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法理学
  • 肖光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3079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89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法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法学概论第一章 法学研究概述1

第一节 法学的研究对象 1

第二节 法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4

第二章 法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1

第一节 西方法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1

第二节 中国法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6

第三章 法理学的地位和意义25

第一节 法理学的学科体系与地位 25

第二节 学习和研究法理学的意义 29

第二编 法的本质第四章 法的概念32

第一节 法的定义 32

第二节 法的本质 36

第三节 法的特征 40

第五章 法的要素44

第一节 法的要素概述 44

第二节 法律概念 46

第三节 法律规则 49

第四节 法律原则 54

第六章 法的渊源、效力与分类59

第一节 法的渊源 59

第二节 法的效力 72

第三节 法的分类 80

第七章 法律关系87

第一节 法律关系概述 87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91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客体 95

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98

第八章 法律体系103

第一节 法律体系的概念 103

第二节 法律部门的划分 105

第三节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 108

第九章 法律责任114

第一节 法律责任的概念 114

第二节 法律责任的分类 117

第三节 法律责任的构成 120

第四节 归责与免责 123

第十章 权利与义务128

第一节 权利与义务的概念 128

第二节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32

第三节 法与权利和义务 139

第四节 权利与义务的分类 140

第三编 法的演进第十一章 法的起源146

第一节 法的起源概述 146

第二节 法的起源的各种理论与学说 148

第三节 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 150

第四节 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 151

第五节 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与国家成文法的区别 154

第十二章 法的历史形态156

第一节 法的历史形态概述 156

第二节 奴隶社会的法律制度 157

第三节 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 159

第四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制度 161

第五节 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法律制度 163

第十三章 法系166

第一节 法系概述 166

第二节 中华法系 168

第三节 印度法系 169

第四节 伊斯兰法系 170

第五节 大陆法系 171

第六节 英美法系 172

第十四章 法律的发展175

第一节 法律发展概述 175

第二节 法律继承 181

第三节 法律移植 184

第四节 法制改革 188

第十五章 法制现代化194

第一节 法制现代化的概念 194

第二节 法制现代化的模式 198

第三节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 201

第四编 法的运行第十六章 立法205

第一节 立法的概念 205

第二节 立法的原则 209

第三节 立法权限的划分体制 216

第四节 立法程序与立法技术 218

第五节 法律文件的规范化与系统化 221

第十七章 执法224

第一节 执法的概念 224

第二节 执法的主体 226

第三节 执法的内容 232

第四节 执法的原则 233

第五节 执法的特点 235

第六节 不当执法的救济 236

第十八章 司法239

第一节 司法的概念 239

第二节 司法主体 241

第三节 司法原则 243

第四节 司法程序 245

第五节 司法的特点 246

第十九章 法律监督249

第一节 法律监督的概念 249

第二节 法律监督的功能 251

第三节 法律监督的原则 253

第四节 法律监督的体系 254

第二十章 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261

第一节 法律职业 261

第二节 法学教育 267

第二十一章 法律方法271

第一节 法律方法概述 271

第二节 法律思维 272

第三节 法律推理 274

第四节 法律发现 276

第五节 法律解释 277

第六节 法律论证 280

第二十二章 法治与法治国家282

第一节 法治释义 282

第二节 法治的要素与标志 288

第三节 法治的模式与法治国家的形成 294

第五编 法的作用与价值第二十三章 法的作用298

第一节 法的作用概述 298

第二节 法的规范作用 300

第三节 法的社会作用 301

第四节 法的局限性 303

第二十四章 法的价值总述305

第一节 法的价值概述 305

第二节 法的价值体系 307

第三节 法的价值的冲突与解决 309

第二十五章 法的基本价值311

第一节 法与利益 311

第二节 法与秩序 317

第三节 法与自由 322

第四节 法与正义 325

第五节 法与效率 327

第六节 法与人权 330

第六编 法与社会第二十六章 法与经济335

第一节 法与经济概述 335

第二节 法与市场经济 339

第三节 法与产权 343

第二十七章 法与政治347

第一节 法与政治概述 347

第二节 法与国家 349

第三节 法与政党及其政策 350

第四节 法治国家与政治文明 352

第二十八章 法与传统法律文化355

第一节 法律文化概述 355

第二节 法律文化的要素与结构 359

第三节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 361

第四节 法律文化的现代化 366

第五节 法律意识的培养 368

第二十九章 法律与道德371

第一节 道德的基本含义 371

第二节 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 372

第三节 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 374

第四节 法律与道德的异同 375

第五节 法律与道德的相互作用 376

第六节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及其解决途径 377

第三十章 法与宗教381

第一节 宗教概述 381

第二节 法与宗教的一般关系 382

第三节 宗教中的法律与法律中的宗教 383

第四节 教会对法律的影响 386

第五节 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与宗教 3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