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区域资源发展规划管理 应对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发展战略整合与创新管理模式典范 第4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杜一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 ISBN:750741726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901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478页
- 主题词:福特,H.(1863~1947)-回忆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区域资源发展规划管理 应对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发展战略整合与创新管理模式典范 第4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七章 区域经济竞争力案例分析1427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与作用1427
二、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状况1432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定量研究1437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块状经济竞争力提升1442
第八章 中小企业对区域制造业竞争力影响的案例分析1448
第一节 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1448
一、科技型企业发展较快,并呈现出加速发展趋势1449
二、技术密集行业扩张明显,产业结构变动加快1450
三、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度加大,技术含量上升较明显1453
第二节 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制造业产业绩效的影响1455
一、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制造业产业绩效的提升1455
二、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效应与资源配置效应1458
第三节 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浙江制造业竞争力提升1465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浙江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1465
二、浙江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1467
三、浙江基于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途径1469
产业集群和区域竞争力——以中国城镇为例1470
第五篇 区域经济创新1479
第一章 不同区域创新模式的创新观1479
第一节 不同区域创新模式的创新观1479
第二节 国外的区域经济创新研究1482
一、对创新和创新过程的研究1482
二、对创新的社会背景的研究1482
三、对社会网络的作用的研究1482
四、对空间集聚的研究1483
第三节 对区域创新问题的共识1484
第二章 区域经济环境下产业创新发展的知识存量1486
第一节 知识类型与邻近性1486
一、知识类型1487
二、对知识产生与经济发展的理解1488
三、知识与空间因素1488
四、隐性知识与邻近性1489
第二节 知识扩散1490
第三章 区域经济环境下产业创新发展的互动学习1494
第一节 以学习为中心的产业发展过程1494
一、学习过程的类型和方式1494
二、学习过程的层次1495
第二节 产业发展中互动学习的特点1495
一、学习的组织性1496
二、学习的集体性1496
三、学习的地方性1496
第三节 产业发展过程中学习的积累性和知识忘记1497
一、学习的动态性、积累性和学习内容的差异性1497
二、学习与忘记1497
第四节 互动与学习区位1497
第四章 区域经济环境下产业创新发展的空间1500
第一节 静态集聚经济和动态集聚经济1500
一、集聚1500
二、静态集聚经济1501
三、动态集聚经济1501
四、动态集聚经济的意义与后果1501
第二节 不同创新环境下的企业集聚1503
第五章 区域经济环境下产业创新发展的机制1506
第一节 区域发展因素的变化1506
一、物质因素与非物质因素1506
二、可贸易因素(tradable)与不可贸易(untradable)因素1507
第二节 创新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1508
一、创新环境1508
二、创新环境与产业发展1509
三、社会资本与产业发展1509
第六章 区域环境下产业创新发展的平台1512
第一节 产业创新发展的平台——创新网络1512
一、创新网络的概念和特征1512
二、区域创新网络的类型1513
三、区域创新网络对产业发展的意义1513
第七章 沿海地区经济创新发展思路1517
第八章 苏南地区的创新发展思路1519
第一节 苏南地区经济创新发展的背景分析1519
一、苏南地区具有的独特优势1519
二、苏南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1523
三、苏南地区创新发展的现实意义1525
第二节 苏南地区经济创新发展所应注意的问题1527
一、苏南地区经济创新发展内容设定的特点1527
二、苏南地区经济创新发展所应注意的基本问题1528
第三节 提升苏南地区经济创新发展水平的思路1566
一、构筑大苏南实现大发展1566
二、架构双扇形发展格局1570
三、苏南经济一体化中的个性化发展1571
第九章 转轨期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约束1574
一、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1574
二、转轨期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约束1575
三、转轨期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战略与对策1579
第十章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1581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创新与旅游产业发展实例分析1583
第一节 旅游业发展条件的实例分析1583
一、资源条件1583
二、发展环境1584
第二节 旅游业发展过程及对区域经济的实际影响1585
一、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过程1585
二、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1585
第三节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1587
一、投资人来源地1587
二、投资人来本地投资的时间1588
三、投资人从事的行业1588
四、投资人的投资来源1588
五、在当地投资的原因1588
六、产品/服务的主要市场1589
七、投资后对当投资条件的评价1590
八、投资者对自身经营优势的认识1590
九、投资本行业的原因1591
十、对当地不利的投资条件认识1591
第十二章 区域经济创新与传统产业发展实例分析1592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羊毛衫业的兴起看区域发展1592
第二节 羊毛衫业的兴起与发展1594
一、濮院镇羊毛衫业的兴起1594
二、濮院镇羊毛衫业的发展过程1596
第三节 羊毛衫业发展的区域环境1598
一、羊毛衫业发展的一般区域环境1598
二、政府在羊毛衫业发展中的作用1599
第四节 问卷调查分析1600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结论1601
二、问卷未涉及的几个其他问题1606
第五节 羊毛衫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1607
第六节 未来羊毛衫业发展的思路1608
一、继续提高创新环境的质量1609
二、巩固和加强创新网络1609
三、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1610
四、密切企业与大学及R&D机构的关系1610
第十三章 区域经济创新与高科技产业发展实例分析1612
第一节 美国洛杉矶硅谷高级电子产业发展分析1612
一、洛杉矶盆地高级电子产业多中心集聚的形成1612
二、集聚和内部组织策略的作用比较公析1615
三、经营策略和多中心集聚的效应1619
四、评价与结论1624
第二节 英国科学园的起源与发展分析1625
一、英国科学园运动的发展1626
二、英国科学园的发展经验1629
三、对企业选址的有关探讨1634
四、科学园企业选扯的论证1636
五、结论与政策含义1639
第三节 中国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分析1641
一、中关村的历史演变与发展现状1641
二、围绕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过程1644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658
加利福尼亚州建立“智能社区”的实践活动1662
英国剑桥科学园1664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1667
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1669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纲要1681
附录一:中国区域发展比较1682
我国三大经济带的现状与走势预期1682
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及功能定位分析1701
中国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经济的区域差异1711
关于首都经济圈与京津冀大城市群的思考1722
首都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1731
关于长江三角洲构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思考1736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与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研究1744
关于珠三角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功能定位的研究1750
置身于珠三角区域经济带中的广东经济发展战略选择1758
近十年北京与上海空间发展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1769
北京、上海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比较研究1776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青岛模式与温州模式相比较1783
附录二:权威论述及专家论点1786
寻找中国区域经济模式 苏州辐射与温州转型1786
“双三角”:牵引中国高飞的两大“引擎”1790
第三种模式:中国区域经济的寻找1799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1803
建立起第三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1821
从“温州模式”到“新苏州模式”1824
产业群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1826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途径新探1834
“9+2”的共同选择1838
“泛珠三角”寻找新的核心竞争力1843
论我国特大城市跨世纪发展的问题、挑战与对策1847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1852
珠三角“突围”向内外拓展如何加强城市群协调?1856
技术创新,中小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现代化1858
让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国外的经验与启示1883
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道路规划理念与规划体系研究——以长三角为例1888
热门推荐
- 3389928.html
- 2718990.html
- 3389199.html
- 3219439.html
- 3723722.html
- 2574904.html
- 1428447.html
- 2126894.html
- 2817330.html
- 24756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94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47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1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62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9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62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78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58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48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4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