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形势与政策观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凌,赵连文,谢晓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157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时事政策教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形势与政策观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形势与政策方法论3
第一章 形势与政策方法论概述3
第一节 形势与政策概述3
一 “形势”概述3
二 政策概述7
三 形势与政策的辩证关系10
第二节 分析形势应坚持的基本原则12
一 客观性原则12
二 本质性原则13
三 发展性原则14
四 系统性原则14
第三节 分析形势的主要方法15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15
二 分析形势的几种具体方法21
三 分析国际形势不能受意识形态局限23
第二章 经济形势的分析方法25
第一节 经济形势概述25
一 经济形势的内涵25
二 经济形势的特点27
三 影响经济形势的主要因素29
第二节 分析经济形势的原则、方法及指标35
一 分析经济形势的原则35
二 分析经济形势的方法37
三 分析经济形势的主要指标40
第三章 政治形势的分析方法46
第一节 政治形势概述46
一 政治和政治形势46
二 政治形势的特点47
三 影响政治形势的主要因素49
第二节 政治形势分析的原则、方法及指标54
一 分析政治形势的原则55
二 分析政治形势的方法59
三 分析政治形势的主要指标65
第四章 社会形势的分析方法79
第一节 社会形势概述79
一 社会与社会形势79
二 社会形势的特征81
三 影响社会形势的主要因素85
第二节 分析社会形势的原则、方法和指标92
一 分析社会形势的原则92
二 分析社会形势的方法96
三 分析社会形势的指标105
第五章 军事形势的分析方法118
第一节 军事形势概述118
一 军事形势的概念118
二 军事形势的特点120
三 影响军事形势的主要因素121
第二节 军事形势分析的原则、方法及指标130
一 分析军事形势的原则130
二 分析军事形势的方法133
三 分析军事形势的指标138
第六章 国际与外交形势分析方法145
第一节 国际形势分析145
一 国际形势概述145
二 国际形势分析的原则、方法及指标154
第二节 外交形势分析172
一 外交形势概述172
二 外交形势分析的原则191
中编 有关政策问题197
第七章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197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科学含义197
一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197
二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201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205
一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205
二 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207
三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209
第三节 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11
一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211
二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意义214
第八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18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218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过程218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22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223
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223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224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26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26
二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28
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232
第九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39
第一节 问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239
一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与要求240
二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的背景241
三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244
第二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措施246
一 发展循环经济246
二 节能减排249
三 污染防治251
四 环境保护253
第十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56
第一节 我国当前的“三农”问题256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回顾256
二 “三农”问题的现状258
三 “三农”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259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任务和目标260
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260
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依据、任务和目标262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政策举措264
一 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264
二 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266
三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68
四 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271
下编 有关形势问题277
第十一章 两岸关系和祖国统一277
第一节 海峡两岸60年回顾278
一 两岸关系由对抗逐步走向协商278
二 “汪辜会谈”284
三 台湾三党相继访问大陆286
第二节 两岸关系新篇章289
一 融冰之旅——首次“陈江会谈”289
二 陈、江台北会晤掀开两岸关系新一页290
三 两岸携手共渡经济难关295
四 两岸和平发展写新篇297
第十二章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当前世界的几个热点问题303
第一节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304
一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与现实选择304
二 和平发展道路理论的发展脉络316
三 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317
第二节 当前世界的几个热点问题321
一 中东问题321
二 伊朗核问题332
三 朝核危机339
第十三章 中国与大国关系351
第一节 中美关系351
一 中美关系的历史回顾351
二 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355
三 后危机时代的中美关系358
第二节 中俄关系362
一 中俄关系的历史回顾362
二 中俄关系的现状365
三 影响中俄关系发展的因素369
四 后危机时代的中俄关系371
五 中俄关系的发展前景371
第三节 中欧关系372
一 中欧关系概况373
二 中欧关系中的消极因素375
三 中欧关系的发展前景377
第十四章 中日、中印关系381
第一节 中日关系381
一 中日关系发展的轨迹381
二 中日关系的发展现状384
三 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387
四 后危机时代的中日关系390
五 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391
第二节 中印关系391
一 中印关系的历史回顾391
二 中印关系发展的现状395
三 影响中印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397
四 中印关系发展的趋势402
第十五章 中国与非洲、拉美国家关系405
第一节 中非关系405
一 中非传统友谊405
二 中非合作的历史407
三 中非关系现状410
第二节 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412
一 改革开放前的中拉关系412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拉关系412
主要参考文献416
后记418
热门推荐
- 1582077.html
- 2157078.html
- 3300004.html
- 452267.html
- 3570708.html
- 3442296.html
- 941803.html
- 3432243.html
- 3768774.html
- 38563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70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19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78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15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0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76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56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41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4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8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