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 写作与编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兴昌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18731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5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 写作与编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概论1
目次1
1科技论文的概念和分类2
2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的意义5
3科技论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7
4 科技论文规范表达的概念与作用9
第2章 科技论文的撰写和编排格式11
1题名12
1.1题名的概念12
1.2题名的一般要求12
1.3题名的文字要求15
2署名18
2.1署名的意义18
2.2署名对象19
3.1摘要的概念和作用20
3.2摘要的分类20
2.3署名的位置与格式20
3摘要20
3.3摘要段的内容23
3.4摘要的写作要求23
3.5英文题名和英文摘要的特殊要求25
3.5.1英文题名25
3.5.2英文摘要27
3.5.3英文题名和英文摘要的编排位置与格式30
4关键词31
5中图分类号32
6 引言34
6.1 引言的概念和内容34
6.2引言的写作要求35
7.1正文的立意与谋篇39
7.1.1对主题的要求39
7正文39
7.1.2对材料的要求40
7.1.3对结构的要求41
7.1.4对论证的要求41
7.2正文的内容44
7.2.1理论分析44
7.2.2实验材料和方法44
7.2.3实验结果及其分析45
7.2.4结果的讨论45
7.3正文的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46
8结论和建议47
8.1结论段的内容与格式47
8.2结论和建议的撰写要求47
9致谢50
10参考文献51
10.1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52
10.2参考文献著录的原则53
10.3参考文献著录的方法和要求53
10.3.1顺序编码制53
10.3.1.1 文内标注格式53
10.3.1.2文后参考文献表的编写格式54
10.3.1.3 当前文稿中参考文献著录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60
10.3.2著者-出版年制61
10.3.2.1文内标注格式61
10.3.2.2文后参考文献表的编写格式61
11附录63
12注释64
13科技论文的层次标题65
13.1层次标题的编写格式65
13.2层次标题的编写要求66
13.2.1 同一级标题应反映同一层次的内容66
13.2.2同一级标题应讲究排比69
13.2.3 同一层次各段内容是否列标题应一致72
1政治性、保密性和法律性问题73
第3章科技论文文字细节和技术细节的规范表达73
2名词名称75
2.1名词术语75
2.2名称76
2.2.1 人名76
2.2.2地名77
2.2.3机构名77
2.2.4机具仪器设备名77
2.3 日期和时间77
2.3.1 日期和时间的概念77
2.3.2 日期和时间的表示法78
2.3.3数字年历表79
3数字81
3.1数字使用的一般要求81
3.2.1汉字数字与阿拉伯数字的使用规则83
3.2数字的使用规则83
3.2.2一位数字的使用规则建议85
3.3数值修约90
4外文字母92
4.1英希德俄日字母表92
4.2各体字母的适用场合98
4.2.1斜体98
4.2.2 正体99
4.2.3大写体100
4.2.4小写体102
4.2.5黑白体102
5量及其符号103
5.1量的概念103
5.2量算法或量代数104
5.3 量的名称104
5.4.1 量符号使用的一般规则107
5.4 量的符号107
5.4.2量符号的组合规则108
5.4.3量符号下角标109
5.4.3.1 量符号下角标的使用规则109
5.4.3.2 IEC推荐使用的下角标112
5.5 量纲及最纲为1的最115
5.5.1 最纲的概念115
5.5.2特征数表116
6数学式119
6.1数学式的特点和表达要求120
6.2数学式的串文写排与居中写排121
6.3数学式中符号和单位的注释122
6.4数学式的编号123
6.5数学式前的镶字124
6.6数学式的排式127
6.7行列式和矩阵的写排128
6.8数学式写排形式的变换129
6.9数学式的转行131
6.10数学式的标点符号134
6.11 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134
7化学式152
7.1分子式的表达153
7.2化学方程式的写排153
7.2.1反应符号154
7.2.2反应条件154
7.2.3键号154
7.2.4化学方程式的排法155
7.2.5化学方程式的转行156
7.3化学结构式写排中应注意的问题157
7.3.1 元素和原子团的写排157
7.3.2位序的写排160
7.3.3元素符号的嵌进与否161
7.3.4环状结构式的大小162
7.4化学元素的名称和符号163
7.5有机化学用字表165
第4章科技论文中法定计量单位的正确使用167
1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概述168
1.1法定单位的组成和特点168
1.2法定单位与有关“量和单位”国家标准的关系171
1.3国际单位制的构成172
1.3.1 SI基本单位173
1.3.2 SI导出单位174
1.3.3 SI单位的倍数单位176
2单位的名称177
3单位的符号178
3.1 中文符号178
3.2国际符号179
4 词头180
5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规则181
6常用物理量的单位和符号185
7暂可与SI并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241
8应停止使用的单位242
9废弃单位与法定单位的换算关系242
第5章科技论文插图的合理设计247
1插图的特点247
2插图的种类248
2.1线条图249
2.1.1函数曲线图249
2.1.2点图249
2.1.3等值线图250
2.1.4直条图250
2.1.5 直方图252
2.1.6构成图253
2.1.7示意图254
2.1.8记录谱图257
2.1.9计算机输出图259
2.1.10地图259
2.2 照片图260
2.2.1 黑白照片图260
2.2.2彩色照片图262
3插图设计的一般原则262
4 函数曲线图的规范表达264
4.1 函数曲线图的构成264
4.1.1图序与图题265
4.1.2标目267
4.1.3标值线与标值267
4.1.4坐标轴269
4.1.5曲线270
4.1.6图注与说明274
4.2函数曲线图的合理设计276
5插图设计与绘制的技术要求279
6插图与文字表达的配合及图稿整理287
第6章科技论文表格的合理设计289
1表格设计的一般原则289
2三线表的规范表达293
2.1三线表的概念293
2.2三线表的构成295
2.2.1表序和表题295
2.2.2项目栏295
2.2.3栏目298
2.2.4表身302
2.2.5表注305
2.3三线表的设计307
3表格设计的技术要求310
4表格与文字表达的配合314
第7章科技论文中语言的规范运用315
1 科技论文语言的特点及使用要求316
2语病分析与修改321
2.1 用词不当322
2.2成分残缺339
2.3搭配不当350
2.4语序颠倒358
2.5结构混乱365
2.6详略失当367
3句式的选用371
3.1主动句与被动句371
3.2长句与短句373
3.3对字句与一般谓语句375
3.4提示句375
3.5是字句与“是……的”句377
3.6从句378
4句子的组织379
4.1安排好词语的位置379
4.2选择好句子的结构379
4.3处理好长句与短句的关系381
4.4照顾好句子的衔接383
5标点符号的使用388
5.1点号的用法388
5.2标号的用法398
5.3点号的降格使用406
5.4标点符号的配合与系列标点407
6常见错用字的纠正411
第8章科技论文的投稿与发表414
1投稿414
1.1 我国科学技术期刊的类型414
1.2稿件投向的选定416
1.4稿件的修改与缮写或微机处理418
1.3接受约定的表示418
2作者与审稿421
2.1 审稿的意义与作用422
2.2审稿制度423
2.2.1 编辑初审423
2.2.2专家评审425
2.2.3终审429
2.2.4 审定429
2.3退修与退稿429
3 作者与文稿的编辑加工431
3.1编辑加工的目的和意义431
3.2编辑加工的内容433
3.3编辑加工的原则434
3.4编辑加工的方法和步骤434
3.5编辑加工的注意事项436
4作者与校对437
3.6作者与编辑加工工作的配合437
4.1 校对工作的重要性及其任务438
4.2校对程序和方法439
4.2.1校对工作中的常用术语439
4.2.2校对程序440
4.2.3校对的基本方法441
4.3校对工作的内容442
4.4校对符号及其用法443
4.5做好校对工作的要领443
4.6对校对人员的基本要求452
4.7作者做校对工作的注意事项454
5作者与期刊编辑部门后期工作的配合455
5.1 发付稿酬和赠送样刊455
5.2效果调研456
6作者与读者456
参考文献458
热门推荐
- 1579564.html
- 357785.html
- 1405917.html
- 1704003.html
- 2021270.html
- 3202136.html
- 2849824.html
- 1608181.html
- 2337275.html
- 36516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76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56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3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67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17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50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51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1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00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