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季成叶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3116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834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865页
- 主题词:儿童少年卫生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言1
第一节 儿少卫生学概述1
一、学科定义和研究目的1
二、研究对象2
三、研究内容3
四、研究方法6
五、相关学科6
六、跨学科应用实践8
第二节 我国儿少卫生学的发展历程9
第三节 儿少/学校卫生立法和政策依据14
一、法律保障15
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5
三、行政部门相关政策、标准16
四、儿童少年健康发展规划纲要17
五、学校卫生标准18
第二章 儿童生长发育20
第一节 生长发育概念和一般规律20
一、生长、发育与成熟20
二、生长发育研究内容和意义20
三、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22
四、不同发育特征的关键期26
第二节 儿童少年体格发育27
一、体格发育测量指标27
二、体格发育的城乡差异29
三、体格发育的南北差异30
四、体格发育的社会经济差异31
第三节 儿童少年体能发育35
一、体能发育概述35
二、主要功能指标及测量意义35
三、主要运动素质指标及测量意义37
第四节 骨发育和骨龄38
一、骨发育概述38
二、骨龄标准38
三、骨龄指标的生物学特性40
四、骨发育的长期趋势41
五、骨龄和骨发育指标的实际应用42
第五节 儿童生长发育异常和障碍43
一、矮身材的概述和分类43
二、家族性矮身材和体质性延迟45
三、病理性生长障碍47
四、高身材的概述和分类49
五、高身材青少年的体质特征49
六、病理性高身材51
第三章 青春期生长发育54
第一节 青春期发育54
一、青春期概述54
二、青春期发育特点54
三、青春期生长速度55
四、生长模式及发育类型56
五、男性性发育56
六、女性性发育57
第二节 青春期内分泌58
一、影响生长发育的激素58
二、青春期的启动62
三、青春期的内分泌变化63
四、青春期发育的神经-内分泌调控机制63
第三节 青春期性发育变异和障碍66
一、青春期性发育变异和障碍病因分类66
二、青春期发育障碍诊断和治疗67
三、青春期体质性延迟68
四、青春期体质性加速69
五、青春期体质性性早熟70
六、真性性早熟71
七、假性性早熟73
八、不完全性性早熟75
第四章 儿童少年心理发展78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78
一、大脑发育78
二、大脑的结构与功能81
三、人类心理行为基本特点84
四、生态系统论84
五、文化与儿童发展85
第二节 儿童期心理发展86
一、婴儿期心理发展86
二、幼儿期心理发展88
三、学龄期心理发展90
第三节 青春期心理发展91
一、艾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91
二、青春期认知发展92
三、青春期自我意识发展92
四、青春期性意识的发展94
五、青春期同伴关系发展94
六、青春期的同一性角色混乱95
第五章 生长发育环境影响因素98
第一节 地理生态环境98
一、季节因素98
二、地理-气候因素98
三、地理物质环境99
四、生态环境综合影响100
第二节 社会、家庭环境因素100
一、社会经济与生长发育100
二、家庭社会经济状况102
三、家庭结构103
四、家庭生活质量104
第三节 疾病因素和赶上生长106
一、疾病阻碍生长发育106
二、赶上生长107
三、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赶上生长107
四、生长各阶段赶上生长109
第四节 环境化学性污染110
一、环境化学污染物的健康危害110
二、大气污染111
三、室内空气污染113
四、重金属污染114
五、环境雌激素115
第五节 环境物理性污染117
一、噪声污染117
二、射频辐射污染119
三、放射性污染121
第六章 生长发育遗传影响因素124
第一节 生长发育的遗传基础124
一、发育遗传学概述124
二、染色体和分子125
三、染色体畸变126
四、基因突变126
五、生长发育性状的功能基因结构127
六、生长发育性状的基因表达128
七、基因调控和细胞分化129
第二节 儿童性分化发育的遗传影响130
一、性别决定区基因和性分化130
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和调控信号131
三、基因调控的方式132
四、性分化和性激素作用的基因调控133
五、基因突变和性分化发育异常135
第三节 生长发育的家族性遗传影响135
一、生长发育的家族性遗传135
二、人类性状的遗传方式136
三、研究遗传影响的必要条件137
四、身高发育的遗传基因研究进展138
第四节 生长发育的种族遗传影响141
一、种族遗传的基本概念141
二、影响生长发育种族差异的原因142
三、反映种族遗传差异的体质特征143
四、体格发育的种族影响143
五、种族体质差异的分子遗传学研究145
第五节 中国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族群差异145
一、中国人的体质特征145
二、少数民族体格发育群体分析148
三、少数民族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聚类分析150
四、少数民族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影响因素152
第六节 双生子研究的应用153
一、双生子研究概述153
二、双生子卵性鉴定154
三、双生子研究中的遗传度156
四、双生子非连续性性状分析157
五、双生子连续性性状分析159
六、双生子模型拟合法分析161
七、双生子研究的最新进展162
八、双生子研究的局限性167
第七章 儿童青少年体成分发育170
第一节 体成分的构成和分类170
一、体成分模型170
二、体脂和瘦体重172
第二节 儿童少年体成分发育特征175
一、体成分发育的年龄特征175
二、体成分发育的性别特征180
三、体成分发育的种族特征183
第三节 体成分发育的神经-内分泌调控和编程效应189
一、体成分发育的神经-内分泌调控189
二、体成分发育的编程效应192
第四节 体成分与健康194
一、体脂与儿童期健康194
二、体脂与终身健康195
三、脂肪重聚时间与终身健康196
第八章 生长长期趋势199
第一节 生长长期趋势概述199
一、什么是生长长期趋势199
二、长期趋势的主要表现和指标体系201
三、保证分析资料的科学性和可比性202
第二节 发达国家儿童的生长长期趋势203
一、儿童期身高、体重生长长期趋势203
二、初潮年龄的提前趋势204
三、身体比例关系的长期变化趋势204
四、成年平均身高的长期变化205
五、身高性差的扩大趋势206
第三节 我国儿童少年的生长长期趋势207
一、汉族儿童生长长期趋势207
二、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的生长长期趋势212
三、我国儿童身体比例关系的长期趋势214
四、青春期性发育的提前变化216
第四节 长期趋势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17
一、营养改善217
二、疾病控制218
三、社会经济状况改善218
四、遗传因素219
五、生长长期趋势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20
第九章 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224
第一节 生长发育评价标准224
一、正常值和“标准”224
二、生长发育正常值的制定225
三、生长发育评价的意义226
第二节 生长发育调查226
一、现况调查226
二、前瞻性调查227
三、回顾性调查227
四、人群干预研究228
五、非连续性发育资料调查228
六、制定调查计划和选择调查指标229
七、调查实施方法和质量控制229
第三节 评价生长发育水平230
一、等级评价法230
二、离差曲线图法231
三、指数法232
四、百分位数法235
五、Z标准差法236
六、LMS法238
第四节 评价生长速度240
一、生长速度评价概述240
二、群体生长速度评价241
三、个体生长速度评价242
第五节 评价发育匀称度和发育年龄243
一、相关-回归法评价发育匀称度243
二、发育年龄概述和应用245
三、形态年龄245
四、齿龄245
第六节 体质综合评价246
一、体质综合评价概述246
二、标准的建立步骤246
三、评价标准制定247
四、评价方法247
第十章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51
第一节 概述251
一、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和工作目标251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251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252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内容和途径252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影响因素253
一、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253
二、影响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254
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255
四、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256
第三节 学生常见心理适应问题256
一、中小学生心理适应问题概述256
二、新生入学适应问题256
三、提高学习能力258
四、提高人际交往技能261
五、情绪相关适应问题262
六、行为相关适应问题264
第十一章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和心理障碍267
第一节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概述267
一、心理卫生问题和心理障碍流行特点267
二、儿童少年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和心理障碍268
三、心理卫生问题/障碍的影响因素及防治策略269
第二节 儿童期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和心理障碍270
一、儿童退缩行为270
二、异食癖271
三、选择性缄默症271
四、顽固性不良习惯272
五、注意缺陷多动障碍274
六、儿童抽动障碍275
七、儿童孤独症275
八、儿童品行障碍277
九、儿童恐怖症278
十、学校恐怖症与“拒绝上学”278
第三节 青春期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和心理障碍279
一、青春期焦虑症280
二、青春期抑郁症281
三、青春期强迫症282
四、青春期癔症284
五、神经症和疑病症286
六、神经性厌食287
七、青春期睡眠障碍288
第十二章 儿童学习能力与学习困难292
第一节 学习能力概述292
一、学习和学习能力292
二、能力及其种类292
三、能力的结构293
第二节 儿童少年学习困难294
一、学习困难发生的机制294
二、学习困难的诊断295
第三节 儿童学习困难的主要表现296
一、阅读障碍296
二、发展性计算障碍297
第四节 儿童学习困难的防治298
一、儿童学习困难预防298
二、儿童学习困难的治疗300
第十三章 学校心理卫生工作与服务307
第一节 学校心理卫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307
一、学校心理卫生工作的目标307
二、学生心理卫生服务308
三、教师心理卫生服务308
四、教学过程的心理卫生310
第二节 学校心理行为测验310
一、心理测验311
二、行为问题评定312
三、情绪测验313
四、社会适应性评估314
五、生活质量评估315
第三节 心理行为指导316
一、儿童行为指导316
二、教师行为指导319
三、家长行为指导320
第四节 青春期心理咨询321
一、青春期心理咨询概述321
二、青春期心理咨询的步骤322
三、青春期心理咨询的原则323
四、青春期心理咨询的技巧324
第十四章 学校传染病防治与管理328
第一节 防治传染病重在预防328
一、传染病概述328
二、传染病防治任重道远329
第二节 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330
一、麻疹330
二、水痘331
三、流行性腮腺炎332
四、手足口病332
五、百日咳333
六、白喉334
第三节 中小学生常见急、慢性传染病335
一、流行性感冒335
二、细菌性痢疾336
三、病毒性肝炎337
四、结核病339
第四节 肠道蠕虫感染342
一、蛔虫感染342
二、钩虫感染343
三、蛲虫感染345
四、绦虫感染346
第五节 学校传染病预防管理347
一、学校传染病防治任务艰巨347
二、学校传染病预防机制和任务348
三、校医在学校传染病防治中的职责和任务349
四、学校传染病管理350
第十五章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与应对352
第一节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352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352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353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353
第二节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及其应急处置354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原则354
二、应急体系与职责355
三、应急反应措施356
四、应急反应终止359
第三节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359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359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报告359
第四节 群体心因性反应事件361
一、群体心因性反应的定义361
二、群体心因性反应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362
三、群体心因性反应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364
四、群体心因性反应事件早期识别365
五、调查与处置366
第十六章 学校体育锻炼371
第一节 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371
一、体育锻炼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部分371
二、我国学生体能下降趋势亟待扭转371
三、体育锻炼对生长发育的积极影响373
四、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375
五、体育锻炼促进社会适应力发展375
第二节 学校体育工作目标和卫生要求376
一、学校体育工作目标376
二、学校体育锻炼基本卫生要求377
三、学校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378
四、科学、合理组织体育课379
五、有效组织课外体育活动380
第三节 学校体育医务监督381
一、学生健康状况监督381
二、体育锻炼组织和条件监督382
三、预防运动性创伤382
四、体育锻炼的营养补充383
第十七章 儿童青少年营养385
第一节 儿童青少年膳食营养385
一、营养对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影响385
二、营养对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的影响389
三、青春期特殊营养需要390
四、合理膳食制度391
五、良好饮食习惯391
六、考试营养保健392
第二节 学校营养干预392
一、营养干预概述392
二、科学早餐393
三、课间加餐394
四、学校营养午餐396
五、大豆行动计划398
六、学生饮用奶计划399
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399
第三节 学校营养教育402
一、学校营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402
二、学校营养教育的内容403
三、怎样开展学校营养教育408
第四节 儿童食品安全411
一、儿童食品污染概述411
二、儿童食品的安全保障413
三、儿童强化食品414
第五节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和学校食品安全416
一、学校食物中毒概述416
二、学校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417
三、学校食物中毒综合防治措施418
第十八章 儿童少年常见病防治424
第一节 近视424
一、近视和视力低下424
二、我国学生视力低下和近视流行现状堪忧425
三、视力低下和近视的危害427
四、近视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427
五、近视的预防428
六、近视的矫治429
第二节 弱视431
一、弱视的概念和分类431
二、不同性质弱视的病因机制432
三、弱视的流行状况和影响因素432
四、弱视的预防433
五、弱视的治疗434
第三节 沙眼和结膜炎435
一、沙眼的概述和流行病学435
二、沙眼诊断和分期436
三、沙眼的预防和矫治437
四、急性细菌性结膜炎437
五、急性病毒性结膜炎438
第四节 龋齿439
一、龋齿的概述和流行病学439
二、乳牙龋病440
三、年轻恒牙龋病441
四、龋齿的致病因素442
五、儿童龋齿的诊治442
第五节 牙周病和错?畸形445
一、牙周病概述和流行病学445
二、牙周病的病因和影响因素445
三、儿童少年常见牙周疾病446
四、牙周病的健康危害448
五、牙周病的防治448
六、错?畸形的防治449
第六节 缺铁性贫血449
一、概述和流行病学449
二、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原因451
三、缺铁性贫血的发展过程452
四、缺铁性贫血的危害453
五、缺铁性贫血的筛查和诊断454
六、缺铁性贫血的防治455
七、预防铁中毒456
第七节 营养不良457
一、概述和流行病学457
二、营养不良促发、影响因素和危害性459
三、营养不良的筛查和诊断460
第八节 脊柱弯曲异常461
一、概述和流行病学461
二、脊柱弯曲异常的形成与发展461
三、脊柱弯曲异常的分类和诊断463
四、脊柱弯曲异常的防治465
第九节 过敏性哮喘465
一、概述和流行病学465
二、病因和遗传影响因素466
三、诱发、加重哮喘的环境因素467
四、哮喘对儿童身心发育的危害469
五、儿童哮喘的诊断469
六、儿童哮喘的防治471
第十九章 成年期疾病早期预防475
第一节 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依据475
一、成年期疾病概述475
二、成年期疾病的发病情况475
三、早期预防成年期疾病的重要意义476
第二节 儿童代谢综合征477
一、代谢综合征概述477
二、MS危险因素的临床表现477
三、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478
四、儿童MS诊断标准480
第三节 原发性高血压482
一、高血压病的定义和流行病学482
二、儿童血压的发展进程483
三、影响儿童血压的因素484
四、儿童血压测定486
五、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488
六、儿童高血压早期预防489
第四节 糖尿病490
一、糖尿病概述和流行病学490
二、糖尿病的病因492
三、糖尿病的诊断493
四、儿童期糖尿病防治策略494
五、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性干预496
六、2型糖尿病非药物治疗性干预497
第五节 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498
一、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特点及发生机制498
二、儿童血脂谱成分及其病生理变化499
三、儿童血脂谱水平主要影响因素500
四、儿童血脂谱异常筛查、诊断和干预501
五、儿童期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策略措施502
第六节 恶性肿瘤504
一、肿瘤概述和分子机制504
二、肿瘤的流行趋势504
三、肿瘤的危险因素505
四、肿瘤的预防507
第二十章 儿童青少年肥胖510
第一节 儿童肥胖概述510
一、肥胖的定义和分类510
二、肥胖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510
三、儿童肥胖的全球流行现状511
四、中国儿童肥胖流行现状和增长趋势512
第二节 儿童青少年肥胖、超重的危害515
一、肥胖影响身心健康发展515
二、肥胖相关代谢及心血管疾病危险516
三、其他儿童肥胖相关疾病517
四、儿童超重、肥胖的经济负担518
第三节 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518
一、遗传因素518
二、环境因素520
三、不良饮食行为521
四、肥胖易感环境522
第四节 儿童肥胖的筛查和诊断523
一、超重、肥胖的筛查方法523
二、超重、肥胖的筛查标准524
三、儿童肥胖症诊断标准525
第五节 儿童肥胖的预防和治疗528
一、预防策略和原则528
二、普遍性预防529
三、从母孕期开始预防531
四、针对性预防532
五、防止盲目减肥533
六、肥胖综合防治533
第二十一章 学龄儿童少年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541
第一节 学校健康教育541
一、学校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541
二、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原则542
三、学校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架构543
四、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543
五、参与式为核心的健康教育方法544
第二节 健康促进学校545
一、健康促进学校概述545
二、健康促进学校的特点和优势546
三、健康促进学校的工作内容547
四、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工作程序550
第三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的评估550
一、评佑和项目评估551
二、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佑551
三、常用项目评佑方法552
第四节 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555
一、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555
二、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556
三、学校禁毒教育558
四、反对歧视、提供关爱558
第五节 学校生活技能教育560
一、生活技能教育概述560
二、学校生活技能教育561
三、生活技能教育的原则、特点和方法562
四、生活技能和同伴教育564
五、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生活技能培训565
第六节 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健康促进567
一、城市流动儿童概述和人群特征567
二、城市流动儿童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568
三、流动儿童健康促进569
四、农村留守儿童概述和人群特征570
五、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571
六、留守儿童保健和健康促进572
第七节 流动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573
一、流动青少年概述和人群特征573
二、流动青少年生殖健康问题和需求574
三、流动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应对策略及措施577
第二十二章 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582
第一节 学校性教育582
一、学校性教育的目的和意义582
二、学校性教育的性质583
三、学校性教育的内容583
四、学校性教育的策略和方法584
第二节 青春期保健服务586
一、青春期保健/服务概述586
二、青春期保健/服务内容587
三、男性生殖器官保健和疾病防治589
四、女性生殖器官保健和疾病防治592
第三节 性心理指导和性心理障碍防治596
一、青少年的性心理发展阶段596
二、大学生性心理特征和性指导597
三、性梦和性幻想599
四、手淫600
五、性心理障碍概述601
六、同性恋601
七、恋物癖和易装癖602
八、露阴癖和窥阴(淫)癖603
九、性虐待狂603
十、性洁癖604
第四节 性伦理道德教育604
一、性伦理和性道德概述604
二、自愿原则605
三、无伤害和有利原则605
四、知情同意原则606
五、公正和反歧视原则606
六、性道德观念607
七、性道德规范608
八、性道德情感608
第五节 提高性自我防卫能力609
一、性骚扰概述609
二、性骚扰者的动机和性质610
三、性骚扰的有害影响611
四、提高性骚扰防卫能力611
五、性侵犯概述612
六、性侵犯的危害及正确处理613
七、掌握基本的自我防卫技能614
第二十三章 儿童少年伤害预防与控制617
第一节 伤害概述617
一、伤害的定义和分类617
二、有关伤害的共识617
三、儿童非故意伤害618
四、儿童故意伤害620
五、儿童伤害危险因素621
六、儿童伤害的预防和控制622
七、儿童伤害的社区干预623
第二节 车祸625
一、车祸概述和流行病学625
二、中国儿童少年车祸发生特征和规律625
三、车祸的危险因素626
四、车祸的严重危害627
五、车祸的预防和控制628
第三节 溺水630
一、溺水概述和流行病学630
二、溺水病程经过和影响因素631
三、溺水防治对策632
第四节 中毒633
一、中毒概述633
二、误服有毒物引起中毒634
三、农药中毒635
四、食物中毒636
五、一氧化碳中毒637
第五节 校园暴力639
一、暴力和校园暴力概述639
二、校园暴力的表现640
三、校园暴力的流行特征和发展趋势640
四、校园暴力的危害641
五、校园暴力的预防和干预642
第六节 儿童虐待643
一、儿童虐待概述和分类643
二、儿童虐待的调查分析方法644
三、儿童虐待流行病学现状和特征645
四、儿童虐待影响因素648
五、儿童虐待的危害649
六、儿童虐待的预防控制650
第二十四章 青少年自我伤害预防控制653
第一节 青少年自杀行为653
一、定义和分类653
二、青少年自杀的临床表现654
三、自杀流行现状和特征655
四、我国中学生人群自杀危险行为流行现状656
第二节 自杀的病因模型和影响因素657
一、自杀的应激-易感模型657
二、多因素自杀模型658
三、自杀的遗传影响659
四、自杀候选基因研究659
五、诱发自杀的个体因素660
六、自杀的环境影响661
第三节 自伤和自残661
一、自伤行为概述661
二、自伤行为的分类662
三、我国大中学生自伤行为流行现状663
四、自伤行为的高危因素663
第四节 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预防干预665
一、自杀的三级预防架构665
二、生命教育666
三、自杀风险评估667
四、从对自杀的迷思中解脱669
五、学校在预防青少年自我伤害中的作用671
第五节 自杀患者的心理治疗673
一、辩证行为疗法的原理和主要内容673
二、阶段性治疗目标和方法675
三、怎样获得基本的行为能力675
四、怎样减轻创伤后压力676
五、增加自尊行为和获得快乐能力677
第二十五章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预防和控制679
第一节 健康危险行为概述679
一、行为和健康相关行为679
二、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680
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指标体系681
四、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危害682
第二节 吸烟683
一、吸烟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课题683
二、我国青少年吸烟现状和发展趋势684
三、吸烟对健康的危害685
四、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686
五、青少年吸烟的动机和原因687
六、青少年吸烟预防干预688
第三节 过量饮酒689
一、青少年饮酒行为概述689
二、我国青少年饮酒和过量饮酒现状690
三、饮酒行为动态流行趋势691
四、过量饮酒危害健康692
五、青少年饮酒原因和致危因素693
六、青少年过量饮酒预防干预694
第四节 药物滥用696
一、药物滥用概述696
二、我国青少年人群药物滥用现状696
三、吸毒的危害697
四、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699
五、青少年滥用药物预防干预699
第五节 不安全性行为701
一、不安全性行为概述701
二、我国学生群体性行为、危险性行为流行现状703
三、我国青少年不安全性行为流行特征、动向和危害703
四、青少年不安全性行为影响因素704
五、青少年不安全性行为预防干预706
第六节 网络成瘾行为708
一、网络成瘾行为概述708
二、我国大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流行病学现状709
三、网络成瘾的健康危害709
四、青少年网络成瘾原因711
五、网络成瘾预防干预712
第二十六章 特殊儿童卫生715
第一节 残疾儿童的特殊需要715
一、概述715
二、残疾儿童卫生工作的意义和目标715
三、残疾儿童的定义和分类716
四、残疾儿童的程度分级717
五、残疾儿童的诊断717
六、特殊教育718
七、残疾的早期预防和干预719
第二节 智力发育迟缓儿童卫生720
一、智力发育迟滞的定义720
二、智力发育迟滞的诊断720
三、智力发育迟滞的分级722
四、智力发育迟滞儿童的分类722
五、智力发育迟滞的病因723
六、智力发育迟滞儿童的身心发育特点725
七、智力发育迟滞儿童的早期干预和治疗726
第三节 视力残疾儿童卫生727
一、视力残疾概述727
二、视力残疾的诊断727
三、视力残疾的检查728
四、视力残疾的病因729
五、视力残疾儿童的体格和动作发育730
六、视力残疾儿童的神经和心理发育730
七、视力残疾儿童的早期发现和保健干预731
八、视力残疾儿童的心理康复732
九、视力残疾儿童的补偿训练733
第四节 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卫生734
一、听力言语残疾的概述和分类734
二、听力言语残疾的致病原因735
三、听觉言语残疾的早期筛查735
四、听力言语残疾儿童的诊断736
五、听力言语残疾儿的心理-行为特征和干预保健措施736
六、听力言语残疾的“四早”干预原则737
第五节 肢体残疾儿童卫生738
一、肢体残疾的概述738
二、肢体残疾的不同分类方法739
三、先天性肢体残疾的病因740
四、后天性肢体残疾的病因741
五、肢体残疾儿的心理保健741
六、肢体残疾儿的教育诊断742
七、肢残儿的特殊教育742
八、肢体残疾儿的补偿训练743
第六节 智力超常儿童卫生744
一、智力超常概述744
二、智力超常儿的筛查和诊断744
三、超常儿童的分类745
四、超常儿童的心理特点747
五、超常儿童存在的问题747
六、超常儿的身心保健748
七、超常儿的特殊教育原则和措施749
第二十七章 现代儿少卫生学常用研究方法、测试技术和评价标准751
第一节 体格发育指标测定751
一、身高、体重、坐高751
二、四肢长度752
三、宽度、径度752
四、围度753
五、皮褶厚度754
第二节 体能指标测定755
一、静态肌力755
二、肺活量、呼吸差756
三、脉搏、血压756
四、运动素质757
第三节 运动负荷试验760
一、单项功能试验760
二、联合功能试验761
三、最大吸氧量直接测定法761
四、最大吸氧量间接测定法763
第四节 体成分测定766
一、直接化学测定法766
二、体成分间接测定法概述766
三、水下称重法767
四、皮褶厚度法768
五、生物电流阻抗法770
六、整体电导法770
七、双能X线吸收法771
八、BOD-POD体成分测量仪771
第五节 肥胖筛查标准771
一、NCHS标准772
二、IOTF标准773
三、WGOC中国标准775
第六节 腹部脂肪测定和腰围正常值777
一、腹部脂肪测试指标777
二、腰围正常值778
第七节 营养不良筛查标准780
第八节 双生子卵性鉴定782
一、相似诊断法782
二、微卫星DNA检测法784
三、双生子卵性鉴定的可靠性785
第九节 骨龄预测成年身高和身高年龄评价787
一、骨龄预测成年身高787
二、身高年龄(形态年龄)简易评价法789
第十节 性发育检查和评价792
一、生殖器官检查792
二、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年龄794
三、第二性征发育检查795
四、性发育单项指标评价796
五、性发育综合评价797
第十一节 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百分位数正常值(LMS法)798
第十二节 常用心理-行为测验方法803
一、心理测验概述803
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804
三、瑞文联合测验805
四、艾森克个性问卷806
五、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807
第十三节 教育过程卫生检测评价方法808
一、剂量作业试验808
二、消划试验810
三、OPT注意力测验810
四、短时记忆测定811
五、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测定811
六、明视持久度测定812
七、运动反应时测定812
第十四节 中国健康促进学校评价内容813
一、理念指标813
二、政策指标813
三、物质环境指标814
四、学校社会环境(人际关系)指标814
五、社区互动指标814
六、健康教育课与健康技能发展指标814
七、学校卫生服务指标815
八、教师参与指标815
九、学生的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指标815
十、健康状况指标816
第十五节 生化测定816
一、血清前白蛋白含量测定816
二、血红蛋白浓度测定818
三、血铅测定818
四、血清甘油三酯测定820
五、血清总胆固醇测定820
六、血糖测定821
七、胰岛素测定821
八、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822
九、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822
十、载脂蛋白测定823
第十六节 激素测定823
一、血清放射免疫分析法823
二、血清酶免疫分析法824
三、唾液测定法825
四、促卵泡激素测定826
五、黄体生成素测定827
六、睾酮测定827
七、雌激素测定828
八、瘦素测定828
第十七节 常用分子生物学基础实验829
一、DNA的制备829
二、聚合酶链反应830
三、基因多态性检测技术831
热门推荐
- 3277773.html
- 1119572.html
- 1990626.html
- 3693165.html
- 2337110.html
- 980460.html
- 1571724.html
- 3052610.html
- 462529.html
- 5476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75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77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6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90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92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51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7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79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15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8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