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甫白文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甫白文存
  • 张博泉著 著
  • 出版社: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103526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甫白文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辽金史研究3

1 论金代猛安谋克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破坏的原因3

1.1 猛安谋克的形成及其特点3

1.2 金初猛安谋克的向南发展和猛安谋克的整顿11

1.3 猛安谋克的破坏及其原因19

2 论猛安谋克在女真族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7

2.1 金政权建立以前及太祖太宗时期的猛安谋克的作用27

2.2 金熙宗以后猛安谋克的作用36

3 金代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与租佃关系45

3.1 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45

3.2 租佃关系的发展51

3.3 简短的结语57

4 金代女真“牛头地”问题研究59

4.1 牛头地的性质、特点及其与计口授田的关系59

4.2 牛头地的剥削与赋税制度62

4.3 牛头地的破坏与封建租佃制的完成68

5 金代“驱”的身份与地位辨析73

5.1 考察金代“驱”的思索线路与过程73

5.2 确定金代“驱”的身份、地位的依据76

5.3 从元代“驱口”看驱的身份与地位80

5.4 从历史发展的整体把握中看“驱”的身份和地位82

6 关于辽代枢密院的几个问题86

6.1 关于契丹枢密院与汉人枢密院的问题86

6.2 北南面枢密院的特点89

6.3 由宰相总揽全国大权到枢密院总揽全国大权的过程91

6.4 契丹北南枢密院的再分工与历史之谜92

7 辽金“二税户”研究96

7.1 辽代“二税户”形成的历史特点及其演变的趋势96

7.2 金代“二税户”及其变化101

7.3 从历史的比较上看辽金“二税户”105

8 金宋和战史论109

8.1 两种相互歧异的观点109

8.2 金宋和战的发展与阶段113

8.3 对金宋和战的辨析118

8.4 和战与社会生产的关系121

8.5 关于金宋和战史的人物评价问题128

东北地方史研究137

9 关于殷人的起源地问题137

9.1 殷人始祖契起源东北137

9.2 殷人先世活动在东北138

9.3 殷先世南下之迹139

9.4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族属140

10 略论与白狼水有关的几个问题143

10.1 何谓“渝水首受白狼[水]”?143

10.2 以白狼水为干流,割断了渝水全称145

10.3 白狼水流经与旧城址148

10.4 唐就水(彭卢水)、徒河水与白狼水151

11 汉辽西郡狐苏县城址初探154

12 嘎仙洞刻石与对拓跋鲜卑史源的研究159

12.1 问题的提出159

12.2 对与拓跋鲜卑起源地相关诸问题的看法160

12.3 余论167

13 肃慎·挹娄·女真考辨169

13.1 问题研究的依据169

13.2 肃慎、挹娄、女真名称考释173

13.3 女真为“如者”辨析177

14 箕子“八条之教”的研究184

14.1 “八条”的内容钩沉184

14.2 “八条”的性质与实质187

14.3 “八条”的实施、破坏与影响193

15 真番郡考197

15.1 真番郡的设置及其并属197

15.2 对南说的辨析201

15.3 真番郡的治址霅县205

16 论东北民族宏观与微观研究的统一208

16.1 整体掌握与宏观研究208

16.2 具体入手和微观蠡测214

16.3 宏观与微观研究的统一220

史学理论研究225

17 “中华一体”论225

17.1 “前天下一体”226

17.2 “天下一体”230

17.3 “前中华一体”237

17.4 “中华一体”242

18 “中华一体”观念论246

18.1 “人禽观”与“人道观”246

18.2 “中外观”与“一宇观”250

18.3 “文野观”与“文脉观”253

18.4 “正闰观”与“道统观”258

19 中华史论262

19.1 释华夏262

19.2 由夏族到华夏族265

19.3 由中国单一民族的华夏到中国多民族的华夏268

19.4 由中原的中国、中华到全国的中国、中华272

20 试论我国北方民族政权类型的划分276

20.1 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区域构成看民族政权的类型276

20.2 三种不同样式的奴隶制类型281

20.3 从历史的发展层次看封建制的类型284

21 试论历史上的“一家两国”与“一国两制”291

21.1 两种不同的历史现291

21.2 “一家两国”与“一国两制”的历史及其特点294

21.3 “一家两国”、“一国两制”与政统、道统的关系301

索引309

跋3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