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诊断技术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寻玉凤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3180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57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580页
- 主题词:诊断学-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诊断技术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系统检查顺序1
二、临床检查顺序1
目录1
第一篇 检体诊断技术1
第一章 体格检查的顺序1
一、生命征3
第一节 全身状态检查3
第二章 一般检查3
二、发育与体型的检查8
三、营养状态的检查9
四、意识状态的检查10
五、面容与表情的检查11
六、体位的检查13
七、姿势及步态的检查14
第二节 皮肤黏膜的检查16
第三节 淋巴结检查20
第一节 头发、头皮和头颅检查23
第三章 头部检查23
二、眼的检查24
一、颜面的检查24
第二节 颜面及其器官的检查24
三、耳的检查26
四、鼻的检查27
五、口腔的检查28
六、腮腺的检查30
一、颈部检查31
第四章 颈部检查31
二、甲状腺检查32
三、气管的检查33
第一节 胸壁、胸廓及乳房35
第五章 胸部检查35
一、视诊37
第二节 肺和胸膜检查37
二、触诊38
三、叩诊39
四、听诊41
一、视诊44
第三节 心脏检查44
二、触诊46
三、叩诊47
四、听诊48
第四节 血管检查58
第一节 视诊62
第六章 腹部检查62
第二节 触诊66
第三节 叩诊75
第四节 听诊78
一、阴茎80
第一节 男性生殖器检查80
第七章 生殖器、直肠、肛门检查80
二、阴囊81
三、前列腺83
第二节 女性生殖器检查84
四、精囊84
第三节 肛门与直肠87
第一节 脊柱检查90
第八章 脊柱与四肢90
第二节 四肢与关节检查91
第一节 脑神经检查95
第九章 神经系统检查95
第二节 运动功能检查97
第三节 感觉功能检查101
第四节 神经反射检查103
第五节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110
二、编写病历的基本要求112
一、病历112
第二篇 病历书写与示例112
第一章 编写病历的基本要求112
一、初诊记录114
第一节 门诊病历114
第二章 病历的种类及内容114
二、复诊记录115
二、种类及要求116
一、记录内容116
三、急诊初诊记录116
四、急诊室观察记录116
第二节 住院病历116
二、记录的内容117
一、记录的要求117
第三节 病程记录117
一、住院病历的编写格式与内容示例119
第四节 病历及病程记录的编写格式与内容119
三、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的格式与内容示例123
二、入院记录的格式与内容示例123
四、病程记录的格式与内容124
第一节 长期医嘱130
第三章 医嘱书写130
第二节 临时医嘱131
第四章 处方书写132
二、体层摄影133
一、支气管造影133
第三篇 影象学诊断技术133
第一章 X线检查技术133
第一节 呼吸系统133
一、摄影134
第二节 循环系统134
三、摄片134
四、高千伏摄影134
五、透视134
三、钡灌肠检查135
二、胃肠道血管造影135
二、造影135
第三节 消化系统135
一、胃肠造影135
一、排泄性尿路造影136
第四节 泌尿系统136
四、小肠钡灌造影136
五、肝动脉造影136
六、胆系造影136
一、子宫输卵管造影137
第五节 生殖系统137
二、逆行肾盂造影137
三、膀胱造影137
四、尿道造影137
五、腹主动脉造影、选择性肾动脉造影137
二、造影138
一、摄片138
二、盆腔动脉造影138
第六节 骨关节系统138
一、纵隔CT139
第一节 胸部CT139
第二章 CT检查139
一、常规扫描技术139
二、CT血管造影139
三、仿真内镜显示技术139
二、肺脏CT140
四、心血管CT141
三、胸部20°斜位CT141
第二节 肝脏CT142
五、乳腺CT142
第三节 胆系CT144
第五节 脾脏CT145
第四节 胰腺CT145
第七节 肾脏CT146
第六节 腹膜后腔CT146
第九节 盆腔CT147
第八节 肾上腺CT147
第十节 脊柱CT148
一、普通检查150
第十一节 颅脑CT150
二、特殊检查151
四、阿米培克脑池造影152
三、造影增强检查152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显像方法154
第三章 核素检查154
一、肺灌注显像155
第二节 呼吸系统显像155
三、肺肿瘤显像156
二、肺通气显像156
一、心肌灌注显像157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157
一、肝脏显像158
第四节 消化系统显像158
二、心肌梗死灶显像158
三、门电路心血池显像158
三、肝胆显像159
二、肝动脉灌注和肝血池显像159
六、胃排空显像160
五、食道通过功能显像160
四、唾液腺显像160
十、胃肠道出血显像161
九、异位胃黏膜显像161
七、胃-食管反流显像161
八、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161
一、肾静态显像162
第五节 泌尿系统显像和功能测定162
十一、肝细胞癌显像162
十二、结肠癌显像162
十三、放射免疫导向手术162
二、肾动态显像163
五、巯甲丙脯酸试验164
四、利尿试验164
三、肾图检查164
七、放射性核素膀胱造影165
六、肾有效血浆流量和肾小球率测定165
二、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166
一、甲状腺摄131I试验166
八、阴囊显像166
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166
四、甲状腺显像167
三、过氯酸盐释放试验167
六、地塞米松抑制试验168
五、肾上腺皮质显像168
八、甲状旁腺显像169
七、肾上腺髓质显像169
二、骨骼三相显像170
一、骨骼显像170
第七节 骨骼系统170
一、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和定量测定171
第八节 神经系统171
四、神经受体断层显像172
三、局部脑葡萄糖代谢断层显像172
二、放射性核素脑血管造影172
五、脑池显像173
第四章 MR诊断技术174
第五章 数字化X线成像176
一、肝脏疾病超声检查177
第一节 普通超声177
第六章 超声波诊断技术177
二、胆道系疾病超声检查180
三、胰腺疾病超声检查183
四、脾脏疾病超声检查185
五、肾上腺疾病超声检查186
六、肾脏疾病超声检查187
七、输尿管疾病超声检查189
八、膀胱疾病超声检查190
九、前列腺疾病超声检查191
十、妇科疾病超声检查192
十一、早期妊娠超声检查193
十二、中晚期妊娠超声检查194
十三、甲状腺疾病超声检查195
十四、乳房疾病的超声检查196
一、胆道梗阻性黄疸介入超声197
第二节 介入性超声检查197
二、肝脏介入超声198
三、肾脏介入超声199
五、其他介入超声200
四、脾脏介入超声200
一、心脏瓣膜病201
第三节 心脏超声检查201
二、先天性心脏病204
三、心肌病207
五、心脏肿瘤208
四、心包疾病208
七、升主动脉病变209
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09
八、肺源性心脏病210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命名与意义211
一、心电图产生的原理211
第四篇 心电学诊断211
第一章 临床心电图211
第一节 心电图学基础211
三、心电图导联体系212
四、平均心电轴213
六、心电图的阅读分析方法和步骤214
五、心电图的描记方法214
一、心电图各波的正常值215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215
二、小儿正常心电图特点217
二、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诊断218
一、房室增大的心电图诊断218
第三节 异常心电图218
三、心肌梗死219
四、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220
五、传导异常222
六、电解质紊乱与药物作用的心电图诊断224
八、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诊断225
七、心肌炎的心电图诊断225
十、肺源性心脏病的心电图诊断226
九、心包炎的心电图诊断226
一、动态心电图227
第一节 动态心电图227
第二章 内科常用心电学检查227
二、起搏器心电图229
三、心率变异性230
四、心室晚电位231
一、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233
第二节 心脏负荷试验233
二、核素次极量踏车运动试验心肌断层显像236
三、多巴酚丁胺诱发试验237
二、腺苷诱发试验237
第三节 心电图药物负荷试验237
一、潘生丁诱发试验237
一、食管调搏电生理检查238
第四节 心电生理检查238
二、窦房结功能检查240
四、房室结双径路243
三、房室结功能检查243
五、预激综合征检查244
七、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45
六、室上性心动过速245
八、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46
一、胸腔穿刺术247
第一节 呼吸系统247
第五篇 内科诊断技术247
第一章 普通内科诊断技术247
二、支气管镜检查248
三、肺功能检查249
第二节 消化系统258
一、胃镜检查术258
二、结肠镜检查术259
一、胸部透视与胸部X片261
第一节 心血管影像学检查261
第二章 心、血管系统诊断技术261
二、心导管检查264
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270
四、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271
五、核磁共振检查272
一、静态核素心肌显像273
第二节 核素检查273
二、核素心血池心室造影274
第三节 心内膜心肌活检术275
第四节 心脏内电生理检查276
一、心肌酶谱检查278
第五节 生化检查278
二、血脂及脂蛋白检查281
三、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282
五、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283
四、凝血时间测定283
一、心包穿刺术284
第六节 其他检查284
六、凝血酶时间测定284
二、中心静脉压测定285
四、阿托品试验286
三、心得安试验286
五、倾斜试验287
六、动态血压监测288
二、颈内静脉经中路插管术290
一、颈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法290
第六篇 外科诊断技术290
第一章 颈部诊断技术290
二、甲状腺淋巴造影292
一、甲状腺组织活检292
第二章 甲状腺诊断技术292
二、乳腺肿块切除活检294
一、乳腺肿块切取活组织检查294
第三章 乳房诊断技术294
二、纵隔切开活检查295
一、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295
第四章 胸部诊断技术295
二、腹腔穿刺术296
一、诊断性腹腔灌洗术296
第五章 腹部检查技术296
三、腹腔镜检查术298
五、十二指肠引流术300
四、经皮肝穿胆管造影术300
六、手术中胆道造影301
九、“T”管造影302
八、手术中门静脉侧压302
七、手术中胰腺活组织检查302
第一节 关节镜检查304
第六章 其他系统检查技术304
一、经颅骨钻孔脑室穿刺方法305
第二节 脑室内插管法305
第三节 前列腺按摩取液术306
第四节 斜角肌活检308
一、阴道检查309
第一节 妇科检查309
第七篇 妇产科诊断技术309
第一章 妇科诊断技术309
二、双合诊310
三、三合诊311
一、阴道毛滴虫312
第二节 阴道排液检查312
四、肛腹诊312
二、霉菌313
一、阴道细胞学检查314
第三节 阴道细胞学检查314
二、阴道排液生理盐水悬液检查315
一、基础体温测定316
第四节 卵巢功能测定316
三、宫颈阴道碘着色试验316
二、宫颈黏液检查317
二、催产素激惹试验318
一、无应激试验318
第五节 胎盘功能检查技术318
一、卵泡刺激激素测定319
第六节 妇产科常用激素测定319
三、阿托品试验319
四、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测定320
三、泌乳素测定320
二、黄体生成素测定320
七、血浆孕酮测定321
六、血总雌三醇测定321
五、血雌二醇测定321
一、妊娠试验322
第七节 早期妊娠的实验诊断322
八、血浆睾酮测定322
九、双氢睾酮测定322
一、输卵管通气术323
第八节 输卵管通畅试验323
二、雄蟾蜍妊娠试验323
二、输卵管通液术324
三、子宫输卵管碘造影术325
一、羊膜镜检查326
第九节 妇产科常用内窥镜检查技术326
二、胎儿镜检查327
三、阴道镜检查329
四、宫腔镜检查330
五、腹腔镜检查332
七、输卵管镜检查334
六、陷凹镜检查334
一、阴道后穹隆穿刺术335
第十节 穿刺术335
二、羊膜腔穿刺术336
第十一节 染色体检查338
第十二节 羊水检查340
三、羊水肌酐测定341
二、羊水磷脂测定341
一、羊水一般性状341
五、羊水甲胎蛋白测定342
四、羊水胆红素测定342
十、羊水钠测定343
九、羊水渗透压测定343
六、羊水泡沫试验343
七、羊水含脂肪细胞出现率343
八、羊水淀粉酶测定343
第十三节 经皮脐静脉穿刺取血术344
十一、羊水雌激素测定344
一、抗精子抗体345
第十五节 计划生育诊断技术345
第十四节 妊娠早期绒毛活检345
四、宫颈黏液、精液相合试验346
三、性交后试验346
二、抗卵子透明带抗体346
一、孕期检查347
第二章 产科诊断技术347
二、骨盆测量351
三、产程检查353
第一章 呼吸系统诊断技术356
第八篇 儿科诊断技术356
二、股静脉穿刺357
一、颈外静脉穿刺357
第二章 循环系统检查技术357
第一节 静脉穿刺357
三、后囟穿刺358
一、小儿静脉压测定359
第二节 静脉压测定359
四、头皮静脉穿刺359
二、小儿中心静脉压测定360
第四节 心包穿刺361
二、Alleu试验361
第三节 动脉穿刺361
一、小儿桡动脉穿刺361
第五节 心导管检查362
二、十二指肠引流术366
一、洗胃术366
第三章 消化系统诊断技术366
三、小儿腹腔穿刺术367
四、肝穿刺368
五、脾穿刺369
一、肾穿刺活组织检查370
第四章 泌尿系统检查技术370
二、导尿371
一、小儿腰椎穿刺术373
第五章 神经系统诊断技术373
三、侧脑室穿刺374
二、硬脑膜下穿刺374
四、小脑延髓池穿刺术375
五、颅透照技术376
二、髂后上棘穿刺377
一、髂前上棘穿刺377
第六章 骨髓穿刺术377
四、胫骨穿刺378
三、胸骨穿刺378
五、脊突穿刺379
第七章 结核菌素(PPD)试验380
一、腰椎穿刺术381
第一节 腰椎穿刺术381
第九篇 神经科常用诊断技术381
第一章 穿刺术381
二、脑脊液动力学检查382
第二节 侧脑室穿刺术383
二、脑室碘水造影385
一、脑室碘油造影术385
第二章 影像学诊断技术385
第一节 造影术385
四、颈动脉造影386
三、脑室充气造影术386
六、全脑血管造影术387
五、椎动脉造影387
第二节 X线检查388
七、脊髓碘油造影388
第三节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389
第五节 经颅多普勒超声390
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390
第二节 视觉诱发电位392
第一节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392
第三章 电生理诊断392
第四节 运动诱发电位393
第三节 听觉诱发电位393
第七节 脑电图394
第六节 肌电图394
第五节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394
第一节 视力检查396
第一章 视功能诊断技术396
第十篇 眼科诊断技术396
第二节 视野检查397
第四节 色觉检查398
第三节 暗适应398
第六节 视网膜电图399
第五节 眼电图399
第七节 视觉诱发电位401
一、常规检查402
第一节 裂隙灯显微镜诊断技术402
第二章 特殊诊断技术402
三、前房深度测量法403
二、角膜厚度测量403
第二节 眼底检查技术404
四、房水混浊度检查404
一、指测量法406
第三节 眼压检查技术406
二、眼压计测量法407
第五节 前房角镜检查408
第四节 暗室俯卧试验408
三、非接触眼压计(NCT)测量法408
第六节 三面镜检查410
第七节 角膜地形图检查法411
一、泪液分泌试验[希尔默(Schirmer)试验]412
第九节 泪功能检查412
第八节 角膜内皮镜检查法412
第十节 屈光检查413
二、泪膜破裂时间413
第十一节 眼球突出度测量414
一、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415
第一节 X线检查415
第三章 眼科影像学诊断技术415
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术416
五、X线平片417
四、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417
三、眼眶血管造影417
六、X线异物定位418
第二节 眼科超声检查419
第三节 眼科CT检查423
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424
一、结膜囊细菌培养426
第二节 细菌培养426
第四章 眼部微生物检查426
第一节 局部刮片直接检菌426
四、玻璃体细菌培养427
三、前房水细菌培养427
二、角膜溃疡真菌和细菌培养427
一、声导抗测试428
第一章 耳科诊断技术428
第十一篇 耳鼻喉科诊断428
二、镫骨肌声反射429
四、纯音听阈测试430
三、听性脑干反应侧听430
五、耳蜗电图431
六、前庭功能检查法432
二、直接喉镜检查法433
一、间接喉镜检查法433
第二章 喉科诊断技术433
第一节 喉镜检查法433
三、喉动态镜检查法434
四、纤维喉镜检查术435
三、喉肌电图描记仪436
二、喉气体动力学检测436
第二节 喉科电生理检查436
一、声图436
第三节 喉科X线检查437
二、透照法438
一、头位引流法438
第三章 鼻科诊断技术438
第一节 鼻窦的诊断方法438
一、鼻阻力检查法439
第二节 鼻科其他诊断方法439
三、冲洗法439
四、鼻腔及鼻窦内窥镜检查法440
三、声反射鼻测量法440
二、嗅觉测量法440
二、硬管食管镜检查法442
一、硬管支气管镜检查法442
第四章 气管食管诊断技术442
三、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443
三、牙菌斑检查444
二、染色法444
第十二篇 口腔科常用诊断技术444
第一章 牙体硬组织病检查444
一、龋损染色检查444
五、牙体疾病透照检查445
四、?创伤检查445
二、牙髓活力电测验446
一、牙髓活力测验446
第二章 牙髓和根尖周围组织病诊断技术446
三、根分叉病变的探查447
四、龈沟液检查448
三、探诊出血448
第三章 牙周病诊断技术448
一、牙龈指数的确定448
二、龈沟出血指数448
五、牙周病的X线检查449
二、口腔真菌检查法450
一、菌斑细菌检查450
第四章 口腔黏膜病诊断技术450
五、脱落细胞检查451
四、甲苯胺蓝染色法451
三、直接免疫荧光检查451
第五章 涎腺疾病诊断技术452
第一章 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453
第十三篇 皮肤科常用诊断技术453
一、斑贴试验455
第二章 皮肤试验455
三、皮内试验456
二、皮肤划痕试验456
二、红斑狼疮细胞检查458
一、细胞学检查458
第三章 细胞学诊断技术458
二、真菌培养460
一、直接镜检460
第四章 真菌诊断技术460
第二节 麻风菌素试验462
第一节 麻风杆菌检查462
第五章 麻风病诊断技术462
第三节 虱检查法464
第二节 毛囊虫检查464
第六章 寄生虫检查法464
第一节 疥螨检查法464
第一节 淋球菌检查法466
第七章 性病实验室诊断技术466
二、梅毒血清学检查467
一、梅毒螺旋体检查467
第二节 梅毒实验室检查467
第三节 衣原体实验室检查469
第六节 艾滋病检查470
第五节 醋酸白试验470
第四节 支原体实验室检查470
一、HIV血清抗体检测471
二、HIV相关抗原检测和病毒分离474
第八章 免疫荧光检查476
第九章 聚合酶链式反应478
一、淋巴结穿刺吸取活组织检查术479
第一章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479
第十四篇 肿瘤科诊断技术479
三、肝脏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480
二、乳房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480
五、骨穿刺细胞学检查481
四、肺穿刺细胞学检查481
六、睾丸穿刺细胞学检查482
第二章 食管拉网细胞学诊断技术483
附录一 临床诊断常用药物484
附录二 临床检验参考值502
附录三 汉英词汇对照520
热门推荐
- 1082870.html
- 3525568.html
- 3684198.html
- 421318.html
- 940236.html
- 126183.html
- 3587328.html
- 1622102.html
- 1351337.html
- 4002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53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73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69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55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25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23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16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81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77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7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