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以开放促改革 全球化新趋势与对外开放新阶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黄仁伟,张幼文,金芳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5200500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48页
- 文件大小:212MB
- 文件页数:479页
- 主题词:改革开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以开放促改革 全球化新趋势与对外开放新阶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前言1
上篇 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中国参与现状的评估3
第一章 中国参与国际组织与全球经济事务的评估3
第一节 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作用及参与程度3
第二节 中国在世界银行的地位及参与程度6
一、中国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不断增加6
二、中国完成由受援国到援助国身份的转变8
三、中国专家走上世界银行高级管理层10
第三节 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地位及参与程度10
一、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不断上升11
二、积极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事务,提出相应的政策主张14
三、中国专家走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管层15
第二章 中国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的评估16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总量评估与贸易自由化进程16
一、中国在全球的贸易大国地位16
二、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贸易自由化进程19
三、服务贸易领域开放不断推进20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结构性特征22
一、服务贸易占比较低且增长缓慢22
二、加工贸易占很大比重,在国际分工中处于相对低端24
三、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占比较高,但主体主要是外商企业25
第三节 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度及贸易收益分析26
一、中国产业垂直专业化相关研究27
二、在垂直专业化分工中,中国的贸易收益相对较低28
三、专业化分工形态下的收益程度——国际化生产典型产品的成本分解29
第四节 中国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分析30
一、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中国高技术产业生产和出口的主体30
二、中国利用外资条件下的产业竞争力分析31
第三章 中国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评估33
第一节 金融国际化的评估标准33
一、各国金融政策的彼此协调33
二、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34
三、投资的国际化34
四、资本流动自由化与国际化35
第二节 金融政策层面与国际社会协调的程度35
一、国际协定参与程度36
二、中国外汇管制放松,变强制结汇为意愿结汇37
第三节 金融市场主体的国际化37
第四节 产业与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39
一、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巨量开放规模39
二、债务市场开放度提高,近两年外债市场发展迅猛40
三、外商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的开放规模巨大,但增速放缓40
四、中国对外债务规模较小,外债类型相对传统42
第四章 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评估45
第一节 中国对外投资的发展历程回顾45
一、中国对外投资的起始发展阶段(1979—1985年)45
二、中国对外投资的渐进成长阶段(1985—1991年)46
三、中国对外投资的加快发展阶段(1992—2001年)47
四、中国对外投资的迅速发展阶段(2001—2006年)47
五、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跨国公司(2007年至今)48
第二节 中国跨国公司成长历程与主要特点49
一、中国跨国公司规模小,投资水平低49
二、中国跨国公司投资方式相对单一、投资来源地体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49
三、中国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地区分布较分散50
四、中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逐步趋于多元51
第五章 中国参与地区合作制度安排与对外援助54
第一节 中国参与的区域贸易协定分析54
一、中国参与的自由贸易协定54
二、中国参与的其他区域经济合作56
第二节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特征59
第三节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不足61
一、在欧美主要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化发展中,中国目前处于网络外国家的地位61
二、国际化程度总体水平较低62
三、国内组织协调机制缺乏62
四、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的效应有限63
第六章 中国对外援助的评估64
第一节 中国对外援助在发展中国家中领先64
一、中国对外援助方式64
二、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特点68
第二节 中国对外援助的国际比较70
一、援助规模巨大70
二、金融危机后的援助力度相对提高72
三、援助的地域分布相对集中73
第三节 国际社会对中国对外援助的评价75
一、对中国“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援助原则的评价75
二、关于中国对外援助的“新殖民主义”论调76
三、关于中国对外援助方式的争论77
四、关于中国对外援助带来的环境和社会影响的批评79
第七章 中国国际竞争能力的评估82
第一节 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与总体分析82
一、中国在世界经济论坛竞争力指数中的排名82
二、中国在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国际竞争力指数中的排名83
三、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总体分析84
第二节 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的国际比较与弱势分析85
一、发达国家国际竞争力的优势项目分析85
二、中国国际竞争力弱势项目分析86
三、世界经济论坛排名的国际比较87
四、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排名的国际比较89
五、从企业的视角看中国在地区内的竞争力排名90
第三节 中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思路91
中篇 中国:以改革创新应对经济全球化新挑战95
第八章 经济全球化发展新形势的主要特征95
第一节 深陷多哈发展议程困境,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体制边缘化95
一、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在一些重大议题上存在分歧95
二、会议文件与决策方式的分歧99
第二节 全球区域与诸边合作趋势及其对全球化的影响101
一、全球自由贸易协定的发展现状102
二、全球自由贸易协定的五个发展态势104
三、自由贸易协定的发展对全球化的影响107
第三节 美国主导跨太平洋与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发展态势及其对全球化的影响110
一、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定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的提出背景111
二、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定与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的演进112
三、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定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的发展态势114
四、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定、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对全球化的影响116
第四节 新兴经济体崛起与发展合作趋势118
一、新兴经济体崛起是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118
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119
三、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联系加深120
第五节 跨国公司在推动全球化中的作用及其对国际合作的影响124
一、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基础124
二、跨国公司进行的国际性投资推动了全球化125
三、金融危机后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新动向127
第六节 国际货币竞争格局及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129
一、21世纪以来主要货币关系的变化130
二、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的变化134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135
第九章 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对中国提出的新挑战140
第一节 亚太区域合作态势对中国的挑战140
一、亚太区域合作态势与中国参与140
二、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定对亚太区域合作的影响及美国对华战略141
第二节 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定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的主要规则及中国未来面临的挑战142
一、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定的主要内容143
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的主要规则147
三、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定、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对中国的挑战149
第三节 中美双边投资协议及其影响152
一、中美双边投资协议谈判历程152
二、中美双边投资协议谈判中的主要分歧153
三、中美双边投资协议谈判的深远影响160
第四节 扩大对外开放与国家新阶段发展目标161
一、国际地位变化要求调整发展战略161
二、充分利用前30年积累的各种有利条件,推进新阶段的新目标163
三、国际环境的变化要求战略调整164
四、加快探索转型升级道路164
第五节 新阶段扩大对外开放与中国国际战略的关系165
一、开放型经济发展为中国的国际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165
二、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中的国际战略选择168
第十章 中国扩大贸易投资领域对外开放的国内障碍与问题171
第一节 中国国内体制改革推动对外开放的历史经验171
一、中国对外开放的三个阶段171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做法与基本经验173
第二节 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国内体制障碍176
一、区域恶性竞争177
二、政绩考核体制182
第三节 中国国内体制与国际新规则的矛盾183
一、部门目标的冲突183
二、外资审批制度189
三、对外开放观念仍传统189
四、行政性垄断190
五、政府采购制度190
六、环境监管机制191
七、知识产权制度192
第十一章 中国提高贸易投资领域对外开放水平的国内改革措施与发展战略194
第一节 新阶段中国国家发展目标与对外开放的功能定位194
一、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开放与发展195
二、新阶段中国国家发展目标与对外开放196
三、新阶段中国对外开放的功能定位197
第二节 提高贸易投资领域对外开放水平的国内改革思路与建议200
一、调整开放布局总体部署201
二、外资审批制度改革201
三、加快对外开放观念转变202
四、完善市场运行机制202
五、政府采购制度改革202
六、环境监管机制改革203
七、知识产权制度改革203
第三节 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下价值链分工从低端走向高端的战略路径203
一、价值链分工从低端走向高端的内涵204
二、中国价值链分工升级的思路204
三、实现价值链分工升级的战略对策205
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化国内体制改革209
第四节 新产业革命下新兴产业崛起过程中中国的国际分工战略210
一、新产业革命的机遇210
二、新产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产业211
三、新产业革命背景下的中国主导产业战略选择与培育216
第五节 服务贸易扩大下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对外开放领域217
一、现代服务业构成服务贸易的核心竞争力218
二、现代服务业提升国际竞争力面临来自开放的压力218
三、现有服务贸易政策的不足222
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223
第六节 发挥进口对经济结构升级的作用,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机制的形成224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双向开放新战略224
二、发挥进口在推动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中的作用225
三、努力突破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高技术出口的限制,改革国内现有进口管理体制227
第十二章 中国实现对外开放战略升级中的对外发展战略229
第一节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营造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229
一、以多种形式促进全球经济再平衡230
二、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231
三、推动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新格局233
四、积极参与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谈判与制度建构234
五、以问题解决者角色主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236
六、重视知识产权的全球治理237
第二节 中国扩大与新兴经济体的贸易投资合作以及与金砖国家的合作239
一、新兴经济体普遍崛起对中国引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机遇239
二、投资领域的合作机会增加,新兴经济体投资合作有望引领南南合作243
三、引资和对外投资战略目标的调整244
四、新兴经济体之间在投资领域合作的具体建议246
第三节 中国构建周边国家多层次区域一体化战略247
一、中国构建周边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背景与基础248
二、中国推动多层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体战略251
三、中国推动各层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策略254
第四节 中国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差异化经贸战略259
一、构建互信、互利的对美经贸战略259
二、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对欧经贸战略262
三、实现与发达经济体对等开放中的障碍突破与利益交换263
第十三章 国内外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模式与路径265
第一节 跨国公司的界定与分类265
一、界定跨国公司的多种标准265
二、联合国关于跨国公司的定义266
三、跨国公司的分类267
第二节 国内外跨国公司发展历程及演变趋势268
一、国内外跨国公司发展历程及演变趋势268
二、国内外跨国公司的发展模式比较277
三、国内外跨国公司的发展路径比较284
第三节 国际大都市的投资环境与“走出去”战略286
一、中国香港地区的投资环境及政策286
二、新加坡“走出去”战略与政策293
第十四章 跨国公司发展的海外影响因素与本土政策支持306
第一节 跨国公司发展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与政策环境306
一、制度环境及其影响306
二、市场环境及其影响309
三、政策环境及其影响311
四、欧盟跨国公司在亚太地区投资选址因素分析313
第二节 国际大都市吸引跨国公司的功能建设与政策支持314
一、新加坡吸引跨国公司总部的政策315
二、中国香港地区的投资环境及相关政策318
三、东京吸引跨国公司的政策与环境323
四、纽约经济发展局产业激励政策327
第三节 各国政府支持海外投资和本国跨国公司的经验329
一、美国政府支持海外投资的政策措施330
二、日本政府支持企业跨国经营的政策措施333
三、韩国政府促进企业国际化的政策措施337
四、其他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案例339
下篇 上海:以先行先试探索国家开放新战略351
第十五章 扩大对外开放中上海的战略定位与先行先试351
第一节 上海的先行先试对中国对外开放的促进作用351
一、上海对外开放的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0年)352
二、以浦东开发开放为核心的全面开放阶段(1990—2000年)353
三、以提高城市综合功能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的全方位开放阶段(2001年至今)356
第二节 上海在集聚国内外企业和连接国内外市场方面的积极作用359
一、上海较早确立了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门户作用360
二、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引领与示范作用363
第三节 与发达国家对等开放利益交换中上海的作用与实施方案365
一、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对等开放中的相互利益诉求365
二、中国需要上海先行先试更高标准的贸易投资规则推动国内的改革开放366
三、与发达国家对等开放利益交换中上海的作用和实施方案367
第四节 上海等沿海城市建立自由贸易区在国家新一轮开放中的意义370
一、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提升的需要370
二、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模式370
三、推进中国投资管理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71
四、提高中国贸易监管水平突破性的探索371
第十六章 上海先行先试的主要领域与政策设计372
第一节 上海在贸易领域的先行先试372
一、严格执法,率先打造国内保护知识产权的高地373
二、国有经济主动退出竞争性行业,率先形成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375
三、补充现有贸易救济制度之不足,率先建立贸易调整援助制度376
第二节 上海在投资领域的先行先试377
一、当前中国在引进外资中的制度与政策障碍378
二、上海在突破提升外资水平中的先行先试政策重点379
第十七章 加快上海培育本土跨国公司的战略意义381
第一节 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微观基础381
一、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微观基础381
二、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是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必要手段384
三、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是中国把握战略机遇的重要战略385
第二节 上海加快培育本土跨国公司的战略意义386
一、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对于上海形成开放新优势的重要性386
二、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是上海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387
三、上海必须加快培育本土跨国公司389
第十八章 上海培育本土跨国公司的可行性分析391
第一节 上海企业“走出去”的进程与特征391
一、上海对外投资的发展阶段391
二、上海企业境外投资情况的综合分析394
三、上海企业“走出去”的目标与路径407
第二节 上海培育本土跨国公司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408
一、上海培育本土跨国公司的有利条件408
二、上海培育本土跨国公司的不利条件410
第三节 上海培育本土跨国公司的制约因素与机会因素412
一、培育本土跨国公司的制约因素412
二、培育本土跨国公司的机会因素421
第十九章 上海培育本土跨国公司的政策思路427
第一节 借鉴香港海外投资平台和培育跨国公司的经验427
一、香港海外投资平台的经验借鉴428
二、借鉴香港培育内地跨国公司的国家战略思路430
第二节 从新兴经济体出发确立本土跨国公司的培育对象432
一、本土跨国公司培育对象的标准432
二、将集聚全国企业作为培育本土跨国公司的组成部分433
第三节 在推进上海专业服务业战略框架下加快海外投资平台建设434
一、企业海外投资的金融创新平台建设435
二、为全国性企业提供海外融资的便利436
三、构建企业海外投资的专业服务平台,提供促进政策437
四、对企业控制海外经营风险的制度安排438
主要参考文献441
热门推荐
- 491355.html
- 126474.html
- 2287276.html
- 1294455.html
- 1267763.html
- 2436793.html
- 1180224.html
- 1072133.html
- 1676262.html
- 2309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55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49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43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89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64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35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58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63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5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