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熔炉·丰碑:安吴青训班文献集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熔炉·丰碑:安吴青训班文献集 上
  • 李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780199508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108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革命纪念地-简介-泾阳县;中国青年运动-史料-泾阳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熔炉·丰碑:安吴青训班文献集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革命领袖和政要为安吴青训班的题词或致电电文1

1.1 毛泽东同志为安吴青训班二周年纪念的题词1

1.2 朱德总司令为安吴青训班的题词2

1.3 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复电勉励安吴青训班的电文2

第二章 中共中央、中共陕西省委、中共中央青委及其领导人对安吴青训班工作的指示和文件摘要2.1 关于党中央系统直辖各校学生使用原则的决定和通信(节选)3

2.2 反对投降提纲(节选)5

2.3 青年要学会打仗6

2.4 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给少共国际的信(节选)9

2.5 冯文彬给在武汉长江局青委工作的黄华和宋一平同志的信11

2.6 中国青年运动现状及任务简要大纲(节选)16

2.7 中央书记处关于云阳等地我之青训班及其他机关撤至关中的指示17

2.8 陕西省委组织部通知(第一号)18

2.9 陕西省委组织部通知(第二号)19

2.10 杨清致伍云甫、李华电20

2.11 目前抗战形势与保卫陕西保卫西北问题&关烽22

第三章 安吴青训班的办班情况、班务、政务、教育、教学管理资料及活动资料33

3.1 安吴青训班招生启事33

3.1.1 陕西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暨附设游击训练班招生简章33

3.1.2 第四期招生启事——陕北公学来函35

3.1.3 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招收第五期学生37

3.1.4 西北青救会附设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招收第七期新生38

3.1.5 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战时青年训练班招生简章(第八期)39

3.1.6 陕西安吴中国青年干部训练班招收新生启事40

3.2 青训班(第一期)在斗口农场办班情况42

3.2.1 斗口农场历史地图42

3.2.2 青训班在斗口农场的校舍分布43

3.2.3 青训班在斗口农场办班情况简介43

3.3 青训班(第二、三期)在云阳办班情况46

3.3.1 云阳镇历史地图46

3.3.2 青训班在云阳镇的校舍分布47

3.3.3 青训班在云阳镇的办班情况简介47

3.4 青训班在安吴堡办班情况49

3.4.1 安吴堡古地图49

3.4.2 青训班时期的安吴古堡概貌介绍49

3.4.3 青训班在安吴堡的校舍分布及主要活动场所50

3.4.4 青训班在安吴堡办班情况简介51

3.5 战时青年训练班规则概要53

3.6 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战时青年训练班同学总会会章57

3.7 安吴青训班各类讲义稿62

3.7.1 《抗战形势与任务》62

3.7.1.1 在训练班全体大会之报告提纲62

3.7.1.1.1 四个月抗战的总结62

3.7.1.1.2 中国能否战胜日本64

3.7.1.1.3 怎样坚持抗战 争取抗战胜利67

3.7.1.2 三民主义讲授提纲71

3.7.1.2.1 三民主义的发生71

3.7.1.2.2 三民主义的理论72

3.7.1.2.3 三民主义的实行72

3.7.1.3 领导民众的艺术讲课问题73

3.7.1.4 怎样消灭汉奸75

3.7.1.5 学生运动讲授提纲88

3.7.1.5.1 什么是学生运动88

3.7.1.5.2 现阶段学生运动的中心任务90

3.7.1.5.3 学生运动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90

3.7.1.5.4 学生运动的组织92

3.7.1.6 农村工作讲授提纲92

3.7.1.7 武装群众与军队中工作的提纲95

3.7.1.7.1 武装群众与军队中工作的意义95

3.7.1.7.2 武装群众的工作96

3.7.1.7.3 抗战正规军的工作97

3.7.1.7.4 后方武装队伍中的工作100

3.7.1.8 抗战形势和我们的基本任务讲授大纲103

3.7.1.8.1 战时的日本和战时的中国103

3.7.1.8.2 五个月来的抗战105

3.7.1.8.3 我们目前的基本任务108

3.7.1.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讲授大纲111

3.7.1.9.1 它的背景111

3.7.1.9.2 它的发生和发展113

3.7.1.9.3 它的性质和工作115

3.7.1.10 抗日游击战争讲授提纲120

3.7.1.10.1 抗论120

3.7.1.10.2 战术与勤务127

3.7.1.10.2.1 埋伏(伏击)127

3.7.1.10.2.2 袭击131

3.7.1.10.2.3 破坏交通134

3.7.1.10.2.4 行军136

3.7.2 《民众运动》137

3.7.2.1 抗战与民运研究提纲137

3.7.2.2 宣传与组织143

3.7.2.2.1 怎样才能做一民众运动者143

3.7.2.2.2 群众中的宣传鼓动工作145

3.7.2.2.3 如何领导斗争147

3.7.2.2.4 如何组织民众147

3.7.2.2.5 群众会议的领导150

3.7.2.2.6 群众中的干部与领袖151

3.7.2.3 农民运动研究提纲152

3.7.2.3.1 中国农村的情况152

3.7.2.3.2 目前农民运动的意义及其特点155

3.7.2.3.3 农村的初步工作157

3.7.2.3.4 关于农村统一战线问题160

3.7.2.3.5 农民运动的几个具体工作163

3.7.2.4 职工运动研究提纲168

3.7.2.4.1 职工运动的一般问题168

3.7.2.4.2 抗战中的职工运动171

3.7.2.4.3 工作原则和方法174

3.7.2.5 抗战军队政治工作讲授提纲175

3.7.2.5.1 抗战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性175

3.7.2.5.2 抗战军队政治工作的任务176

3.7.2.5.3 抗战军队政治工作的对象177

3.7.2.5.4 抗战军队中连队政治工作178

3.7.2.5.5 各种情况下的政治工作182

3.7.2.6 儿童工作研究提纲185

3.7.2.6.1 儿童工作与抗战185

3.7.2.6.2 怎样进行儿童工作187

3.7.3 《论青年与青年运动》192

3.7.3.1 序言192

3.7.3.2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青年的命运193

3.7.3.3 社会革命中青年的作用与任务214

3.7.3.4 殖民地与半殖民地青年运动的任务242

3.7.3.5 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建设中的青年250

3.8 安吴青训班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总结257

3.8.1 青训班的教务工作&瑞龙257

3.8.2 生活指导处是怎样工作着的&张琴秋264

3.8.3 青训班的总务处&葛瑞蓂273

3.8.4 职工大队概况&陈希文280

3.8.5 陕西省委关于云阳青训班第五、六期工作的总结报告289

3.8.6 青训班总支委七月份工作计划294

3.8.7 青训班总支六月份工作总结296

3.8.8 青训班军事教育的实施&东潮314

3.8.9 青训班的地方工作&叶方319

3.8.10 救亡情报——安吴堡通讯321

3.8.11 慰问爱国青年印象记&廖习仗322

3.8.12 简讯——西安媒体参观团到安吴325

3.8.13 我是一个游击队&向阳325

3.8.14 夜袭(安吴青训班野营杂志之一)&张浡328

3.8.15 一个铁路工人&兆祥330

3.8.16 青年自卫团的野营演习&孙毅人335

3.8.17 巩固中国青年的团结 学习国际青运的经验&刘光341

3.8.18 带来了伟大的同情&向华345

3.8.19 在安吴堡的讲话&柯乐满349

3.8.20 我们要把援助中国的苗子播种在广大群众中去&雅德352

3.8.21 新的中国会在战争里出现的&雷克难353

3.8.22 中国独立 全世界民族会享受和平&傅路德355

3.8.23 告青训班毕业同学战工团团员同志书356

3.8.24 西北青救会附设安吴战时青年训练班为周年纪念改期举行事紧急启事358

3.8.25 欢迎朱德将军在安吴&晓山359

3.8.26 快来做一件顶紧要的事&小珊362

3.8.27 小朋友响应三十万封信的号召363

3.8.28 悼三哥史伟同志&史文364

3.8.29 追悼阵亡将士歌&安吴青训班367

3.8.30 组织广大青年参加生产运动&刘光367

3.8.31 小消息两则370

3.8.32 青训班生产远征队&集体创作371

3.8.33 追悼雷塞同志&史洛文376

3.9 安吴青训班给毛泽东、朱德、贺龙、蒋介石、李宗仁等的信电和致全国青年青年节告西北各校的信等历史资料378

3.9.1 青训班来信向毛泽东同志、朱德总司令致敬378

3.9.2 安吴青训班写给朱德同志的信379

3.9.3 安吴青训班电慰贺师长380

3.9.4 致蒋委员长代电381

3.9.5 致李司令代电381

3.9.6 为纪念“五四”十九周年致全国青年381

3.9.7 国际青年节告西北各校同学宣言382

3.9.8 复苏联儿童的一封信383

3.10 安吴青训班组织系统一览表386

3.11 安吴青训班班歌388

3.12 安吴青训班的扩大与发展——泽东青年干部学校391

3.12.1 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正式举行开学典礼391

第四章 安吴青训班办班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人文资料和历史文献394

4.1 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394

4.1.1 召集西北青年救国代表大会决定394

4.1.2 召集西北青年救国代表大会告全体会员暨西北各青年团体青年群众书395

4.1.3 西北青年第一次救国代表大会主席团397

4.1.4 西北青年第一次救国代表大会通电398

4.1.5 救亡运动任务的决议399

4.1.6 全国青年救国纲领草案405

4.1.7 中华青年救国联合会组织简章(草案)411

4.1.8 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成立经过416

4.1.9 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会员须知418

4.1.10 西青救组织系统一览表419

4.1.11 通告——关于西北青救会移驻云阳、另组特区青救会419

4.1.12 青年统一战线讲话(节选)421

4.1.13 救亡情报(西青救抗战剧团)424

4.1.14 西北青救联合会为救国青年被捕告各界同胞书424

4.1.15 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一年来工作状况426

4.1.16 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负责人冯文彬先生关于陕西省党部明令解散“西北青救”事件谈话429

4.1.17 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为召集全国青年代表大会通电433

4.1.18 西北青年救国会告全体会员书434

4.1.19 简讯——中国青年的光荣437

4.1.20 一年来的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韩进438

4.1.21 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为召集第二次代表大会紧急启事448

4.1.22 在旅途上(战工团通讯)448

4.1.23 西青救两周年&冯文彬451

4.1.24 西北青年战地工作团团章454

4.2 1938—1940年国民党和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关于安吴青训班活动的报道文章资料457

4.2.1 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怎样办战时青年训练班&李公朴457

4.2.2 陕西泾阳安吴堡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鸣谢启事466

4.2.3 国民党的出版物及其《谠论》杂志文摘466

4.2.3.1 共党青运调查专报(第一号)(节选)466

4.2.3.2 来自西北战时青年训练班&哲明470

4.2.3.3 从安吴回到西安&舜我473

4.2.4 《青年战线》文摘476

4.2.4.1 补白&孟奚476

4.2.4.2 读了《从安吴回到西安》以后&朱华476

4.2.5 《全民抗战》杂志文摘480

4.2.5.1 在学习中的农民&郭芬480

4.2.5.2 安吴青训班和寒冷斗争的胜利&郭芬 牛山 伊文 刘椿485

4.2.5.3 长久新鲜&郭芬 李棉490

4.2.6 《游击》半月刊杂志文摘495

4.2.6.1 西北通讯495

4.2.7 其他报刊499

4.2.7.1 敬告陕北边区各校同学499

4.2.7.2 边区各校学生发表宣言驳斥杨杰等民族败类501

4.2.7.3 开除杨杰等民族败类学籍抗大召开反叛逆大会504

4.3 反映安吴青训班与其他青年组织关系的历史材料(包括国际学联、三青团等)506

4.3.1 世界学联代表团在安吴堡506

4.3.2 苏联儿童们寄给中国世界语同志的信507

4.3.3 给世界学联秘书柯乐满的信509

4.3.4 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致三民主义青年团书511

4.3.5 与世界青年携起手来——致第二次世界青年大会函518

第五章 历史的回忆522

5.1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回忆文章522

5.1.1 我们怎样创办战时青年训练班的&冯文彬 乔木522

5.1.2 草创时代&荆生529

5.1.3 中国青年干部训练班530

5.1.4 安吴青训班印象记&刘孟痴547

5.1.5 青训班的女同学&夏青550

5.2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回忆文章554

5.2.1 怀安吴堡&李南力554

5.3 八十年代以后的回忆文章564

5.3.1 让历史照片永放光芒&鲁明564

第六章 安吴青训班精英谱566

6.1 北京566

6.2 上海573

6.3 天津573

6.4 广州574

6.5 辽宁574

6.6 吉林575

6.7 黑龙江576

6.8 陕西576

6.9 甘肃578

6.10 青海578

6.11 内蒙579

6.12 云南579

6.13 四川579

6.14 重庆580

6.15 山西580

6.16 河北580

6.17 山东580

6.18 湖北581

6.19 湖南581

6.20 江苏581

6.21 江西581

6.22 浙江582

6.23 安徽582

6.24 河南582

6.25 贵州583

6.26 其他583

第七章 附录585

7.1 安吴周边历史地图585

7.2 历史上的安吴堡586

7.2.1 安吴堡的来历586

7.2.2 安吴堡的户族关系586

7.2.3 安吴堡古城墙的历史587

7.2.4 迎祥宫588

7.2.5 望月楼589

7.2.6 式仪堂589

7.2.7 安吴寡妇590

7.3 从安吴堡走出的国学大师——吴宓594

7.3.1 诗中看籍贯594

7.3.2 吴宓先生著述要目594

7.3.3 我国比较文学奠基人之一&马富明596

7.4 于右任先生及其斗口农场609

7.4.1 一个牧羊儿的自述(节选)&于右任609

7.4.2 于右任先生与斗口农场610

7.5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云阳镇613

7.5.1 历史上的云阳镇613

7.5.2 云阳改编614

7.6 已出版的有关安吴青训班的专著615

7.6.1 《安吴古堡的钟声》615

7.6.2 《西安文史资料——回忆安吴青训班专辑》615

7.6.3 《古堡钟声延水情》615

7.6.4 《战火青春》615

7.6.5 《沸腾的岁月——走进安吴青训班》615

编者后记6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