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解题决策 高中历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解题决策 高中历史
  • 刘险峰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25295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200MB
  • 文件页数:362页
  • 主题词:中学历史课-高中-题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解题决策 高中历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必修1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2

一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2

二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3

三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4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5

一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5

二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5

三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6

四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7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8

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8

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8

三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0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1

一 宰相制度的废除11

二 内阁的出现12

三 军机处的设立12

四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13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5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15

一 希腊文明的摇篮15

二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15

三 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16

四 雅典民主制的特征18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18

一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18

二 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19

三 维系统治影响后世20

四 比较古希腊、古罗马和古代中国政治改革和法律制度方面的特点21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23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23

一 光荣革命23

二 议会权力的确立23

三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24

四 东西方政治的特点及原因25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26

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26

二 1787年宪法的颁布26

三 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28

四 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28

第9课 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28

一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29

二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875年宪法颁布29

三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30

四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度32

五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32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34

第10课 鸦片战争34

一 虎门销烟34

二 鸦片战争35

三 战火再燃35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37

一 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37

二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38

三 天国悲剧39

四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40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41

一 甲午中日战争41

二 八国联军侵华42

三 《辛丑条约》的签订43

四 《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异同43

五 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44

第13课 辛亥革命45

一 武昌起义45

二 中华民国成立46

三 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47

四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场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8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49

一 五四风雷49

二 中国共产党诞生50

三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51

四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53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53

一 南昌起义53

二 土地革命54

三 红军长征55

第16课 抗日战争56

一 全民族的抗战56

二 日军的滔天罪行57

三 抗战的胜利58

第17课 解放战争60

一 内战的爆发60

二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61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61

四 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的比较62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64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64

一 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64

二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64

三 巴黎公社65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67

一 革命前的沙皇俄国67

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67

三 伟大开端68

四 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比较69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71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71

一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71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72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73

四 《共同纲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比较74

五 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异同74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75

一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75

二 法律制度走向健全77

三 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77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79

一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79

二 香港、澳门的回归81

三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82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84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84

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84

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85

三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86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政策和中华民国的对外政策87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88

一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88

二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88

三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91

四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及成就92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94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94

一 从盟友到对手94

二 美苏“冷战”95

三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96

四 美苏两极世界的形成、影响、特点及演变97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98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98

二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01

三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02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103

一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03

二 和平与动荡并存105

三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06

四 两极格局瓦解的因素107

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108

必修211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11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111

一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11

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11

三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12

四 封建社会统治者重视维护小农经济的原因和措施114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14

一 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14

二 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15

三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117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118

一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18

二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和特点120

三 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21

四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22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123

一 土地制度的演变123

二 “重农抑商”124

三 “海禁”与“闭关锁国”126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28

第5课开辟新航路128

一 东方的诱惑128

二 新航路的开辟129

三 走向会合的世界130

四 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的比较131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132

一 “海上马车夫”132

二 “日不落帝国”133

三 英国、荷兰早期殖民扩张的异同134

四 世界市场的拓展134

五 资本积累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区别135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136

一 从珍妮机到蒸汽机136

二 工业革命的影响137

三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39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140

一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40

二 垄断组织的出现141

三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142

四 世界市场的发展143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45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45

一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45

二 洋务运动146

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48

四 资本主义萌芽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区别148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49

一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49

二 短暂的春天150

三 曲折的发展151

四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153

五 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153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55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55

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55

二 探索与失误156

三 国民经济的劫难158

四 从1956年到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的成功探索、失误及教训159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60

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160

二 经济体制改革160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62

四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163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64

一 经济特区的创办164

二 沿海开放区的开辟165

三 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67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69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69

一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69

二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71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进步172

一 铁路与公路172

二 水运和航空174

三 通信工具的变迁175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176

一 报刊业走向繁荣176

二 影视事业的发展177

三 因特网的兴起178

四 我国近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179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80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80

一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80

二 “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181

三 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的原因182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183

一 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目的及内容183

二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作用184

三 罗斯福新政的“新”的含义185

四 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必然性、实质和评价186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87

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87

二 建立“福利国家”187

三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188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90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90

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0

二 新经济政策191

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192

四 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比较192

五 斯大林模式193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95

一 赫鲁晓夫改革195

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

三 戈尔巴乔夫改革197

四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点198

五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历程及启示199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00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00

一 布雷顿森林会议200

二 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200

三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02

四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的异同点及三大经济组织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02

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203

一 欧洲联盟203

二 北美自由贸易区205

三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05

四 经济区域集团化206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07

一 经济向全球化发展207

二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208

三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9

四 经济全球化及其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210

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211

必修3213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13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213

一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213

二 孔子和早期儒学213

三 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观点的比较215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16

一 汉武帝的举贤良对策216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216

三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217

第3课 宋明理学218

一 三教合一218

二 程朱理学219

三 陆王心学220

四 比较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异同221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222

一 李贽的“离经叛道”222

二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223

三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223

四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224

五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思想家224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226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226

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226

二 “美德即知识”226

三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227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27

一 文艺复兴227

二 宗教改革228

三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新航路开辟之间的内在联系229

第7课 启蒙运动230

一 理性时代的到来230

二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230

三 启蒙运动的扩展231

四 启蒙思想与中国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不同232

五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点和联系233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234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234

一 四大发明234

二 《九章算术》和珠算234

三 《石氏星表》和浑仪235

四 《授时历》和四大农书235

五 《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235

六 中国古代科技发达、领先世界的原因236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237

一 从《诗经》到唐诗237

二 宋词和元曲238

三 明清小说239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241

一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241

二 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241

三 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242

四 京剧的出现243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245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245

一 经典力学245

二 相对论的创立246

三 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246

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247

一 教会的禁锢247

二 达尔文与进化论248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249

一 “蒸汽时代”的到来249

二 电器革命的出现250

三 信息技术的发展251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53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253

一 “开眼看世界”253

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53

三 维新变法思想254

四 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异同256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57

一 《新青年》的诞生257

二 新文化运动258

三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260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62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262

一 三民主义的提出262

二 三民主义的实践263

三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264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265

一 革命道路的探索265

二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265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266

一 邓小平理论266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68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269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269

一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269

二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269

三 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270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71

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271

二 文艺的春天272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272

一 人民教育的奠基272

二 “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的冲击273

三 教育的复兴273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275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275

一 浪漫主义文学275

二 现实主义文学276

三 20世纪的世界文学277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278

一 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278

二 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278

三 现代主义美术279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281

一 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281

二 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282

三 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282

选 修285

选 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85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285

一 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285

二 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285

三 梭伦改革的历史意义285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286

一 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286

二 秦国变法改革的条件和机遇287

三 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和内容287

四 商鞅变法的结局及历史作用287

五 商鞅变法的性质287

六 春秋时期的改革与战国时期的变法在目的、内容、特点等方面的区别287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288

一 改革的历史背景288

二 改革的措施288

三 改革的作用289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290

一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290

二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290

三 王安石变法的结局290

四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290

五 王安石变法的评价290

六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比较290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292

一 中世纪的天主教292

二 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292

三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292

四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293

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294

一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294

二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294

三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后果294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295

一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295

二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296

三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296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297

一 德川幕府统治时的日本297

二 日本的开国与社会危机298

三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298

四 明治维新的内容298

五 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298

六 对日本明治维新的评价298

七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比较299

八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结果不同的原因299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301

一 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背景301

二 维新运动的兴起301

三 百日维新301

四 百日维新的失败301

五 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302

选 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303

第一单元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303

一 洛克的民主思想303

二 卢梭的民主思想303

三 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303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304

一 大抗议书304

二 内战304

第三单元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304

一 《独立宣言》304

二 《人权宣言》305

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05

第五单元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307

一 法国大革命307

二 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307

三 法国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308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309

一 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309

二 辛亥革命前反对专制的斗争309

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311

一 英国宪章运动311

二 第一国际311

三 第二国际311

四 19世纪70年代前后欧美工人运动特点的变化及原因312

五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312

选 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314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314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314

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基本矛盾314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315

一 凡尔赛体系315

二 华盛顿体系315

三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调整316

四 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316

五 国际联盟316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317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317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的局部战争317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317

四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317

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317

六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启示317

七 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317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319

一 雅尔塔体系319

二 “冷战”319

三 和 平319

四 联合国320

五 联合国和国际联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及原因320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322

一 朝鲜战争322

二 越南战争322

三 中东战争322

四 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322

五 海湾战争322

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324

一 和平成为时代主题324

二 发展成为时代主题324

三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324

选 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325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325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325

一 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325

二 巩固统一国家采取的措施325

三 暴政导致的结果325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325

一 贞观之治325

二 民族和睦326

三 开明交往326

四 善于反省326

第3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326

一 巩固统一326

二 维护国家主权326

三 对康熙帝的评价326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327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327

一 孔子开创儒家思想327

二 孔子的教育思想327

三 对后世的影响327

第2课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328

一 柏拉图的政治运动328

二 理念论328

三 理想国328

四 柏拉图学园328

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328

一 博学家328

二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比较328

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329

第1课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329

一 克伦威尔的治军之道329

二 护国公329

第2课 美国国父华盛顿329

一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329

二 主持制定宪法329

三 执政的主要活动329

第3课 一代雄狮拿破仑330

一 崛起原因330

二 称霸欧洲330

三 改造法国330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330

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330

一 锐意改革330

二 创立政党330

三 建立共和国330

四 捍卫民主共和330

五 促成国共合作330

第2课 圣雄甘地331

一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31

第3课 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332

一 凯末尔的成就332

二 凯末尔改革的内容332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332

第1课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332

一 编写中医巨著《本草纲目》332

二 《本草纲目》被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332

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333

一 为中国建造第一条铁路333

二 为中国铁路鞠躬尽瘁333

第3课 中国地质力这的奠基人李四光333

一 创立地质力学333

二 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333

三 其他领域333

选 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334

第一单元 历史和历史的“重现”334

一 什么是历史334

二 什么是历史学334

三 历史学“重现”历史334

四 历史学的社会功能334

第二单元 人类起源之谜335

一 人类的起源335

二 人类进化的历程335

三 寻找人类的祖先336

四 人类起源在何方336

第三单元 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336

一 伊文思的惊人发现336

二 克里特文明的“重现”336

第四单元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337

一 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337

二 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的区别338

第五单元 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338

一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338

二 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338

三 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338

四 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338

第六单元 玛雅文明的消失339

一 玛雅文明的历程339

二 玛雅人的智慧339

三 玛雅文明的特征339

第七单元 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340

一 穆塔帕王国与“黄金国”的传说340

二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340

三 大津巴布韦国家的衰落340

选 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341

第一单元 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341

第二单元 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341

一 雄伟的金字塔群341

二 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新生342

第三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342

一 古代希腊的历史遗迹342

二 古罗马城的建筑艺术成就342

第四单元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343

一 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343

二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343

第五单元 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343

第1课 万里长城343

一 历代长城343

二 完备复杂的防御体系343

三 长城的文化内涵344

四 长城的重大积极作用344

第2课 秦始皇陵及深埋两千多年的兵马俑344

一 秦始皇陵344

二 秦兵马俑345

第六单元 明清的宫殿、皇家园林和陵墓345

一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345

二 颐和园345

三 突显皇权的明孝陵346

四 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346

第七单元 多姿多彩的中国古城和古村落346

一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346

二 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346

第八单元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347

一 古雅的昆曲347

二 昆曲的拯救和保护3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