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硬件安装与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晓辉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0895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70页
- 文件大小:263MB
- 文件页数:586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硬件-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硬件安装与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网络基础理论1
1.1计算机网络及分类1
1.1.1计算机网络1
1.1.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2
1.2网络拓扑结构5
1.2.1总线型拓扑的特点与适用5
1.2.2星型拓扑的特点与适用7
1.2.3树型拓扑的特点与适用8
1.2.4网状拓扑的特点与适用9
1.2.5环型拓扑的特点与适用10
1.3 OSI和TCP/IP参考模型10
1.3.1 OSI参考模型10
1.3.2 Microsoft TCP/IP参考模型14
1.4 TCP/IP协议16
1.4.1 TCP/IP协议栈16
1.4.2 IP地址分类与子网掩码20
1.5以太网技术22
1.5.1以太网23
1.5.2快速以太网23
1.5.3千兆位以太网24
1.5.4万兆位以太网28
第2章 网络系统集成33
2.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33
2.1.1局域网硬件组件33
2.1.2局域网软件组件44
2.2网络规划45
2.2.1可行性研究45
2.2.2需求分析46
2.3网络系统设计48
2.3.1网络系统设计原则48
2.3.2网络结构设计49
2.4网络工程实施54
2.4.1可行性论证54
2.4.2网络工程的实施54
2.4.3网络工程的测试55
第3章 网络布线的规划与设计57
3.1综合布线系统结构57
3.1.1综合布线系统57
3.1.2工作区59
3.1.3配线子系统59
3.1.4主干子系统60
3.1.5建筑群子系统60
3.1.6设备室60
3.1.7进线间62
3.1.8管理62
3.2网络布线产品63
3.2.1布线产品及其应用63
3.2.2光纤和光缆64
3.2.3双绞线65
3.2.4配线架67
3.2.5信息插座68
3.2.6辅料69
3.3网络布线的设计69
3.3.1网络布线工程设计概述69
3.3.2工作区设计70
3.3.3配线子系统设计73
3.3.4干线子系统设计77
3.3.5建筑群子系统设计78
3.3.6设备间和电信间设计79
3.3.7进线间设计82
3.3.8管理设计82
第4章 网络布线的实施与测试85
4.1网络综合布线的实施步骤85
4.2管道和桥架施工87
4.2.1管道设计要求87
4.2.2桥架设计要求88
4.2.3支吊架安装89
4.2.4桥架布线施工90
4.2.5管道布线施工91
4.3光缆敷设实施92
4.3.1光缆敷设一般要求93
4.3.2建筑物内光缆布线93
4.3.3建筑物间光缆布线94
4.3.4光缆端接97
4.4双绞线敷设实施100
4.4.1水平电缆敷设100
4.4.2制作双绞线跳线103
4.4.3端接信息插座108
4.4.4端接双绞线配线架110
4.5网络布线的测试112
4.5.1双绞线链路连通性测试112
4.5.2光纤跳线连通性简单测试119
4.5.3布线链路性能测试119
第5章 网络设备的参数与选择121
5.1交换机的选择121
5.1.1交换机的类型与适用121
5.1.2交换机的主要参数125
5.1.3核心交换机的选择128
5.1.4汇聚层交换机的选择130
5.1.5接入层交换机的选择131
5.2路由器的选择133
5.2.1路由器的类型与适用133
5.2.2路由器的参数与选择135
5.3网络防火墙的选择138
5.3.1防火墙的分类与适用138
5.3.2防火墙的参数与选择143
第6章 网络设备的初始化配置145
6.1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概述145
6.1.1网络设备管理方式145
6.1.2 CLI152
6.2交换机的初始化160
6.2.1交换机配置前的规划160
6.2.2交换机的初始配置161
6.2.3使用CNA配置交换机166
6.3路由器的初始化170
6.3.1路由器配置规则170
6.3.2路由器CLI初始化配置171
6.3.3 Cisco SDM初始化配置174
6.4网络防火墙的初始化180
6.4.1 Cisco ASDM初始化180
6.4.2 CLI初始化181
第7章 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183
7.1交换机基本配置183
7.1.1交换机初始配置183
7.1.2清除交换机配置185
7.2端口配置186
7.2.1配置复用端口186
7.2.2配置速率、双工和自动翻转187
7.2.3配置流控制189
7.2.4查看模块或端口状态190
7.2.5禁用并重新启用接口191
7.3配置EtherChannel191
7.3.1 EnterChannel简介191
7.3.2 EnterChannel配置规则192
7.3.3配置EtherChannel193
7.3.4配置三层EtherChannel196
7.3.5移除端口和EtherChannel198
7.4配置VLAN199
7.4.1 VLAN和Trunk简介199
7.4.2 VLAN配置规则201
7.4.3自动配置VLAN202
7.4.4手动配置VLAN206
7.4.5配置VLAN Trunk210
7.5配置STP213
7.5.1 STP和PVST简介213
7.5.2配置STP216
7.5.3配置Trunk端口负载共享220
7.5.4配置Post Fast端口224
7.5.5配置MSTP226
7.6配置IP路由229
7.6.1第三层交换技术229
7.6.2为第三层接口配置IP地址230
7.6.3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232
7.7访问列表232
7.7.1访问列表概述232
7.7.2创建并应用IP访问列表235
7.7.3创建并应用端口访问列表241
7.7.4创建并应用VLAN访问列表242
7.8其他重要配置243
7.8.1配置CDP243
7.8.2 DHCP中继244
7.8.3配置SPAN246
7.9监控交换机250
7.9.1监控端口状态250
7.9.2查看统计信息251
7.9.3查看系统状况255
7.10维护交换机257
7.10.1文件管理257
7.10.2配置文件的备份与恢复258
7.10.3升级系统映像259
第8章 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263
8.1路由器基本配置263
8.2配置网络接口265
8.2.1配置以太网接口265
8.2.2配置同步串行接口267
8.2.3配置E1接口270
8.2.4配置Loopback接口272
8.2.5配置NULL接口272
8.2.6配置Tunnel接口273
8.3配置静态路由275
8.3.1直连路由275
8.3.2静态路由276
8.3.3默认路由277
8.3.4 LAN方式接入Internet278
8.3.5 DDN接入Internet280
8.3.6远程网络互连路由配置283
8.4网络地址转换287
8.4.1理解NAT287
8.4.2静态地址转换的实现288
8.4.3动态地址转换的实现289
8.4.4端口复用地址转换291
8.4.5网络地址转换实例292
8.5配置动态路由297
8.5.1配置EIGRP298
8.5.2配置RIP302
8.5.3配置OSPF306
8.6管理路由器313
8.6.1管理访问策略313
8.6.2监视路由器的状态314
8.6.3监视路由器端口的状态316
8.6.4路由器日志319
8.6.5恢复出厂默认设置324
第9章 网络防火墙的配置与管理325
9.1配置前的准备325
9.1.1防火墙的配置原则325
9.1.2防火墙的配置方式326
9.1.3配置模式326
9.2配置安全设备327
9.2.1安全策略设置327
9.2.2 DMZ配置328
9.2.3 IPSec VPN远程访问配置335
9.2.4 Site-to-Site VPN配置345
9.3管理安全设备348
9.3.1监控和报告工具348
9.3.2监视安全设备运行状态349
9.3.3查看和分析网络流量350
9.3.4查看和分析系统日志352
第10章 网络设备的连接与测试353
10.1跳线类型与适用353
10.1.1双绞线跳线353
10.1.2光纤跳线354
10.1.3光纤跳线与光纤端口357
10.2交换机的端口与连接357
10.2.1端口、插槽与模块357
10.2.2交换机的连接策略364
10.2.3交换机的级联367
10.2.4交换机的堆叠369
10.3路由器的端口与连接372
10.3.1广域网接口372
10.3.2路由器连接策略373
10.3.3路由器与网络连接374
10.4安全设备的端口与连接378
10.4.1安全设备的端口378
10.4.2安全设备连接策略379
10.5连接状态判断与链路测试382
10.5.1交换机工作状态判断382
10.5.2路由器连接状况判断383
10.5.3安全设备的LED指示灯385
10.5.4网络链路连通性测试386
第11章 服务器选择与连接391
11.1通用服务器技术391
11.1.1冗余技术391
11.1.2系统I/O技术392
11.1.3管理技术394
11.2 CPU、内存和总线395
11.2.1 CPU395
11.2.2内存和缓存397
11.2.3服务器总线接口398
11.3存储系统401
11.3.1 SCSI硬盘与SATA硬盘401
11.3.2 RAID级别及其适用场合404
11.4服务器选择410
11.4.1服务器选择原则410
11.4.2网络服务与服务器选型411
11.4.3网络规模与服务器选型413
11.4.4网络环境与服务器选型414
11.5服务器的连接与负载均衡415
11.5.1服务器的连接415
11.5.2服务器负载均衡417
第12章 网络存储选择与连接421
12.1网络存储技术421
12.1.1 DAS421
12.1.2 NAS423
12.1.3 SAN429
12.1.4磁盘阵列435
12.1.5 iSCSI437
12.2虚拟存储440
12.2.1虚拟存储分类441
12.2.2虚拟存储的实现方式441
12.2.3虚拟存储的应用442
第13章 无线设备选择与连接443
13.1无线局域网标准443
13.1.1 IEEE 802.11系统标准443
13.1.2 IEEE802.16a标准445
13.2无线网络组件445
13.2.1无线网卡445
13.2.2无线AP446
13.2.3无线网桥447
13.2.4无线路由器447
13.2.5无线天线448
13.2.6无线局域网控制器448
13.2.7其他无线设备448
13.3无线网络模式特点与适用449
13.3.1对等无线网络449
13.3.2独立无线网络449
13.3.3接入以太网的无线网络450
13.3.4无线漫游的无线网络450
13.3.5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网络451
13.4无线设备的选择452
13.4.1无线AP的选择452
13.4.2无线网桥的选择454
13.4.3无线网络控制器的选择455
13.4.4无线天线的选择458
13.4.5远程供电设备的选择460
13.5无线AP位置的选择461
13.5.1室内无线AP位置的选择461
13.5.2室外无线AP位置的选择462
13.5.3漫游网络无线AP的选择463
13.6无线设备的端口与连接464
13.6.1无线网络控制器的接口与连接464
13.6.2无线AP的端口与连接466
13.6.3连接状态判断468
第14章 无线网络配置与管理471
14.1独立无线AP配置471
14.1.1初始化无线AP471
14.1.2无线AP配置规划474
14.1.3无线AP快速配置474
14.1.4配置无线AP安全479
14.1.5配置无线AP管理482
14.1.6配置无线漫游484
14.1.7配置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网络487
14.2漫游无线网络配置与管理489
14.2.1初始化无线网络控制器489
14.2.2管理无线网络控制器492
14.2.3配置WLAN494
14.2.4配置无线网络安全497
14.2.5无线资源管理503
14.2.6配置轻型无线AP506
第15章 网络设备的远程管理与监控507
15.1网络设备配置的备份与恢复507
15.1.1维护前的准备507
15.1.2配置文件的备份与恢复509
15.1.3系统映像的备份与恢复510
15.1.4使用Xmodem下载映像511
15.2恢复网络设备管理密码516
15.2.1密码的类型516
15.2.2密码丢失后的恢复516
15.3远程管理与监控配置520
15.3.1启用服务器上的SNMP服务520
15.3.2配置网络设备的SNMP服务521
15.3.3启用网络设备上的HTTP服务523
15.4网络流量监测523
15.4.1 Windows下实现MRTG523
15.4.2 FreeBSD下实现MRTG525
第16章 网络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527
16.1网络故障概述527
16.1.1故障主要原因与现象527
16.1.2网络故障排除过程528
16.1.3网络设备故障诊断方法530
16.1.4网络设备故障诊断顺序532
16.2交换机故障诊断534
16.2.1电源故障534
16.2.2端口故障536
16.2.3接口故障537
16.2.4 GBIC/SFP故障542
16.2.5背板故障543
16.2.6引擎故障544
16.2.7线卡故障545
16.2.8系统故障546
16.2.9配置错误547
16.3路由器故障548
16.3.1路由器一般故障548
16.3.2路由器故障诊断553
16.4无线网络故障554
16.4.1无线桥接网络故障554
16.4.2无线AP连接故障558
16.5链路故障561
16.5.1链路故障的一般诊断与排除561
16.5.2物理链路故障563
16.5.3双绞线链路故障诊断566
16.5.4光纤链路故障诊断569
热门推荐
- 1008786.html
- 1888568.html
- 70724.html
- 303576.html
- 2762393.html
- 2556338.html
- 261355.html
- 2311684.html
- 3415295.html
- 20390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14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71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56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4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25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81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05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59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47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4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