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学概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学概要
  • 李正华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614236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国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学概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学概述1

第一节 国学的界定1

一、什么是国学1

二、国学之作用3

三、国学研究之方法6

第二节 国学的主要内容8

一、国学的外延8

二、国学研究的派别9

第三节 近现代国学大师10

一、近代国学大师10

二、现代国学大师10

第四节 国学思潮的兴起及发展11

一、国学思潮的兴起11

二、国学教育的发展12

第二章 中华民族精神15

第一节 民族精神及其特性15

一、民族精神的界定15

二、学者和政治家关于民族精神的表述19

三、民族精神的特性20

第二节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22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界定22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23

三、中华民族精神与国学的关系26

第三节 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28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主体28

二、中华民族精神体现的领域28

三、中华民族精神的时间维度29

第四节 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29

一、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29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30

三、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践32

第三章 思想学术流派33

第一节 先秦诸子学33

一、先秦的重要思想33

二、先秦的学术35

三、先秦诸子经典39

第二节 儒家经学42

一、儒家思想42

二、儒学大师47

三、儒家经典著作52

第四章 政治文化56

第一节 政治文化、思想与论争56

一、政治文化的特点56

二、古代的政治思想57

三、古代政治思想之论争60

第二节 政治制度65

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及影响65

二、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政治制度66

第三节 古代政治代表人物74

一、秦始皇74

二、汉武帝刘彻74

三、唐太宗75

四、宋太祖赵匡胤76

五、管仲76

六、商鞅77

七、王安石77

八、张居正78

第四节 政治文化经典78

一、《春秋》78

二、《晏子春秋》79

三、《鬼谷子》79

四、《商君书》80

五、《韩非子》80

六、《新书》80

第五章 法律文化81

第一节 古代法律思想81

一、古代法律思想综述81

二、古代的重要法律思想86

第二节 封建法律制度89

一、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概述89

二、古代的法律制度90

第三节 法律典籍96

一、我国古代成文法的历史简述96

二、重要的法律典籍或者汇编97

第六章 军事制度102

第一节 不同时期的军制102

一、军事制度的称谓102

二、历代的军事制度102

三、封建社会军事的重要内容104

第二节 军事家105

一、吕尚105

二、司马穰苴105

三、孙武106

四、吴起106

五、张良108

六、韩信108

七、郭子仪109

八、岳飞109

第三节 军事经典著作109

一、《六韬》109

二、《三略》110

三、《司马法》110

四、《孙子兵法》111

五、《吴子兵法》111

六、《孙膑兵法》112

七、《尉缭子》112

八、《唐李问对》113

九、《纪效新书》114

第七章 教育与科举制度115

第一节 古代教育的起源115

一、教育概述115

二、古代教育的起源——原始社会的教育116

三、古代教育的发展117

四、古代教育的特征118

第二节 官学119

一、封建官学概述119

二、封建官学的产生120

三、封建最高学府121

第三节 私学125

一、私学概述125

二、私学的起源128

三、书院128

第四节 科举制度132

一、科举制度概述132

二、明清两朝的科举制度134

第八章 科学技术136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的限制136

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136

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138

第二节 我国的四大发明138

一、指南针138

二、造纸术139

三、火药140

四、印刷术141

第三节 历法144

一、历法概述144

二、节气146

三、干支150

第四节 科学仪器及“算经十书”151

一、科学仪器151

二、“算经十书”152

第五节 中医药文化154

一、中医154

二、中药155

三、中药书籍155

第六节 传统工艺品156

一、中国瓷器156

二、中国丝绸157

三、唐三彩157

四、景泰蓝157

五、中国牙雕158

第九章 文学与艺术159

第一节 先秦文学159

一、先秦文学的特点159

二、先秦文学的发展阶段160

第二节 汉赋163

一、汉赋概述163

二、汉赋的发展阶段164

第三节 魏晋骈文166

一、魏晋骈文概述166

二、关于骈文的争论166

第四节 唐诗168

一、唐诗概述168

二、唐诗的形式168

三、唐诗的分期169

第五节 宋词170

一、宋词概述170

二、宋词的发展阶段170

第六节 元曲171

一、元曲的内涵171

二、元曲的分类和特征171

三、元曲的兴起和发展172

四、元曲的历史意义172

第七节 明清小说173

一、古代“小说”的含义173

二、古典小说的发展173

三、明清小说的分类174

四、明清小说与传统文化175

第八节 书画艺术175

一、古代书法175

二、国画177

三、文房四宝179

第十章 伦理礼仪181

第一节 伦理思想181

一、古代伦理思想概述181

二、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181

三、古代伦理思想的基本理论183

四、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185

五、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185

第二节 宗法制度187

一、宗法制度概述187

二、宗法社会下的两大现象187

第三节 礼仪制度188

一、政治礼仪188

二、生活礼仪189

三、古代称谓190

四、古代礼仪典籍193

第十一章 景观与文化195

第一节 自然景观195

一、自然景观概述195

二、名山195

三、五大淡水湖198

四、重要岛屿199

第二节 建筑景观200

一、古代建筑概述200

二、四大名寺202

三、四大名园203

四、四大楼阁203

第十二章 宗教与神秘文化205

第一节 宗教的起源及特点205

一、宗教概述205

二、宗教的起源206

三、宗教与哲学、科学的关系207

第二节 道教208

一、道教概述208

二、道教的各种派别208

三、道教代表人物210

第三节 佛教212

一、佛教概述212

二、佛教传入中国212

三、佛教著名人物212

第四节 神秘文化215

一、神秘文化概述215

二、神秘文化之源216

参考文献217

结语2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