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UG NX5 中文版塑料模具设计从入门到精通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UG NX5 中文版塑料模具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 恒盛杰资讯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978750068435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46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塑料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UG NX 5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UG NX5 中文版塑料模具设计从入门到精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Chapter01 UG NX5建模基础2

UG NX5简介2

UG NX5软件介绍2

UG NX5对微机环境的要求2

UG NX5的安装3

UG NX5工作环境7

菜单栏8

工具栏10

定制屏幕10

文件的操作12

新建文件12

打开文件12

保存文件13

图层管理13

创建常用实体及曲面特征15

创建基本实体特征16

实体的修剪24

创建基本曲面特征28

修剪片体31

本章小结32

Chapter02 模具设计基础34

模具基础34

塑料的基本概念34

注塑成型工艺34

塑模的设计35

塑模设计特点35

塑模的组成36

塑模的分类与结构37

塑模CAD与UG40

塑模CAD技术的发展40

塑模CAD系统的应用40

UG在塑模设计中的应用41

UG Moldwizard模块43

MoldWizard简介43

Moldwizard设计流程43

MoldWizard功能特点44

MoldWizard工具命令44

MW初始环境设置46

推杆设置47

镶块设置47

冷却设置48

电极设置48

MW在塑模设计中的应用49

模具设计准备49

模型的修补与分型51

加载标准模架52

加载标准件53

本章小结53

Chapter03 分型线设计56

分型线概述56

脱模方向的选择56

分型线的设计方式57

调出UG模块及工具栏58

加载模块58

调出建模工具栏59

分型线的确定59

简单产品分型线的确定59

复杂产品分型线的确定60

分型线的设计过程62

创建简单分型线62

创建悬空投影的复杂分型线65

创建重叠投影的复杂分型线71

综合实例:分型线设计74

简单分型线的创建74

复杂分型线的创建75

精选练习:创建分型线79

本章小结80

Chapter04 分型面设计82

分型面概述82

分型面的类型和形状82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83

分型面设计的注意事项85

分型面在UG中的设计86

主分型面设计86

“拉伸”分型面86

“有界平面”分型面89

型芯或型腔区域曲面91

复制区域曲面91

抽取区域曲面92

偏置曲面93

破孔补面94

常见性靠破孔修补94

插穿面修补98

碰穿面修补100

分型面的检测106

综合实例:分型面设计108

产品分析108

分型面设计108

检测分型面113

精选练习:创建分型面114

本章小结115

Chapter05 MW模具初始设计118

项目初始化118

加载产品118

项目初始化过程119

设置模具坐标系122

产品收缩率的设置123

创建自动工件124

工件的类型125

工件定义方式128

模腔布局130

矩形布局130

圆形布局134

多件模设计136

项目初始化阶段136

“多腔模设计”工具的应用139

综合实例:模具设计的准备过程142

项目初始化142

设置模具坐标系143

创建自动工件144

创建模腔布局145

精选练习:模具布局设计146

本章小结147

Chapter06 UG MW模具工具151

实体创建/修剪工具151

创建箱体151

分割实体154

轮廓拆分156

实体补片159

修剪实体159

曲面创建/修剪工具162

Surface Patch(曲面补片)162

Edge Patch(边界补片)163

Trim Region Patch(修剪区域补片)165

Auto Hole Patch(自动孔补片)168

Existing Surface(现有曲面)170

Part/Patch Delete(分型/补片删除)170

扩大曲面170

面拆分172

“模具工具”中的其他工具173

延伸实体173

参考圆角175

综合实例:应用“模具”工具补孔175

创建箱体176

创建参考圆角177

创建修剪区域补片178

创建曲面补片179

创建扩大曲面补片179

面拆分181

创建边界补片183

创建修剪实体184

创建实体补片185

精选练习:修补模型186

本章小结187

Chapter07 MW分模设计191

模型验证及产品修改191

面拔模分析192

产品修改194

区域分析197

分型线设计199

编辑分型线199

定义/编辑分型段201

分型面设计204

抽取区域面204

补孔209

创建分型面209

创建型芯与型腔216

其他分型管理器功能217

综合实例:分型管理器工具的应用218

MPV模型分析218

自动补孔219

创建分型线220

抽取区域面221

创建过渡对象221

创建分型面222

创建型腔和型芯225

精选练习:MW分模设计226

本章小结228

Chapter08 模架库与标准件230

模架库230

大型模架的结构形式230

中小型模架的结构形式231

龙记模架235

模架的尺寸组合系列241

大型模架的尺寸组合242

中小型模架的尺寸组合243

模架的选用245

标准模架选用过程245

模架规格的选择245

MW模架库管理246

手动分模的模架加载248

自动分模的模架加载252

模具标准件253

标准件概述253

模具标准件的类型254

MW标准件库256

目录257

分类257

“父”装配257

位置257

标准件编辑选项组258

“尺寸”标签258

MW通用标准件259

Injection(浇注系统标准件)259

Ejection(顶出系统标准件)259

导向标准件260

Cooling Fittings(冷却系统标准件)260

滑动件261

加载标准件261

加载定位环261

加载浇口套262

综合实例:MW的模架、标准件的加载263

加载模架263

加载模具标准件264

精选练习:模架与标准件加载265

本章小结266

Chapter09 模具浇注、顶出和冷却系统设计268

浇注系统概述268

浇注系统组成与作用268

浇注系统设计原则268

流道设计269

浇口设计271

MW浇注系统设计273

分流道273

浇口275

顶出系统设计277

顶出系统的种类与结构277

顶出系统标准件279

冷却系统设计282

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282

MW冷却管道设计284

标准件方式286

顶杆后处理288

修剪过程289

修剪组件290

模具修剪291

腔体管理292

综合实例:3大系统设计293

分流道设计293

创建浇口298

加载滑块300

加载斜顶302

创建冷却管道303

修剪斜顶和创建空腔310

精选练习:模具3大系统设计313

本章小结314

Chapter10 模具镶块与电极设计316

镶块的结构及组合形式316

局部镶拼式镶块316

整体式镶块318

电极基础318

电极加工原理318

电极加工的特点318

电极的组成与加工安装319

放电加工区域的判定319

电极设计要素322

MW子镶块设计323

包络体324

头325

支承底面326

子镶块标准件327

MW电极设计328

包络体329

“头”的操作329

EWCS(电极坐标系)331

支承底面331

图纸333

电极标准件334

综合实例:MW镶块、电极工具的应用334

创建子镶块335

拆解型腔电极338

精选练习:镶块、电极设计343

本章小结344

Chapter11 物料清单与模具工程图346

物料清单(BOM)346

BOM表346

查看物料清单349

模具工程图350

模具装配图350

模具组件图纸352

孔表353

综合实例:创建模具工程图356

创建模具装配图357

创建模具组件图361

创建孔表363

工程图的导出363

精选练习:模具工程图的制作364

本章小结365

Chapter12 主机壳注塑模具设计368

模具设计的前期准备368

项目初始化368

设置模具坐标系369

创建自动工件370

自动分模设计370

MPV模型验证370

补孔374

主分型面设计375

抽取区域面379

创建型腔和型芯380

加载模架380

加载模架380

创建模腔空腔381

浇注系统设计382

加载定位环和浇口套382

创建分流道385

创建浇口387

创建流道与浇口空腔388

创建冷料穴388

冷却管道设计389

创建定模冷却管道389

创建动模冷却管道391

创建冷却管道空腔395

顶出系统设计395

斜顶设计395

加载顶杆398

修剪顶杆400

创建顶出系统部件空腔400

保存文件401

本章小结401

Chapter13 游戏手柄注塑模具设计404

模具设计前期准备404

项目初始化404

设置模具坐标系405

创建自动工件406

模腔布局406

自动分模设计407

MPV模型验证407

补孔411

主分型面设计412

抽取区域面415

创建型腔和型芯416

加载模架并创建模腔空腔416

加载模架416

创建模腔空腔417

浇注系统设计418

加载定位环和浇口套418

创建分流道420

创建浇口422

创建浇注系统组件的空腔423

冷却管道设计423

创建动模冷却管道423

创建定模冷却管道428

创建冷却管道的空腔430

顶出系统设计430

侧抽芯滑块机构设计430

顶杆式镶块设计434

子镶块设计436

创建顶出系统部件的空腔439

保存文件440

本章小结4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