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跨文化英语写作系统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跨文化英语写作系统论
  • 黄换乃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7500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434页
  • 主题词:英语-写作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跨文化英语写作系统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跨文化英语写作对比系统论1

1.1 对比论一——英汉语文化及思维模式特色对比理论1

1.1.1 文化特色2

1.1.2 思维特色4

1.2 对比论二——英汉语言特色对比理论8

1.2.1 印欧语系与汉藏语系9

1.2.2 综合并分析发展型与分析并粘着型9

1.2.3 元音为本语调型与韵母为本声调型10

1.2.4 准确具体注重形合与模糊笼统注重意合10

1.2.5 英汉会意写作单位特色对比10

1.2.6 英汉词汇特色对比12

1.2.7 英汉语句子特色对比17

1.2.8 英汉语段落特色对比19

1.2.9 英汉语篇章总特色与思维模式20

第二编 跨文化英语写作程序系统和写作单位系统论23

2.1 英语写作程序系统论23

2.1.1 英语写作思维系统25

2.1.2 英语写作单位的思维程序30

2.1.3 英语写作操作系统31

2.1.4 汉语写作习惯模式英语化系统36

2.1.5 英语写作完美化系统36

2.2.1 英语写作单位系统的分类37

2.2 英语写作单位系统论37

2.2.2 写作单位的思维和操作指数39

2.2.3 英语写作单位的特色美40

2.2.4 宏观动态框架思维写作单位系统43

2.2.5 动静两态会意操作写作单位系统54

2.2.6 微观静态写作元件系统55

第三编 英语微观静态写作元件系统的写作程序57

3.1 字母及标点符号57

3.1.1 字母(letter)57

3.1.2 标点符号(punctuation)57

3.2 词素(morpheme)66

3.2.1 实义词素(content morpheme)67

3.2.2功能词素(functional morpheme)91

3.3 单词(word)100

3.3.1 名词(Noun)101

3.3.2 动词(Verb)104

3.3.3 形容词(Adjective)110

3.3.4 副词(Adverb)117

3.4 词组/短语(phrase)118

3.4.1 名词词组/短语(Noun phrase)119

3.4.2 动词词组/短语(Verb phrase)122

3.4.3 形容词词组/短语和副词词组/短语(Adjective125

phrase and Adverb phrase)125

3.4.4 介词词组/短语(Prepositional phrase)138

3.5 选词(word diction)141

3.4.5 固定词组/短语141

3.5.1 准确美(exactness)142

3.5.2 得体美(appropriateness)144

3.5.3 具体美(concreteness)147

3.5.4 简洁美(conciseness)149

3.5.5 严密美(strictness)150

3.5.6 生动美(vividness)155

3.5.7 修辞美(1exical stylistic device)157

第四编动 静两态会意操作写作单位句子的写作程序169

4.1 句子sentence)169

4.1.1 主语(Subject)169

4.1.2 谓语(Predicate)173

4.1.3 宾语(Object)175

4.1.4 补语与状语(Complement and Adverbial)177

4.1.5 句子次要成(subordinate element)179

4.1.6 句内十大关系(ten relations between sentence elements)182

4.2 句子有效美(effectiveness)182

4.2.1 句子一致美(unity)182

4.2.2 句子连贯美(coherence)183

4.2.3 句子强调美(stress)186

4.2.4 句子多样美(variety)188

4.2.5 句子简洁美(conciseness)191

4.2.6 句子得体美(appropriateness)193

4.3.1 功用分类句子写作201

4.3 分类句子写作201

4.2.7 句子特色美(characteristic)201

4.3.2 结构分类句子写作204

4.3.3 修辞分类句子写作221

4.3.4 特色分类句子写作235

第五编 英语特种写作单位的写作程序237

5.1 英语同义单位写作应用237

5.1.1 同义写作单位写作应用237

5.1.2 同级同义写作单位的转化237

5.1.3 跨级同义写作单位的转换238

5.2 英语类义单位写作应用238

5.4 相关写作单位写作应用240

5.3 英语反义单位写作应用240

5.5 非限定动词小句写作242

5.5.1 不定式小句写作242

5.5.2 动词-ing小句写作245

5.5.3 动词-ed小句写作247

5.6 英语从句写作248

5.6.1 名词从句写作249

5.6.2 定语从句写作249

5.6.3 状语从句写作250

5.7 特种否定句写作256

5.7.1 双重否定句模256

5.7.2 肯定形式表达否定意义句模257

5.7.3 否定转移句模259

5.8.1 It+be句模及其变体260

5.8 It-句模及其变体写作260

5.8.2 主语+动词谓语变体+it(+介词)+名词/形容词/代词+不定式小句/动词-ing小句/that从句262

5.8.3 It当作人称,或it当作“无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等,这时常指时间、距离、环境、自然现象等262

5.9 There-句模及其变体写作263

5.9.1 There-be句模及其变体263

5.9.2 There+动词变体谓语+名词性词组/短语主语264

第六编 英语句群的写作程序267

6.1 句群(sentence group)267

6.2 句群信息流链接模式268

6.2.1 句群信息流268

6.2.2 句群信息流链接模式268

6.3 连句成群手段271

第七编 英语段落的写作程序273

7.1 英语段落思维与操作273

7.1.1 段落的统一美273

7.1.2 段落的结构美274

7.1.3 主题句(Topic sentence)276

7.1.4 发展句(Developing sentence)281

7.1.5 结尾句(Concluding sentence)282

7.1.6 引导句(Introductory sentence)286

7.2 段落的连贯美coherence)288

7.2.1 思想表达的顺序安排衔接/连贯288

7.2.2 思想表达的逻辑安排衔接/连贯289

7.2.4 省略衔接/连贯290

7.2.3 指称衔接/连贯290

7.2.5 “信号”标识连接词衔接291

7.2.6 词汇衔接/连贯292

7.2.7 重复、比较等结构衔接/连贯297

7.2.8 主述位转换衔接/连贯297

7.2.9 各种衔接/连贯技巧的综合应用298

7.3 段落的简洁美(brevity)300

7.4 段落的音奏美(euphony)301

7.5 段落发展模式303

7.5.1 时间顺序模式变体(chronological order)303

7.5.2 空间顺序模式变体(spatial order)304

7.5.3 演绎逻辑模式变体(deduction)304

7.5.5 相似比较和差异对比模式变体(comparison and con-trast)305

7.5.4 归纳逻辑模式变体(induction)305

7.5.6 问题与对策模式变体(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307

7.5.7 因果关系模式变体(cause and effect)308

7.5.8 举例说明模式变体(example)309

7.5.9 分类说明模式变体(classification)309

7.5.10 定义解释模式变体(definition)310

7.5.11 类比说明模式变体(analogy)311

7.5.12 细节描写模式变体(detail-description)311

7.5.13 正反面分析模式变体(positive and negative analysis)312

7.5.14 列举说明模式变体(listing)312

7.5.15 重要性等程度递变发展模式变体(degree ofimpor-tance etc.)313

7.5.17 步骤指导说明模式变体(instructional process)314

7.5.16 数据说明模式变体(data illustration)314

7.5.18 历史过程模式变体(historical process)315

第八编 英语篇章的写作程序317

8.1 篇章统一美317

8.2 篇章结构美319

8.2.1 引导段的写作技巧319

8.2.2 主题段的写作技巧320

8.2.3 发展段的写作技巧320

8.2 4 结尾段的写作技巧321

8.2.5 篇章的零进位制和多进位制321

8.3 篇章的连贯美328

8.3.1 段落间开头的衔接/连贯329

8.3.2 前段尾和后段首间衔接/连贯332

8.4 篇章的文体美335

8.4.1 记叙文体335

8.4.2 描写文体340

8.4.3 说明文体344

8.4.4 议论文体352

第九编 汉语写作习惯模式英语化系统365

9.1 汉文化特色字词的英语化程序365

9.2 汉文化特色套语的英语化程序367

9.3 汉语特色句模的英语化程序368

9.4 汉文化特色宏观写作单位——句群、段落和篇章的英语化370

10.1 完美化系统371

第十编 跨文化英语写作的完美化系统371

10.2 完美写作单位的五大标准372

10.2.1 信息文化性372

10.2.2 信息数量372

10.2.3 信息质量372

10.2.4 信息关系372

10.2.5 信息方式372

10.3 框架思维写作单位的完美化程序373

10.4 会意操作写作单位的完美化程序373

10.4.1 必要词漏用(omission of necessary word)373

10.4.2 冗言赘词(use of unnecessary word)376

10.4.3 错词、弱词和过强词(use of wrong,weak,and overemphatic word)382

10.4.4 词汇的文体完美385

10.4.5 句子非一致性错误完美化388

10.4.6 句子非连贯错误389

10.5 英语写作文化思维模式的完美化程序393

10.5.1 汉语式主客体模糊、主次不清模式的完美化393

10.5.2 “有”的汉语式文化思维模式完美化393

10.5.3 “提高……水平”的汉语式文化思维模式完美化394

10.5.4 “某人很难/可能做某事……”的汉语式文化思维模式完美化394

10.5.5 “越来越多(少)”的汉语式文化思维模式完美化394

10.5.6 汉语式连动思维模式完美化395

10.5.7 汉语式思维模式限定词搭配完美化395

10.5.8 汉语式思维模式“I think you can not do it”完美化396

主要参考文献397

后记4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