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材完全解读 高一政治 上 2008年修订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胡承臣本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978750065308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7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189页
- 主题词:政治课-高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材完全解读 高一政治 上 2008年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5
1.学习经济常识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5
2.学习经济常识的重要意义5
3.什么是经济5
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济7
第一节 商品7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7
1.什么是商品7
2.什么是商品经济7
3.教材小栏目提示8
4.正确认识商品与劳动产品及物品的关系8
5.正确认识商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8
商品的基本属性10
1.商品的使用价值10
2.商品的价值10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11
4.教材小栏目提示11
5.正确认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区别与联系12
6.“1把斧子=15千克大米”这一等式的经济学含义是什么12
7.正确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2
8.社会主义企业为什么要把重视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13
9.我国为什么要重视打击假冒伪劣商品13
10.为什么人们在选购商品时,总是力图找到“物美”和“价廉”二者的最佳结合点13
商品的价值量15
1.商品的价值量15
2.为什么说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呢15
3.正确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基本含义15
4.正确认识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区别与联系16
5.劳动生产率16
6.教材小栏目提示17
7.正确把握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18
第二节 货币20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20
1.货币是怎样产生的20
2.货币的含义与本质20
3.教材小栏目提示21
4.如何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21
5.货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与联系22
6.怎样理解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2
货币的职能24
1.价值尺度职能24
2.流通手段职能24
3.货币的其他职能24
4.教材小栏目提示25
5.商品流通是否等同于商品交换25
6.价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26
7.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与流通手段职能的区别26
8.直接的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26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28
1.纸币的产生和发展28
2.纸币的职能28
3.纸币为什么会产生29
4.如何理解纸币的含义29
5.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合法货币(纸币)29
6.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29
7.正确认识通货膨胀30
8.通货膨胀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的影响30
9.怎样正确认识通货紧缩现象31
10.教材小栏目提示31
11.货币和纸币的区别与联系32
12.硬币是否是纸币33
13.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什么不会引发通货膨胀33
1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关系33
1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资金短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等问题为什么不能靠多发纸币来解决34
16.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34
17.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金钱与货币35
第三节 价值规律37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37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37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37
3.如何正确认识商品交换中的等价交换原则37
4.等价交换的原则是如何贯彻的38
5.教材小栏目提示38
6.目前,社会上少数稀有的东西如文物、名画、珍贵的邮票等商品的价格为什么居高不下39
7.货币出现以前的物物交换是否是等价交换?为什么39
8.如何克服理解等价交换过程中的几个误区39
价值规律的作用42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42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42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43
4.教材小栏目提示44
5.社会主义竞争与资本主义竞争有什么区别44
6.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办44
7.如何看待国有企业的优胜劣汰45
8.怎样正确认识市场上的价格战45
第二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54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54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54
2.公有制经济的含义54
3.国有经济54
4.集体经济54
5.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55
6.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55
7.教材小栏目提示56
8.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区别和联系56
9.努力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56
10.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57
11.公有制为主体与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关系是什么57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9
1.我国现阶段主要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59
2.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60
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60
4.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60
5.教材小栏目提示61
6.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区别与联系62
7.批判“私有化”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否矛盾62
8.在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63
9.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怎样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63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65
1.按劳分配及其客观必然性65
2.其他分配方式65
3.我国分配制度确立的客观必然性66
4.教材小栏目提示66
5.正确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67
6.怎样正确认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67
7.正确认识我国“分配方式”应克服哪些误区6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70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70
1.资源和资源的合理配置70
2.市场和市场经济70
3.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71
4.教材小栏目提示72
5.商品经济同市场经济的关系73
6.知识经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73
国家的宏观调控75
1.国家宏观调控的必然性75
2.国家宏观调控及其目标75
3.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76
4.教材小栏目提示76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什么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77
6.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的区别77
7.对宏观调控认识上的几个误区77
8.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各指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7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80
1.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80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80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81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81
5.教材小栏目提示81
6.怎样实现共同富裕82
7.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是否违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82
8.比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82
9.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的区别83
10.为什么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83
第三课 企业和经营者92
第一节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92
企业及其作用92
1.市场主体92
2.企业的定义92
3.企业的作用93
4.企业法人93
5.教材小栏目提示94
6.如何理解企业不是市场的唯一主体94
7.法人、企业法人、法人企业、非企业法人、法人代表几个概念的区别94
8.怎样理解“法人”的概念95
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97
1.公司的定义97
2.股份有限公司97
3.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公司)98
4.教材小栏目提示99
5.正确认识股份制99
6.如何正确认识公司这一概念100
7.如何正确认识股票、股东、股份、股息、红利100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102
1.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与作用102
2.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102
3.教材小栏目提示103
4.必须进一步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103
5.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重要性103
6.注意区分国民经济的主体、主导、支柱103
7.如何正确认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04
8.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104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106
1.经济效益的含义106
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106
3.企业兼并与破产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107
4.企业破产的含义、必然性及意义107
5.教材小栏目提示108
6.如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108
7.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利润、企业劳动消耗、商品质量、企业劳动生产率、经济发展速度、规模经济的关系109
第二节 企业的经营者111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111
1.厂长(经理)负责制111
2.职工代表大会111
3.企业党组织112
4.企业经营者必须正确处理企业和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关系112
5.教材小栏目提示113
6.厂长(经理)负责制、民主管理与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的关系113
7.企业在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同时,为什么必须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民主管理制度113
8.国有企业财产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114
9.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应如何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14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116
1.企业经营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116
2.企业经营者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116
3.企业的信誉和形象116
4.企业的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117
5.教材小栏目提示117
6.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信誉形象的关系118
7.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的区别118
8.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有何必要性与重要性119
第四课 产业和劳动者128
第一节 三大产业12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28
1.三大产业及其关系128
2.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128
3.农业的含义与特点128
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29
5.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29
6.我国农业的现状130
7.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农科教相结合,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130
8.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131
9.教材小栏目提示132
10.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农业问题133
11.怎样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133
12.关于大力发展农业方面存在的认识误区134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136
1.工业的含义及分类136
2.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136
3.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136
4.振兴我国工业中的支柱产业136
5.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37
6.教材小栏目提示137
7.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与前面的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不是一回事,它们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主导着国民经济137
8.怎样正确理解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138
9.为什么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38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140
1.第三产业的含义及划分140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140
3.如何正确理解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141
4.积极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141
5.教材小栏目提示142
6.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142
7.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142
8.我国当前为什么要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143
第二节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145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45
1.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145
2.劳动者的基本权利145
3.劳动者的义务,是指劳动者必须履行的责任145
4.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146
5.遵守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146
6.教材小栏目提示147
7.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147
8.积极解决农民工问题148
劳动合同制度150
1.劳动合同150
2.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程序150
3.劳动合同制度151
4.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151
5.教材小栏目提示152
6.克服对订立劳动合同的认识误区152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154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154
2.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154
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155
4.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155
5.教材小栏目提示156
6.如何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157
7.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误区157
热门推荐
- 399784.html
- 3771995.html
- 2975557.html
- 1214881.html
- 234939.html
- 79397.html
- 1192213.html
- 3515108.html
- 3189512.html
- 2191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99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34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4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64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84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33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45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33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4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