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研究
  • 陈秀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570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51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教育经费-基金会-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5

一 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6

二 关于基金会研究9

第三节 研究的视角与方法11

一 研究视角11

二 研究方法与技术14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框架15

一 组织结构16

二 资金劝募16

三 资金分配16

四 激励机制17

五 监督机制17

六 评估机制17

第二章 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有关概念阐释18

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18

一 非营利组织的性质19

二 非营利组织的特征21

三 非营利组织的范围界定22

四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阶段24

五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和法律管理体系27

第二节 基金会29

一 基金会的来源与发展历程29

二 中国基金会及其解读33

三 大学教育基金会及其特性41

第三章 大学教育基金会的组织结构45

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的结构与设计46

一 非营利组织结构的内容46

二 非营利组织结构的设置标准及类型47

第二节 大学教育基金会的组织结构48

一 组织机构设置48

二 组织机构职能设置49

三 组织机构人员设置53

第三节 大学教育基金会组织机构的特点55

一 组织机构扁平化55

二 组织结构规范化58

三 组织结构设置市场化62

四 组织权力集中化66

五 组织结构柔性化68

第四节 大学教育基金会组织结构的缺陷69

一 高层权力的“断电”69

二 中层秘书处成万能机71

三 基层工作人员角色混乱73

四 部分监事会形同虚设75

第五节 完善大学教育基金会组织结构的相关建议78

一 厘清组织间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互动模式78

二 引入共同治理机制,消解“内部人”控制80

三 “以人为本”,合理形成组织内人员的角色定位81

四 通过实质性的监督手段,保障组织功能的合理发挥81

第四章 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劝募机制83

第一节 大学教育基金会劝募的内涵及性质83

第二节 劝募研究的现状及本研究的理论视角85

一 国外学者对劝募的研究85

二 国内学者对劝募的研究88

第三节 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劝募现状调查90

一 劝募地位与劝募范围:依附性与特定空间90

二 劝募形态与方式:产品导向与重大活动91

三 资源动员与筹资对象:以校友为主93

四 劝募活动的重要角色:领导者98

第四节 大学教育基金会劝募机制完善之路径100

一 扩大社会资源的动员范围,拓宽劝募对象101

二 更新劝募理念,迈向顾客导向阶段104

三 摆脱卡里斯马现象,形成专业的劝募人员106

四 以感染劝导为主,提升大学教育基金会劝募工作技能108

五 建立符号资源,形成捐赠文化的整合中心110

第五章 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资金分配机制113

第一节 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资金分配概况113

一 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资金分配要素113

二 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资金结构116

三 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资金分配目的119

四 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资金分配方向121

第二节 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资金分配特点127

一 资金的稀缺性127

二 资金分配灵活化趋势明显增强128

三 资金分配决策方式的多样化129

第三节 大学教育基金会资金分配机制的漏洞与问题130

一 资金支出规模与结构问题突出130

二 资金分配规则的空置131

三 资金结构单一化131

四 资金投资风险化132

五 管理费意义曲解化134

六 基金会低成本运作136

第四节 透明、合理、高效:大学教育基金会资金分配机制新建137

一 以系统优化为资金分配的原则138

二 以充分有用为资金分配的效能标准138

三 以竞争增效、能级对应为资金分配的价值目标138

四 以弹性冗余为资金分配的灵活性体现140

第六章 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激励机制142

第一节 当前激励机制研究的理论综述及有关视角142

一 从内容型激励、过程型激励到综合型激励143

二 “委托一代理关系”的视角144

三 “人际关系和晋升”的主要关怀145

四 “工资、奖金、福利”的表现手段145

第二节 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激励特性与问题分析146

一 特殊的激励主体:单位体制与科层组织模式的高校147

二 正式激励手段的不公平152

三 非正式激励手段的不确定153

四 价值激励方式比较脆弱154

第三节 大学教育基金会激励机制的多元化构建156

一 组织体制上实现相对独立156

二 合理发挥物质激励的作用157

三 实行正式激励与非正式激励的合理化分配158

四 完善外在的社会政策制度160

第七章 大学教育基金会的监督机制161

第一节 监督机制的概念阐释与文献回顾162

第二节 大学教育基金会监督机制的具体表现165

一 内部监督及其现状调查165

二 外部监督及其现实表现170

第三节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监督缺失及其原因分析176

一 体制缺陷导致监督虚位176

二 立法缺失导致监督缺位177

三 观念缺失导致监督无力178

四 舆论力量薄弱导致监督无效179

第四节 大学教育基金会监督机制的构建:他律与自律180

一 从他律走向自律180

二 从道德驱动自律走向制度化自律181

第八章 大学教育基金会运作过程中的评估机制183

第一节 评估机制的有关界定与文献研究183

一 评估的含义与特点183

二 不同角度的评估标准184

三 非营利组织评估的文献回顾186

第二节 大学教育基金会评估机制的要素及其现实考察188

一 非营利性评估不到位188

二 使命与战略规划评估不重视189

三 项目评估不系统191

四 能力评估不足193

五 绩效评估不够195

第三节 大学教育基金会评估机制的系统构建与完善195

一 建立科学而有效的评估程序197

二 根据不同时间和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估类型198

三 选择多样化的评估方法199

第九章 结语:社会互构视野中的大学教育基金会发展205

第一节 大学教育基金会体现的国家与社会间关系变化205

第二节 大学教育基金会与利益相关者间关系互构209

一 大学教育基金会与企业间的社会责任分享209

二 大学教育基金会与捐赠者的相互信任211

三 大学教育基金会与志愿者间的精神互助214

第三节 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未来发展展望216

一 完善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法律规制与政府管治216

二 构建更浓厚的慈善文化,为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持218

三 加强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公共责任机制建设,形成以“问责、透明、公开”为标志的公信力220

四 完善外围环境支持系统,建立统一的非营利组织制度框架222

参考文献224

后记2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