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华语文的教与学理论与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郑昭明著;柯华葳主编;董鹏程策划 著
- 出版社: 正中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57091858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06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2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华语文的教与学理论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与学的关系:当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1
第一节 「教」与「学」的关系1
第二节 老师的教:知识的传递3
1.2.1 知识的种类3
1.2.2 控制式与自动式的运作7
1.2.3 教学设计8
1.2.4 课堂教学11
第三节 学生的学:知识的吸收13
1.3.1 语文的阅读与理解的历程13
第四节 学生的学:学习者的特征18
1.4.1 智力18
1.4.2 动机18
1.4.3 抱负水准19
1.4.4 课堂的酬赏与回馈19
1.4.5 学习者的读书态度19
1.4.6 学习者的能力限制21
第五节 学生的学:学习者的认知策略21
1.5.1 主要策略22
1.5.2 支持策略25
1.5.3 一般策略32
1.5.4 特殊策略32
第二章 意识与无意识的语言习得35
第一节 语言的能力是天生的或习得的?36
第二节 意识与无意识的语言知识与技能39
2.2.1 语音的知觉40
2.2.2 言语的产生41
2.2.3 阅读的学习45
2.2.4 写作的学习51
第三节 结论51
第三章 语言与语法55
第一节 人类语言的特征55
3.1.1 语言的创造性55
3.1.2 语文的可变性57
第二节 语言的规则及其诠释能力59
3.2.1 有能力分辨句子的合法性60
3.2.2 有能力说明句子的多义性62
3.2.3 有能力解释不同句子的同义性62
第三节 Chomsky的「变形—衍生」语法理论62
3.3.1 基底64
3.3.2 变形律66
3.3.3 「变形—衍生」语法的问题69
第四节 中文的语法70
3.4.1 词素与词70
3.4.2 同音词74
3.4.3 短语或词组75
3.4.4 句子75
第四章 发音的练习与控制及音号系统79
第一节 发音的生理基础79
4.1.1 发声器官80
第二节 发音的机制81
4.2.1 汉语的语音82
4.2.2 汉语子音的发音83
4.2.3 汉语母音的发音85
第三节 发音的练习与控制86
4.3.1 一个回馈模式的解释87
第四节 如何学习汉语作爲第二语言的发音94
4.4.1 如何正音?96
第五节 「国际化」与「本土化」下音号系统的问题96
4.5.1 教育政策制定者的迷思97
第六节 结论100
第五章 语音的区辨、知觉与学习103
第一节 语音的声音本质104
5.1.1 母音的声谱105
5.1.2 子音的声谱106
第二节 类别的语音知觉106
5.2.1 语音知觉的发展109
第三节 语音区辨的脑侧化109
第四节 母语的经验对外语语音知觉的影响111
第五节 训练「语音知觉」113
第六章 汉字的学习与字汇的知识117
第一节 心理或内在的字典117
6.1.1 个别文字的知识119
6.1.2 一般字汇的知识120
第二节 字汇的触接125
6.2.1 直接或间接触接125
6.2.2 当代字汇触接的研究126
6.2.3 汉字的字汇触接129
第三节 自动式触接的重要性130
6.3.1 技能自动化的历程:知识的编纂131
第四节 哪些字应先学?133
6.4.1 基层念名的语词先学133
6.4.2 常用的程度决定学习的优先性134
第七章 汉字的简化对文字读写的影响137
第一节 语文的可变性137
第二节 近代汉字简化的运动139
第三节 简化的趋势:一些事实与现状141
7.3.1 汉字的繁杂是一项事实141
7.3.2 文字的演变是一种常态,而非异态142
7.3.3 两岸都使用简体字,只是数量彼此不同143
第四节 大陆简体字的简化方法与分析144
7.4.1 使用宋元时期之后流传至今的简体字144
7.4.2 1949年以后大陆书体简化的方式144
7.4.3 简化的结果147
7.4.4 简化所衍生的问题与影响149
7.4.5 简化理由的检讨153
第五节 结论160
第八章 第二语言的学习165
第一节 双语与外语学习的研究167
8.1.1 双语学习168
8.1.2 外语学习169
第二节 第二语言学习的历程169
8.2.1 演练的机会170
8.2.2 母语习惯的介入170
8.2.3 非语文因素的介入171
8.2.4 过去的知识与经验的影响171
8.2.5 教材172
8.2.6 训练的优先性172
第三节 两语的关系173
8.3.1 单一开关模式173
8.3.2 两开关模式174
8.3.3 双语人的记忆175
8.3.4 双语人的脑功能175
8.3.5 双语与认知176
第四节 外语学习的关键期177
第九章 汉语文水平的测试181
第一节 汉语文水平考试的定位181
9.1.1 「成就」而非「性向」的测验181
9.1.2 「筛选性」而非「诊断性」的测验181
第二节 水平测验的形式182
9.2.1 高相关的多项反应记录182
9.2.2 低相关的多项反应记录183
9.2.3 反应的相关是一种研究的工具184
9.2.4 复杂反应界定法185
第三节 测验编制的原则185
9.3.1 能力的参照标准185
9.3.2 单一或分级测验186
9.3.3 测验内容187
9.3.4 跨地区,而非地区性的测验188
9.3.5 字汇与词汇测验的问题190
名词索引192
人名索引203
热门推荐
- 3122401.html
- 3665848.html
- 719989.html
- 1270159.html
- 688029.html
- 3826007.html
- 2719144.html
- 2988105.html
- 1173665.html
- 34877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8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71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96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81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04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47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50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31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0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5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