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天人合一与中国文化精神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天人合一与中国文化精神
  • 李明军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9355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中华文化-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天人合一与中国文化精神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生不息:中国文化的源与流1

一、秩序的建立3

二、“礼崩乐坏”的时代6

三、大汉气象与魏晋风流9

四、盛唐气象与衰世哀吟12

五、内圣外王的转化14

六、世俗化的活力16

七、天崩地裂之际的文化选择19

第二章 天人合一: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21

一、天地为一气23

二、阴阳的范畴24

三、五行生胜说26

四、五德终始与五行生胜说的政治应用28

五、明堂制度与五行说的成熟30

六、天人感应说对中国文化的渗透31

七、“九州”和“五服”33

第三章 天理与人伦:儒家对现实秩序的构建36

一、克己复礼是为仁36

二、慎终追远39

三、中庸之道41

四、修齐治平与人生的四个层次42

五、从儒学到儒教42

六、道统的确立44

七、天理与人欲45

八、人心与道心47

九、心与理48

十、对天理的质疑51

十一、著书不为稻粱谋52

十二、坚忍的实践53

十三、“义利之辨”55

第四章 在秩序之内逍遥:道家的天道与人道57

一、不可言说的道58

二、无为而无不为59

三、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60

四、水的智慧62

五、老子的权谋63

六、黄老之学65

七、对老子的神化67

八、无所待的逍遥68

九、庄周晓梦迷蝴蝶70

十、心斋和坐忘72

十一、浑沌之死73

十二、越名教而任自然76

十三、“逍遥齐物追庄周”78

第五章 天地轮回:佛教的世界观与中国的佛教信仰80

一、佞佛与灭佛81

二、达摩渡江与玄奘西游84

三、菩提本无树87

四、“机锋”与“棒喝”89

五、人间净土91

六、《盂兰盆经》与佛教伦理的中国化93

七、观音菩萨形象的演变与佛教信仰的世俗化95

八、中国化的寺庙与佛教信仰的中国化99

九、因果观念与六道轮回101

十、人间佛教与佛教的修行方法106

第六章 与天地同寿:道教长生理想的转化109

一、久闻海上有仙山111

二、苍天已死黄天立112

三、《抱朴子》对神仙思想的总结115

四、道教体制的确立118

五、神仙的谱系119

六、法箓与斋坛121

七、从“活死人墓”中走出的教派123

八、净明道与三教合流126

九、道教的方术128

十、天地精华入一炉134

十一、《太上感应篇》与民众道教138

十二、无所不在的神灵139

第七章 天命与人命:中国古代的命运观和神秘文化142

一、一切都有数142

二、天命与人命143

三、不确定中的确定145

四、命理之术148

五、十二生肖无关命151

六、堪舆术中的天人关系152

七、对风水术的批判158

八、神秘的星象160

九、占星术中的阴阳五行162

十、星相学的意外收获167

十一、奇异的谣谚170

第八章 汲天地之精华:中国人的生命观和养生学177

一、巫医同源177

二、医道与阴阳辨证179

三、中医中的五行思想181

四、治未病思想与古代的疾病观183

五、四诊法中的阴阳五行186

六、药食同源与古代的“经方”和“时方”188

七、古代的四季养生思想191

八、神强必多寿195

九、像婴儿一样呼吸196

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198

十一、房中养生中的阴阳之道200

第九章 家国天下:中国古代的婚姻、家庭与政治203

一、从家扩展为国203

二、宗法制中家长的权力205

三、作为家庭基础的婚姻207

四、牛郎织女故事与典型家庭的形成211

五、夫妇之道与男女之别214

六、女性的贞节217

七、姓氏的意义222

八、“坐不更姓,行不改名”226

九、为尊者讳,为亲者讳229

十、名字中的辈分标示230

十一、赢得生前身后名232

第十章 从生到死:古代中国的人生礼仪234

一、无所不在的礼234

二、生育礼仪235

三、成人之道238

四、夫妇相合之礼240

五、对逝者的哀悼242

六、饮食之礼246

七、衣饰中的礼248

第十一章 日月流转:中国古代的节日礼俗251

一、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252

二、端午节:万古传闻为屈原253

三、清明节:寒食东风御柳斜256

四、七夕节:不道人间巧已多258

五、中秋节:千里共婵娟261

六、重阳节:菊花须插满头归263

第十二章 揭天地之秘:汉字的源流和奥秘265

一、仓颉传说与汉字起源265

二、“六书”与造字之本267

三、甲骨文的发现269

四、字形的演变270

五、汉字的构成271

六、文字中的玄机272

七、“枼子格”的故事275

八、离合增减测吉凶276

九、汉字中的五行277

第十三章 法天相地: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和精神281

一、建筑中的天人合一281

二、建筑的伦理283

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284

四、“城市山林,壶中天地”285

五、三维的中国画287

六、前有宅,后有园287

七、建筑的人本主义288

第十四章 天地之和:中国古代音乐的精神内核290

一、有德之音方为乐290

二、乐与天道291

三、情韵与意境293

四、五音十二律294

五、八音和谐295

六、“六代乐舞”299

七、“相和”和“鼓吹”300

八、大曲和小曲301

九、《阳关三叠》303

十、说唱音乐305

第十五章 天文与人文:中国书法的艺术精神308

一、黑白之道308

二、有生命的线条与意境之美309

三、从谨严到狂放的书体流变311

四、书法风格与时代精神312

五、书法的人格理想314

六、天下第一行书315

七、文房四宝317

第十六章 以形媚道:中国画的艺术和精神319

一、以形媚道319

二、空故纳万境320

三、中国画中的形与意321

四、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322

五、画品与人品323

六、中国画中的线与墨324

七、写竹还与八法通326

八、卧游以澄怀观道326

九、世俗风情、人物精神与花鸟神韵329

十、要留清气满乾坤334

第十七章 天地镜像:中国古代文学的境界追求337

一、诗的国度337

二、境界的追求339

三、诗骚传统340

四、从台阁到江山342

五、从声诗到小唱343

六、乐府精神344

七、勾栏瓦肆与说话艺术的兴衰346

八、粉墨人生与程式化的戏曲美学349

九、优孟衣冠与综合的艺术350

十、“花部”与“雅部”之争354

十一、从昆曲到京戏356

后记3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