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蔡鸿生史学文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蔡鸿生史学文编
  • 蔡鸿生著;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合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809435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793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825页
  • 主题词:史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蔡鸿生史学文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藏六居学记1

第一编 昭武九姓编3

一、昭武九姓的城邦制度3

(一)胡与九姓3

(二)九姓胡的城邦社会5

(三)城邦政制的多重结构8

(四)胡律11

(五)得悉神和金破罗14

二、九姓胡礼俗丛说19

(一)家庭19

(二)婚姻23

(三)丧葬25

(四)居室29

(五)服饰30

(六)饮食34

(七)岁时35

(八)节庆37

(九)兴贩40

(十)胡名42

三、唐代九姓胡崇“七”礼俗及其源流考辨48

(一)九姓胡崇“七”的历史例证49

(二)崇“七”胡俗与波斯式的天宫建制55

(三)“七圣袄队”——袄教遗俗的游艺形成57

四、唐代“黄坑”辨60

(一)两唐书“黄坑”纪事的歧异62

(二)太原“黄坑”与康国“别院”63

(三)近代印度的“波斯义冢”65

(四)天竺古法“尸陁林”67

(五)“黄坑”之后:从唐代弃尸到宋代焚尸的太原葬俗68

五、毕国史钩沉71

(一)毕国的政制和民生71

(二)毕与袄和佛的关系73

(三)“??”及其汉化74

(四)史事年表76

六、唐代社会的穆姓胡客78

(一)穆国旧闻新证79

(二)唐代穆姓胡客事辑83

(三)穆姓胡与九姓胡89

(四)余论91

七、唐代胡姓术士事迹93

(一)隋唐之际的胡姓术士93

(二)唐代胡姓术士的生存形态95

(三)胡姓术士的本土化特征102

八、唐玄宗后宫的胡姬104

(一)史文辑述104

(二)“曹野那”音义辨106

(三)“虫娘”解108

(四)结语109

九、唐代名禽阿滥堆111

(一)阿滥堆的性状112

(二)唐玄宗与阿滥堆113

(三)康熙皇帝的“阿滥”说114

(四)“阿滥堆”音义试探115

十、“叱拨”考117

(一)唐诗所见的“叱拨”118

(二)叱拨和什伐119

(三)叱拨“汗血”之谜121

(四)附说何叱拨家族二三事122

第二编 俄罗斯馆编127

一、北京俄罗斯馆的沿革127

(一)“罗刹庙”的起源127

(二)俄罗斯馆的设置及其制度化133

(三)理藩院对俄罗斯馆的管理137

(四)俄国政府对北京布道团的整顿141

(五)清人评俄罗斯馆144

(六)改组之后146

二、《朔方备乘》俄罗斯馆纪事补正149

(一)换班年限150

(二)首批“官生”事略152

(三)“满汉助教”与俄聘“先生”154

(四)“喇嘛、学生”职称略释156

(五)“俄罗斯进呈书籍”的缘起、收藏与译目160

(六)“罗刹坑”遗事164

三、朝鲜金景善《鄂罗斯馆记》录文考释167

(一)录文167

(二)考释170

四、俄罗斯馆的医生和画师173

(一)“秦缓”的医术和学术173

(二)俄罗斯画师阿那托那177

五、俄罗斯馆与《资本论》中的王茂荫180

六、《三字经》在俄国186

(一)早期传译情况186

(二)俾丘林译本及其影响187

七、《红楼梦》人俄旧闻辑述190

(一)列藏本来历190

(二)王书生评《红楼梦》193

(三)孔领事的“红学”趣味194

(四)彼得堡大学的《红楼梦》选本195

八、“商队茶”考释197

(一)茶叶入俄之始199

(二)“西帮茶商”的贩运活动201

(三)“部票”制度的沿革207

(四)“西商”改道与“南柜”兴起211

(五)吴大澂购办红茶运俄试销始末216

(六)“俄茶倒灌”——“商队茶”的终结219

(七)俄罗斯馆与“商队茶”的贩运222

九、萨宝石茶行与天津教案中的“俄案”228

(一)“俄案”的由来229

(二)孔领事的“缓决”策略230

(三)俄商与天津茶埠231

(四)从“俄案”看沙皇外交234

十、清朝使臣与俄国汉学家的交往236

(一)斌椿、志刚与孔气、王西里的接触237

(二)崇厚使团与彼得堡的“中国通”240

(三)缪佑孙、王之春笔下的俄国“汉学”家245

(四)结语254

十一、《四述奇》彼得堡纪事释证256

(一)崇厚使团寓所的变迁257

(二)弑沙之风259

(三)冬宫秘事与官场丑闻261

(四)东正教礼俗263

(五)劳动者群像265

(六)哥萨克266

(七)剧院与艺人268

十二、璞科第与白云观高道士271

第三编 突厥汗国编279

一、“突厥法”初探279

(一)问题和方法279

(二)突厥法概述280

(三)余论306

二、突厥汗国的军事组织和军事技术309

(一)兵制309

(二)装备319

(三)战术324

(四)结论328

三、突厥事火和拜天330

(一)突厥事火的起源330

(二)袄神与突厥335

(三)天神崇拜及其观念338

(四)沟通天人的“巫”341

四、突厥奉佛史事辨析344

(一)北周京师突厥寺与木杆可汗父女的信仰345

(二)他钵奉佛与北齐传经348

(三)“拂云祠”辨353

(四)一场围绕“起佛老庙”的汗庭之争357

(五)西突厥人如何走上“极敬三宝”之路359

(六)余论——突厥宗教地理鸟瞰364

五、突厥年代学中的十二生肖366

(一)突厥生肖历研究概述366

(二)突厥纪年的类型371

(三)古突厥碑的生肖系列及其变异372

(四)突厥是十二生肖的故乡吗377

(五)九姓胡与生肖历在突厥的传播382

六、突厥方物志387

(一)突厥铁387

(二)突厥马389

(三)突厥雀391

(四)突厥酒393

(五)突厥白394

(六)突厥帐395

第四编 僧尼史事编399

一、岭南——中国佛教的滨海法窟399

(一)岭海之间的文化地域400

(二)译经僧与新观念的输入404

(三)佛门风尚的滨海烙印406

(四)市井僧和流放僧407

(五)明清之际岭南佛门的遗民潮411

二、清初岭南的佛门儒风416

(一)杂学417

(二)诗文418

(三)书画420

(四)辩才424

三、清初岭南僧临终偈分析427

(一)佛门临终偈概说427

(二)天然和尚临终偈431

(三)剩人和尚临终偈434

(四)澹归和尚临终偈437

(五)岭南僧临终偈的遗民特色440

四、岭南尼庵的女性遗民445

(一)比丘尼制度在岭南的展开446

(二)望云庵里的流亡郡主448

(三)一代名尼来机大师451

(四)从朱门遁入空门的王姑姑453

(五)岭南三尼的遗民品格456

五、暮鼓晨钟的女性世界458

(一)青灯古佛旁的女人458

(二)乱世尼姑485

(三)文人与尼姑500

六、道光禁烟与灵官庙尼姑案524

(一)崇彝笔下的尼庵软事525

(二)子弟书《灵官庙》的曲词526

(三)《清实录》中的灵官庙尼姑案529

七、尼姑与中国文化532

(一)纺织532

(二)烹饪535

(三)美容536

(四)剪纸537

(五)刻经538

(六)书画539

(七)修桥541

(八)拳术541

(九)办学542

(十)行医544

八、佛门异相——门僧、村僧和花禅545

(一)唐宋笔记中的门僧545

(二)村僧549

(三)花禅551

第五编 师门教泽编567

一、康乐园“二老”567

(一)初缔南北缘567

(二)史语所岁月569

(三)执教康乐园571

二、辉煌的笔耕578

三、《陈寅恪集》的中外关系史学术遗产584

(一)文化传播的两种方式584

(二)“格义”的功能和限度586

(三)“中体西用”的历史验证587

(四)胡人汉化的世代层次589

(五)“连环性”——历史联系的网络式理解591

四、《读莺莺传》的眼界和思路593

(一)从小说发现历史593

(二)“会真”释义与训诂史学595

(三)“始乱终弃”的社会根源598

(四)莺莺氏族之推测602

(五)结语604

五、“颂红妆”颂606

(一)陈寅恪史学的“红妆”系列607

(二)《柳如是别传》是“天下兴亡匹妇有责”的赞歌611

(三)为谁“颂红妆”615

六、从支愍度学说到支愍度话题618

(一)《支愍度学说考》的文化理念618

(二)陈寅恪诗文的支愍度话题621

七、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的学术风格624

(一)一位“半路出家”的大家625

(二)实事求是的学术风格629

八、从手迹看心迹633

(一)“执弟子礼”的精神实录633

(二)字里行间见高明635

(三)风雨故人情640

九、一位朴学惇谨的长者642

十、朱公风范长存647

十一、怀念金应熙先生650

(一)一位“多面手”的通识650

(二)释“陈门恩怨”652

第六编 学海感悟编659

一、精神生产的历史经验659

辑录者言659

(一)名与实660

(二)脱俗662

(三)“独”的境界664

(四)少而精666

(五)多思667

(六)掺而化之668

(七)学力补天分669

(八)治学之路通向世界670

二、“大师”小议672

三、对话675

四、《圣婴断奶图》的启示:告别教科书679

五、“书名学”刍议686

六、“日日是好日”别解690

七、文献解读与文化研究694

八、历史研究要以人为本696

(一)历史的主体是人696

(二)防止非人本倾向698

(三)知人论世是历史学的功能700

附编705

一、狮在华夏705

(一)狮从西域来705

(二)古代中国人的狮子观708

(三)狮子形象的华夏化711

(四)民俗中的狮子716

(五)“狮子吼”——从佛的法音到人的呐喊720

二、哈巴狗源流722

(一)北京727

(二)扬州729

(三)广州730

三、唐宋时代摩尼教在滨海地域的变异734

(一)在流亡中再生735

(二)走向民间737

(三)偶像化和神道化738

(四)摩尼教在滨海地域变异的历史趋势741

四、清代苏州的潮州商人743

(一)释证744

(二)推论748

五、近代南洋华工史迹753

(一)“猪仔”贸易的历史背景753

(二)“猪仔”贸易的机构及其活动758

(三)“猪仔”华工的生活状况772

(四)“猪仔”华工反对剥削者的斗争781

(五)结论783

附录787

《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序(季羡林)787

《中外交流史事考述》序(谢方)790

后记7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