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给水处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许保玖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15040·3524
- 出版时间:1979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给水处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水中悬浮杂质的去除1
第一章 给水处理概述1
1-1 原水中的杂质1
1-2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4
1-3 工业生产用水的水质标准4
1-4 给水处理方法的分类7
第二章 水的混凝8
第一节 胶体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8
2-1 悬浮杂质的去除问题8
2-2 电泳现象9
2-3 粘土胶团10
2-4 胶团运动时的情况12
2-5 蛋白质胶团13
2-6 胶体的稳定性14
2-7 胶体的凝聚15
2-8 混凝过程的特点16
第二节 水处理的混凝过程16
2-9 混凝剂所起的作用17
2-10 助凝剂21
2-11 有机高分子物质的混凝作用21
2-12 混凝的具体工程23
2-13 混凝试验24
第三节 混凝设备27
2-14 药剂的制备及投配27
2-15 药剂与水的混合30
2-16 反应设备31
2-17 搅拌产生的速度梯度32
第三章 水的沉淀36
第一节 悬浮物在静水中的沉淀36
3-1 颗粒的自由沉淀速度36
3-2 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拥挤沉淀40
第二节 沉淀池44
3-3 沉淀设备概述44
3-4 沉淀过程的分析49
3-5 沉淀池的进出口51
第三节 斜板斜管沉淀池53
3-6 斜板斜管沉淀池的发展53
3-7 异向流、同向流和横向流56
3-8 斜板斜管沉淀池的尺寸计算59
3-9 斜板斜管沉淀池的应用63
3-10 计算实例63
第四节 澄清池68
3-11 澄清池的一般工作原理68
3-12 加速澄清池70
3-13 水力循环澄清池71
3-14 脉冲澄清池73
3-15 悬浮澄清池75
3-16 沉淀设备小结76
3-17 计算实例78
3-18 浓缩池的特点83
第五节 浓缩池83
3-19 浓缩池的设计84
第六节 沉淀设备的排泥89
3-20 排泥浓度及排泥水率89
3-21 沉淀设备的排泥方法90
第四章 水的过滤93
第一节 过滤的基本概念93
4-1饮用水过滤的发展93
4-2 快滤池的发展94
第二节 普通快滤池96
4-3 普通快滤池的构造和工艺过程96
4-4 过滤过程中水头损失的变化98
第三节 快滤池的设计和计算100
4-5 滤速、滤池总面积及滤池个数100
4-6 管廊102
第四节 滤池的配水系统103
4-7 配水系统的作用及类型103
4-8 管式大阻力配水系统105
4-9 管式大阻力配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6
第五节 滤料及承托层108
4-10 滤料的选择108
4-11 滤料颗粒大小和级配的表示方法109
4-12 滤层的规格112
4-13 承托层116
4-14 滤层中悬浮物的去除过程及水头损失116
4-15 过滤的水头损失120
第六节 快滤池的冲洗123
4-16 冲洗的任务和方法123
4-17 集水渠及冲洗排水槽125
4-18 滤池冲洗水的供给126
4-19 冲洗强度有关的因素128
第七节 其它快滤设备129
4-20 虹吸滤池129
4-21 重力式无阀滤池133
4-22 压力滤池134
4-23 计算实例135
4-24 过滤技术的新发展140
第八节 过滤技术的新发展及硅藻土过滤器140
4-25 硅藻土过滤器142
第九节 附录143
4-26 公式(4-25)的推导143
4-27 公式(4-30)及(4-31)的推导145
4-28 最优临界矩形断面的宽度148
4-29 公式(4-37)的推导148
5-1 氯的消毒作用151
第五章 水的消毒和臭、味的去除151
第一节 氯消毒151
5-2 水的需氯量试验及氯化法154
5-3 氯氨消毒157
5-4 简易氯消毒157
第二节 氯和氨的使用158
5-5 氯气的特性158
5-6 氯瓶的使用过程159
5-7 加氯器160
5-8 氨的性质162
第三节 臭和味以及其它有关微生物的处理162
5-9 臭和味的处理162
5-10 防止和破坏微生物的干扰164
第二篇 变革水中的溶解杂质165
第六章 概述165
6-1 水中的溶解杂质及其处理问题165
6-2 溶解离子含量的表示166
6-3 水的纯度167
6-4 水中阳离子和阴离子间的联系169
第七章 水的软化172
第一节 软化的实质172
7-1 软化和除盐的区别172
7-2 工业用水软化172
7-3 软化的基本方法174
7-4 石灰软化的加药量175
第二节 石灰纯碱软化法175
7-5 石灰软化设备180
7-6 用药剂去除非碳酸盐硬度182
第三节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和交换能力182
7-7 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特点182
7-8 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能力188
第四节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特性189
7-10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软化过程189
7-9 磺化煤189
7-11 离子交换软化的化学反应191
7-12 钠型树脂的再生194
第五节 离子交换软化设备196
7-13 离子交换器的工作过程196
7-14 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200
7-15 影响树脂工作交换容量的有关因素202
7-16 利用弱酸性树脂软化及不足酸量再生205
7-17 离子交换器的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206
7-18 离子交换器208
7-19 食盐溶液设备208
第六节 离子交换软化系统的设计208
7-20 酸再生设备209
7-21 除二氧化碳气211
7-22 软化系统的选择和设计213
第七节 离子交换器的新工艺218
7-23 逆流再生218
7-24 移动床220
7-25 流动床222
7-26 移动床和流动床的使用经验223
第八章 水的除盐225
第一节 离子交换树脂225
8-1 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225
8-2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226
8-3 阴离子交换树脂228
8-4 树脂的交换选择性231
8-5 离子交换除盐的基本流程233
第二节 离子交换法制高纯水233
8-6 阴离子交换器、混合床和双层床234
8-7 高纯水的处理流程236
8-8 强碱性阴树脂的有机沾污239
8-9 计算实例242
第三节 离子交换树脂的其它应用250
8-10 其它离子型树脂的应用250
8-12 离子交换膜的特性252
第四节 电渗析除盐252
8-11 离子交换中和器252
8-13 电渗析除盐原理254
8-14 电渗析器256
8-15 极化和结垢258
8-16 电流效率261
8-17 最佳电流密度263
8-18 电渗析器的应用265
第五节 咸水淡化266
8-19 咸水淡化266
8-20 水的热力学性质269
8-21 咸水淡化的蒸馏法270
8-22 其它咸水淡化方法271
第九章 锅炉给水处理274
第一节 锅炉的工作过程及水处理问题274
9-1 锅炉的工作过程274
9-2 锅炉给水的处理问题276
第二节 锅炉给水及炉水的水质指标与流量计算280
9-3 锅炉给水及炉水的水质指标280
9-4 锅炉的给水、补充水及排污水的流量计算282
第三节 锅炉给水的炉内处理285
9-5 炉外处理与炉内处理285
9-6 炉内软化反应287
9-7 炉内补充处理290
9-8 全部炉内处理295
9-9 水的磁化处理300
9-10 锅炉的清垢302
10-1 CaCO3溶解的平衡关系305
第十章 水质稳定及循环冷却水处理305
第一节 CaCO3溶解的化学基础知识305
10-2反应(10-1)平衡时CO2含量的计算308
10-3HCO?、CO?和OH-三种碱度成分的计算309
10-4 pH值因水温改变的变化311
10-5 反应(10-1)平衡时的pH值313
第二节 腐蚀过程316
10-6 电化学腐蚀316
10-7 微生物腐蚀318
第三节 直流用水系统的稳定处理320
10-8 直流用水系统的稳定指标320
10-9 直流用水系统的稳定处理321
第四节 循环冷却水运行的控制和运行情况分析323
10-10 循环冷却水的处理问题323
10-11 浓缩倍数326
10-12 处理药剂的消失过程328
10-13 控制结垢的指标329
10-15 循环冷却水运行情况的分析332
10-14 极限碳酸盐硬度332
第五节 控制碳酸钙结垢的处理方法334
10-16 加酸处理334
10-17 磷酸盐处理337
10-18 加CO2处理338
第六节 循环冷却水的现代处理方法340
10-19 循环冷却水的现代处理观点340
10-20 缓蚀剂342
10-21 缓垢剂346
10-22 微生物的控制350
10-23 化学清垢和清垢剂354
第七节 附录355
10-24 含盐量对平衡常数的影响355
10-25 磷酸盐、膦酸盐、二膦酸盐及磷酸酯359
10-26 木质素、单宁、褐藻酸盐、纤维素及淀粉364
10-27 公式(10-56)的推导367
10-28 换热器的污垢系数368
11-2 除铁的基本方法371
11-1 铁和锰的危害371
第十一章 特殊处理371
第一节 除铁和除锰371
11-3 氧化法除铁372
11-4 除锰的特点376
第二节 其它处理377
11-5 除氟与加氟377
11-6 其它处理问题379
11-7 放射性的处理380
第三篇 水的冷却383
第十二章 水的冷却原理及湿空气的热力学性质383
第一节 水的冷却原理383
12-1 水的循环冷却系统383
12-2 水的冷却原理384
第二节 湿空气的热力学性质386
12-3 湿空气的热力学参数386
12-4 湿空气的焓湿图389
12-5 湿球温度?390
12-6 传热量与蒸发量394
第三节 附录396
12-7β压(P"汽-P汽)=β温(X"-X)的推导396
12-8 温球温度?与绝热饱和温度tB数值相等的推导397
第十三章 冷却设备399
第一节 冷却设备的类型399
13-1 冷却池399
13-2 冷却塔400
13-4 进水和配水系统403
第二节 冷却塔的工艺构造403
13-3 通风筒403
13-5 淋水装置406
13-6 通风设备411
13-7 配风设备412
13-8 收水器413
13-9 集水池414
14-2 基本方程式的形式415
14-1 水冷却的热力学过程415
第一节 冷却塔热力学基本方程式415
第十四章 冷却塔计算原理415
14-3?的解法417
14-4 冷却塔的特性421
第二节 空气动力、水量损失及回流423
14-5 空气动力计算423
14-6 水量损失计算425
14-7 湿空气回流对冷却效果的影响426
第三节 机械通风冷却塔的设计计算427
14-8 冷却塔的设计计算步骤427
14-9 计算实例428
第四节 自然通风冷却塔计算原理431
第四篇 给水处理厂(站)433
第十五章 给水处理流程及处理厂的总体设计433
15-1 给水处理流程的设计433
15-2 处理厂的设计435
第十六章 设计图纸实例438
热门推荐
- 165535.html
- 3328287.html
- 900501.html
- 3445485.html
- 2795869.html
- 3343248.html
- 425311.html
- 3632677.html
- 3775180.html
- 18069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94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2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67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4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73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9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83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16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52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3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