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异构/融合网络的QoS管理与控制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异构/融合网络的QoS管理与控制技术
  • 周文安,冯瑞军,刘露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09752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移动通信-通信网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异构/融合网络的QoS管理与控制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通信网络的异构特征及融合趋势1

1.1 当前通信网络的异构特征2

1.2 异构网络的互联和融合4

1.2.1 两种典型异构无线网络互联4

1.2.2 固定移动融合(FMC)6

1.3 异构/融合网络概念的内涵9

1.4 两种异构/融合网络架构10

1.4.1 基于NGN的融合架构10

1.4.2 基于IMS的融合架构12

1.5 异构/融合网络服务质量的关键技术问题14

1.5.1 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14

1.5.2 通用的网络管理体系架构15

1.5.3 异构/融合网络接纳控制18

1.5.4 异构无线资源管理20

1.5.5 移动性管理技术22

1.6 新兴的异构/融合网络24

1.6.1 环境感知网络24

1.6.2 无线网状网26

1.7 本章小结27

参考文献28

第2章 异构/融合网络中QoS的管理与控制需求31

2.1 服务质量(QoS)概念解析32

2.2 QoS管理与QoS控制的研究热点与相关标准化现状35

2.2.1 管理与控制机制对QoS的保障35

2.2.2 QoS管理与控制的研究热点分析36

2.2.3 相关标准化现状38

2.3 下一代网络和全业务运营的QoS管理与控制需求40

2.3.1 业务需求分析40

2.3.2 基于SLA管理的服务质量保障43

2.4 异构/融合网络中的QoS管理与控制需求46

2.4.1 基于业务生命周期的端到端QoS控制与管理46

2.4.2 动态QoS管理与控制48

2.5 本章小结49

参考文献50

第3章 管理平面的QoS技术体系53

3.1 网络管理体系的比较54

3.1.1 ISO网络管理体系55

3.1.2 IETF网络管理体系58

3.1.3 ITU-T业务管理体系60

3.2 面向业务的NGOSS管理体系63

3.2.1 NGOSS体系结构63

3.2.2 eTOM概述65

3.2.3 eTOM业务流程视图68

3.3 管理体系实例74

3.3.1 某管理体系概述74

3.3.2 管理体系关键视图75

3.3.3 管理体系的资源与综合业务管理78

3.4 本章小结79

参考文献79

第4章 控制平面的QoS技术体系81

4.1 控制平面的QoS管理功能和技术82

4.2 异构网络端到端QoS控制体系结构84

4.2.1 基于资源接纳控制的QoS控制体系结构84

4.2.2 以IP为核心承载的QoS控制体系结构85

4.3 QoS控制信令90

4.3.1 RSVP90

4.3.2 MPLS92

4.3.3 NSIS95

4.4 移动性相关的QoS控制99

4.4.1 概述99

4.4.2 MIP方案100

4.4.3 MSCTP方案103

4.4.4 SIP方案107

4.4.5 HIP方案110

4.5 IMS网络中的QoS控制体系113

4.5.1 IMS的网络结构与典型流程113

4.5.2 IMS中的QoS保障117

4.5.3 IMS采用的相关协议120

4.6 本章小结121

参考文献&122

第5章 异构/融合网络的QoS管理和控制模型125

5.1 异构/融合QoS管理与控制的逻辑架构126

5.2 异构/融合网络中的QoS管理层129

5.2.1 QoS管理的需求129

5.2.2 eTOM定义的QoS管理相关功能和流程130

5.2.3 基于eTOM的异构/融合网络服务质量管理功能模型136

5.3 异构/融合QoS控制功能138

5.3.1 异构/融合网络的接纳控制139

5.3.2 异构/融合网络的网络选择139

5.4 异构/融合QoS管理和控制的信息架构140

5.4.1 共享信息数据模型(SID)140

5.4.2 新一代管理信息模型145

5.4.3 数据视点的管理信息模型150

5.5 本章小结159

参考文献159

第6章 异构/融合网络的QoS指标及评价体系161

6.1 异构/融合网络的综合QoS评价体系162

6.2 用户层QoS指标体系166

6.2.1 客户体验管理166

6.2.2 用户层QoS指标的获取170

6.2.3 应用实例:MMS业务用户层QoS指标获取183

6.3 业务层QoS指标体系186

6.3.1 KQI概念及关键定义186

6.3.2 业务层QoS指标提取流程189

6.3.3 应用实例:MMS业务层QoS指标获取195

6.4 网络层QoS指标体系197

6.5 QoS评价方法201

6.5.1 用户层QoS评价方法201

6.5.2 业务层QoS评价方法209

6.6 本章小结214

参考文献214

第7章 异构/融合网络的QoS控制方法217

7.1 端到端QoS模型218

7.1.1 3GPP端到端QoS保障模型218

7.12 ETSI端到端QoS保障模型220

7.1.3 ITU-T端到端QoS保障模型221

7.2 端到端QoS接纳控制模型222

7.2.1 端到端QoS接纳控制需求222

7.2.2 UMTS端到端QoS接纳控制模型222

7.2.3 ETSI资源接纳控制——RACS模型223

7.2.4 ITU-T资源接纳控制——RACF模型225

7.3 QoS接纳控制过程230

7.3.1 业务流量描述模型231

7.3.2 网络资源动态估计233

7.3.3 接纳判决准则235

7.4 QoS接纳控制方法236

7.4.1 基于测量的接纳控制236

7.4.2 基于参数的接纳控制239

7.4.3 其他接纳控制机制239

7.4.4 小结245

7.5 本章小结246

参考文献246

第8章 异构/融合网络的QoS控制参数的分类与映射251

8.1 引言252

8.2 标准化组织QoS分类方法252

8.2.1 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QoS分类方法253

8.2.2 ITU-T国际电信联盟QoS分类方法254

8.2.3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组织移动网络QoS分类方法258

8.2.4 IEEE 802.16 QoS分类方法262

8.2.5 标准化组织对QoS等级分类定义的分析与比较263

8.3 同一网络QoS分类映射研究与应用265

8.3.1 垂直层面QoS分类与映射265

8.3.2 QoS垂直映射方法应用267

8.4 异构网络QoS分类映射研究与应用272

8.4.1 现有QoS水平分类映射方法的举例272

8.4.2 异构网络QoS分类和映射方法275

8.4.3 QoS水平映射方法的应用279

8.5 本章小结285

参考文献286

第9章 异构/融合网络的QoS管理与控制的实现案例研究289

9.1 FOCALE网络体系架构290

9.1.1 FOCALE项目的背景介绍及总体框架290

9.1.2 FOCALE网络架构的关键技术研究295

9.2 DAIDALOS网络体系架构297

9.2.1 DAIDALOS项目的背景介绍及QoS框架297

9.2.2 DAIDALOS网络架构的关键技术研究302

9.3 Ambient网络体系结构303

9.3.1 Ambient网络的背景介绍及总体框架303

9.3.2 Ambient网络的关键技术研究306

9.4 本章小结315

参考文献315

附录A 缩略语3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