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宽带网络技术原理与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宽带网络技术原理与应用
  • 陈伟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23570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宽带通信系统-综合业务通信网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宽带网络技术原理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网络基础1

1.1 概述1

1.1.1 信息网络的发展历史1

1.1.2 现代信息网络的分类3

1.2 公众交换电话网络(PSTN)8

1.3 数据通信网络10

1.4 有线电视网络14

1.5 信息网络的发展趋向15

习题与思考18

第2章 宽带网络概述19

2.1 宽带通信网的基本概念19

2.1.1 宽带通信网的现状与发展19

2.1.2 宽带通信的概念20

2.1.3 从宽带通信到宽带信息网络20

2.2 宽带网络的特点21

2.2.1 IP协议为核心21

2.2.2 高速数据传输和交换22

2.2.3 信息流向和流量的新特点24

2.2.4 服务等级的质量控制25

2.2.5 新的路由和交换技术26

2.3 宽带网络的参考体系27

2.3.1 宽带网络的分类27

2.3.2 骨干网络的参考模型31

2.3.3 宽带网络的互连36

2.4 宽带网络的应用39

2.4.1 多媒体电子邮件39

2.4.3 宽带网络游戏40

2.4.2 可视化会议40

2.4.4 VOD视频点播41

2.4.5 IP电话41

2.4.6 宽带网络的远程应用42

2.4.7 家庭信息网络43

2.4.8 信息家电44

2.4.9 小结44

习题与思考44

3.1.1 ISDN基本思想45

3.1 宽带业务网的基本概念45

第3章 宽带业务网与ATM技术45

3.1.2 ISDN协议栈49

3.1.3 ISDN与其他网络的互通54

3.1.4 ISDN在语音业务方面的应用55

3.1.5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55

3.2 BISDN-ATM协议56

3.2.1 B-ISDN/ATM标准与协议模型56

3.2.2 物理层协议60

3.2.3 ATM层协议64

3.2.4 ATM适配层(AAL)协议68

3.3 宽带ATM交换技术76

3.3.1 ATM交换的基本原理77

3.3.2 ATM交换单元结构78

3.3.3 ATM交换网络81

3.4 ATM网络互连与组网技术86

3.4.1 ATM网络结构与接口86

3.4.2 ATM专用网技术87

3.4.3 IP over ATM92

3.4.4 ATM公用网技术100

习题与思考115

第4章 宽带接入网络116

4.1 接入网概述116

4.1.1 接入网的产生116

4.1.2 接入网络的基本概念117

4.1.3 接入网的关键技术及发展走向120

4.2.1 宽带接入网络概述122

4.2 宽带接入技术122

4.2.2 铜线接入技术124

4.2.3 HFC与电缆调制解调器132

4.2.4 光纤接入技术138

4.2.5 无线接入技术165

4.2.6 IP接入技术172

4.3 宽带接入技术比较195

4.3.1 现有的宽带接入类型195

4.3.2 接入网介质选择196

4.3.3 接入网技术的发展趋势197

4.4.1 城域网概述198

4.4 宽带城域网络198

4.4.2 城域网的业务203

4.4.3 城域光网络207

习题与思考214

第5章 宽带IP网络215

5.1 IP网络发展概述215

5.1.1 IPv6产生背景215

5.1.2 IPv6的基本技术原理216

5.1.3 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220

5.2 宽带IP网络协议221

5.2.1 实时传输协议(RTP)221

5.2.2 资源预留协议(RSVP)223

5.2.3 流协议ST2+225

5.3 宽带IP交换227

5.3.1 IP交换228

5.3.2 标记交换231

5.3.3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238

习题与思考242

第6章 宽带无线网络243

6.1 无线网络概述243

6.2 无线接入信道与电波传播244

6.2.1 无线接入信道的基本特性244

6.2.2 无线接入信道的电波传播特性250

6.2.3 无线传播损耗预测259

6.3 宽带移动无线接入网络266

6.3.1 无线接入网络概述266

6.3.2 无线接入网的拓扑结构与组成267

6.3.3 无线接入网的接口269

6.3.4 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276

6.4 宽带无线局域网与蓝牙技术280

6.4.1 ISM 2.4GHz频段概述280

6.4.2 无线局域网281

6.4.3 蓝牙技术287

6.4.4 HomeRF技术293

习题与思考296

7.1 ATM技术应用和解决方案297

7.1.1 ATM解决方案概述297

第7章 宽带网络应用297

7.1.2 VoATM技术应用详解302

7.1.3 ATM城域网的设计与应用实例308

7.1.4 B-ISDN实验网络实例311

7.1.5 小结312

7.2 宽带IP网络技术应用和解决方案312

7.2.1 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解决方案313

7.2.2 ××市宽带多媒体IP网络解决方案325

7.3.1 宽带无线接入网方案设计案例344

7.3 宽带无线网络技术应用和解决方案344

7.2.3 小结344

7.3.2 宽带城域接入网试验方案350

7.3.3 ××城域网试验的测试351

7.3.4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应用典型方案模型分析357

7.4 宽带在家庭和小区中的应用359

7.4.1 宽带网络化家庭360

7.4.2 宽带小区网络366

7.4.3 小结372

习题与思考373

8.1.1 NGN产生的背景374

第8章 下一代网络(NGN)374

8.1 NGN基本概念374

8.1.2 NGN的定义及功能375

8.1.3 NGN的主要特点376

8.1.4 NGN研究的基本概况376

8.2 NGN网络结构与协议382

8.2.1 NGN的总体架构382

8.2.2 NGN网络结构和协议386

8.3.1 NGN的主要技术388

8.3 NGN实现的主要技术388

8.3.2 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组网技术389

8.4 NGN的发展与演进391

8.4.1 NGN的两种演进策略392

8.4.2 下一代网络的服务393

8.4.3 NGN的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394

8.5 小结395

习题与思考395

附录 缩略语397

参考文献4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