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书法解释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楚默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百家出版社
- ISBN:780656735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68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书法解释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书法体验论9
第一节 书法家与体验9
一、什么是书法的体验9
二、客观世界与体验12
第二节 书法的孤独体验23
一、孤独:精神的真自由、真解放24
二、孤独体验:生命价值的创造29
第三节 书法的焦虑体验34
一、焦虑的种类与书法创作34
二、焦虑体验的异化、泛化、深化42
第四节 书法的神秘体验47
一、神秘体验的特点与生理心理结构47
二、神秘体验的哲学文化根源51
三、图腾心理结构与神秘体验53
四、佛教与神秘体验55
第五节 临摹与体验56
一、临摹与形式语言的把握57
二、临摹是一种体验61
三、临摹即创造64
第二章 书法作品论69
第一节 汉字本体论69
一、文与字:从图腾到抽象的世界69
二、字与书:从诗性资质到诗意世界73
三、线条与文字:从符号到表现78
第二节 书法符号论84
一、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字84
二、书法符号的识读与运用93
第三节 书法作品的存在方式103
第四节 书法作品的内容与形式110
第五节 书法作品的层次118
一、字象层119
二、意象层121
三、抽象结构层123
四、意境层125
第三章 书法创作论129
第一节 素材的积累129
第二节 虚静:创作心境的形成138
一、虚静的实质:脱俗139
二、虚静以致幻141
第三节 书法创作动机的触发145
一、无意识的创作动机145
二、有意识创作动机的触发149
第四节 书法意象的生成及审美特点155
第五节 书法意象的三个层面161
一、书法意象与原型意象161
二、情感的意象163
三、图式意象165
第六节 书法想象论167
一、想象是创造思维的重要手段167
二、书法想象的意向性170
三、字思维与想象的深度172
四、想象的个性化色彩177
第七节 书法创作中的内觉与灵感182
一、内觉体验183
二、书法之悟186
第八节 创造与制作195
第九节 传达的情调与线条组合203
第十节 书法游戏论210
一、书法游戏是一种“对话”、“交流”212
二、游戏精神:自娱、自适217
三、游戏规则:无法之法224
第四章 书法接受论229
第一节 接受主体的审美能力229
一、审美感觉能力229
二、审美知觉能力和想象力231
三、体悟能力234
四、理解力236
第二节 书法作品接受过程描述238
一、“澄心定虑”的审美心境与审美场238
二、欣赏书法作品的切入及方式241
三、“角色效应”244
四、书法欣赏中的审美投射246
五、形式语言体验249
六、完形和整合255
七、特征图式的把握258
八、欣赏中想象的意象261
九、欣赏中的情感活动268
十、欣赏的断与续,入与出273
十一、解释循环277
第三节 书法作品的接受方式285
一、静态接受与动态接受285
二、垂直接受与水平接受295
三、离心接受与向心接受306
第五章 书法意义论315
第一节 书法作品的意义与特征315
一、整体性319
二、肯定性、模糊性和不可言说性320
三、创造性,不断丰富性321
第二节 书法之“气”论322
一、什么是“气”323
二、内气与外气325
三、书卷气329
四、金石气334
五、妇人气、丈夫气339
六、关于养气342
第三节 书法意境论345
一、意境的生成过程347
二、书法意境的特征358
三、书法意境的三个层面365
第四节 书法之韵368
一、什么是韵368
二、“韵”的生成及形态371
三、“韵”的模糊性、差异性和动态性381
四、“韵”和意境的区别384
第五节 书法空白论386
一、线条与空白387
二、“空白”的结构功能393
三、空白的意义生成399
第六章 书法批评论407
第一节 书法批评三环:描述、解释、评价407
第二节 “品”:中国古代书法批评的范式418
一、书法“品”的兴起418
二、“品”的内容与方式420
三、“品”与解释423
第三节 书法作品的审美价值判断426
一、书法审美价值的实现426
二、书法审美价值的判断427
第四节 书法批评中的历史意识436
一、重视书法历史的客观事实,让史实说话436
二、注重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439
三、注重历史人物的文化心理结构441
第五节 古典书论批评444
一、词的本义、引申义及联想义444
二、古典书论中的比喻义和隐喻义452
三、语境中的语义阐释460
跋467
热门推荐
- 209518.html
- 499647.html
- 2931973.html
- 3006626.html
- 1410735.html
- 3846023.html
- 1229266.html
- 560409.html
- 2766668.html
- 19799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13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3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48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71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8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21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4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40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03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9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