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解释过程论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高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24806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26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134页
- 主题词:刑法-法律解释-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法解释过程论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本书的理论背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
第一节 本书的理论背景:刑法解释形式与实质学派之争1
一、争论的缘起1
二、刑法解释学派争论的理论评说5
三、本书的理论切入点:刑法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之争能否消弭?6
第二节 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8
一、对韦伯法律类型分类理论的移植8
二、借鉴韦伯理性观的可行性分析11
三、哈贝马斯的沟通理性理论与刑法疑难案件的解决14
第三节 我国现有的刑法解释研究现状及本书的研究思路15
第四节 本书研究视角、方法、目标方面的创新之处17
一、本书研究视角:从个案解释过程中研究刑法解释17
二、本书研究方法:对各种解释方法的合理侧面进行有效融合18
三、本书研究目标:对现实司法解释过程进行描摹18
第二章 刑法的形式理性解释19
第一节 刑法形式解释正当性的理论评述19
第二节 刑法形式解释客观性的理论溯源21
一、有关法律解释几个概念的辩正21
二、刑法形式解释理论发展23
第三节 刑法形式解释的方法体系及其在当代中国刑法理论中应用28
一、刑法目的解释的特点30
二、刑法目的解释之下的具体解释方法31
第三章 刑法的实质理性解释37
第一节 刑法实质解释的理论基础37
一、“法律帝国”构建之不可能:刑法实质解释必要性分析37
二、刑法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并不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39
三、“后法治时代”的到来为刑法实质解释提出了现实要求40
第二节 实质理性解释的法理渊源41
一、宪法规范渊源41
二、公平正义的观念44
三、前法律规范产生的法律冲突45
四、刑事政策46
第三节 实质解释启动机制研究:许霆盗窃案的个案分析47
一、汹涌的民意是如何形成的?48
二、法官的公正情感是如何缺失的?司法为什么会失去纠错能力?50
第四节 刑法实质理性解释的方法之一:常用的实质解释方法54
一、目的性扩张57
二、目的性限缩58
三、有利于犯罪人的类推解释58
第五节 刑法实质理性解释的方法之二:刑法隐含漏洞的补充61
一、刑法漏洞之一般理论:以刑法第201条原立法规定例61
二、我国刑法第201原立法规定学界通认的明显漏洞例释63
三、刑法第201条原立法规定中的隐含漏洞例释69
第四章 刑法实质解释与“出罪”73
第一节 刑法实质解释与“出罪”73
一、刑法第13条“但书”为“出罪”提供了合法性根据73
二、刑法实质解释出罪的具体制度路径77
第二节 刑法实质解释与犯罪成立的消极要件出罪机能的实现84
一、消极要件缺位语境下规范性司法解释出罪的文本分析85
二、犯罪成立消极要件的价值定位与传统犯罪构成的改造的必要性89
三、消极要件与传统犯罪构成的改造路径分析90
四、消极要件的司法适用过程中应更多地贯彻刑法实质解释的要求与方法93
第五章 刑事疑难案件:刑法解释困境及其解决进路94
第一节 刑法解释的困境:刑法疑难案件的生成94
一、我们在确定法律真实的过程中,其实是带着“知识前见”来整理案件事实的94
二、“知识前见”既可能为法律适用的过程提供了效率保证,但也可能会对法律适用过程中产生误导94
三、三段论的推理过程只是法律适用的理论模型,而现实中法律适用者可能未必严格遵循这一推理过程95
第二节 通过刑法方法排除“疑难”:刑事疑难案件的认定99
一、刑事疑难案件需在综合运用各种刑法方法之后加以判定99
二、通过解释循环能够达致“真理”的案件也不应认定为刑事疑难案件100
三、刑事疑难案件不同于刑事程序法意义上的“疑罪”102
四、刑法立场不同导致的争议问题不宜认定为刑事疑难案件103
第三节 刑事疑难案件解决路径:刑法论证105
第四节 刑法论证的特征108
一、启动程序上的后延性108
二、论证程序中的民主性109
三、论证方法的多元性110
四、论证结论的循环性111
结论114
参考文献116
后记:研习刑法学的心路历程122
热门推荐
- 2816240.html
- 829802.html
- 3614822.html
- 2017.html
- 3390365.html
- 2102741.html
- 2146408.html
- 3540313.html
- 2954219.html
- 30152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75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61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11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41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6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60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59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23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84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8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