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
  • 刘再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ISBN:978710303625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69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586页
  • 主题词:音乐史-中国-1840~1949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清末民初音乐(1840—1919)3

1封建皇朝的没落——鸦片战争拉开中国近代历史帷幕3

2自西徂东——西方传教士纷纷踏上中国国土7

3我决心将生命献给中国——传教士狄考文夫妇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贡献11

4中国近代早期的“学堂乐歌”——山东登州《文会馆志》中的“唱歌选抄”16

5洋洋之声触耳皆是——近代西式军乐队的传入21

6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学堂乐歌响彻中国大地27

7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学堂乐歌先驱者沈心工32

8云滃水涌 一泻千里——近代音乐期刊创始人李叔同37

9输入文明而不制造文明,此文明仍非我家物——近代早期音乐理论家曾志忞42

10“候亭”三迎梅兰芳——张謇创办“伶工学社”48

11欲救今乐之失,复古袭西当并进——近代早期音乐创作51

12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史学大师王国维的音乐论著56

13徽汉融合 三甲鼎立——京剧的成熟期61

14传统音乐最后一片肥沃土壤——嬗变繁衍的传统音乐乐种66

15改弦更张 何去何从——近代早期音乐思潮73

16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近代音乐教育领军人物蔡元培77

第二编 20年代音乐(1920—1929)83

17科学与民主的洗礼——五四新文化运动开辟的音乐道路83

18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萧友梅早期音乐教育活动与音乐创作86

19言有易,言无难——语言学家赵元任的歌曲创作93

20皓月当空 千里共婵娟——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音乐与时代曲99

21采取本国精粹 容纳外来潮流——刘天华的民族器乐曲创作106

22登昆仑之巅 吹黄钟之律——王光祈对中国现代音乐学的贡献113

23搜集传统曲牌 改良记谱方法——李华萱搜集、整理传统音乐业绩119

24质疑军阀 挺身而出——维护教育尊严的音乐教育家杨仲子125

25提倡美育 以西衡中——柯政和与“北京爱美乐社”131

26古今之变通达乎君子之情——王露与“诸城琴派”135

27全国为音乐教师者十九皆其薪传——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与艺术师范教育141

28我国现代民族管弦乐队的肇始——郑觐文与“大同乐会”147

29四大名旦 粉墨登场——京剧的鼎盛期154

30西洋管弦乐队的一颗东方明珠——梅百器与“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162

31书香四溢 竞放异彩——“五四”时期的音乐理论著作168

32国粹西化 各抒其见——“五四”时期的音乐文化思潮173

33以乐治军 声壮军威——从“冯玉祥军歌”到“革命根据地歌曲”179

第三编 30年代音乐(1930—1940)187

34勿忘国耻 警钟长鸣——抗日救亡初期的歌曲创作187

35西洋音乐的进步全凭讲究音乐教育——萧友梅与国立音乐专科学校193

36千古文章未尽才——黄自对音乐创作与音乐教育的贡献201

37音乐是上界的语言——青主的音乐美学论著与音乐创作209

38最早留学归来的中国声乐家——周淑安、应尚能与赵梅伯217

39凭词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词作名家韦瀚章225

40中国学生很有才能,给我带来极大快乐——中国近代钢琴教学奠基人查哈罗夫231

41中西结合 贵在创新——齐尔品举办中国风味钢琴曲创作评奖236

42南北“牧童”饮誉欧亚——老志诚与《牧童之乐》244

43四大弟子 各有千秋——贺绿汀、刘雪庵、江定仙、陈田鹤的音乐创作248

44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二三十年代中国音乐期刊巡礼258

45银屏金曲 交相辉映——任光的电影歌曲创作263

46 1934年是我的音乐年——聂耳的歌曲创作267

47工农兵学商 一齐来救亡——左翼音乐家与救亡歌曲创作274

48国仇家恨 集于一身——何安东的音乐创作282

49没有一天停下我的笔——冼星海的音乐创作286

50大众化、民族化、艺术化的统一艺术——冼星海的音乐思想295

51从《王昭君》到《秋子》——近代歌剧艺术的探索300

52近代歌剧学校之始末——从“山东省立民众剧场”到“国立歌剧学校”307

53必须保存和发扬中国民族音乐的灵魂——阿隆·阿甫夏洛穆夫创作的中国风格音乐作品313

54十里洋场 灯红酒绿——陈歌辛、黎锦光的流行歌曲创作319

55追求总不如舍弃——江文也的音乐创作324

56在那遥远的地方——王洛宾搜集、改编“西部歌曲”330

57振奋民族精神 达到抗日胜利的目的——程懋筠与“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335

58近代音乐教育期刊的一座丰碑——缪天瑞与《音乐教育》342

59大漠飞沙 欧亚孔道——李惟宁与《玉门出塞》歌347

60同仇敌忾 气壮山河——夏之秋《歌八百壮士》与抗战歌曲351

61漂洋过海的抗战歌声——李抱忱编选Songs of Fighting China356

62音乐社团 纷纷涌现——从“中华口琴会”到“今虞琴社”364

63理论著述 繁花似锦——30年代音乐史学著作成果370

64中国乐坛分成三个阵营——聂耳在日本东京最后一次讲演375

65吕骥与张昊的一场笔战——左翼音乐家与“学院派”的论争之一380

66李凌对陈洪的批评——左翼音乐家与“学院派”的论争之二386

67赵沨、李凌、陈原同陆华柏的论辩——左翼音乐家与“学院派”的论争之三391

68延安第一所高等艺术学府——“鲁迅艺术学院”的成立及其办学方针396

第四编 40年代音乐(1941—1949)403

69“三足鼎立”政权区域的爱国歌声——抗日战争后期歌曲创作403

70赤子之心 壮志未酬——吴伯超与国立音乐院47

71人脉精英 云集巴蜀——40年代音乐教育的繁荣气象415

72偏安一隅 人文荟萃——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的辉煌岁月420

73民族灵魂的吟唱——马思聪的小提琴演奏与创作426

74划破夜空的晶莹流星——谭小麟的室内乐创作432

75起步不凡才气横溢——丁善德的钢琴音乐创作37

76怀念祖国魂兮归来——萧淑娴的管弦乐组曲《怀念祖国》442

77管弦声声争奇斗艳——重庆三大管弦乐团联袂公演446

78歌坛名家 杏坛园丁——中国近代歌唱家舞台巡礼449

79采集民间音乐 推动音乐创作——“山歌社”与“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457

80国乐大师 横空出世——杨荫浏的国乐思想和《中国音乐史纲》463

81创造新的民族化的大众化的音乐艺术——李凌、赵沨和“新音乐社”470

82世纪性观念意识与美学倾向的碰撞——两种不同“新音乐”思想的内涵与外延475

83土洋结合 各显其长——延安的秧歌剧与钢琴、管弦乐创作480

84探索西方歌剧民族化道路——我国第一部大型民族歌剧《白毛女》486

85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哪得几回闻——华彦钧与《二泉映月》491

86从“文化沙漠”到“文化绿洲”——港澳台近代音乐概况之一495

87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平分秋色——港澳台近代音乐概况之二501

88中华文化凝聚力与宝岛音乐的独特魅力——港澳台近代音乐概况之三505

89龙争虎斗 风云突变——解放战争时期的音乐创作510

90走向凤凰涅槃时代——中国近代音乐历史的回顾与展望513

特选谱例519

参考文献542

本书引用中国当代音乐学家文献人名索引548

图片索引556

音响资料目录562

后记5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