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海洋科学发展战略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海洋科学发展战略研究
  • 王修林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978750276965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35页
  • 主题词:海洋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海洋科学发展战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海洋科学的重要战略地位2

一、海洋科学在对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3

二、海洋科学在维护国家海洋主权和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3

三、海洋科学在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

四、海洋科学对重大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4

第二节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海洋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5

一、海洋资源5

二、海洋能源7

三、海洋生态环境保护7

四、海洋自然灾害预报8

五、海上运输安全9

第三节 中国海洋科学发展战略及其对策研究整体框架9

一、重要性和必要性9

二、遵循的原则10

三、总体研究思路11

第二章 重大海洋科学进展13

第一节 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13

第二节 海底热液活动15

第三节 大洋输送带17

第四节 深海氧同位素曲线确立和米兰科维齐旋回18

第五节 海洋的变异性20

第六节 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21

第七节 海洋中的C02及其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21

第八节 海洋中的放射性示踪物23

第九节 极端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多样性23

第十节 微型食物网和大洋微型生物群26

第十一节 全球生产力状态描述26

第十二节 铁限制假说28

第十三节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29

第三章 重大国际合作科学研究计划32

第一节 全球变化框架下的相关海洋科学技术研究计划32

一、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TOGA)33

二、世界大洋环流试验(WOCE)34

三、全球大洋通量联合研究(JGOFS)35

四、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35

五、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GLOBEC)36

六、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和生态系统综合研究(IMBER)36

七、上层海洋一低层大气研究(SOLAS)37

八、微量元素和同位素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GEOTRACES)37

第二节 深海大洋合作计划38

一、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38

二、全球大洋中脊行动40

三、国际大陆边缘计划43

第三节 海洋观测合作计划44

一、全球实时海洋观测计划44

二、全球海洋观测系统44

三、海洋生物普查计划45

第四节 海底观测网络计划45

一、海王星海底观测网络计划45

二、海洋研究交互观测网络计划46

三、欧洲海底观测网计划48

四、日本新型实时海底监测网络计划49

第五节 全球有害赤潮生态学与海洋学研究计划50

第四章 我国海洋科学领域重要国家研究计划52

第一节 海洋领域的国家“973”研究计划52

一、海水重要养殖生物病害发生和抗病力的基础研究54

二、中国近海环流形成变异机理、数值预测方法及对环境影响的研究55

三、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57

四、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中的深海过程和深海记录60

五、中国边缘海形成演化及重要资源的关键问题61

六、我国近海有害赤潮发生的生态学、海洋学机制及预测防治62

七、中国典型河口-近海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65

八、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环境效应69

九、我国近海生态系统食物产出的关键过程及可持续发展机理71

十、重要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发生和免疫防治的基础研究73

第二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4

一、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74

二、海洋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人才项目77

第三节 海洋领域的国家“863”研究计划中的重大项目85

一、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技术和示范试验85

二、海水养殖动物的多倍体育种育苗和性控技术86

三、莺琼大气区勘探关键技术88

四、台湾海峡及毗邻海域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立体监测系统专项89

五、天然气水合物勘探89

六、海洋监测探测仪器研制90

七、“十一五”期间海洋技术领域的国家“863”计划的重点项目91

第四节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相关部(局)、委重大科技专项简介95

一、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5

二、“126”专项96

三、“703”专项96

四、“908”专项96

第五章 海洋科学分支学科现状和发展发向98

第一节 物理海洋学98

一、物理海洋学在海洋科学中的地位98

二、物理海洋学学科发展趋势100

三、我国物理海洋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102

第二节 生物海洋学107

一、生物海洋学在海洋科学中的地位107

二、生物海洋学学科发展趋势109

三、我国生物海洋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112

第三节 海洋生物技术118

一、海洋生物技术在海洋科学中的地位118

二、海洋生物技术学科发展趋势120

三、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126

第四节 海洋化学130

一、海洋化学在海洋科学中的地位130

二、海洋化学学科发展趋势132

三、我国海洋化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137

第五节 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141

一、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在海洋科学中的地位141

二、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学科发展趋势143

三、我国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148

第六节 海洋探测和监测技术153

一、海洋探测和监测技术在海洋科学中的地位153

二、海洋探测和监测技术发展趋势155

三、我国海洋探测和监测技术现状及其发展方向167

第七节 海岸带综合管理172

一、海洋管理科学概念的产生和发展172

二、海岸带综合管理科学的性质和地位174

三、海岸带综合管理科学发展趋势177

四、我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科学现状及其发展方向181

第六章 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发展对策183

第一节 国际海洋科学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183

一、海洋科学研究重点趋向于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环境问题184

二、海洋科学研究趋向于全球化和国际化184

三、海洋科学观测手段趋于立体化、全覆盖和长时间序列化185

四、海洋科学研究手段趋向于海上调查试验、实验室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186

五、多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仍然是当今国际海洋科学研究发展的大趋势186

第二节 我国急需重点解决的重大海洋科学问题187

一、海洋科学急需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187

二、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急需解决的问题189

三、海洋监测探测技术装备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192

第三节 我国海洋科学发展的优先研究领域194

一、海洋环境与气候变化195

二、海洋动力过程与环境变化195

三、海洋地质过程及其资源与环境效应195

四、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195

五、海洋环境质量演变及其效应195

六、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生物多样性196

七、深海大洋环境196

八、海洋-大气-陆地-海冰相互作用研究196

九、海洋探测与大型海洋科学实验研究196

十、海洋数值模式196

十一、海洋生物资源持续发展利用的原理和途径196

十二、数字海洋和信息共享197

第四节 实施我国海洋科学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条件——公共平台建设197

一、我国海洋立体综合观测平台建设199

二、我国海洋资源共享平台建设200

三、我国海洋科学公共研究平台建设202

第五节 实施我国海洋科学发展战略的主要保障措施204

一、增加投入,实施海洋科学领域重大专项计划204

二、加强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重大研究计划204

三、统筹规划,加强海洋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205

四、推进改革,创新海洋科学研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5

主要参考文献207

附件1 缩略词和缩写词213

附件2 中国海洋科学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23

附件3 中国海洋科学发展战略研究通讯评议组224

附件4 中国海洋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结题评审专家组2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