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工程设计与维护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勇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4535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工程设计与维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发展历史1
1.2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组成与功能2
1.2.1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功能2
1.2.2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组成4
1.2.3 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5
1.3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频段划分及频率配置8
1.4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指标分配9
1.4.1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技术指标9
1.4.2 广播电视传输网主要技术指标的分配13
1.5 我国广播电视传输网的发展规划20
2.1.1 全电视信号与音频信号23
2.1 多路宽带模拟广播电视信号23
第2章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传输信号23
2.1.2 射频电视信号27
2.1.3 多路宽带广播电视信号29
2.1.4 电视信号的质量评价31
2.2 数字广播电视信号32
2.2.1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32
2.2.2 信源编码——数字压缩技术35
2.2.3 信道编码调制37
2.2.4 数字信号的几个参数39
2.3 县市级前端系统40
2.3.1 电视信号的采集40
2.3.2 信号的处理42
3.1.1 超短波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45
3.1 超短波信道的特性与电波传播特性45
第3章 无线电超短波传输系统45
3.1.2 改善超短波信道特性的措施46
3.1.3 超短波电波的传播特性46
3.2 电视发射台的设计48
3.2.1 电视发射台的组成48
3.2.2 电视发射机类型与组成49
3.2.3 电视发射台选址50
3.2.4 系统设计计算51
3.3 调频立体声广播系统55
3.3.1 调频广播系统组成55
3.3.2 FM立体声广播的制式56
3.3.3 FM广播系统的特点56
3.3.5 FM广播的主要技术标准57
3.3.4 FM广播发射机的特点57
3.3.6 FM广播发射机的主要技术指标58
3.3.7 参数的设计计算60
3.4 发射机的维护60
第4章 同轴电缆传输系统62
4.1 同轴电缆及其传输特性62
4.1.1 同轴电缆的结构62
4.1.2 同轴电缆的传输特性63
4.2 同轴电缆传输系统的传输设备65
4.2.1 有源设备65
4.2.2 无源设备73
4.3 同轴电缆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主要性能指标77
4.3.1 同轴电缆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77
4.3.2 电缆传输系统的波段划分78
4.3.3 电缆传输系统性能指标79
4.3.4 主要性能指标的分配81
4.4 同轴电缆传输干线的设计82
4.4.1 传输干线的规划82
4.4.2 干线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83
4.4.3 主要性能指标的计算84
4.4.4 放大器输出电平的范围确定87
4.4.5 温度变化对干线输出电平的影响90
4.4.6 放大器级间距离的计算91
4.4.7 干线电平与均衡量的计算92
4.4.8 集中供电系统设计98
4.4.9 电缆干线的调试100
4.4.10 电缆干线设计小结101
4.5 用户分配网络的设计102
4.5.2 用户放大器的输出电平与斜率的确定103
4.5.1 用户分配网络的构成形式103
4.5.3 用户终端盒-系统输出口输出电平的选定105
4.5.4 分配网络分支分配器型号的确定和电平计算106
4.6 同轴电缆双向传输系统109
4.6.1 双向传输的技术实现109
4.6.2 双向传输系统的组成110
4.6.3 上行线路的设计112
4.6.4 利用双向网络构成数据通信系统113
4.7 同轴电缆数字传输系统113
4.7.1 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过渡113
4.7.2 DVB-C数字电缆传输系统的构成114
4.8 同轴电缆传输系统的维护116
5.1.1 光纤119
第5章 光缆传输系统119
5.1 光纤、光缆及其传输特性119
5.1.2 光缆120
5.1.3 光纤的传输特性121
5.2 激光与光传输设备123
5.2.1 激光与激光器123
5.2.2 光发射机125
5.2.3 光放大器130
5.2.4 光电二极管与光接收机132
5.2.5 无源光路器件134
5.3 光传输系统的组成与技术指标138
5.3.1 模拟调幅传输系统138
5.3.2 模拟调频光缆传输系统140
5.3.3 数字光纤传输系统142
5.3.4 光传输系统的技术性能143
5.4 光缆传输系统的网络结构与方案规划144
5.4.1 广播电视传输网中几种常用的网络结构形式144
5.4.2 传输网络的分级145
5.4.3 方案规划146
5.4.4 网络建设的经济性考虑151
5.5 光缆传输系统的设计153
5.5.1 系统指标分配153
5.5.2 光缆的配纤与接续设计155
5.5.3 干线型系统的链路计算159
5.5.4 分配型系统的链路计算162
5.5.5 设备的选配与信号电平的确定164
5.6.2 调试与测试167
5.6.1 施工167
5.6 光缆传输系统的施工、调试与维护167
5.6.3 维护168
第6章 微波传输系统170
6.1 微波信号的传输特性170
6.1.1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170
6.1.2 空间传播的大气影响171
6.2 微波接力传输系统的构成与设计计算173
6.2.1 模拟微波接力传输系统的构成173
6.2.2 数字微波接力传输系统的构成174
6.2.3 数字微波接力传输线路传输质量指标与指标分配175
6.3 多频道微波分配系统(MMDS)177
6.3.1 系统构成178
6.3.2 MMDS系统的载噪比计算182
6.4 调幅微波链路(AML)传输系统184
6.4.1 AML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184
6.4.2 AML系统的设计188
6.5 调频微波链路(FML)传输系统192
6.5.1 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192
6.5.2 使用频率193
6.5.3 性能特点193
6.6 微波传输系统的维护194
6.6.1 天线系统的维护194
6.6.2 设备的维护194
第7章 卫星传输系统196
7.1 同步通信卫星与转发器196
7.1.1 同步通信卫星196
7.1.2 卫星转发器198
7.1.3 卫星通信天线200
7.2 卫星电视传输系统201
7.2.1 卫星电视传输系统的组成201
7.2.2 卫星电视的传输体制203
7.2.3 频段分配与频道划分203
7.2.4 卫星电视的调制体制204
7.2.5 预加重与去加重206
7.2.6 能量扩散207
7.3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组成原理207
7.3.1 卫星接收站的方位角和仰角207
7.3.2 卫星接收天线208
7.3.3 馈源与极化213
7.3.4 高频头215
7.3.5 卫星接收机218
7.4 卫星数字电视广播系统222
7.4.1 DVB-S卫星数字电视系统发射端组成原理222
7.4.2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系统的组成223
7.4.3 卫星数字电视信号的接收224
7.5 卫星传输系统的设计计算225
7.5.1 卫星传输系统输出信号的质量要求225
7.5.2 卫星接收系统输入端信号电平的计算226
7.5.3 接收系统输入端噪声功率的计算227
7.5.4 接收系统优值的确定229
7.5.5 高频头、接收机与接收天线的选型230
7.5.6 设计举例231
7.6.1 站址的选择233
7.6.2 设备的安装与调试233
7.6 卫星接收站的建站与维护233
7.6.3 避雷与地线234
7.6.4 维护234
第8章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网络管理系统235
8.1 网络管理系统概述236
8.2 付费电视与加密系统239
8.2.1 概述239
8.2.2 加密的基本方法240
8.2.3 加密系统的测试244
8.3 电视加密系统介绍244
8.3.1 Video Cipher系统244
8.3.5 几种实用的MAC制加密系统245
8.3.4 OAK ORION系统245
8.3.3 Telease/Save系统245
8.3.2 Zenith SSAVI系统245
8.3.6 Video Crypt246
8.3.7 可寻址闭锁加密系统248
第9章 交互电视网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251
9.1 交互电视网概述251
9.1.1 交互电视网的基本概念251
9.1.2 ITV网的主要功能和用途252
9.1.3 ITV网的基本组成252
9.2 ITV网的技术及问题253
9.2.1 传输技术253
9.2.2 交换技术254
9.2.3 接入技术254
9.2.4 交互式HFC网的频带划分255
9.2.5 交互式CATV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256
9.3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258
9.3.1 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定义258
9.3.2 ISDN相关技术标准259
9.3.3 ISDN的7层参考模型261
9.3.4 ISDN的业务类型262
9.3.5 ISDN用户/网络接口263
9.3.6 ISDN的交换方式265
9.4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266
9.5 SDH网268
9.5.1 SDH的特点268
9.5.2 SDH帧结构与多路复用结构269
9.5.3 SDH设备271
9.5.4 自愈环介绍272
9.5.5 广播电视传输网中的SDH传输系统273
9.6 异步转移模式(ATM)275
9.6.1 ATM概念275
9.6.2 ATM网络结构275
9.6.3 ATM交换的基本原理275
9.6.4 ATM交换机的组成277
9.6.5 ATM技术277
9.6.6 ATM宽带网情况278
9.7 广播电视传输网的发展趋势278
9.7.1 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再到数据电视的革命278
9.7.2 从单向广播到双向传输再到B-ISDN与“三网合一”281
9.7.3 适合我国国情的广播电视传输网发展道路282
附表 有线电视频道配置表284
参考文献287
热门推荐
- 3287507.html
- 3674596.html
- 1686396.html
- 3764090.html
- 2990728.html
- 671461.html
- 3668077.html
- 2513342.html
- 2986526.html
- 9580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57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29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78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81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5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96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79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09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2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