型236

8.1.2 矿物解离的影响因素238

8.1.3 T.P.梅洛依连生定律241

8.2 矿物解离数学模型245

8.2.1 高登模型及赛(Hsih,1994)对模型的改进245

8.2.2 威格尔模型247

8.2.3 钦模型252

8.3 矿物单体解离度测定254

8.3.1 测定方法254

8.3.2 测定程序255

8.3.3 测定误差及其误差来源257

8.4.1 巴巴(K.Baba)等的校正方法258

8.4 解离度测定体视学误差校正258

8.4.2 乔尼斯(M.P.Jones)等的校正方法260

8.5 工艺矿物流程图263

小结267

思考题268

参考文献268

9 工业固体原料和产物的工艺矿物学研究269

9.1 某铁矿的物质组成研究(摘要)269

9.1.1 概述269

9.1.2 矿石的物质组成269

9.1.3 铁、磷元素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272

9.2.1 概述277

9.2.2 矿样277

9.2 某选厂强磁产品的工艺矿物学特征及其工艺矿物流程图(摘要)277

9.1.4 结语277

9.2.3 粉矿的物质组成279

9.2.4 铁元素在粉矿中的赋存状态281

9.2.5 尾矿产品的工艺矿物学特征282

9.2.6 精矿产品的工艺矿物学特征286

9.2.7 工艺矿物流程图290

9.2.8 结论297

9.3 某公司球团烧结法熔剂分加试验样品的工艺矿物学特征(摘要)298

9.3.1 样品编号298

9.3.2 组成矿物299

9.3.3 结构构造300

9.3.4 球团矿试样的矿物与结构构造300

小结300

思考题301

参考文献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