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清律典与条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明清律典与条例
  • 苏亦工著(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01903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明清律典与条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绪篇 概念和体系1

第一章 固有法律及其相关概念1

第一节 传统意义上的“法”概念1

第二节 法律儒家化问题10

第三节 国家的暴力色彩18

第四节 政府的私家化22

第五节 社会结构的二元格局28

第二章 明清法律渊源体系(上)39

第一节 明清法律渊源的名称40

一、法之名称的意义及历史沿革40

二、“例”名辨析42

第二节 民事法源与习惯法46

第三节 刑事法源53

一、明代的刑事法源53

二、清代的成案55

三、明清律学与刑事法源57

第三章 明清法律渊源体系(下)63

第一节 行政法源63

一、会典63

二、则例70

三、省例74

第二节 民族地方法规78

一、《蒙古例》与《蒙古律书》及《理藩院则例》则例的关系79

二、回例(律)85

三、苗例87

上篇 律典93

第四章 明律的制定及其体例创新93

第一节 明律制定的过程93

第二节 明律的体例创新98

第五章 清律的颁布和实施110

第一节 顺治律的颁行时间110

第二节 顺治修律的背景115

第三节 顺治律的施行119

第四节 雍、乾律的制定123

第一节 顺治律的搜觅127

第六章 顺治律的版本127

第二节 “沈跋本”的发现129

第三节 诸种“顺治律”刻本的比较134

第四节 顺康间的修补律例146

第五节 逃人法人律的时间154

第六节 顺治律原刻本的存疑162

中篇 律例167

第七章 律典的地位和优越性第167

第一节 律典的继承性和稳定性167

第二节 律典的概括性173

一、学理基础177

二、体例上的制约178

三、律是条例制定和修改的宗旨183

四、律是条例实施的指导186

第八章 明清两代的修例190

第一节 明代的修例190

一、概说190

二、《问刑条例》的初修191

三、《问刑条例》的重修194

第二节 清代的修例197

一、第一阶段,清初——雍正末年197

二、第二阶段,乾隆——同治九年200

第一节 条例、判例与判例法205

第九章 条例的性质和作用205

第二节 条例的具体和针对性217

一、创造性补充218

二、一般性补充223

第三节 条例的灵活性和变通精神228

第十章 律例关系辨析232

第一节 争议的由来232

第二节 律例关系的两种表现237

一、重复调整237

二、各自调整243

一、八议的沿革趋势249

第一节 八议制度的历史沿革背景249

下篇 律例实用举隅249

第十一章 从八议制度的沿革看明清律典的变化249

二、八议制度的三种类型253

第二节 明清八议制度的存废260

一、明代八议制度的存废260

二、清代八议制度的存废262

五、八议存而不废的原因269

三、雍正六年上谕的背景270

四、明清八议之律的特点275

第十二章 从婚姻家庭关系看条例对律典的变通284

第一节 律典对传统礼教的捍卫284

第二节 条例的顺应民情287

第一节 作为批判武器的“仁”303

余篇 律典传统的崩解303

第十三章 律典价值基础的动摇与“仁”的再发现303

第二节 谭嗣同及其“仁学”306

第三节 “仁”的再发现314

第十四章 沈家本与中国律典传统的终结336

第一节 清末法律改革评价中的悖论336

第二节 清末修律的后果340

第三节 清末修律的主持人346

第四节 清末修律的指导思想358

第五节 结论368

主要参考文献404

后记4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