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春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5975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1
第二节 选题意义3
一 理论意义3
二 实践意义4
第三节 研究综述5
一 国外研究现状5
二 国内研究现状9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15
一 研究的视角与思路15
二 研究的基本框架17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20
一 研究的方法20
二 研究的创新点20
第二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价值22
第一节 概念厘定与辨析22
一 政治素质的定义22
二 政治素质与思想素质27
三 政治素质优化与政治社会化29
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理论基础30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奠定理论基石30
二 政治社会化理论为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提供理论依据32
三 政治心理学理论为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提供理论借鉴34
四 结构功能理论为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拓展理论空间35
第三节 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战略价值38
一 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呼唤38
二 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具体落实40
三 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是新时期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41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结构与功能43
第一节 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内容结构43
一 政治价值系统是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内核44
二 政治心理系统是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基础47
三 政治思想系统是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灵魂48
四 政治品德系统是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方向50
五 政治实践系统是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表现51
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形成过程54
一 正确政治认知是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发端环节56
二 激发政治情感是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中介环节56
三 锤炼政治意志是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模铸环节58
四 坚定政治信仰是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中心环节59
五 规范政治行为是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助推环节60
第三节 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功能定位61
一 导向功能为大学生政治价值判断提供选择标准62
二 推动功能为大学生传承政治文化提供精神源泉62
三 支撑功能为大学生适应政治生活提供桥梁纽带64
四 凝聚功能为大学生增强政治认同提供内在动力65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影响因素67
第一节 影响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宏观因素67
一 政治环境对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本质的影响68
二 经济环境对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条件的影响70
三 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内涵的影响71
四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过程的影响72
第二节 影响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中观因素74
一 学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主要因素74
二 家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直接因素76
三 大众传媒是影响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重要因素78
第三节 影响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微观因素80
一 朋辈团体对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影响80
二 自身个性对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影响81
第五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作用机制84
第一节 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现实基础84
一 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客观基础84
二 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主观基础85
三 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实践基础86
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动力机制87
一 大学生政治素质客体的外部环境制约87
二 大学生政治素质主体的内部矛盾运动88
三 大学生政治素质主体客体间的平衡协调89
第三节 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演进趋势89
一 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总体形态90
二 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互动过程90
三 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形成特征93
四 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基本趋势94
第六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素质的现实考量——以辽宁省高校为例96
第一节 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总体表现98
一 大学生普遍接受先进的政治文化99
二 大学生的政治视野日渐开阔101
三 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显著增强103
四 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逐渐提升107
五 大学生的政治分析趋于理性109
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时代特征111
一 大学生政治价值主导的一元化112
二 大学生政治参与途径的多样化114
三 大学生政治评价取向的实用化117
四 大学生政治行为选择的理性化120
第三节 大学生政治素质的现实困境124
一 部分大学生政治主体意识亟待提高124
二 部分大学生政治理论认知水平相对较低128
三 部分大学生政治理想信念相对淡漠129
四 部分大学生政治动机现实功利性较强131
第四节 大学生政治素质的问题归因133
一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内聚与西方政治文化扩张的博弈133
二 社会共同理想与当代大学生个体政治需求的失衡133
三 家庭政治观念与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背景的碰撞134
四 高校政治教育平面化与政治信息来源立体化的冲突135
第七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的对策思考137
第一节 根本途径: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138
一 明确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政治认知能力138
二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坚定大学生政治方向139
三 培养政治主体意识,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140
四 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大学生政治理论水平141
第二节 有效措施:拓宽大学生政治参与渠道143
一 加强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143
二 提倡志愿服务,增强大学生政治实践活力144
三 引导网络参政议政,拓宽大学生政治诉求渠道145
第三节 可靠保障: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146
一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147
二 加快民主法治建设,引导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148
三 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149
四 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坚定大学生政治信念150
第四节 重要条件:构建政治生态环境151
一 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创建良好育人氛围151
二 充分调动家庭力量,营造良好成长空间152
三 加强媒介监督管理,创建良好虚拟环境154
四 培育社区民主环境,拓展良好实践阵地155
第五节 整体合力:充分利用有效社会资源157
一 发挥党团组织优势,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感157
二 引导同辈群体交往,提高大学生政治鉴别力159
三 依托红色资源,培育大学生政治情感160
四 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大学生综合素质161
五 科学借鉴国外经验,为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提供有益启迪162
第八章 结论167
参考文献170
附录A 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素质调查问卷185
附录B 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素质访谈提纲200
附录C 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素质调查问卷的编制说明201
附录D 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价模型209
后记220
热门推荐
- 284564.html
- 458697.html
- 1973976.html
- 503940.html
- 1716414.html
- 243097.html
- 2993537.html
- 1791656.html
- 700955.html
- 37596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02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95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27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37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56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2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9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33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36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858.html