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五四运动史 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五四运动史 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
  • (美)周策纵,陈永明,张静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7869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71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495页
  • 主题词:五四运动-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五四运动史 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1

五四运动的定义1

经济、社会和政治背景6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0

上编 运动的发展19

第二章 促成五四运动的力量(1915—1918)19

国内爱国分子的国耻感(“二十一条”的刺激)19

海外留学生改革的热忱24

第三章 运动的萌芽阶段:早期的文学和思想活动(1917—1919)42

《新青年》杂志的创办43

北京大学的改革48

新式知识分子的联合与《新潮》杂志的创办52

新式知识分子的改革观点58

反对派的批驳和答辩62

青年对新思潮的响应75

1918年5月的抗日请愿80

第四章 “五四”事件86

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失败86

民众对合约的反对情绪92

惊破迷梦的巴黎消息95

学生的特性和组织97

“五四”游行示威102

从东交民巷到曹汝霖住宅113

第五章 事件的发展:学生示威与罢课122

北京政府当时的反应123

北京学生联合会的成立与知识分子的动员125

其他城市学生的支持133

总统的惩罚令与蔡元培的出走137

学生大罢课144

第六章 更进一步的发展:工商界及劳工界的支持149

政府向学生寻求和解的失败149

6月2、3、4日的大逮捕152

6月5日上海的罢市和罢工155

“五四”事件的解决:内阁垮台与拒签合约161

事件解决后政府试图分离学生168

关于事件解决的一些问题170

第七章 新文化运动的扩展(1919—1920)172

新式知识分子之间团结的增加172

《新青年》《新潮》改革观念的风行175

新出版物的急速增加与旧刊物的改革179

偶像破坏浪潮的高涨183

新知识的、新社会的和新政治的团体188

新式知识分子所倡导的大众教育192

对新文化运动支持的不断加强194

第八章 世界主要国家对五四运动的态度198

日本的反应198

西方的两种态度的对照:赞同和疑虑201

苏俄的吸引力209

第九章 观念与政治上的分歧(1920—1922)214

分裂的主要思想集团214

问题与主义216

社会政治激进主义与文化激进主义的对峙221

民主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西化226

参与政治236

第十章 社会政治的后果250

政治和经济组织的重新定向250

女性解放252

教育改革254

学生运动后来的趋势256

下编 主要思潮分析263

第十一章 文学革命263

旧文学263

文学作品中现实主义和白话文的提倡265

对文学改革的反对272

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275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279

第十二章 新思想与对传统的价值重估281

旧思想的核心281

新思想:现实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社会主义及达尔文主义284

新方法:实验主义、怀疑论与不可知论的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影响288

“打倒孔家店”291

第十三章 新思想与后来的论战302

疑古302

重估遗产与整理国故305

非宗教运动307

东西文化问题论战313

科学与玄学论战318

第十四章 结论:繁多的阐释和评价323

一场文艺复兴运动、一场宗教改革运动或者一场启蒙运动——自由主义者的观点323

中国的一场大灾难——来自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和传统主义者的批判327

由列宁影响的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中国共产党的阐释331

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是谁?338

五四运动的真正本质——一种仅供参考的阐释341

再评价五四运动的成就与不足344

对五四运动的进一步思考348

附录351

一、“五四”时期社会力量简析351

二、参与“五四”事件的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357

三、参加“五四”事件的大专院校358

四、有关1918—1926年中国工人罢工的数据360

大事年表(1914—1923)363

注释372

译后记4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