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近代景德镇瓷业社会的多维冲突和秩序重构 1903-1949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近代景德镇瓷业社会的多维冲突和秩序重构 1903-1949
  • 李松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1778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陶瓷工业-工业史-景德镇-1903-1949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近代景德镇瓷业社会的多维冲突和秩序重构 1903-194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历史变迁中的天下瓷都1

一 一个景德镇,半部陶瓷史1

(一)瓷源中国2

(二)瓷都景德镇3

(三)瓷文化圈与景德镇瓷器贸易4

(四)官民互动的辉煌历史7

(五)瓷都的没落10

(六)转变的艰难12

二 研究史略15

(一)景德镇及制瓷业相关研究15

(二)近代手工业史研究综述24

(三)社会文化史研究综述27

第一章 传统瓷业社会结构与近代发展困境31

一 空间格局与产业模式32

(一)城区结构与瓷业生态32

(二)地域特色与行政关系34

(三)城市空间与行业布局35

(四)城乡互动与产业协作36

二 地缘组织与商业性社会39

(一)都昌人与景德镇瓷业生产41

(二)徽州人与景德镇金融业和商业43

(三)杂帮和景德镇瓷业社会44

三 神灵信仰与社会控制45

(一)窑神信仰的构建与演变45

(二)移民、信仰与社会控制47

四 前近代瓷业生产模式与社会结构48

(一)燃料、原料的来源与运输49

(二)瓷坯制作及行业分工51

(三)烧窑业与行业规范53

(四)红店与瓷器彩绘业54

(五)瓷行、庄客与瓷器贸易56

(六)瓷业辅助行业及行规57

五 近代瓷业衰退与贸易波动59

(一)工业革命视角下的新型制瓷理念61

(二)近代景德镇瓷业困境65

第二章 官方主导下的近代瓷业与社会改良71

一 清末民初的瓷业改良72

(一)御窑解体与景德镇品牌危机72

(二)政府瓷业改革的举措及成效74

二 陶务局与制瓷业改革78

三 杜重远与瓷业和社会改良82

(一)瓷业陋规与改革路径84

(二)改革理念的推广模式及困境87

(三)杜氏改革过程中的多元冲突90

四 抗战以来的瓷业改良设想97

(一)抗战时期的救济举措与瓷业贸易97

(二)抗战时期瓷业改革设想与实践101

(三)抗战复原期瓷业改良102

第三章 商办主导新型模式的移植与生产重构107

一 江西瓷业公司创办及发展历程108

(一)从官商合办到商办的艰难转变108

(二)康达与江西瓷业公司112

(三)民初瓷业公司发展的困境和压力117

(四)日益萎缩的新型瓷业公司121

二 高剑父与中华瓷业公司的设想与尝试129

三 知识界的瓷业改良梦想132

四 民间救济瓷业的举措136

五 陶瓷教育与新式知识体系的引入139

(一)陶瓷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139

(二)中国陶业学堂的创办141

(三)省立陶业学校的发展与演变142

(四)高等陶瓷专科学校筹备与建设145

(五)国立陶业学院的梦想153

第四章 近代地方政治权力与社会控制157

一 清末民初的政治变革与社会改良158

二 大革命和国民政府时期的政局与利益博弈162

(一)权势转移与政治变革162

(二)权力博弈、传统秩序与社会冲突165

(三)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与阶层矛盾171

三 抗战时期瓷业生产与社会形态177

(一)抗战时期浮梁党、政机构及社会救济177

(二)抗战时期景德镇瓷业困境181

四 抗战复原期瓷业与社会183

(一)胜利瓷制作与战后社会治理183

(二)新型金融与税收体系改革186

第五章 绘瓷风格的嬗变与制瓷业内部话语权更替189

一 域外产品的挑战与制瓷新技术的引进190

(一)新型消费理念影响下的瓷器生产190

(二)新型瓷业生产技术的引入194

二 瓷器装饰风格的嬗变与新型瓷绘艺术群体196

(一)浅绛彩与新型艺术创作群体197

(二)新型饰瓷模式的引入201

(三)珠山八友与近代饰瓷名家205

(四)时装瓷的兴起211

三 社会变革视野下的瓷业生态215

(一)制瓷业研究机构的设立与影响216

(二)新型调节模式与管理体系218

(三)新式交通方式与瓷器运输体系的改变221

四 新型社会网络视野下的展品与礼品222

(一)博览会与景德镇瓷器展品223

(二)礼品瓷的风格226

第六章 瓷业社会结构的承继与重构232

一 商会、行会与社会的转型和重构233

(一)商会的成立与运行233

(二)行会、工会及社会功能237

(三)商帮、窑帮与复杂地缘纠葛242

二 金融业、商业与近代社会文化246

(一)近代金融业与瓷器贸易方式变革246

(二)商业、娱乐业与近代社会文化249

三 公产争夺与瓷业社会结构变迁255

(一)同仁局公产纠纷与社会变革256

(二)苏湖会馆之争背后的历史与现实261

结语 周旋与调适265

一 稳定产业模式与社会结构的统一性265

二 社会变革中的顺从与反抗271

三 激荡、冲突与融合274

附录279

参考文献296

索引306

后记3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