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药理学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耕陶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72960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048页
- 文件大小:129MB
- 文件页数:1066页
- 主题词:药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药理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药理学基础1
第1章 药物作用的分子基础1
第一节 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1
第二节 药物的化学结构对药代性质的影响1
第三节 药物-受体相互作用3
第四节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17
第2章 受体药理学32
第一节 概说32
第二节 G蛋白和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38
第三节 受体门控离子通道46
第四节 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系统47
第五节 受体不在细胞膜表面的信息传递体系48
第3章 基因克隆与分子药理学51
第一节 鉴定并确认药物靶标51
第二节 基因敲除动物模型对药物靶标的确认54
第三节 转基因及基因敲除动物模型在新药评价中的应用58
第4章 细胞内信使系统与药理学研究62
第一节 细胞内信使系统、第二信使与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酶62
第二节 蛋白激酶70
第三节 细胞内信使系统与药物的研究与开发72
第5章 功能基因组时代的药理生物信息研究81
第一节 生物信息学概述81
第二节 药理基因组学中的生物信息研究82
第三节 药理蛋白质组学中的生物信息研究92
第四节 生物信息学在药物研制中的作用93
第6章 生物毒素药理学97
第一节 毒素—毒素学—毒素组学97
第二节 生物毒素概述98
第三节 生物毒素药理毒理作用99
第四节 生物毒素对受体的药理作用100
第五节 生物毒素对酶的药理作用102
第六节 生物毒素对离子通道的药理作用103
第七节 生物毒素对DNA及细胞因子的药理作用105
第八节 生物毒素与新药研究105
第二篇 药物代谢109
第7章 药物代谢酶及调控109
第一节 CYP450的发现110
第二节 CYP450的特性及功能110
第三节 CYP450在外源物代谢中的作用113
第四节 外源物对CYP450表达的基因调控116
第五节 细胞色素450与肿瘤119
第六节 谷胱甘肽转移酶123
第七节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27
第8章 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132
第一节 药物动力学的发展概况132
第二节 药物动力学研究范畴133
第三节 药物动力学的基础概念133
第四节 药物动力学计算中的数学方法问题140
第五节 药物的吸收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142
第六节 药物蛋白结合143
第七节 药物消除动力学147
第八节 影响药物动力学行为的因素148
第九节 群体药物动力学153
第十节 药效动力学与药代动力学的同步分析155
第十一节 药物代谢157
第十二节 药物毒代动力学170
第十三节 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173
第十四节 中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174
第十五节 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基础研究177
第十六节 代谢组学与药物研究开发181
第9章 手性药物代谢188
第一节 手性药物的特点188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手性药物的代谢189
第三节 抗哮喘手性药物的代谢192
第四节 精神、神经系统手性药物的代谢193
第五节 代谢手性转化196
第10章 药物的肝外代谢200
第一节 概述200
第二节 肝外代谢的酶系及其特点201
第三节 药物肝外代谢的部位及其特点204
第四节 肝外代谢的研究方法208
第五节 影响肝外代谢的因素209
第11章 药物转运体212
第一节 药物转运体的一般特点212
第二节 不同类型的药物转运体215
第三节 转运体对药物体内过程及药效的影响225
第12章 药物代谢的途径230
第一节 Ⅰ相生物转化——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230
第二节 CYP介导的化学转化233
第三节 非CYP介导的生物转化236
第四节 Ⅱ相药物生物转化(结合反应)239
第五节 影响药物代谢的其他因素241
第13章 遗传药理学243
第一节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243
第二节 药物转运体基因多态性251
第三节 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的调控机制254
第四节 药物受体基因多态性258
第五节 药物效应的多基因决定因素263
第六节 遗传药理学和个体化药物治疗264
第三篇 肿瘤药理学266
第14章 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266
第一节 基因治疗概述266
第二节 基因治疗载体267
第三节 遗传物质的形式及其应用272
第四节 溶瘤病毒274
第五节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276
第六节 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现状277
第七节 肿瘤基因治疗的靶向性问题278
第15章 抗体药物与肿瘤靶向治疗282
第一节 抗体药物的构成282
第二节 抗体靶向治疗的药理基础285
第三节 影响导向药物疗效的因素286
第四节 抗体药物研究的趋势287
第16章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289
第一节 肿瘤新生血管的基本生成过程及其调控因子289
第二节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TAI)294
第三节 展望299
第17章 抗肿瘤药物研究的新方向304
第一节 蛋白酪氨酸激酶304
第二节 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传导通路306
第三节 基于蛋白酪氨酸激酶及其受体为靶点的抗肿瘤新药研究307
第四节 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308
第18章 微管蛋白与抗癌药314
第一节 微管结构及功能314
第二节 抗有丝分裂药物317
第19章 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324
第一节 DNA拓扑异构酶Ⅰ型抑制剂325
第二节 DNA拓扑异构酶Ⅱ型抑制剂331
第三节 DNA拓扑异构酶双重抑制剂335
第20章 肿瘤的免疫防治策略341
第一节 肿瘤免疫学的基础知识341
第二节 肿瘤的免疫防治343
第三节 肿瘤免疫防治存在的问题350
第四节 肿瘤免疫防治的展望352
第21章 肿瘤多药耐药及其逆转剂354
第一节 肿瘤多药耐药的机制354
第二节 抑制耐药蛋白逆转多药耐药359
第三节 其他逆转耐药的方法360
第22章 肿瘤化学预防药物364
第一节 肿瘤化学预防药作用的机制364
第二节 癌化学预防药物366
第三节 食物与化学预防367
第四篇 心血管药理学370
第23章 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策略370
第一节 降低血压波动性作为高血压防治的新策略370
第二节 恢复受损的ABR功能作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策略373
第三节 炎症与心血管疾病376
第24章 抗高血压药379
第一节 利尿降压药379
第二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382
第三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386
第四节 钙通道阻滞剂392
第五节 解交感药396
第六节 血管舒张药398
第七节 研究中的新抗高血压药399
第25章 抗心肌缺血药403
第一节 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403
第二节 抗心肌缺血药的作用方式403
第三节 抗心肌缺血药404
第26章 抗心律失常药410
第一节 心脏的电生理学基础410
第二节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412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机制和分类414
第四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416
第五节 心律失常治疗的新途径419
第27章 抗心力衰竭药物421
第一节 心衰机制研究进展421
第二节 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物425
第28章 心脏缺血预适应药理学433
第一节 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433
第二节 缺血预适应434
第三节 药理性预适应439
第四节 远距预适应441
第五节 缺血后适应442
第29章 抗脑缺血药物444
第一节 脑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444
第二节 脑缺血的药物治疗449
第30章 抗血栓药458
第一节 血栓形成的基本理论458
第二节 抗血小板药460
第三节 抗凝药物463
第四节 溶栓药物465
第31章 离子通道药理学468
第一节 细胞电生理及膜离子通道468
第二节 离子通道的分型、结构-功能关系及生理调节机制472
第三节 常用的作用于离子通道的药物486
第32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495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定义与病因495
第二节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药理作用496
第三节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分类497
第四节 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药物研究的进展498
第五节 合理认识和使用他汀类调脂药物502
第33章 一氧化氮的药理学507
第一节 一氧化氮(NO)的生物学作用507
第二节 作用于NO-cGMP系统的药物515
第34章 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药理学策略521
第一节 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及调节521
第二节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病因学524
第三节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机体损伤的机制525
第四节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诊断与防治527
第五节 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新策略530
第五篇 神经精神药理学537
第35章 神经系统药物作用的分子基础537
第一节 兴奋性氨基酸的药理537
第二节 抑制性氨基酸的药理546
第36章 神经递质与神经药理学558
第一节 神经递质概述558
第二节 神经递质的生理功能566
第三节 神经递质与神经疾患573
第四节 神经递质的药理学576
第37章 莨菪类抗胆碱药583
第一节 概述583
第二节 莨菪类药的药理学新概念586
第三节 莨菪疗法几个有关问题592
第38章 阿片受体及阿片样镇痛药596
第一节 阿片受体596
第二节 芬太尼类镇痛药607
第39章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615
第一节 前言615
第二节 AD的病理机制615
第三节 AD治疗药物的研究策略625
第40章 治疗帕金森病药物635
第一节 帕金森病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635
第二节 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639
第三节 目前正在进行Ⅱ期或Ⅲ期临床验证的药物642
第四节 药物治疗的未来方向643
第41章 抗焦虑症药物646
第一节 焦虑症的分类646
第二节 焦虑症及其亚型的药物治疗647
第三节 筛选与评价抗焦虑药的动物模型与生物学模型651
第三节 抗焦虑药作用原理与新型抗焦虑药654
第42章 抗衰老药物657
第一节 抗衰老药理学的基础理论657
第二节 抗衰老药物研究模型与方法简介659
第三节 抗衰老药物的分类与应用研究660
第六篇 抗炎免疫药理学666
第43章 抗变态反应药物666
第一节 选择性IgE抗体产生抑制药666
第二节 过敏介质阻释药667
第三节 抗组胺药670
第四节 白三烯阻断药679
第44章 免疫调节药物683
第一节 免疫应答及其调节683
第二节 免疫增强剂684
第三节 免疫抑制剂691
第45章 炎症介质与抗炎药697
第一节 炎症介质697
第二节 抗炎药及其作用机制707
第46章 血小板活化因子的药理学719
第一节 血小板活化因子719
第二节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722
第三节 血小板活化因子的病理生理作用及相关疾病725
第四节 以血小板活化因子为靶点的药物732
第47章 抗体工程药物736
第一节 单克隆抗体的研究与应用736
第二节 抗体工程药物738
第48章 氧自由基、氮自由基与抗氧化剂752
第一节 氧自由基的基本概念752
第二节 活性氮自由基的基本概念755
第三节 自由基调控生理功能的作用759
第四节 ROS在信号缀连反应中作用的敏感靶点762
第五节 ROS与疾病的关系765
第六节 抗氧化剂771
第七篇 抗感染药理学781
第49章 抗肝炎病毒药物781
第一节 病毒性乙型肝炎782
第二节 病毒性丙型肝炎799
第50章 抗人艾滋病(AIDS)病毒药物809
第一节 HIV分子生物学特性809
第二节 艾滋病发病的机制和免疫810
第三节 抗反转录病毒药物812
第四节 AIDS的治疗820
第51章 抗生素的药理学824
第一节 概论824
第二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829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834
第四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837
第五节 氯霉素类抗生素838
第六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840
第七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842
第八节 利福霉素类抗生素843
第九节 多肽类抗生素844
第52章 抗肝纤维化药物846
第一节 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846
第二节 抗肝纤维化药物849
第八篇 激素与代谢性疾病药理学860
第53章 生殖健康药物860
第一节 米非司酮的研究进展860
第二节 西地那非和其他PDE5抑制剂治疗勃起功能障碍864
第54章 雌激素与阿尔茨海默病871
第一节 雌激素缺乏与AD发病的关系871
第二节 雌激素防治AD的神经生物学基础872
第三节 激素替代治疗的历史沿革与探索875
第55章 治疗糖尿病药879
第一节 胰岛素879
第二节 促胰岛素分泌药883
第三节 双胍类药物888
第四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889
第五节 噻唑烷二酮类890
第六节 中药891
第56章 肥胖症的药物治疗893
第一节 肥胖症的危害893
第二节 肥胖症的防治策略894
第三节 肥胖症的药物治疗896
第57章 抗骨质疏松药物909
第一节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909
第二节 抗骨质疏松药物910
第三节 中药在骨质疏松防治中的作用915
第九篇 新药药理学研究918
第58章 新药研发的药靶选择和确认918
第一节 新药发现和筛选的一般特点918
第二节 后基因组时代新药研发的特征和对策931
第59章 新药的发现和开发策略951
第一节 新药开发现状951
第二节 新药的发现952
第三节 我国应采取的新药研发策略959
第60章 高通量药物筛选与新药研发965
第一节 概述965
第二节 新药发现的基本模式967
第三节 高通量药物筛选的理论基础971
第四节 药物靶点与高通量药物筛选973
第五节 新药研发过程中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的应用981
第61章 生物工程制药983
第一节 基因工程技术983
第二节 生物技术药物的生产与制造985
第三节 一些重要的生物技术药物989
第四节 生物技术药物的未来发展趋势与预测992
第62章 药物制剂与新药研发997
第一节 制剂设计与药物有效性997
第二节 制剂与用药的方便、安全1005
第63章 药物安全性评价1010
第一节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标准化与规范化1010
第二节 药物毒理学常用试验方法简介1021
第三节 药物毒理学研究的新发展1032
第64章 新药的申报与研究评价1039
第一节 我国药品注册管理的历史沿革1039
第二节 新药的注册管理1040
第三节 新药的评价1045
热门推荐
- 603206.html
- 2636969.html
- 1027539.html
- 3642324.html
- 2589644.html
- 2253254.html
- 2988104.html
- 779456.html
- 3505580.html
- 39059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65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21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0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64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23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94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22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54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16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9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