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共和观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苏昌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1495985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国际政治(学科: 研究) 国际政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共和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仰往知醒 告别战国11
一、进化发展 遥远不凡11
宇宙无穷多物源,人类有智最难得11
人类的产生必须赖于宇宙的和谐优态12
二、思维可贵 聪明不易14
人是宇宙优素的结晶14
人类的智慧一直沿着以生产工具更新为主线而发展16
人类对文明进化并不陌生,却很迟才有所了解16
人类的思维发展既促进了社会进步,但又受社会条件的限制17
三、战乱不止 自强不息19
自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全球几乎连年不断发生战争19
经受了战争的危害,才知道和平的宝贵21
四、争战相戮 独霸不得21
种族、民族、国家三者不可能战胜21
任何梦求成为世界霸主都不可能成功22
推行殖民扩张不可能持久23
发动战争的头目绝不可能有好下场24
任何侵略者企图占领他国的领土都不可能得到巩固24
任何一种意识文化都不可能在全球一统天下26
世界只有一条发展道路的论断没有科学根据27
任何国家发达富有都不可能永久保持不变28
任何国家走上侵略都不可能得到巩固安定28
未来战争不可能有赢家29
五、异想开天 必护未来31
忆往昔历史,人们更珍惜现在、热爱未来32
新殖民主义根源依然存在34
争夺霸权不仅体现于行动,并发展为主义与理论34
依靠高科技推进历史的同时,又面临着种种威胁35
六、向往共和 前景广开36
人民盼望和平已成为世界走势的主题37
新世纪必将快步走向文明大道38
创共和世界新乐园是有基础的39
哲学创新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不创新又难成大事41
一、远流多源 润泽环宇41
走出过去 放开生机41
中国哲学流长渊远,精深博大42
西方哲学变革早、影响广47
二、拓宽境界 推进选择50
多点综合,广世精华50
东西方认识事物具有差异性52
三、误入对抗 危害趋广53
世界冲突的根源之一是文化53
大文化的综合创新在于超越和重构55
四、时代生机 创新哲学58
哲学的生命在于创新58
哲学生机在于思维创新,而思维创新来自解放思想60
五、解放开拓 求索领航69
中国哲学为何“困冷”70
新世纪的竞争重点是什么73
哲学守持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74
中国哲学必须勇于担负起创新的使命76
六、广兴知识 创新局面76
新世纪的文化应建立广泛的理性联盟77
迈进文明 和性辉耀80
一、光辉历史 和胜灿烂80
社会文明与国际共和的程度必成正比81
和性概念适合于现代系统论特征84
二、和周万物 天循地优85
宇宙万有的动变过程,皆和周循运85
生态环境是和周循环的大体系87
开创和周大世界88
三、和适达道 行济宇空88
没有知适就没有点化的依据,没有点化就没有明确的行动目标89
知天必知世,创世必知适90
当代社会发展需要对和适理念有更积极的理解92
四、和而不同 物尽天择93
和而不同斯大雄93
和世有竞,“优”字领先94
五、和贵有竞 持优常恒94
国际经济关系是世界文明的根本基础96
运用他律是和竞的硬条件97
发挥自律是和竞的软条件98
六、和势常备 智治逆境98
壮大和力,创立公正新秩序100
中华和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101
七、和察万理 兴法治世102
依法治国,推动法治世界是时代文明的标志102
八、和谐聚力 清和昌盛103
和谐范畴是对世界存在发展的新揭示104
兼容是和谐范畴的基本特征104
整合与重组是和谐的重要范畴105
正和双赢,和胜共荣108
九、和合共兴 得道开泰109
发展是和平共处之基础110
和处是民心所向、文明所趋111
物必有别,均而不和112
共处使各国成为相互依赖的稳定整体112
十、共则有别 品位趋高112
和而不流,和态有节113
和睦必诚,和处有信114
和而不均,世和有共114
十一、广兴和缘 可融大千116
中华和缘文化起源早,进程深广116
中华持续推进和缘文明118
十二、文明世界 和导一切120
和压倒一切120
和先于一切121
和生一切121
和兴一切122
和贵一切122
和创一切123
和高于一切123
和优于一切124
和胜于一切125
把握趋势 走向共和126
一、哲学流变 共和唯优126
物气观127
天人观127
理势观128
心性观128
知行观129
名实观129
形态观130
心物观131
元论观131
二、仰往察势 必趋共和133
哲学思想文化不可能离开时代的社会现实134
时代发展的现实不能背离人民的愿望135
人类必定能创造共和世态,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一百周年139
三、居位尊高 溯源博深140
共和来历悠久141
共和,内涵丰富,影响大142
共和代表国家走向发达高度民主文明144
共和兴世是发展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145
人类终归要改变无法战乱世界为有法共和国际147
确立宇宙共和观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要求149
“和”与“共”构成共存、共兴的国际家园155
四、开放视野 多极共和156
人类来自世界多极,必将走向多极世界156
五、改变误认 创立新和观158
人间正道和处为本,人类文明和智当先158
共和不是否定差别,而是积极包容差别162
认知世界 源于开放164
一、世界历史 出于开放164
人类了解世界之始,首先是开通东西方海洋通道165
摈弃闭关自守,推动持续开放168
二、航海时代 放开探索169
航海大时代引起世界大变化170
认真借鉴,开来创新171
三、和世有开 放必有道173
开放是世界活态的潮流173
现代社会经济是一个开放系统175
四、开放兴盛 封闭衰败177
开明开放则发展强盛,封闭僵化就落后衰退177
正确把握开放广度与适度的辩证关系181
五、立足自力 大胆开门182
自力、自主是对外开放的基础184
开放是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185
活力多元 出自创新186
一、多元差别 永恒客观186
世界文化具有多元性187
二、多元优态 融合生力190
当代世界发展,呈现出多元综合、多极互补的趋向191
世界经济共体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193
三、多元综合 创造新活力196
世界多极化文明已初现端倪200
用多元辩证法指导实践是对哲学的新贡献202
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应是多维性204
广开比较 唯优辩证206
一、比较辩证 经世致远206
何为辩证法207
唯优辩证是以多种辩证法优素为基础,以创新为发展216
二、展开比较 优化世界216
拓开视野,勇于比较219
自我发现,放开比较220
深化比较,开放境界220
改变单一,多维比较223
三、辩证趋向 优化概念226
中国文化与科学之比较228
优势与趋势之比较230
差别与对应之比较231
所有制与社会价值之比较232
公有与共有之比较233
公耕与包耕之比较234
公用与私用之比较237
现代化与过渡论之比较242
跨出误界 醒悟天开250
一、知势识误 谋事在智250
要知世间误,当念醒误经250
人的误商源于社会,根在文化思想观念254
穷则思变,误则思过255
二、事起有因 误出在意255
成事在于智,误事出于意258
三、解误则兴 迷误必败258
解误天开,百业俱兴259
信商不足,误商上升261
四、解放误性 实事求新263
开创识误学,促进误性转化264
发挥和商,扩大情商,提高信商,消除误商265
五、认清时势 走出误区271
搞清论断的误区272
看清道路上的误区273
跳出模式的误区274
认清特征的误区274
清醒摆脱三比例的误区275
看到同富的误区276
走出优越性的误区277
优化观念 改变千禧279
一、观念起于理论概括 作用于改变社会279
二、转变观念 百方预见281
大趋势启示281
大竞争提出282
大未来规方283
大合成推测283
大断言论述284
大方略构想284
大预约推断285
大思路展望285
大预言想象286
大预测论证286
三、优导观念 开创美好图景288
真的观念289
美的观念290
善的观念290
自由观念291
平等观念291
正义观念292
认真搞清楚 维护特色294
一、统一思想在于搞清楚294
搞清楚“资本主义”296
搞清楚“社会主义”298
搞清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304
二、一切从实际起步306
三、改变均富观念 放开创富比较309
改变限制创富等待共富309
放活创富之路311
鼓励创富,促进共富313
智耕河山 壮丽家园315
一、迅速进入知识经济的跑道315
为何必须发展知识经济316
知识经济具有哪些特征317
抓住机遇,发展知识经济320
二、步入知识经济必将改变传统经济学理论324
三、知新点化 高技无限329
立志者事竞成,有智者优为先329
高科技的拥有才是真正的所有331
四、智耕山河兴中华333
抓住优化发展,开拓智耕壮山河新时代333
五、智德深广民为本 智耕张力和是道334
发扬善势心经335
维护常势心态335
壮大良势心地336
导向明势心理336
开创新势心境337
六、依法护智 优智兴国338
尊重知识,崇尚美德340
优素教育为上342
七、创意思维 知识创优345
智耕关键是创优346
创新知识天下先347
绿满现代化350
一、维护必然生态 优创自由环境350
天地生和谐成一家354
二、自由王国 态势不可失环355
征服性的现代化不可能进入自由王国357
三、持续生态 优美繁荣361
环境优美与社会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是一致的362
美化环境是大有作为的千秋功业363
农村是绿色世界的主体基础365
四、地球最大优势是整体生态的可持续性367
行知概念是探索自然、认识生态的深化进程368
开放全球 创新文明370
一、怀远文明万年 遥望创新千禧370
人类最高本能在于创新373
改变中国历史时代出自创新380
二、开放实践 确立创新意识384
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重视创新388
变革是推动创新最积极的前瞻步骤389
知识正成为创新的主心391
优化企业是知识创新的实体395
融智是比融资更紧要的创新396
改革开放是最根本的创新397
三、汇入人类共和宣言 创新全球文明399
后记409
热门推荐
- 1452495.html
- 2396997.html
- 1982638.html
- 863685.html
- 736879.html
- 1380896.html
- 2984040.html
- 1951593.html
- 647547.html
- 17462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5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37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68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57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71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7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77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1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33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