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文明观与全面发展教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生态文明观与全面发展教育
  • 廖福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6386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态文明观与全面发展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生态文明观与全面发展教育3

第一章 绿色教育、教育生态学和生态文明观3

第一节 绿色教育3

第二节 绿色化教育5

第三节 教育生态学6

第四节 教育绿色化10

第五节 生态文明观的几个重要原理12

第六节 生态文明观的基本规律18

第七节 生态文明观的方法论22

第八节 应用生态文明观指导教育的研究和实践22

第二章 生态文明观与全面发展教育23

第一节 教育的根本(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23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27

第三节 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真善美的和谐协调发展30

第四节 就德智体美独立而言,也必须是各自内部的和谐协调发展31

第五节 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4

第六节 营造全面发展的教育生态38

第二篇 生态文明观与德育54

第三章 思想品德结构及其形成——心理生态系统的整体动态平衡54

第一节 国内关于思想品德结构及其形成的各种学术观点56

第二节 关于思想品德结构及其形成的探讨58

第三节 以“三时期”说考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下位层次的几个规律63

第四章 爱国主义教育——德育系统的基础链66

第一节 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67

第二节 根据爱国主义形成的不同阶段特点,侧重于不同内容的教育70

第三节 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教育的一致性原则71

第五章 人生观教育(上)——德育系统的中心链76

第一节 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意义76

第二节 青年学生人生观形成过程的特点79

第三节 人生观的内容86

第四节 人生观教育的主要环节89

第五节 人生观教育主要环节的有机联系93

第六章 人生观教育(下)——德育系统的中心链95

第一节 人生观形成过程的阶段性和阶段教育95

第二节 青年学生人生道路的殊点教育104

第七章 理想教育——德育系统的顶级链120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理想教育的主题121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几个认识问题123

第三节 关于大学生理想教育的规律128

第三篇 生态文明观与智育141

第八章 智能的富集与流动——智能金字塔141

第一节 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141

第二节 智能的富集与流动143

第三节 智能流动的金字塔模式146

第四节 智能流的质量变化特征147

第五节 智能流的流畅度148

第六节 智能流的循环149

第七节 培育富集力,提高流畅性和转换率150

第八节 提高富集力、流畅性和转换率的总体思路155

第九章 提高富集力,扩大富集量——学习生态的基础链160

第一节 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161

第二节 培养正确的学习品质是优化学习生态的重要环节162

第三节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提高富集力、扩大富集量的必备条件165

第四节 提高知识的同化与学习的迁移能力171

第五节 提高对知识的分析、辨别与吸纳能力172

第十章 提高智能的流畅性和转换率——学习生态的中心链180

第一节 提高思维的综合性、敏捷性和灵活性181

第二节 强化应用训练187

第三节 信息交流对于提高智能流畅性和转换率的重要性194

第十一章 创造力开发与创造性教育(上)——学习生态的顶级链197

第一节 创造力的特征197

第二节 陶行知先生关于创造力开发与创造性教育的思想200

第三节 国内外一些国家关于创造性教育和创造力开发的概况213

第十二章 创造力开发与创造性教育(下)——学习生态的顶级链216

第一节 创造力开发和创造性教育都必须有一个民主、宽容、成熟的社会大环境217

第二节 创造力开发和创造性教育还有赖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219

第三节 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有利影响,克服其负面影响,营造有利于陶冶、开发青少年创造力的文化氛围223

第四节 创造性品格的培养225

第五节 培养创造性思维228

第六节 营造创造性环境232

第四篇 生态文明观与体育241

第十三章 生态文明观与体育241

第一节 生态文明观关于健康的界定241

第二节 生态文明观关于体育的功能243

第三节 体育的目标体系244

第四节 高校体育的主要途径246

第五节 高校体育教学的原则247

第六节 高校体育必须遵循的规律248

第五篇 生态文明观与美育253

第十四章 生态文明观与美育253

第一节 美育的内涵253

第二节 从全面发展观看美育259

第三节 生态文明观与美学262

第四节 美育的途径与方法265

第五节 创造美267

参考文献2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