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通信与网络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通信与网络教程
  • 鲁士文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8616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27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541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通信与网络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综述1

1.1通信网络革新的历史1

1.1.1电话网1

1.1.2计算机网络5

1.1.3有线电视网络10

1.1.4无线网络11

1.2网络设计中的交换方式12

1.2.1网络功能和网络拓扑12

1.2.2报文、线路和分组交换15

1.2.3电报网络和报文交换16

1.2.4电话网络和线路交换18

1.2.5Internet和分组交换20

1.2.6线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比较26

1.3未来的发展27

1.3.1Internet27

1.3.3有线电视网络28

1.3.2纯ATM网络28

1.3.4无线网络29

1.4竞争的势态29

1.5思考练习题31

第2章 体系结构和参考模型34

2.1典型的网络应用35

2.11WWW35

2.1.2音频和视频流35

2.2服务质量36

2.1.3客户/服务器式交互36

2.2.1恒定位速率37

2.2.2可变位速率37

2.2.3报文38

2.2.4其他需求38

2.3网络成分38

2.3.1主要的网络成分39

2.3.2性能特征40

2.4网络协议的分层结构40

2.4.1层次的概念41

2.4.2层次的实现45

2.5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48

2.6互联网的TCP/IP协议体系53

2.7开放数据网络模型55

2.8思考练习题57

第3章 数据编码与网络机制59

3.1数据编码技术59

3.1.1模拟信号传输模拟数据59

3.1.2模拟信号传输数字数据60

3.1.3数字信号传输数字数据63

3.1.4数字信号传输模拟数据64

3.2基本的网络运行机制65

3.2.1多路复用67

3.2.2交换71

3.2.3错误控制74

3.2.4流控制81

3.2.5拥塞控制83

3.3思考练习题84

3.2.6资源分配84

第4章 电话网络和相关的传输系统86

4.1电话传输设施87

4.2T1/E1承载系统90

4.2.1拓扑结构91

4.2.2T1/E1协议数据单元92

4.3ISDN93

4.3.1拓扑结构93

4.3.2ISDN层次结构96

4.3.3ISDN协议数据单元98

4.4SONET102

4.4.1SONET多路复用102

4.4.2SONET帧结构106

4.5信令和SS7网络110

4.6电话网络中的交通和过载控制113

4.6.1集中113

4.6.2路由控制116

4.6.3过载控制118

4.7思考练习题119

第5章 数据链路控制规程121

5.1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121

5.1.1异步传输122

5.1.2同步传输123

5.2面向比特的协议HDLC124

5.2.1帧格式125

5.2.2透明性和同步126

5.2.3控制段127

5.2.4过程类别128

5.2.5传输序列示例134

5.3Internet中的数据链路层139

5.3.1串行线路互联网协议SLIP139

5.3.2面向字节的协议PPP140

5.4思考练习题142

6.1多路访问146

第6章 多路访问和路由选择146

6.1.1设计策略和实施考虑148

6.1.2基本技术151

6.1.3集中式访问152

6.1.4分布式访问154

6.1.5硬件编址165

6.2路由选择166

6.2.1最短通路搜索算法167

6.2.2距离向量路由选择174

6.2.3链路状态路由选择177

6.3思考练习题182

第7章 广域公用数据网188

7.1X.25网络188

7.1.1分组方式操作服务189

7.1.2X.25协议结构189

7.1.3分组级协议190

7.1.4呼叫建立和清除192

7.1.5数据传输和流控制193

7.2.1快速分组交换技术196

7.2帧中继网络196

7.2.2典型的拓扑结构198

7.2.3帧中继协议结构199

7.2.4帧中继连接200

7.2.5帧中继数据传送协议201

7.2.6在帧中继上运载多重局域网协议205

7.3宽带ISDN和ATM网络206

7.3.1宽带ISDN的功能和协议结构208

7.3.2ATM的基本概念210

73.3ATM逻辑连接216

7.3.4ATM信元218

7.3.5ATM协议参考模型220

7.3.6交换功能和路由选择222

7.3.7ATM适配224

7.4思考练习题234

第8章 有线局域网236

8.1局域网的体系结构237

8.2.1LLC服务238

8.2逻辑链路控制238

8.2.2LLC协议239

8.3令牌传递网络244

8.3.1令牌环网244

8.3.2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网络250

8.4以太网256

8.4.1物理层256

8.4.2媒体访问控制258

8.4.3以太网的帧格式261

8.4.4快速以太网100BASE-T264

8.4.5千兆位以太网268

8.4.6桥接器269

8.4.7局域网交换机274

8.4.8半双工和全双工276

8.4.9以太网的流量控制277

8.5ATM局域网280

8.6虚拟LAN281

8.7思考练习题283

第9章 无线网络287

9.1无线媒体的特征288

9.2无线通道的容量限制290

9.3无线局域网291

9.3.1无线局域网的组成291

9.3.2无线局域网的协议体系294

9.3.3无线局域网中的扩展频谱技术297

9.3.4IEEE802.11MAC协议302

9.3.5物理层310

9.4数字蜂窝无线电的通道分配312

9.4.1全球移动通信系统312

9.4.2蜂窝数字分组数据系统314

9.4.3码分多路访问316

9.5通信卫星网络318

9.5.1物理结构318

9.5.2通道分配协议321

9.6思考练习题325

10.1Internet协议328

第10章 TCP/IP328

10.1.1IP分组329

10.1.2IP编址330

10.1.3子网编址和可变长子网掩码332

10.1.4IP路由选择334

10.1.5无类别域间路由335

10.1.6地址解析337

10.1.7分割与重组337

10.2IPv6339

10.1.8ICMP339

10.2.1头格式340

10.2.2网络编址341

10.2.3扩展头347

10.3用户数据报协议349

10.4传输控制协议350

10.4.1TCP可靠流服务350

10.4.2TCP操作350

10.4.3TCP协议353

10.6移动IP360

10.5动态主机配置协议360

10.7Internet路由选择协议362

10.7.1路由信息协议363

10.7.2开放的最短通路优先协议365

10.7.3边界网关协议370

10.8虚拟专用网络374

10.9思考练习题376

第11章 交通管理和拥塞控制379

11.1交通管理379

11.1.1FIFO和优先级队列380

11.1.2公平队列381

11.1.3加权公平队列385

11.2拥塞控制386

11.2.1开环控制386

11.2.2闭环控制393

10.3思考练习题398

12.1标记交换和MPLS401

第12章 标记交换、组播和主动网络技术401

12.1.1体系结构403

12.1.2组织成分和专业术语405

12.1.3标记分发协议407

12.2组播408

12.2.1链路状态组播409

12.2.2距离向量组播411

12.2.3协议无关的组播412

12.2.4Internet上的组播415

12.3主动网络技术421

12.3.1典型的主动网络系统421

12.3.2用于主动网络的编程语言PLAN423

12.3.3主动网络的优越性423

12.3.4潜在的应用领域423

12.4思考练习题424

第13章 服务质量和实时协议426

13.1应用需求427

13.1.1实时音频范例427

13.1.2实时应用分类428

13.2.1过度建设429

13.2.2优先级429

13.2实现QoS的途径和技术进展429

13.2.3队列430

13.2.4拥塞控制与避免430

13.2.5传输整形430

13.2.6MPLS对QoS的支持431

13.2.7QoS路由(QoSR)技术431

13.4集成服务432

13.2.8IPv6对QoS的支持432

13.3支持QoS的现有方法432

13.4.1服务类别433

13.4.2实现机制433

13.4.3流描述434

13.4.4准入控制435

13.4.5预留协议436

13.4.6分组分类和调度439

13.4.8可扩展性问题440

13.4.7子网技术440

13.5区分服务441

13.6实时传输协议RTP444

13.6.1RTP分组传输流程445

13.6.2信息源的同步446

13.6.3流量和竞争控制446

13.7会话控制和呼叫控制(H.323)448

13.8网格计算450

13.9思考练习题451

第14章 社区宽带网络和视频点播453

14.1社区宽带网453

14.1.1编码/调制技术453

14.1.2带宽条件和服务需求455

14.1.3非对称数字用户线456

14.1.4有线电视网CATV和混合光纤同轴系统HFC460

14.1.5光纤到宅边466

14.1.6光纤到户467

14.1.7无线本地回路471

14.2视频点播472

14.2.1视频服务器473

14.2.2分布式网络477

14.2.3机顶盒479

14.3思考练习题481

第15章 网络安全性482

15.1数据加密技术483

15.1.2数据加密标准484

15.1.1传统加密技术484

15.1.3密钥分发问题486

15.1.4公开密钥加密法488

15.2身份验证和数字签名490

15.2.1身份验证491

15.2.2采用公开密钥加密技术实现数字签名491

15.2.3采用常规加密技术实现数字签名493

15.3报文鉴别和报文摘要494

15.4.2端到端加密497

15.4.1链路加密497

15.4链路加密与端到端加密497

15.5防火墙499

15.5.1基于过滤器的防火墙500

15.5.2基于代理的防火墙501

15.6传输层安全502

15.7思考练习题504

第16章 计算机网络管理508

16.1代理/管理站模型509

16.2简单网络管理协议510

16.2.1管理信息的结构511

16.2.2管理信息库(MIB)514

16.2.3远程监控515

16.2.4SNMP协议规范516

16.3SNMP的配置和有效的网络管理521

16.4主动网络管理522

16.5思考练习题523

参考文献5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