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诊断学基础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树基,王巨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ISBN:781116414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793页
- 文件大小:235MB
- 文件页数:811页
- 主题词:诊断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诊断学基础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诊断学基础的内容1
二、诊断内容的分类2
三、学习目的、要求和方法2
第一篇 问诊3
第一章 问诊3
一、问诊的重要性3
二、问诊的方法3
三、问诊的注意事项4
四、问诊内容4
第二章 常见症状7
第一节 发热7
一、病因7
二、发生机制8
三、临床表现8
四、诊断注意事项12
第二节 水肿13
一、发生机制13
二、病因及临床表现13
三、诊断注意事项15
第三节 胸痛16
一、病因16
二、发生机制17
三、临床表现17
四、诊断注意事项18
第四节 咳嗽与咳痰19
一、病因19
二、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20
三、诊断注意事项21
第五节 咯血22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22
二、临床表现23
三、诊断注意事项23
第六节 呼吸困难2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5
二、临床表现26
三、诊断注意事项27
第七节 发绀28
一、发生机制28
二、病因及临床表现29
三、诊断注意事项30
第八节 心悸30
一、发生机制31
二、病因及临床表现31
三、诊断注意事项32
第九节 腹痛32
一、发生机制33
二、病因及临床表现33
三、诊断注意事项34
第十节 恶心与呕吐35
一、发生机制35
二、病因及临床表现36
三、诊断注意事项37
第十一节 呕血37
一、病因37
二、临床表现38
三、诊断注意事项39
第十二节 腹泻39
一、病因40
二、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40
三、诊断注意事项41
第十三节 黄疸42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42
二、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43
三、诊断注意事项45
第十四节 便血46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46
二、临床表现47
三、诊断注意事项48
第十五节 血尿48
一、病因及临床表现49
二、诊断注意事项49
第十六节 意识障碍51
一、病因51
二、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51
三、诊断注意事项52
第十七节 头痛53
一、病因53
二、发病机制54
三、临床表现54
四、诊断注意事项55
第十八节 眩晕56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56
二、临床表现56
三、诊断注意事项57
第十九节 抽搐5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59
二、临床表现60
三、诊断注意事项61
第二十节 瘫痪62
一、发病机制62
二、临床表现62
三、诊断注意事项64
第二十一节 震颤65
一、发病机制65
二、临床表现及分类65
三、诊断注意事项66
第二十二节 晕厥67
一、发病机制67
二、临床表现67
三、诊断注意事项69
第二篇 体格检查73
第一章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73
第一节 视诊74
第二节 触诊74
一、触诊方法74
二、触诊注意事项76
第三节 叩诊76
一、叩诊方法76
二、叩诊的注意事项78
三、叩诊音78
第四节 听诊79
一、听诊方法79
二、听诊注意事项79
第五节 嗅诊80
第二章 一般检查82
第一节 全身状态检查82
一、性别82
二、年龄82
三、生命征82
四、发育、体型与营养85
五、意识状态87
六、面容、表情与语调、语态88
七、体位、姿势与步态90
第二节 皮肤及黏膜93
一、颜色93
二、湿度与出汗96
三、弹性96
四、皮疹96
五、皮肤脱屑97
六、皮下出血97
七、蜘蛛痣97
八、水肿98
九、皮下气肿98
十、皮下结节98
十一、毛发99
十二、瘢痕100
十三、溃疡与糜烂100
第三节 浅表淋巴结100
一、检查方法101
二、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及临床意义103
第三章 头部检查104
第一节 头颅104
一、头颅畸形104
二、头部运动异常106
三、头发及头皮检查106
第二节 头部器官106
一、眼106
二、耳112
三、鼻114
四、口115
第四章 颈部检查120
一、颈部的外形、分区、姿势与运动120
二、颈部皮肤与包块121
三、颈部血管121
四、甲状腺122
五、气管124
第五章 胸部检查125
第一节 胸部的体表标志125
一、自然标志126
二、人为划线与分区126
第二节 胸壁与胸廓检查127
一、胸壁127
二、胸廓128
三、乳房129
第三节 肺部检查130
一、视诊132
二、触诊134
三、叩诊137
四、听诊140
第四节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147
急性支气管炎147
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147
支气管哮喘148
大叶性肺炎148
胸腔积液149
气胸150
第五节 心脏与血管检查151
心脏检查151
一、视诊153
二、触诊155
三、叩诊156
四、听诊160
血管检查177
一、视诊177
二、触诊177
三、听诊180
四、血压测量181
第六节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185
二尖瓣狭窄185
二尖瓣关闭不全186
主动脉瓣狭窄187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88
心包积液189
心力衰竭190
一、慢性心力衰竭190
二、急性心力衰竭192
第六章 腹部检查194
第一节 解剖与体表标志194
一、腹部的范围及体表标志194
二、腹部分区法195
第二节 检查技术197
一、基本要求197
二、视诊197
三、触诊203
四、叩诊213
五、听诊216
第三节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表现和体征217
消化性溃疡217
急性胰腺炎219
急性胆囊炎220
肝硬化221
急性阑尾炎222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223
第七章 肛门、直肠和男性生殖器检查224
第一节 肛门与直肠224
一、解剖与生理224
二、检查体位225
三、检查方法226
第二节 男性生殖器228
一、阴毛228
二、阴茎229
三、阴囊229
四、前列腺230
五、精囊231
第三节 女性生殖器231
第八章 脊柱和四肢检查232
第一节 脊柱检查232
一、脊柱弯曲度232
二、脊柱活动度233
三、脊柱压痛和叩击痛233
第二节 四肢和关节检查234
第九章 神经系统检查240
第一节 颅神经检查240
一、嗅神经工240
二、视神经240
三、动眼、滑车、展神经、(Ⅲ、Ⅳ、Ⅵ)241
四、三叉神经(Ⅴ)242
五、面神经(Ⅶ)242
六、位听神经(Ⅷ)243
七、舌咽、迷走神经(Ⅸ Ⅹ)243
八、副神经(Ⅺ)243
九、舌下神经(Ⅻ)243
第二节 运动功能检查244
一、随意运动和肌力244
二、肌张力244
三、肌体积245
四、不随意运动亦称不自主运动245
五、共济运动245
第三节 感觉功能检查246
一、浅感觉246
二、深感觉247
三、复合感觉247
四、感觉障碍类型247
第四节 神经反射检查248
一、浅反射248
二、深反射250
三、病理反射253
四、阵挛254
五、脑膜刺激征255
六、直腿抬高试验255
第五节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256
第三篇 病历书写和诊断思维方法259
第一章 病历书写259
一、病历的重要性259
二、书写病历的基本要求259
三、病历格式与内容260
第二章 诊断步骤和思维方法270
一、确定诊断的步骤270
二、确定诊断的注意事项272
三、诊断错误的原因272
四、诊断内容273
第四篇 实验诊断276
第一章 血液检验276
第一节 血液的一般检验276
红细胞检验277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277
二、网织红细胞计数279
三、红细胞比容测定280
四、红细胞平均值280
五、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281
六、红细胞血红蛋白分布宽度282
七、红细胞的形态改变282
白细胞检验283
一、白细胞分类和发育283
二、参考值284
三、临床意义284
血小板检验289
一、血小板计数289
二、平均血小板体积289
三、血小板分布宽度和血小板比容290
第二节 红细胞沉降率检查290
第三节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291
一、确定有无贫血的试验292
二、明确溶血存在的试验292
三、判断溶血部位的试验292
四、查明溶血原因的试验293
第四节 止血与凝血障碍检验294
一、血栓与止血检查的主要项目295
二、临床应用295
第二章 骨髓检查300
第一节 标本的采取和送检301
第二节 血细胞的发育规律及形态301
第三节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步骤302
第四节 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点304
增生性贫血304
一、缺铁性贫血304
二、溶血性贫血304
三、急性失血性贫血304
增生低下性贫血304
一、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Ⅰ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05
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05
巨幼红细胞贫血305
白血病305
一、分类306
二、急性白血病的分型306
三、急性白血病的血液学特点307
四、慢性白血病的血液学特点308
其他血液病309
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09
二、多发性骨髓瘤310
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10
第五节 常用的血细胞化学染色311
一、过氧化物酶染色311
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311
三、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312
四、糖原染色312
五、铁染色313
第六节 细胞遗传学分析314
一、染色体命名314
二、异常染色体的命名和描写315
三、临床常见血液病的染色体改变316
第三章 尿液检验318
第一节 标本的收集和保存318
一、标本的收集318
二、尿液标本的保存319
第二节 理学检查319
第三节 化学检查321
一、尿液酸碱度测定321
二、尿蛋白质检查321
三、尿液糖的检查323
四、尿液酮体检查323
五、尿胆红素定性试验323
六、尿胆原定性试验324
七、尿中亚硝酸盐试验324
八、隐血试验(血红蛋白定性试验)324
第四节 尿沉渣检查325
第五节 妊娠诊断试验330
第六节 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尿液改变331
一、泌尿系感染331
二、肾小球肾炎332
三、肾病综合征332
四、肾结核333
五、肾结石333
六、泌尿系肿瘤333
第四章 粪便检查334
第一节 标本收集334
第二节 理学检查335
第三节 显微镜检查337
第四节 粪便隐血试验339
第五节 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粪便变化340
一、细菌性痢疾340
二、阿米巴痢疾340
三、细菌性食物中毒340
四、消化不良340
五、肠道原虫性腹泻340
六、霍乱、副霍乱341
七、肠道菌群失调341
第五章 脑脊液和浆膜腔穿刺液检查342
第一节 脑脊液检查342
一、适应证342
二、腰穿的主要禁忌证342
三、标本采集342
四、理学检查343
五、化学检查343
六、显微镜检查344
七、细菌检查345
八、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特点345
第二节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346
一、浆膜腔穿刺的主要适应证346
二、标本采集与送检346
三、理学检查346
四、化学检查346
五、免疫学检查347
六、显微镜检查348
七、细菌学检查348
第六章 免疫学检查350
第一节 免疫功能检查350
一、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350
二、血清补体测定352
三、T淋巴细胞检查353
四、B淋巴细胞检查355
五、自然杀伤细胞检测356
六、细胞因子检测358
第二节 自身抗体检查360
一、抗核抗体检查360
二、类风湿因子测定364
三、组织和细胞抗体检测364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的免疫学检查369
一、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369
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验369
三、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370
四、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371
五、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371
六、庚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371
七、输血传播病毒检测371
第四节 常用的感染免疫检测372
一、伤寒、副伤寒血清学检查:肥达(Widal)反应372
二、布氏杆菌病的血清检验372
三、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373
四、军团菌病的血清检验373
五、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374
六、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测定374
七、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血清学检验374
八、钩端螺旋体病血清学检查375
九、淋病的免疫学检查375
十、梅毒血清学检查375
十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血清学检验376
十二、衣原体抗体检测376
十三、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检验377
十四、立克次体感染的血清学检验377
十五、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血清抗体检验379
十六、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测定379
十七、抗EB病毒抗体检测379
十八、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血清学检验380
十九、流行性乙型脑炎血清学检验380
二十、登革热血清学检验381
二十一、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学检验381
第五节 其他免疫检验382
一、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382
二、C-反应性蛋白测定383
第七章 肝脏疾病常用实验室检查384
第一节 蛋白质代谢功能试验384
第二节 胆红素代谢的检查387
第三节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389
第四节 染料摄取与排泄功能389
第五节 血清酶学检查390
第六节 肝纤维化的检查394
第七节 肝脏病检验项目的选择395
第八章 肾功能检查397
第一节 肾小球功能检查397
第二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测定400
第三节 其他肾功能试验403
第四节 肾功能检测的评价和选择405
第九章 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检查407
第一节 有关心肌蛋白检查407
第二节 心肌酶学检查408
第十章 血清脂类和脂蛋白检查411
第十一章 内分泌检查416
第一节 胰岛功能检查416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检查419
第三节 甲状旁腺激素检测422
第四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检验422
第五节 肾上腺髓质激素及其代谢产物测定427
第六节 性腺激素测定427
第七节 垂体激素测定429
第十二章 其他常用生化检验432
第一节 血清电解质检查432
第二节 铁及相关蛋白436
第三节 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438
一、血气分析438
二、血液酸碱平衡440
第四节 淀粉酶和脂肪酶检验442
第十三章 肿瘤标志物检测444
第五篇 X线诊断451
第一章 总论451
第一节 X线的发现、产生与特性451
一、X线的发现451
二、X线的产生与特性451
第二节 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453
一、自然对比453
二、人工对比454
第三节 X线检查方法454
一、普通检查法454
二、特殊检查法454
三、造影检查法455
四、X线检查方法的选择455
第四节 X线影像分析与诊断456
一、X线诊断原则456
二、X线影像分析与诊断456
第五节 X线的防护457
第六节 X线诊断及影像医学进展457
第二章 呼吸系统459
第一节 检查方法459
一、透视459
二、摄影459
三、体层摄影459
四、支气管造影459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460
一、肺部460
二、纵隔462
三、膈463
四、胸膜463
五、胸廓463
第三节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464
一、支气管阻塞及其后果464
二、肺部病变466
三、胸膜病变469
第四节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472
第三章 循环系统483
第一节 检查方法483
一、透视483
二、摄片483
三、造影检查484
第二节 心脏、大血管正常X线表现484
一、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投影484
二、心脏、大血管的搏动487
三、影响心脏、大血管形态的生理因素487
第三节 心脏、大血管病变基本X线表现488
一、心脏及各房室增大488
二、主动脉的改变491
三、肺血管的改变492
第四节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X线诊断493
第四章 消化系统504
第一节 胃肠道检查方法504
一、普通检查504
二、钡剂造影检查505
三、血管造影507
第二节 胃肠道正常X线表现507
一、食管507
二、胃508
三、十二指肠510
四、空肠与回肠511
五、结肠511
第三节 胃肠道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512
一、形态改变513
二、功能改变515
第四节 胃肠道常见病的X线诊断516
食管静脉曲张516
食管癌516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518
食管憩室519
食管异物519
胃、十二指肠溃疡520
胃癌522
肠结核523
结肠癌524
溃疡性结肠炎526
第五节 胃肠道常见急腹症527
胃肠道穿孔527
肠梗阻527
肠套叠529
第六节 胆道疾病的X线诊断529
一、检查方法530
二、正常X线表现530
三、常见病的X线诊断531
第五章 骨、关节系统533
第一节 X线检查方法533
一、普通检查533
二、特殊检查534
第二节 骨、关节正常X线表现534
一、长骨534
二、四肢关节536
三、脊柱536
四、颅骨538
五、常见解剖变异539
第三节 骨、关节病变基本X线表现540
一、骨骼病变基本X线表现540
二、关节病变基本X线表现544
第四节 骨、关节疾病X线诊断545
骨、关节外伤545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551
骨、关节结核553
骨肿瘤556
第六章 泌尿、生殖系统560
第一节 泌尿系统560
一、检查方法560
二、正常X线表现561
三、常见疾病X线表现与诊断562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565
一、检查方法565
二、正常X线表现566
三、子宫、输卵管疾病的X线诊断566
四、节育器的X线检查568
第七章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569
第一节 CT装置及发展概况569
第二节 CT成像基本原理570
第三节 CT图像特点570
第四节 CT扫描方法571
第五节 CT图像分析571
第六节 常见疾病的CT诊断571
一、颅脑疾病的诊断572
二、肺部疾病的诊断574
三、腹部疾病的诊断576
第八章 磁共振成像579
第一节 MRI的成像基本原理579
第二节 MRI设备580
第三节 MRI图像特点581
第四节 MRI检查技术582
第五节 MRI分析与诊断583
第六节 MRI诊断的临床应用583
一、脑梗死583
二、脑星形细胞瘤584
三、脑膜瘤585
四、脊膜瘤587
五、椎间盘突出587
六、主动脉夹层588
七、肝海绵状血管瘤588
八、胆道梗阻589
第六篇 其他检查591
第一章 心电图检查591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591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591
二、心脏起搏传导系统594
三、心电图各段的组成与命名595
四、心电图导联体系596
五、心电向量图与心电图的关系600
六、平均心电轴601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605
一、心电图的测量605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范围608
第三节 心房、心室肥大615
一、左心房肥大615
二、右心房肥大616
三、双房肥大616
四、左心室肥大617
五、右心室肥大618
六、双室肥大619
第四节 心肌缺血620
一、心肌缺血的基本图形620
二、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621
三、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622
四、变异型心绞痛622
五、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623
第五节 心肌梗死626
一、心肌梗死的基本图形626
二、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演变及分期626
三、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定位诊断628
四、心肌梗死心电图的鉴别诊断628
第六节 心律失常629
一、心肌的电生理特性629
二、心律失常的概念与分类631
三、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631
四、期前收缩632
五、阵发性心动过速与非阵发性心动过速634
六、扑动与颤动636
七、逸搏和逸搏性心律638
八、心脏传导阻滞640
九、预激综合征647
第七节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与分析649
一、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649
二、心电图的阅读、分析方法650
三、心电图报告651
第八节 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652
动态心电图652
食管心房调搏电生理检查653
起搏心电图654
第二章 脑电图655
一、常规脑电图655
二、便携式动态脑电图655
第一节 检测方法655
一、常规检测法655
二、特殊电极656
三、诱发试验656
第二节 脑电图的基本内容656
一、频率656
二、波幅657
三、波形657
四、位相659
五、出现方式660
六、出现部位661
七、生理反应性661
第三节 正常脑电图661
一、健康成年人661
二、儿童正常脑波的分期和特点662
三、小儿正常脑电图诊断标准663
四、睡眠脑电图663
第四节 异常脑电图664
一、成人的异常脑电图664
二、成人异常脑电图的诊断标准665
三、儿童异常脑电图的诊断标准666
第五节 脑电图的临床应用及分析667
一、脑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667
二、脑电图的阅读、分析方法668
第六节 脑电地形图670
第七节 脑磁图670
第三章 肌电图与诱发电位671
第一节 肌电图与电诊断671
一、肌电图671
二、神经传导速度677
三、重复神经电刺激及瞬目反射680
四、各类疾病的肌电图681
第二节 诱发电位684
一、体感觉诱发电位684
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686
三、视觉诱发电位688
四、运动诱发电位689
五、事件相关电位690
第四章 肺功能检查691
第一节 通气功能检查691
一、肺容积691
二、通气功能693
第二节 换气功能检查697
第三节 小气道功能检查698
第五章 超声检查701
第一节 超声诊断的基础知识701
一、超声波的定义及有关物理量701
二、超声波的物理特性701
三、超声诊断原理703
第二节 超声检查技术704
一、普通超声检查的种类704
二、超声诊断新技术705
第三节 人体组织的声学类型707
一、无回声型无反射型707
二、低回声型少反射型707
三、强回声型多反射型707
四、含气型全反射型707
第四节 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与图像观察分析708
一、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708
二、超声图像的观察分析708
第五节 超声心动图709
一、正常超声心动图709
二、心功能测定715
三、异常超声心动图717
第六节 腹部超声检查727
一、肝脏727
二、胆道系统729
三、胰腺732
四、梗阻性黄疸733
五、脾脏734
六、泌尿系统734
七、妇产科737
第七节 浅表器官超声检查741
一、乳腺741
二、甲状腺743
第八节 经颅多普勒745
一、经颅多普勒超声的技术原理746
二、检查方法746
三、检查结果分析747
四、临床应用748
第六章 消化内镜749
第一节 内镜的种类749
一、以结构和性能分类749
二、以用于不同部位的分类750
第二节 胃镜诊断750
一、临床应用750
二、正常胃镜所见751
三、常见病变752
第三节 纤维结肠镜诊断752
一、临床应用753
二、正常结肠镜所见753
三、常见病变754
附录一 临床常用诊疗技术755
附录二 临床常用检验参考值773
热门推荐
- 3394735.html
- 298852.html
- 470328.html
- 3022626.html
- 1751034.html
- 951699.html
- 2760701.html
- 1734384.html
- 1946308.html
- 29636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82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18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87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97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80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94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97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08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38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3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