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礼乐文化与中国审美形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怡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齐鲁书社
- ISBN:978753333474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59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588页
- 主题词:礼仪-文化-研究-中国;审美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礼乐文化与中国审美形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音乐形态与礼乐文化1
第一节 礼乐源流与礼乐关系1
一、礼的源流:从敬神之礼到人神共享1
二、“乐”的源流:乐悬制与钟鸣鼎食8
三、礼乐关系:上古礼乐同体的考证11
第二节 音乐形态与礼乐仪式22
一、音乐与典礼:乐舞形态23
二、记载与还原:雅乐形态33
三、雅俗之辨:雅乐的变迁以及音乐的雅俗观43
第三节 中国乐器与礼乐文化58
一、钟磬:典礼展示与礼仪节奏59
二、古琴:士大夫明志之乐67
三、古琴与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方式79
第二章 礼乐文化与文学形态92
第一节 颂与颂体文学93
一、颂的原始形态:祖先—君主—贤臣—万物93
二、颂体文学的载体与传播:从颂诗到碑文刻石98
三、现代颂体文学与政治审美:从五四、延安到新中国103
第二节 赋与礼乐文化112
一、赋的源流与特征:微言讽喻——不歌而诵112
二、现代赋的兴起:白话赋——政治散文118
三、古代都邑赋与现代城市赋:百城赋—千城赋125
第三节 修身之道——家训133
一、帝王家训与文人士大夫家训:立身与立家、立国134
二、家训的文学价值:家族血缘与文化传承138
第四节 中国诗歌与礼乐文化164
一、一个传统的问题:中国诗歌缘何以抒情为特征164
二、采诗制度:听政与删诗166
三、视野的局限:农耕文化传统与家国情结173
四、意境的追求:静态生活177
五、文字的早熟:记录的稳定与凝固183
六、史学的发达:替代叙事文学185
七、诗歌的权威:进入所有的艺术门类187
第五节 礼乐文化与小说209
一、小说初期:与礼乐文化无关209
二、小说向礼乐文化靠拢:道德批评211
三、礼仪文化中的“性纯洁”219
四、礼乐文化的负面影响:拟话本小说的夭折223
五、关于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前紧后松的问题232
第三章 书画艺术与礼乐文化238
第一节 中国画的画幅特征:立轴与长卷240
一、立轴的起源:古代的典礼旌幡240
二、立轴与屏风:室内的展示与保藏242
三、长卷的起源:岩画与壁画244
四、视觉文化的表达:长卷的权威性247
五、万里长江长卷系列:江山社稷观念的表达250
六、帝王典礼的表现:皇权意识的表达254
七、诗意图:经典文学的绘画表达258
第二节 山水画的文化渊源与审美趣味263
一、上古神话:山水与祖先崇拜263
二、民间绘画里的山水:农耕文化意识265
三、山水画与儒道释思想:高士情怀267
四、王维开启山水画的文人境界:诗意与节操273
五、雪蕉与雪竹:道德与气节的表达277
六、山水画寄情与教化之类型283
第三节 寒山拾得造型的伦理演变300
一、寒山拾得造型:历史演变及其礼仪改造301
二、文人造型的文化隐喻:隐忍与旷达304
三、民间造型的伦理教化:孝悌与恩爱307
第四节 石涛的绘画与遗民传统311
一、对于石涛节操问题的争议312
二、遗民艺术家的艺术活动:交友与雅集316
三、遗民行为的理性表现:艺术寄情322
第五节 书画史上的癫狂风格327
一、中国文化对于癫狂的礼仪化态度327
二、佯狂:礼仪的一种变通方式329
三、真狂:在礼教与政治困境中的挣扎337
四、禅狂:得道者的表演344
五、酒狂:诗意的放达348
六、不狂之狂:以狂为雅350
第六节 中国画构图与汉字六书350
一、汉字与绘画背景的关系351
二、文字象形与绘画造型352
三、指事表意与绘画357
四、会意表意法与绘画358
五、形声表意与绘画367
六、同源字的构成与画科中的题材分类370
七、书画同源造成绘画雷同化弊病371
第四章 建筑审美与礼乐文化373
第一节 中国建筑材质的文化内涵与质料美373
一、砖瓦材料的审美价值:人造价值与官制建材374
二、砖瓦与宫殿:权力与权威的象征377
三、砖瓦崇拜:金石学395
第二节 木质材料的审美价值401
一、可塑性原则:雕刻艺术401
二、温和性原则:家族亲和406
三、融合性原则:砖石过渡411
四、与砖瓦的融合:斗拱与飞檐416
五、与石材的融合:台基与栏杆420
六、与纸质材料的融合:隔扇门窗421
七、墨梅竹影:窗户对于绘画的启发与创新意义426
第三节 “尚中”观念与“围墙”意识430
一、皇权宗族观念的彰显:中心意识430
二、中轴线分割原则与包围结构:礼仪秩序432
三、与人乐乐:建筑中的娱乐空间437
第四节 建筑与居住者的关系450
一、草堂与皇宫:圣贤崇拜450
二、佛教建筑在礼乐关系调整中的演变:儒士与寺院457
三、香山饭店:现代建筑借鉴传统的范例468
第五章 生活审美与礼乐文化471
第一节 女性身体审美与服饰艺术471
一、春宫画:非艺术审美472
二、女性人体与服饰的融合:身体的封闭形态475
三、女性身体:礼仪的载体481
四、身体艺术:女子的梳妆492
五、女性人体审美的畸形极端:“三寸金莲”496
第二节 味觉审美与礼乐文化502
一、味觉与政治教化:上古祭祀典礼502
二、伊尹以五味说论政:伊尹的真实身份504
三、伊尹的歌舞教化:巫政合一509
四、从政治到艺术审美:“滋味说”510
第三节 嗅觉审美与礼乐文化517
一、祭祀环境中的香味517
二、香草香花与文人品操的联系522
三、焚香作为仪式和文人雅事523
四、书香门第与书屋味道530
第四节 茶与礼乐文化534
一、从酒到茶的转换:礼乐文化的追求534
二、关于茶圣的文化身份:佛家还是儒家535
三、与诗文发生联系:成为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537
四、绘画题材:回归“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礼仪状态542
五、茶具:独特的造型艺术548
六、茶道:古典的行为艺术552
后记558
热门推荐
- 2523020.html
- 3074255.html
- 3066573.html
- 1011208.html
- 2851309.html
- 474707.html
- 1768823.html
- 3489151.html
- 2831227.html
- 28206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33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67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37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55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9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36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42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41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7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