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月球表面哥白尼纪与水星表面柯伊伯纪地质活动对比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肖智勇,曾佐勋,(美)施特罗姆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52571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哥白尼纪-月球表面-地质-研究;水星-表面-地质-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月球表面哥白尼纪与水星表面柯伊伯纪地质活动对比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月球地质演化史及月表哥白尼纪地质活动的研究意义1
1.1 月球概述1
1.2 月球表面的地质单元1
1.2.1 月球表面的岩石类型2
1.2.2 月球表面的地质作用与地貌单元3
1.3 月球的内部结构9
1.4 月球表面的地质活动演化史:内部热演化-撞击作用-构造活动-岩浆活动的综合作用12
1.5 月面哥白尼纪地质活动的研究意义20
第二章 水星表面地质演化史及年轻地质活动的研究意义21
2.1 水星概述21
2.2 水星表面的主要地质单元22
2.3 水星的内部结构33
2.4 水星表面的地质活动演化史35
2.5 水星表面柯伊伯纪的地质活动的研究意义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40
3.1 研究思路40
3.2 研究数据及其处理方法40
3.2.1 研究数据40
3.2.2 数据处理、分析方法42
3.3 行星表面地质单元的定年方法42
3.3.1 简介42
3.3.2 撞击坑大小-频率统计技术45
3.3.3 撞击坑统计技术的局限性与影响因素49
3.3.4 本节小结57
3.4 水星曼苏尔纪以来的地层年代58
3.4.1 介绍58
3.4.2 方法与数据59
3.4.3 水星表面形态学第一类和柯伊伯纪撞击坑的绝对模式年龄63
第四章 月球哥白尼纪的表面地质活动68
4.1 哥白尼纪的构造与岩浆活动68
4.1.1 引言68
4.1.2 研究数据69
4.1.3 哥白尼撞击坑南东侧溅射毯上的地堑70
4.1.4 哥白尼撞击坑南东侧溅射毯上的地堑的张应力来源72
4.1.5 哥白尼纪浅层岩浆侵入的可能性74
4.1.6 本节小结77
4.2 哥白尼纪的撞击熔融内形成的冷凝裂隙78
4.2.1 引言78
4.2.2 研究方法与基础数据80
4.2.3 撞击熔融内的冷凝裂隙的形貌特征80
4.3 月表坡面块体运动85
4.3.1 序言85
4.3.2 月球坡面块体运动的形貌与分类85
4.3.3 月表块体运动的年龄93
4.3.4 坡度与块体运动94
4.3.5 月表块体运动的触发机制95
4.3.6 月表块体运动与表面侵蚀速率96
4.3.7 本节小结96
第五章 水星柯伊伯纪的表面地质活动97
5.1 柯伊伯纪的表面岩浆活动97
5.1.1 引言97
5.1.2 柯伊伯纪的岩浆活动97
5.1.3 讨论与结论102
5.2 柯伊伯纪的表面构造活动102
5.2.1 引言102
5.2.2 柯伊伯纪的挤压构造103
5.2.3 柯伊伯纪的伸展构造105
5.2.4 讨论与结论105
5.3 水星壳层的挥发分活动1:白晕凹陷106
5.3.1 前言106
5.3.2 白晕凹陷的地质背景107
5.3.3 白晕凹陷的分布特征113
5.3.4 成因机制114
5.3.5 光谱特征118
5.3.6 本节小结123
5.4 水星壳层的挥发分活动2:暗斑123
5.4.1 前言123
5.4.2 暗斑的形态124
5.4.3 暗斑的分布特征125
5.4.4 暗斑的反照率特征128
5.4.5 暗斑与白晕凹陷的关系129
5.4.6 暗晕的年龄130
5.4.7 暗晕的可能物质成分132
5.4.8 暗晕的可能成因机制133
5.4.9 本节小结136
5.5 柯伊伯纪撞击熔融内的冷凝裂隙136
5.5.1 方法与数据136
5.5.2 水星撞击熔融物内的冷凝裂隙的形貌特征137
第六章 月球与水星表面年轻地质活动的对比及其对行星表面地质过程的指示意义141
6.1 柯伊伯纪的水星与哥白尼纪的月球的相对活跃程度141
6.2 月球与水星年轻撞击坑的对比及其对撞击挖掘过程中的主控因素的指示意义142
6.2.1 引言142
6.2.2 研究目标、方法和数据144
6.2.3 对比月球和水星表面年轻撞击坑的连续溅射沉积物与连续二次撞击坑相的大小146
6.2.4 对比月球和水星撞击坑的二次撞击坑149
6.2.5 重力域的撞击尺度方程154
6.2.6 重力在撞击挖掘阶段中的作用156
6.2.7 撞击速度在撞击挖掘阶段中的作用158
6.2.8 撞击体的物质特性在撞击挖掘阶段中的作用159
6.2.9 分析中的不足之处161
6.2.10 本节小结161
6.3 水星柯伊伯纪与月球哥白尼纪撞击熔融内的冷凝裂隙的演化及其指示意义162
6.3.1 月球与水星上的冷凝裂隙的形貌对比162
6.3.2 造成月球与水星表面冷凝裂隙的形貌差异的因素163
6.3.3 月球和水星表面热辐射作用的效率168
6.3.4 月球与水星上的冷凝裂隙vs地球和火星上的柱状节理169
6.3.5 本节小结172
6.4 水星与月球表面具有中央凹陷的撞击坑及其指示意义172
6.4.1 引言172
6.4.2 水星上具有中央凹陷的撞击坑的形态、大小与分布173
6.4.3 月球上具有中央凹陷的撞击坑的形态、大小与分布176
6.4.4 对比不同天体上具有中央凹陷的撞击坑183
6.4.5 水星与月球撞击坑内的中央凹陷的成因及其指示意义184
6.4.6 本节小结185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186
7.1 结论186
7.2 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工作计划187
7.3 对未来水星和月球探测计划的科学目标的建议188
参考文献190
ABSTRACT217
后记222
热门推荐
- 188406.html
- 1455427.html
- 3503694.html
- 307770.html
- 290718.html
- 909309.html
- 2555412.html
- 596626.html
- 2980933.html
- 21755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52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00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46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12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13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49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35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23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98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2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