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造与心智的成长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创造与心智的成长
  • (美)罗恩菲德(Lowenfeld,Viktor)著;王德育译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 ISBN:7535605680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9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16页
  • 主题词:青少年成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创造与心智的成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美术教育译丛》序1

第一章 艺术在教育上的涵义1

指导方法2

创造过程的效果3

王序4

扩大经验范围的重要原则5

译者序6

第二章 小学里创造活动的涵义12

导言12

模仿的天性15

定型的练习本和着色画本对儿童的影响15

自我表现19

自我调整20

借艺术达自我认识之意义22

在施教上的意义24

儿童对艺术经验的自我体验25

对艺术媒介的自我体验27

技巧和程序27

欣赏32

社会调整36

统整在艺术教育中的意义37

被统整的经验37

艺术和社会的统整38

统整和学习41

作品的评量43

评量的目的43

心理的评量45

作品意义之评量47

不同成长界限的评量49

感情成长50

儿童作品中的智慧成长53

创作活动中的生理成长54

创作活动中的知觉成长55

创作活动中的社会成长57

美感的成长58

创造性的成长59

客观评判标准的评量60

发展的阶段60

技巧和技术61

作品的组织65

儿童创作的分等68

评量表69

展览和竞争69

自然竞争69

强迫竞争73

教室和学校展览75

教师必须创作吗?77

在艺术施教中心理的探勘78

教师的弹性80

透过教师的作品来体验儿童80

教师认识发展阶段的需要81

一般的教室过程84

纪律84

材料的准备和分配85

第三章 自我表现的第一阶段涂鸦阶段(2岁至4岁)87

涂鸦的意义87

涂鸦的一般发展88

没有区别的涂鸦88

纵横线的,或有控制的涂鸦88

圆圈的涂鸦92

涂鸦的命名92

色彩的意义92

艺术刺激93

题材93

技巧94

评量表95

摘要96

涂鸦阶段中个人成长特征的解释97

智慧成长97

感情成长98

社会成长99

知觉成长101

生理成长103

美感成长104

创造性成长104

成长分析的摘要105

练习106

实验工作107

第四章 首次的表现尝试样式化前阶段(4岁至7岁)108

样式化前阶段的意义108

儿童的心理108

儿童主动知识的充实109

表现符号的一般发展110

人物112

空间112

色彩的意义114

艺术刺激115

摘要117

题材118

技巧121

评量表121

样式化阶段个人成长特征的阐释122

智慧成长122

感情成长123

社会成长124

知觉成长125

生理成长126

美感成长126

创造性成长127

成长分析的摘要128

练习129

实验工作129

第五章 形体概念的形式样式化阶段(7岁至9岁)131

儿童绘画里的样式131

人物样式——对于人最初的明确概念132

空间样式——空间秩序的最初概念132

样式的改变——主观经验的表现133

人物的表现——几何式线条136

空间137

心理状态137

基底线的采用138

基底线的起源139

基底线和地形的特征化140

主观空间的再现142

空间和时间的再现146

X光线画148

色彩的意义152

设计的意义——重复的自然冲动154

粘土塑造156

艺术刺激158

题材159

技巧161

评量表162

摘要164

样式化阶段个人成长特征的阐释166

智慧成长166

感情成长167

社会成长169

知觉成长170

生理成长171

美感成长172

创造性成长173

成长分析的摘要174

练习175

实验工作176

第六章 理智之萌芽党群年龄(9岁至11岁)178

写实的概念178

较明显的自我意识178

人物的表现181

感情的表现182

空间的表现183

色彩——主观阶段185

设计和手艺186

塑造191

艺术刺激192

题材194

技巧197

摘要198

智慧成长201

评量表201

党群年龄个人成长特征的阐释201

感情成长203

社会成长204

知觉成长205

生理成长206

美感成长207

创造性成长208

成长分析的摘要209

练习210

实验工作211

第七章 拟似写实阶段推理的阶段(11岁至13岁)212

心理学上的假设212

自然表现的最初概念214

人物214

视觉型对深度的发展216

两种不同空间观念的发展216

非视觉型退化至基底线的表现219

色彩——两种不同的观念221

设计223

塑造——两种不同的方式224

艺术刺激225

人物228

空间的刺激230

色彩232

题材234

技巧236

评量表239

拟似写实阶段个人成长特征的阐释241

智慧成长241

摘要242

感情成长243

社会成长244

知觉成长245

生理成长247

美感成长247

创造性成长249

成长分析的摘要249

练习250

实验工作250

想象概念中的心理变化252

创造活动中的青春期危机252

第八章 决定时期252

两种创造类型的发展258

视觉型260

触觉型262

两种类型不同的创造概念262

人物264

空间266

两种创造类型是心理的——它们在性格发展上的意义268

适当艺术刺激的意义270

第九章 青春期的艺术272

到批评式自觉的改变276

想象概念的改变278

题材的重新考虑283

青少年在社会中的需要283

特殊表现的青春期艺术284

自我的经验285

家庭中的经验300

社区中的经验314

大自然中的经验334

工业中的经验341

中等学校中技巧和技术的意义354

速写355

画架绘画357

壁画和壁画技术361

中等学校中的雕塑366

版画——复制的技术373

设计的技术382

为何在决定阶段不包括评量表387

练习389

第十章 审美标准的意义392

绘画制作中的表现元素392

线条的意义和其关系394

空间的意义和其关系398

光和影的意义404

色彩——构图中的元素408

统一或构图413

第十一章 天才儿童的个案415

特殊个案416

想象和表现的流畅性416

高度发展的敏锐性418

想象的直觉性419

表现的直接性420

教育上的结论421

高度的自我体验421

第十二章 艺术教育的治疗问题423

创造过程和有障碍者423

艺术教育和治疗424

客观和主观的障碍425

身体意象的意义426

艺术教育治疗的特殊方法427

观察429

艺术教育治疗中的一般步骤429

个案史429

关系的建立430

熟悉艺术媒介431

创作过程之关系的建立432

自我体验的建立433

归属感的发展434

归属感的消除435

表现的自发性欲求435

摘要436

心理障碍436

视觉障碍者的创作活动436

聋盲者的塑造——个案研究459

听觉有障碍者与艺术教育465

语言缺陷和艺术教育468

大脑麻痹者和创作活动469

艺术教育对瘸子的治疗472

心智有障碍者473

创造活动里所表现的心智发展迟缓474

蒙古痴呆类型里的心智发展迟缓之个案研究475

艺术教育治疗和轻微神经病之个案研究477

艺术教育和精神错乱481

摘要487

第十三章 各阶段的摘要4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